1. 亲子阅读心得 怎么写
亲子阅读心得
今日女儿就读的新成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关于“亲子阅读”讲座。为此,学校特别邀请了南京幼儿早教方面的专家周院长女士给我们家长授课,主要指点正确的阅读方法。 课堂上,专家提及关于国外阅读习惯的景象,其实也并非一日之间所能形成的,他们就是从娃娃抓起,从娃娃重视起来,养成一个阅读的良好习惯,因为他们懂得“尽早阅读,就是一切”的道理。
当然,就说自己从女儿婴儿时期就曾接触过一些关于婴幼儿阅读方面的书籍,但平日里也只是心情好时,陪女儿读读,不能持之以恒,心情不好时,也就哄骗她自己看去。这种现象,现在想想自己很不应该了。通过了这堂课的聆听,我的思想中已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了。现场专家也给我们演示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大卫 不可以》等等经典幼儿绘本,同时也讲解了画家的用意之深和创造之奇特的心境。更从大人的角度使之了解图画书的透彻性,让我们和孩子共同发现:阅读可以有很多方式,也会有更多的发现。在此我通过对于专家讲座归纳和自己的理解,略作一二心得分享:
一、怎样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书
书的选择很重要。女儿现在就读小班,由于年龄尚小关系,应该选择一些图画比较多文字较少、色彩比较鲜艳、语言比较规范,能正确运用语言,从而提倡“完整语言”的教育。
二、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 . 尽早给孩子阅读。
2 . 每天至少要有个固定的读书时间。(一般建议在晚上睡觉之前,因为,幼儿在睡觉的浅睡眠时期最容易进行总记忆)
3. 从几个字、几行字开始逐步成长,慢慢增加。让她感觉有熟悉感,从而喜欢它。
4. 故事与音乐的组合法、故事游戏法、延伸想象法、角色扮演法等,让孩子有间接或直接的体验机会。
当然以上这些我认为应建立在,读她们感兴趣的书基础上,如果不够引起她们的注意,她们会自己保护起来、封闭起来,不学了、不想要了,会把注意力转移到感兴趣的地方去了,大人也会无可奈何啊!
三、家长给孩子的阅读方式
1. 首先,给孩子几分钟的时间静下来,再作故事的讲述。
2. 让孩子一起参与阅读,给孩子书本拿在手里,感受一页一页轻轻翻书的享受,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 读书时家长都要先读:书的名称、书的作者~~~等,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 读书要有始有终,安静的读完。当然也要注意书内的情节变化,带感情色彩,有抑扬顿挫感,要充满爱心。让孩子感受图画书故事里的氛围,快乐并开心的阅读。
最后也要注意,每读一本书要仔细观察其中每个人,每件事的变化,让孩子能在其中获得想要的东西。
我们都相信关于孩子阅读不仅仅只是这些。还有许许多多好的方式和方法。只要能及时把握教育的契机,恰到好处。一定还会引领自己的孩子成功的走过这个“幼儿语言的关键期”。
此次,作为家长真的很感谢幼儿园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下一代,她们不仅给予了宝宝们的关爱,还要为我们家长增长育儿知识搭建平台。我们可要真该努力了。
2. 课外亲子读书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
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为配合学校组织的这项课外作业,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与儿子共同读完了一本《快乐男孩的故事》儿童文学作品,感触很深。
刚开始,小孩对读书很不感兴趣。因为有很多字词都不认识,尽管有拼音注释,但对于拼音都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读书实在是很困难。起初不得不边教拼音边读书,前几个故事基本是由我读完的。但慢慢的儿子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书中故事讲述什么事善良,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智慧,书中语言通俗优美,内容简洁洗练,插画鲜亮生动。通过观看书中的插图,儿子开始询问这个图是什么意思,那个图的人物又在做什么等问题。
渐渐地儿子对读书产生了一点兴趣。对我印象很深的是读完《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后,他开始尝试着自己读书。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开始边读拼音边认字,但一个故事读下来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且不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得不在读一遍,讲述故事的内容给儿子听,通过讲述故事内容来吸引儿子对读书的兴趣。
慢慢地经过锻炼,儿子对拼音和生字也认识得越来越多,读书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但学到了新的生字,对拼音有所掌握,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孩子。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浓郁了,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让我与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绪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家长的我能有这些领悟,还要衷心感谢学校,老是的用心良苦开展这样的“亲子共读”活动,你们不止给予了孩子们的关爱,而为我们家长增长教育儿子知识搭建了平台。
3. 亲子阅读感受怎么写
原发布者:牡丹花夫人
爱在亲子阅读----亲子阅读心得说到亲子阅读,这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我和爸爸都认为,书将是孩子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藏。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当他把看书和搭积木玩游戏等同的时候,其实就是最成功的亲子阅读。从阅读的过程中享受乐趣,顺便学到知识,这才是亲子阅读的本质之所在!亲子阅读更是一种陪伴,它不仅仅是孩子自己读书,更不是家长待在一边玩手机,把书给孩子,告诉她你看书吧。它是一种言传身教,简单说你家长都不读书,不爱看书,你让孩子怎么爱得上?对于亲子阅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分享一下我的亲子阅读心得: 一、亲子阅读,从生活中来在儿子很小的时候,我常跟他唱童谣、读绘本。他生命中的第一套书应该是《小熊宝宝绘本》,绘本《尿床了》、《谁哭了》、《洗澡》、《睡觉》、《拉巴巴》。有15册,细心地捕捉了宝宝成长中的小小烦恼,孩子在书中找到自已的,小时候他最不爱拉巴巴了,看着书中的小熊拉巴巴可爱的样子,我问他,小熊宝宝拉巴巴,臭不臭啊,他就用小手遮住自己的鼻子说“嗯~臭臭”,“那我们也去拉巴巴,不要把臭臭放肚子里好不好啊”,书中简洁明了的图画便于儿童模仿,常常手上拿着书坐着自己的小马桶上,学着小熊宝宝认真的拉巴巴。每每看到《尿床了》,那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我都忍不住了,问他“谁家的宝宝也尿床了呀”,他马上就不了意思起来了。到现在大班了他还很爱这套书,常拿出来看。后来又看过《鼠小弟系列》,那只活灵
4. 课外亲子读书活动心得体会怎么写
亲子共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活动。
为配合学校组织的这项课外作业,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效果,我与儿子共同读完了一本《快乐男孩的故事》儿童文学作品,感触很深。刚开始,小孩对读书很不感兴趣。
因为有很多字词都不认识,尽管有拼音注释,但对于拼音都没有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读书实在是很困难。起初不得不边教拼音边读书,前几个故事基本是由我读完的。
但慢慢的儿子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产生兴趣,书中故事讲述什么事善良,什么是无私,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智慧,书中语言通俗优美,内容简洁洗练,插画鲜亮生动。通过观看书中的插图,儿子开始询问这个图是什么意思,那个图的人物又在做什么等问题。
渐渐地儿子对读书产生了一点兴趣。对我印象很深的是读完《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后,他开始尝试着自己读书。
在不认识字的情况下,开始边读拼音边认字,但一个故事读下来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且不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意思,我不得不在读一遍,讲述故事的内容给儿子听,通过讲述故事内容来吸引儿子对读书的兴趣。慢慢地经过锻炼,儿子对拼音和生字也认识得越来越多,读书较以前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不但学到了新的生字,对拼音有所掌握,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同时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知道如何做一个乐于助人,团结同学,尊敬师长的孩子。
通过“亲子共读”,孩子的阅读兴趣变得浓郁了,阅读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了,让我与孩子也有了更深的沟通和交流,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绪发展也有了更深的了解。作为家长的我能有这些领悟,还要衷心感谢学校,老是的用心良苦开展这样的“亲子共读”活动,你们不止给予了孩子们的关爱,而为我们家长增长教育儿子知识搭建了平台。
5. 关于和父母一起读书的感受应怎样写
伴随着我们一天天长大,做为父母,在享受孩子成长喜悦的同时,我们感受更多的是困惑.教育的过程是不停尝试、探索的过程,也谈不上什么经验,只是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一起分享. 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读书的好处就不必多说了,但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着急不得.有人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一言一行,无不折射出父母的影子.用“自己的爱好读书,培养孩子的读书爱好”,是激发孩子读书兴趣,培养孩子读书习惯最有效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与他们同呼共吸的榜样,所以父母要循循善诱,身体力行,包括亲子共读,还要不择时机地结合书中内容交流沟通看书的心得,这样可以加深印象,促进理解.同时,为孩子营造一个家庭书香环境.读书是一种很好的休闲方式,尤其是全家人一起读书的氛围,那更是妙不可言.引用《阅读的妈妈》中的一段话:“你或许拥有无限的财富,一箱箱的珠宝和一柜柜的黄金,但你永远不会比我富有——我有一位读书给我听的妈妈”.孩子的智慧从哪里来?从妈妈讲的故事中来,从书本中来.有空的时候,我会很喜欢给孩子读读书.在家里摆放书的时候,最好在孩子的床头、书桌、沙发上都放些书,以便孩子随时随地都能接触到书,让孩子生活在书的怀抱里,受到书的熏陶,久而久之,孩子就会爱上书.在培养孩子读书兴趣的过程中,我经常和孩子一起在书城看看书.在书的海洋里,无数的读者或坐或立,都在如痴如醉地翻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其中不乏孩子的同龄人,让孩子置身于书的海洋中,会给孩子一种强烈的熏染.常在书边逛,自会沾书香.有时回家的时候再买上一两本. 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升入小学二年级,他们开始有对知识需求的渴望,他们的思维开阔,他们有对心灵深处幻想的憧憬.一旦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就等于在孩子的心里安装了一台成长发动机,孩子未来的成长力量将会是无穷无尽的,这就为孩子的一生播下了幸福种子,那就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