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子字的田字格写法
“子”的田字格写法如下:子是一个中国汉字,有多种意义和用法,读音为zǐ和zi,有果实、种子;动物的卵; 古代对人的尊称;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等意思。
相关组词:叶子、竹子、影子 、桃子 、格子、点子 、面子 、沙子 、虫子 、童子、胖子 、对子 、太子 、蚊子等。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
白话版《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字形像幼儿的形象。
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三、相关词汇解释1、格子[gé zi] 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打格子。
2、点子[diǎn zi] 液体的小滴:雨点子。3、面子[miàn zi] 物体的表面:这件袍子的面子很好看。
4、沙子[shā zi] 细小的石粒。5、童子[tóng zǐ] 男孩子,泛指儿童。
2. 子在田字格中的写法
子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如下:子的基本解释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 :子女。
2. 植物的果实、种子 :瓜子儿。3. 动物的卵 :鱼子。
4. 幼小的,小的 :子鸡。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 :子弹(dàn)。
6. 与“母”相对 :子金(利息)。7. 对人的称呼 :男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 :孔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 :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 :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 :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 :旗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 :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字形演变:扩展资料:文言版《说文解字》:子,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为偁。
象形。凡子之属皆从子。
白话版《说文解字》:子,在十二地支之中,“子”代表十一月,这时阳气发动,万物滋生,人假借“子”作称呼。字形像幼儿的形象。
所有与子相关的字,都采用“子”作边旁。相关词汇:1、格子[gé zi] 隔成的方形空栏或框子:打格子。
2、男子[nán zǐ] 男性的人。3、种子[zhǒng zi] 显花植物所特有的器官,是由完成了受精过程的胚珠发育而成的,通常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
4、把子[bǎ zi] 把东西扎在一起的捆子:秫秸把子。5、本子[běn zi] 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册子:笔记本子。
3. 冯子田字格怎样写图片
“冯”在田字格的书写格式如下:
冯,汉语次常用字,读作féng或者píng,最早见于金文,其本意原指车马依托冬日硬实的冰层通过平时不能通过的河湖,后引伸至马跑得快,又引申为马疾速奔跑的蹄声。
扩展资料:
“冯”是“凭”的本字。仌,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冰”的本字,表示冰层。冯,金文=(仌,冰)+(马,交通工具),表示车马借冬日的冰层通过河湖。
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马”表意,形体突出了马的鬃毛、尾巴和四条腿,表示马跑得快。隶化后楷书“冯”将篆文字形中的冰“仌”写成“两点水”的“冫”,表示马飞奔时蹄子着地不断发出与冰音相似的声音,将篆文字形中“马”也转变为楷书“马”。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冯
4. 牙的田字格书写格式
牙的田字格书写格式如下:一、释义1、人和高等动物咬切、咀嚼食物的器官,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
人的牙按部位和形状的不同,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通称牙齿,也叫齿。
2、特指象牙。3.形状像牙齿的东西。
4、姓。二、说文解字文言版《说文解字》:牙,牡齿也。
象上下相错之形。凡牙之属皆从牙。
古文牙(如图)。 白话版《说文解字》:牙,公象的长牙。
字形像牙齿上下交错之形。所有与牙相关的字,都采用“牙”作边旁。
这古文写法的“牙”字。三、字形演变(如图)四、造字本义名词,上下交错的臼齿,位于哺乳动物齿弓的最后端,上下共四颗,俗称“大牙”扩展资料组词:假牙 门牙 牙膏 虫牙 月牙 镶牙 牙齿 牙龈 蛀牙 奶牙一、假牙[jiǎ yá] 牙齿脱落或拔除后镶上的牙,多用瓷或塑料等制成。
也叫义齿。二、牙膏[yá gāo] 刷牙用的膏状物,用甘油、牙粉、白胶粉、水、糖精、淀粉等制成,装在金属或塑料的软管里。
三、牙齿[yá chǐ] 人和高等动物用于咀嚼食物的器官。生长在颌骨上,高度钙化,外层有釉质,比骨组织更坚硬。
四、牙石[yá shí] 沉积于牙齿表面的已矿化的牙菌斑。成分为磷酸钙、磷酸镁、碳酸钙等。
分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前者浅黄色,易除去;后者黑褐色,不易除去。五、象牙[xiàng yá] 象的门牙,略呈圆锥形,伸出口外。
质地坚硬、洁白、细致,可制工艺品。现国际上已禁止象牙贸易。
5. 去在田字格的写法
一、去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二、去字的基本释义:
1、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去路。去向。从成都去重庆。他去了三天,还没回来。
2、离开:去国。去世。去职。去留两便。
3、失去;失掉:大势已去。
4、除去;除掉:去病。去火。去皮。这句话去几个字就简洁了。
5、距离:两地相去四十里。去今五十年。
6、过去的(时间,多指过去的一年):去年。去秋(去年秋天)。去冬今春。
7、婉辞,指人死:他不到四十岁就先去了。
8、表示离开说话人所在地自行做某件事时用“去”,表示到说话人所在地参与某件事时用“来”。
9、的“去”可以一前一后同时用,表示去了要做某件事,如:他去听报告去了。
10、用在“大、多、远”等形容词后,表示“非常…”,“…极了”的意思(后面加“了”):这座楼可大了去了。他到过的地方多了去了! ⑿去声:平上去入。
11、扮演(戏曲里的角色):在《断桥》中,他去白娘子。
12、用在动词后,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离开原来的地方:拿去。捎去。
13、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继续等:信步走去(=过去)。让他说去(=下去)。一眼看去(=上去)。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有去火、过去、下去、去年、失去、出去、回去、进去、来去、去掉、去任、去岁、去除、去路等。
一、去火
[qù huǒ]
中医指消除身体里的火气:消痰火。喝点绿豆汤,去去火。
二、过去
[guò qù]
时间词。现在以前的时期(区别于“现在、将来”):过去的工作只不过像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三、下去
[xià qù]
由高处到低处去:从斜井下去一百米,就到工作面。领导干部每月要下去几天。
四、去年
[qù nián]
时间词。今年的前一年。自从去年分别以后,你一向可好吗?
五、失去
[shī qù]
失掉: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都得到了很好的安置。
6. 中国的“中”田字格写法
中国的“中”田字格写法如下:
笔画顺序如下:
中的基本解释:
中[zhōng]
1、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 :中心。
2、在一定范围内,里面 :暗中。
3、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 :中辍(中途停止进行)。
4、表示动作正在进行 :在研究中。
5、特指“中国” :中式。
6、适于,合于 :中看。
中[zhòng]
1. 恰好合上 :中选。
2. 受到,遭受 :中毒。
3. 科举考试被录取 :中举。
扩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事物的内部。字形采用“口”作字根。造字本义:名词,对峙的两军之间不偏不倚的非军事地带。
相关词汇解释:
1、中用[zhōng yòng]
顶事;有用(多用于否定式):这点事情都办不好,真不中用。
2、中心[zhōng xīn]
跟四周的距离相等的位置:在草地的中心有一个八角亭子。
3、中原[zhōng yuán]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河南的大部地区、山东的西部和河北、山西的南部及安徽的西北部。
4、其中[qí zhōng]
方位词。那里面:不知~奥妙。气象站一共五个人,其中三个是新来的。
5、期中[qī zhōng]
一学期中间的一段时间:期中考试。
7. "个"字田字格写法
一、个字田字格的写法2113是:二、个5261字的基本释义 [ gè ]1、量词。
用4102于没有专用量词的名词(1653有些名词除有专用量词外也能用“个”):一个人。两个单位。
2、单独的:个体。个人。
3、人或物的体积:大个子。这瓜个儿不小。
[ gě ]见〔自个儿〕三、个字的组词有个子、那个、各个、个别、这个、哪个、些个、真个、个人、个性、逐个、个展、个体、个儿等。扩展资料相关组词一、那些个[nèi xiē gè]:那些个亦作“ 那些个 ”。
哪里是;说不上。亦作“ 那些个 ”。
那些;那许多。张天翼 《奇遇》:“‘来,斗个胡子。
’爸爸嘴上的那些个刺呀,嗯!”二、挨个[āi gè] :指逐个;顺次序。华山 《山中海路》:“ 彦继学 和分队的同志们在草场上默默地走着,踏着残雪,心事重重地,忽然停下来,挨个指着山头问。”
三、逐个[zhú gè]:一个紧挨着一个;一个接一个地,近距离排队。《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 秦小元道:‘哥不要吃单杯,吃个双双到老。
’又送过一杯,陈小四又接来吃了。也筛过酒,逐个答还。”
四、个别[gè bié] :单人;单独。老舍 《骆驼祥子》十:“个别的解决, 祥子 没那么聪明。
全盘的清算,他没那个魄力。” 五、个子[gè zi] :人的身材。
老舍 《骆驼祥子》四:“﹝ 刘四爷 ﹞个子几乎与 祥子 一边儿高,头剃得很亮,没留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