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随笔 怎么写
随手
随笔中涉及的往往是一些即时发生的事件和看到事件当时产生的想法,那种想法也有点火花闪动似,所以需要及时捕捉,记录下来。因为扔了一段时间之后,您对事件的记忆可能就不那么清晰了,故事就很难说得完整,思想的火花可能也消失不见了。所以要养成随手写的习惯,如果能坚持记教育日记,那么您会发现那其中有很多您可能已经不太记得的事,但是在当时它是如何地让您受到震动。
随便
随笔没有什么格式的要求,不需要有什么论点论据,文字也可长可短,如果用200字就能把您想说的话说清楚了,也不一定要凑到1000字.如果您没想好这件事说明了什么,但是这件事却让您有所触动,不说不快,您也不必硬憋着,要找什么理论做依托,您可以把事情写出来,让读者自己去理解.
随心
这里讲的随心有两层意思,一是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限制;二是笔要随脑.文章是笔写出来的,但却是大脑想出来的,所以随笔是笔要随脑.
总结
随笔要想写好,必须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或是切入一个事件的角度不同于以往,或是自己的观点不同于常俗.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一个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工作之中要注意观察.教师生活于学生之中,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每个孩子都是一本待读的书,和孩子的每一次倾心的谈话,都可以成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工作之余要读一点书,用心去思考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的合理之处及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点在哪里,所谓有正确的理念,才会有正确的眼光;有正确的眼光,才能有精彩的发现.
最重要一点是,要想写好随笔,关键还在于动笔,动笔写了,才能有好的随笔。
有了题材,如何得到一篇高质量的随笔你可能通常会觉得有话说不出说不好,这是因为尚缺乏理论积累,还不能从理论高度对手中的素材进行加工,整合,形成并表达出自己独到的视角.而这个至关重要的锤炼过程要求我们:
1、注重积累相关理论.理论积累并无任何捷径,只有平常扎扎实实地研读并作好摘抄,久而久之,再处理起素材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认真解读他人随笔成果.一般报刊杂志上都有一些非常贴近我们工作实际的教学随笔,可以细细地分析一下它们是如何总结提炼得出自己观点的,久而久之,我们也会受到很大启发,感觉豁然开朗.
2. 随笔是什么,怎么写
“随笔”“随笔”,有文就录,有感就发,有事就记,有理就说,率性而为,不必拘泥!
随笔这类文章,或讲述文化知识,或发表学术观点,或评析世态人情,启人心智,引人深思。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而不作理论性太强的阐释,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因此,富有“理趣”是它们的突出特色。
阅读这类文章,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和风格,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品位妙语佳句,还要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写随笔就像与邻家谈心般轻松,没有任何的负担,没有华丽的辞藻,严密的结构。随笔的形式可以不受体裁的限制,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可以对同类事进行综合议论。随笔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总之,如同邻家大婶般亲切与平易近人。
生活随笔就是日常生活中心情、感悟、新观点、新发现……生活如浩瀚的大海,博大宽广,时时处处事事都可以写成文章。
“五四”新文学时代,现代随笔的创作繁荣一时,但“随笔”的命名与内涵尚未及统一,随笔这一文体便被左翼文学排斥至文学边缘。这给当代随笔的文体研究带来了一定困难。从现代随笔的滥觞、朱自清的“散文观”、周作人和鲁迅的“随笔观”等角度入手,在现代散文众多的命名中寻找随笔的源头,以期为当代随笔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依据。
3. 谈勤奋怎么写
业精于勤,荒于嬉”,这是我国古代文学家韩愈留给后人的名言。也就是说,勤奋可以使学业更加精深,松驰就会使学业荒废。
可以说,如果没有西汉匡衡的刻苦努力,就没有凿壁偷光的历史佳话;如果没有居里夫人忘我的工作,就没有了新元素镭的发明;如果没有华罗庚刻苦地自学,就没有了著名的“华氏定理”。 而正与此相反,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幼年天资过人,因为没有勤奋读书,成人后却泯为众人。这就可以证明,不经勤奋的“天才”就一定不是天才。可见,只要勤奋,就一定能成就一番事业。
有这样一句话:“天才出自勤奋。”是啊,只有勤奋才能造就天才! 17 世纪的英国科学家牛顿在写出了科学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后说:“我只不过对一件事情总是花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思考、去研究罢了。”牛顿的创举说明了他是天才吗?当然不是,这是他不断奋斗所得到的硕果。伟大的科学家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可见,并不是天生的才子就是天才,他们是真正肯吃苦、肯勤奋的人。
唐朝大书法家、诗人颜真卿说过:“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我们的知识还是很匮乏,肤浅的,如果不及早地勤奋学习,就不能很好地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才能来自勤奋,成就来自于勤奋,美好明天也来自于勤奋,勤奋是到达成功彼岸的最近通道。
4. 谈自由作文怎么写
天空一圈一圈地旋转,慢慢把我带到一个个不熟悉的年代。
——题记 一直是一个随性的女孩,喜欢在阳光大团大团掉下的午后,喝着光明牌的果诱,坐在懒人椅上乱翻电视;喜欢闲着时一个人走很远去超市买一瓶酸奶;喜欢晚上一个人在家时关掉所 有的灯发呆;喜欢在吃完饭后坐在电脑前敲敲打打;喜欢坐在房间里翻着各种杂书,把妈妈的唠叨锁进衣柜…… 我讨厌一成不变的计划,不喜欢时时处处都有安排,也不喜欢被安排,我喜欢随心所欲,不被别人束缚。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在乎规矩,不在乎条理,很简单地开心着。
喜欢不停地讲话,要么就是安安静静地沉在自己的世界,两个极端,我都喜欢。 喜欢喝酸奶,各种口味都好。
喜欢听歌,不在乎是谁唱的歌,只要好听都好。喜欢看书,小时候看名著,长大了看杂书。
安妮宝贝、落落、韩寒、郭敬明、席慕蓉。喜欢掉进他们的文字里,花掉一下午的阳光。
喜欢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无所谓别人的脸色,但还是仅限于在自己的班级,同学们多已经习惯,也就见怪不怪了,实在无法忍受,就请我稍微收敛点,正常点。 喜欢阳光,喜欢那种金色的安静与温暖,尤其是春天的。
不喜欢写那些关于爱国的、勤俭的等等文章,觉得很虚伪,可总是不得不写。 喜欢和开朗幽默的人交朋友,笑到肚子痛了也舍不得离开。
喜欢和好朋友在一起,粘在一起就不愿分开,分开了会觉得难过落寞。 喜欢笑。
未曾遵循过古人“女子笑不露齿”的训导,自己觉得从出生到现在从来没有和“淑女”两个字认识过,笑的时候会让人恨不得把我的牙齿掰下来。也曾因为太喜欢笑和搞怪被同学说成“唐”,可我也并不介意。
不介意各种关于我的流言绯语,反而觉得那些制造流言的人幼稚无聊得很,只可惜多数人不这么想。 不在乎别人对我的打击。
多亏前桌每天孜孜不倦地打击我,如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般的唠叨,练就了我厚比长城的脸皮,以及超常的抗打击能力。 丢什么脸都可以,就是不能丢在很多同学面前被老师大声训斥的脸,感觉很没面子,会想哭。
不喜欢很麻烦的事情,通常会懒得去做,但如果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麻烦也会把它搞定。 有时候不想长大,会失去很多不愿失去的。
有时候很想长大,可以失去很多很想失去的。 并不觉得幼稚有什么不好,但是幼稚一旦变成无聊,那就很不好了。
喜欢小孩子,喜欢他们的可爱单纯,无忧无虑,并时时刻刻带给别人的快乐。总觉得胖乎乎的三四岁的小孩特别可爱。
害怕动物,除了昆虫和人。没有原因,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到大一直都怕,看到了都觉得可怕,极少有人愿意跟我一起上街,因为知道跟我一起上街看到狗猫之类的动物会是怎样的下场。
喜欢在班级里大声唱歌,随时做好被震下的玻璃砸到的准备,且时刻准备着迎接同学们口水的暴风雨,被说成噪音制造机也没关系——虽然我觉得我唱歌并不很难听。 喜欢尝试着学习自己喜欢的东西,比如吉它。
总觉得会弹吉它的人实在很帅,有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喜欢看下雨,看雨水划出错落的痕迹,想用手擦去,最后发现是徒劳。
喜欢在纸上划拉些东西,有灵感的时候随便抓起什么就写,通常是些草稿纸,零零碎碎。从不把什么东西整齐地记录在一本本子上——除了必须要这样写——因为觉得没有写那么整齐的必要,自己看得懂就好,有用的时候再整理出来。
尤其喜欢蓝色,曾幻想过把新家自己的房间里所有的东西都变成蓝色的,最后以父母说“不好看,不要”而告终,但在我的坚持下,最后还是让蓝色占了极大 的篇幅。 喜欢一个人去书店或是超市慢慢地逛,也许什么也不想买,也许什么也想买,通常没有什么目的,只是喜欢而已。
自己不喜欢的人,不会对他很热情,甚至有些冷淡。不想去努力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除非有很多事非做不可,比如每天的作业。
极其讨厌在自己玩的时候被叫去写作业,感觉是从云霄一下子掉进绝情谷的谷底。 喜欢看新版的神雕侠侣,虽然特技做得实在是烂,但是很浪漫,每次都感慨小龙女的美丽和杨过的不羁、体贴、正直和帅气。
不讨厌吃草梅和橙子,甚至是颇为喜欢,却不喜欢吃草梅味或香橙味的东西。 想要去当快乐大本营的主持人,喜欢谢娜,因为觉得她的性格跟我有点像,都是很大大咧咧的人,甚至有点“唐”。
对跟我很熟的人会展现出自己的本性,跟长辈或是不熟的人总是彬彬有礼。因此我家亲戚总说我是个知书达礼,宽容大方的好孩子,尽管在我同学眼里这是不可想象的。
对不同的人展现出不同的自己,乖巧懂事的,古灵精怪的,多愁善感的,无忧无虑的……我是一个很复杂的多面体,所以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了解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喜欢在夜里和偶尔来我家住的妹妹躲在被窝里讲话,觉得很满足。
不喜欢按正常的方式结束文章,虽然在很多老师眼里这是很不正常的,可自己喜欢就好,自己写的文章,就算只有自己一个读者也没关系。 我所想要的,我所喜欢的,远远不止这些。
不想全部写出来,因为写不完。写不完的文章,通常只要一点点就已经结束。
5. 作文《谈惜时》,怎么写
《谈惜时》
古往今来,有很多人都写过关于珍惜时间的文章,这充分说明了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但是事实上有很多人是不太珍惜时间的,尤其是我们这青少年朋友(当然也包括我在内)都还不知道时间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怎么高兴就怎么玩,他们还没有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没有想到未来,没有想到以后该怎么办,怎么维持生活。所以今天我就来谈谈关于珍惜时间的问题。
对于医生来说,时间则是很重要的,因为每慢一秒都可能关系着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对于军人来说,在战场上,又是一秒之差,就可能造成全军覆没。对于。。.. 小荷作文网
不过有同学也可能会这样说:“我们又不是军人、医生,我们都还小,上课迟到了,喊个报告就让进去了。今天过了还有明天,反正我们的日子还长着呢!~何必要那么在意时间?”我不太同意这种观点。因为好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而且现在即使小也要珍惜时间,今天看时间,当然还长,但如果我们就这样看下去,那又是什么含义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如果不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时间,不好好学习,将来也只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到那时,你后悔也没有用,因为世界上还没有后悔药,人的童年、青春只有一次。如果你连那么一丁点时间也让它流逝的话,那你的人生根本就是“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毫无意义、毫无价值。 小 荷 作文网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听说过这么一个词"笨鸟先飞",也相信每一个人都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每当我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我都会想起达尔文的一句名言:“我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一段时间,每一秒对人来讲都是宝贵的。”达尔文的这句格言是千白万个珍惜时间的人的心声。是的,半小时是短暂的,但时间的海洋正是由这一点一滴的"半小时"汇合而成的。
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这正是因为他抓住了分分秒秒努力争取时间进行仔细研究的成果。单是寻找用什么材料来作电灯丝就做了一千多个实验。这正印证了鲁迅先生的一句格言:“哪里是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数学家陈景润,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最后终于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资本论》。这些事例都充分的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点贡献,让人生活得更有价值,就必须珍惜时间。而珍惜时间的真正含义就是爱惜时间,在有限的时间里,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工作上。
时间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她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干更多的事。我们只有自己来争取时间。
时间是不等人的,但想挤出时间也不是很难,只要我们合理的安排时间,尽力去争取它。有句话说“人活到老学到老”知识是永远都学不完的,但如果你整日碌碌无为,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学,你将会被前进的世界所淘汰。要想自己脑里的知识资源无穷无尽,那么就要从现在做起,学会珍惜时间,利用空闲的时间努力学习。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现在所懂得的知识是微不足道的。在过去的时间里,我们用在学习方面的时间小得可怜,遗失的时间已经可以汇合而成一条河,而我们的知识则连溪也不能结成。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所以我们不但要珍惜自己的时间,同时还不要浪费别人的时间。
请同学们抓紧现在的时间吧!在学习的时候,就要一心一意。每一件事做到最好为止,不要忙着回忆过去和期望明天。属于你自己的时间只有今天,只有现在。 有句话说“心动不如行动,所以也不能够只说自己要珍惜时间,而不见自己的行动。综上所述,我呼吁大家要好好地把握时间的每一分每一秒,因为时间是不等人的,是用钱买不到的,时间就是生命,而且比生命更宝贵。要想让人生过地充实。我们就要好好珍惜时间,好好把握上帝给予我们的每一分每一秒。创造我们生命的奇迹。让我们的生活过的更精彩;人生活得更有价值。
6. 议论文《谈欣赏》怎么写
应学会欣赏
西楚霸王项羽就是一个典型人物,无论在威信、体格、文化方面,项羽都比刘邦高一筹。但项羽不如刘邦惜才、识才,最终导致了自己悲剧性的结局。可谓是“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项羽,因骄傲于自己的占功赫赫,奉行“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从严就没有正眼瞧过部属,使一大批贤臣猛将因失宠而转投刘邦,最后,自己也落了个乌江自己刎的下场。
二战期间,亚洲战场上,中国政府奉命将国民党中央军中嫡系部队抽出一部分,入缅作战。虽然中央军的装备在当时的中国算是顶呱呱的,人员文化素质也很高,新一军(当时的38师)中,士兵都是高中以上文化,军官则是军校毕业生。但在与日寇作战中,伤亡惨重,其主要原因便是单兵技能不够且精神涣散。于是,在新一军撒驻印度时,开始了近乎残酷地体能训练,虽然对手是日本法西斯,但他们的训练教参一部分以《希特勒操典》为主,另一部分则向全体官兵宣扬以杀身成仁爱国为主的武士道精神,强调爱国忠君的重要,果然部队战斗力有很大提高。
7. 议论文怎么写
怎样写好议论文 议论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贴近生活,一篇好的议论文决不能脱离生活。
我认为议论文的练习需要走听、看、说、写四个步骤,四步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具体说来;第一步听,是指听老师讲写作方法,主要是为了学习老师分析文章的思路。
为后面的三步打下基础。第二步看,看是指看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主要议论国内外大事。
我们看评论员文章不能只为了解作者所议的事件,应当从作者对事件的议论中分析出这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摸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如果对作者所议之事有不同的看法,可以根据对对方论点、论据的分析反驳他的观点。
第三步是说,说是人类最基本的表达方式。说对议论文写作非常重要。
说可以训练短时间分析事物的能力。说,最好的练习方法就是驳论,驳论首先要看准对方的漏洞,只攻击对方漏洞中的重点,也就是对方论点、论据的漏洞。
第四步就是写,写是前三步的总结,因为在应试作文中不可能让你说出自己的观点。更不可能给你看和听的时间,在这一环节最重要的是表达能力,就是用文字把你的观点、思想表达出来,议论文的语言使用要准确、严密,论证要有逻辑性,叙述要概括、生动深刻。
如何写出一篇精彩的议论文?1、理解议论文的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证方法、议论文结构、常见的议论文的写法、议论文的种类等。2、思想准备:想清楚要写的内容。
如果认识不清,你可看相关的书,《名人名言》《论点论据大全》可以说是个捷径。 平时要注意积累,如每天背两条名言,即一个故事。
这样,你就会写好议论文。不知你对议论文掌握的如何,不知下面的内容对你是否有帮助。
一、议论文的三要素: 1、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点应该正确、鲜明、概括,是一个完整的判断句。
绝不可模棱两可。 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②开头 ③文章中间 ④结尾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
选用事实论据 要注意: ①必须具有典型性。古今中外的都可以。
是大多数人所知道的,最起码是登过报纸上过电视的。 ②最好具有新颖性。
③论据的表述要准确、叙述要概括,能证明论点即可。 选用的道理论据要注意: ①可以是名言、警句、俗话、谚语、定理、公式等。
②要精 确,不能 篡改、歪曲。 ③和论点有必然联系,能证明论点的。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
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引论 本论 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 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也叫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 雄辩。
b、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除引用上述介绍的理论论据以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也叫正反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d、喻证法(也叫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议论文的语言必须准确、鲜明、严密、有针对性。 段落与段落之间 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 ,如总分、对照 、层进、并列等。
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来突出这种关系。如: “有”、“还有”“虽 然、但是”“固然”“诚然”是等。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尤其是议论文,是奖善惩恶的,是对人们进行规劝疏导的,是对人们引导作用的,因此必须有说服力,并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认真上政治课,经常的看看说理性的文章、名言警句等,将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提高我们认识能力,对我们写作,尤其是议论文的写作大有好处。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提高说服力的作用。
初学这些议论文的操作方法, 可以从模仿开始。以一篇文章为例。
最典型的是吴晗的《谈骨气》: 1、引论部分:开篇提出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接着,用孟子的话解释论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本论部分:用三个事例分别证明论点:文天祥的富贵不能淫;穷人不食嗟来之食的贫贱不能移,闻一多的威武不能屈。 3、结论部分:解释当今无产阶级的骨气并发出号召。
三个部分之间都有过渡:在引论和本论之间有“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他积极的教育意义。”引出下面三个事例的叙述。
本论和结论之间有“孟子的这些话,虽然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他积极的意义。”进行过渡。
在第一和第二例之间,有 “另一个故事”“ 还有个例子”进行过渡。这些过渡句,使文章浑然一体。
三个部分分别回答了三个问题:引 论部分解答 “是什麽”的问题;本论部分解答“为什麽(又骨气)”的问题;结论部分回答“我们怎麽办”的问题。 三个事例都是概括叙述的,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