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一首半半诗是什么,并带上白话翻译
半嚼西饼,半饮茗香
半思日月天地荒
半掩纱窗,半听鹊忙
半手摇扇夏日长
半铺宣纸半研墨
半书此生喜悲参半
半人半仙赏月夜
半残半缺映夜人
半叹人生苦短
半赞如酒一生
半是阴沉,半是天光
半月如同佳人脸
半夜如同半生长
半半诗咏半年心意
半半诗唱半载思量
半半诗人半滴泪
半盼君知半诗情
明代诗人梅鼎祚曾作过一首诗,全诗虽然仅有四句二十四字,诗人却连用八个“半”字,把一幅半隐半现、烟雨迷氵蒙的江南水乡春景图描绘得维妙维肖。该诗是这样写的:
“半水半烟著柳,半风半雨催花;半没半浮渔艇,半藏半见人家。”
湖南长沙岳麓山爱晚亭至麓山寺之间的山道旁有一座六方形单檐凉亭,名曰“半山亭”,是游人上山途中驻足憩息之所。但在很早以前,此地原为半云庵之所在,乃座为麓山寺里的僧人们上下山必经之处。传说当时麓山寺里有一烧火僧颇通诗韵,他曾以“半”字为题,赋诗一首。诗曰: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半酒半诗堪避俗,半仙半佛好修心。
半间房舍半分云,半听松声半听琴。”
这首诗对仗工整,八句诗连用十八个“半”字,而且用得自然流畅,气韵贯通,毫无诘屈聱牙之弊,堪称佳作。难怪当年麓山寺的住持一听到此诗便赞叹不已,并立即收该僧人为衣钵弟子,授以佛经,令其日夜持诵,不必再去烧火做饭了。现在,半云庵虽已久圮,但这位僧人所作的这首“半”字诗却一直流传至今,给名山古亭平添许多趣味。
清代学者李密庵也有首《半半歌》: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这首半字歌曾被林语堂先生在其妙文《中庸的哲学:子思》(见其散文集《人生的盛宴》)一文中引用,近代还曾被人仿作:
参透乾坤只半,识得人生难全。
天道好缺而恶满,何为碌碌求圆?
半贫半富半安足,半命半天半偶然;
半痴半聋半糊涂,半真半假半疯癫;
半用半舍半行藏,半智半愚半圣贤;
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梦半神仙;
半有半无半苦乐,半荣半辱半姻缘。
一半尽在于我,一半听任自然。
思量半世飘飘过,人生百岁不多年。
识得半的玄权在,世间到处总悠然。
这两首《半半歌》句句含“半”,文笔流畅,语言浅显,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量度,这个量度就是“中”、就是“半”。达不到这个量度就是“不及”,超过这个量度就是“过”,做事做得“不及”或做得太“过”都不会得到预期的效果。所以,我们在为人处事时一定要讲究“适度”,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尽可能地做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尤其是在面对各种名利的诱惑时,更要适可而止。这正如法国浪漫主义大诗人雨果所说的那样:“知道在适当的时候推上欲念的门闩的人,就是聪明人。”在这一半天一半地之间生活着的人如果能懂得这“半半”的哲理,并能身体力行,那么他就离儒家人生理想中的最高境界———中庸———不远了。如果那样的话,我们的人生就会免却许多错误、损失和感情、生命的浪费,从而达到随缘自适、快乐无忧的极高境地了。
2. 求诗
半半歌
李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 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悠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廓半乡村舍, 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闱半经尘,半土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 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 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 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酒饮半酣正好, 花开半吐偏妍。
帆张半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 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至于作者简介嘛,李密庵,清代诗人。湖南长沙岳麓山有一半山亭, 为半云庵旧址。 据传原庵内有一烧火僧,曾作《半半诗》一首,对仗颇工、自然流畅,既写景,又抒情,为名山胜迹留下趣谈。清代学者李密庵也有首《半半歌》,一做《半半诗》,这首诗气韵贯通,文笔流畅,颂田园,写人伦,叙情趣,论时弊,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林语堂说:“生活的最高典型应属子思所倡导的中庸生活。一首28行的小诗(李密庵《半半歌》)把这种理想很美妙地表达了出来……”
3. 寻找半半诗哦
没有诗感的日子没有诗感的日子是我在农村老家享受着生活女儿吵着买只小鸡说爸爸她没意思院里的那条老黄狗撒欢的叫着母亲搀着爸爸在听门吱呀一声妻子埋怨城里楼房价涨得太快我却气气地宣告:能不能让我安静地做点儿事我是父母的儿子,我在农村长大我是妻子的老公,我们相扶到老我是女儿的爸爸,我需要养家糊口没有诗感的日子,我失去了自己没有诗感的日子是我离开单位时起算六十华里的距离只需要分针绕上一圈五年奔波呀,在写诗的今天我泪流满面没有诗感的日子是我朋友众多的时候饭店的老板挨个着熟悉这是一位从不埋单的主儿我高贵地在杯酒中沉醉没有诗感的日子看我与同事谈笑生风电脑比理想的共产时代更加现实能否允许工作再加上八小时因为还有更多的人需要和我一诉衷肠没有诗感的日子是我穿行农村去采风坐上轿车默念汗滴和下土的诗句总有憨憨的一笑在我相机留存没有诗感的日子,我把自己交给了别人没有诗感的日子是工作到温馨的折磨没有诗感的日子是理想到现实的拼博没有诗感的日子是努力到辛酸的失落没有诗感的日子是快乐与痛苦的胶着没有诗感的日子,我失去了自我在写诗的今宵,泪水找到了欢乐。
4. 诗歌怎么写
诗歌的写作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
(《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
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
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
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
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
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
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
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
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
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
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
“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
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
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
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
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
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
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
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
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你提到了构思,我觉得这是抓住了关键的”。
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
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
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
5. 诗歌怎么写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赐予我金色的生命!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 让我的身体里流着炎黄子孙的热血!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给予我优美的环境! 游黄山,登长城,过三峡, 让我在这青山绿水中自由地徜徉,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传授我渊博的知识! 学天文,习地理,明历史, 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地遨游! 祖国,感谢您 感谢您所给予我的一切!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 ——感谢您,我的祖国母亲! 终于还是要说再见了,在这个苍茫的夏天。
天很高,很蓝,栀子花的香气在风中飘散。 我们在黄昏的小路上最后一次的相携走过, 听到斜阳里有人在唱着我们曾经唱过的歌。
我们相视而笑。 这样的歌声让我们想起了那不再回来的从前, 想起了从前的日子里, 曾经看到的无数次别离。
我们也曾经在那些别离之外唱歌, 但今天轮到了我们。 我们在夏天的风里握别,说一声珍重,再见。
为了这次道别,我们用了整个的青春做为铺垫。 我们什么都准备好了, 这一生将再也不会有如此豪华而隆重的道别, 但泪水还是从我们的心底奔涌而出, 就象那些逝去了就再也不肯回来的年轻岁月。
你对我说,不要再流泪了, 过去的一切我们将永不忘怀,我们相信这世上还有永远。 但是为什么呢,抬起头的时候,我看见你的眼里也有泪光。
那就让我们痛痛快快的哭一次吧。 在这个夏天的风中,握着你的手, 让我们再想起在一起走过的日子, 想起那些不再回来的梦想, 让所有的一切在心中再一次的走过。
这可能是我们年轻岁月中最后的, 也是最温柔的夏天。 在这个夏天之后我们还将面对很多个四季, 很多次别离。
但不能再有这样的夏天了,不会再有这样的道别。 我们会把这个夏天一次次的想起, 想起所有的欢笑和眼泪,想起所有的清醒和沉醉, 也想起所有的友谊与爱情。
多年以后,我们会在某个相似的夏夜, 翻开那本泛了黄的纪念册。 所有的字迹都将模糊, 只有那朵被我们夹进本子的栀子花, 仍然保留着属于这个夏天的最后一缕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