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字笔画顺序怎么写
“近”的笔顺是:撇、撇、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近,读音【jìn】,半包围结构,7画 一、基本释义: 1.距离短,与“远”相对:接~附~、靠~、舍~求远、~水楼台。 2.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况、~来、~代、~岁、~闻、~照、~体诗。
3.亲密:亲~、~亲、~臣、平易~人。 4.差别小,差不多:接~、相~。
5.浅显:言~旨远。 二、相关词语: 修近【xiū jìn】:谓整顿内务。
禁近【jìn jìn】:禁中帝王身边。多指翰林院或官署在宫中的文学近侍之臣。
近旁【jìn páng】: 附近的空间。昵近【nì jìn】:接近近臣。
亲近。近识【jìn shí】:相识接近的人。
近闻【jìn wén】: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近似【jìn sì】:相像而不相同。
近身【jìn shēn】:跟随身边,贴身。近族【jìn zú】:血统关系较近的宗族。
近安【jìn ān】:犹近好。
2. 近笔画顺序怎么写
近笔画顺序:撇、撇、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近拼音:jìn
基本信息:
部首:辶,四角码:32302,仓颉:yhml
86五笔:rpk,98五笔:rpk,郑码:PDW
统一码:8FD1,总笔画数:7
基本字义:
1、距离短,与“远”相对。
2、现在以前不久的时间。
3、亲密。
4、差别小,差不多。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1、凑近[còu jìn]
朝某个目标靠近。
2、邻近[lín jìn]
位置接近。
3、新近[xīn jìn]
不久以前的一段时期。
4、迫近[pò jìn]
逼近。
5、切近[qiè jìn]
贴近;靠近。
3. 近字的笔顺怎么表示出来
汉字 近 (字典、组词)
读音 jìn
部首 辶
笔画数 7
笔画
名称 撇、撇、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4. 过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一、过字的笔画顺序是横, 竖钩, 点, 点, 横折折撇, 捺。
二、过字的基本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过来。过去。过河。过桥。过年。过节。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过户。过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过罗。过筛子。过滤。过淋。过磅。过秤。过油肉。过过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过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过分。过期。过犹不及。树长得过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过硫酸根(SO5-)。过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过访。
8、去世:老太太过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过错。记过。勇于改过。
10、传染:这个病过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过广场。把他送过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过一页。他回过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过你。一匹马比得过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过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过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过北京。我们吃过亏,上过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扩展资料
传统笔顺,古代广泛使用,现今仍在汉字文化圈使用。使用者主要为懂得书法的学者,故也被称作书法的笔顺。通过研究民国以前的书法作品,特别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可以得出笔顺已有了公认的规定。
这些笔顺大多遵从字源、字形结构、字形变革或古法。许多字都存在多个异体字(即有多个写法)。笔顺可随着字体篆、隶、真、行、草的改变而改变。常见的传统笔顺有: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词条-笔顺
5. 进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笔画顺序: 横横撇竖捺折捺
进
读音:【jìn】
释义:进是一个汉字,读作jin,本意是指向前或向上移动、发展,奉上,呈上,《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和《史记·魏公子列传》等文献均有记载。
〈动〉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简体字从辵,井声。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2) 同本义 [advance;move forward]
进,登也。——《说文》
巽为进退。——《易·说卦》
进退维谷。——《诗·大雅·桑葇》
徒衔枚而进。——《周礼·大司马》
君子三揖而进。——《礼记·表记》
进则引之,退则策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进兵击秦军。——《史记·魏公子列传》
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水陆并进。
贼环而进。——明· 魏禧《大铁椎传》
每老吏抱牍以进,中藏隐情不可致,诘公(袁可立)一览。——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猱进鸷击。——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3) 又如:迈进(大踏步地前进);奋进(奋勇前进);进不来出不去(比喻进退两难或处境尴尬);进旅退旅(进退一致,整齐合一);进退中绳(举动合乎规矩)
(4) 超过 [surpass]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
(5) 入,走入 [一个地方]。跟“出”相对 [enter]
府尹叫进后堂来说。——《水浒全传》
(6) 又如:进门;进口;进屋;进洣(上学);进了学(上学读书);进镇(进驻镇守);进壁(进驻并筑工事固守);进营(进驻)
(7) 奉献 [offer]
群臣进谏。——《战国策·齐策》
进尽忠言。——诸葛亮《出师表》
煮芋以进。——清· 周容《芋老人传》
再进。
厨者进芋。
以一头进。——《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进草(遇有紧急事情在处理完毕后给皇帝的奏章);进鲜(向皇帝或长辈或上司进献时鲜食物);进上(进贡给皇帝);进御(将东西奉献给皇帝)
(9) 任官;出仕 [be official]
升诸司马曰进士。——《礼记·王制》
而进之。——《吕氏春秋·慎行论》
进亦忧。——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10) 又如:进导(引导进入仕途)
转载请注明出处育才学习网 » 近字的笔画顺序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