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岳字笔顺怎么写
“岳”字笔顺是:撇、竖、横、竖、横、竖、竖折/竖弯、竖
【岳】
拼音:yuè
笔划:8
五笔:RGMJ
部首:山
结构:上下结构
笔顺:撇、竖、横、竖、横、竖、竖折/竖弯、竖
释义:
1.高大的山:五~(中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2.称妻的父母或妻的叔伯:~丈。~父。~母。叔~。
3.姓。
详细释义:
〈名〉
(1) (会意。从山,从丘。古文字形,象两座高大的山峰形,表示高山大岭。“岳”字从山,狱声。本义:高大的山)
(2) 特指名山“五岳”或“四岳”:
岳,东岱、南霍、西华、北恒、中泰室,王者之所巡狩所至。从山,狱声。古文从山,象高形,今作岳。——《说文》。按,唐虞四岳,至《周礼·大宗伯》,始有五岳之名。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诗·大雅·崧山》
(3) 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又如:岳宗(五岳之中的嵩山);岳帝(东岳泰山之神、东岳大帝的简称);岳华(西岳华山);岳庙(五岳之神的庙宇。特指东岳庙)
(4) 高大的山:
二女感于崇岳兮。——《思玄赋》。注:“山也。”
山岳潜形。——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5) 又如:岳阡(山上墓道);岳秀(山岳秀丽);岳峙(谓如高山耸立);岳神(山神);岳镇渊停(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多形容人坚定沉着)
(6) 用以尊称妻方的父母一辈长者 。如:岳老子(方言。岳父);岳翁(岳父)
组词:岳父 岳家 岳母 岳丈 岳祖父 岳祖母
造句:
1.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三山五岳都成了旅游胜地。
2. 泰山是五岳之首,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经典的诗篇。
3. 五月呀,更应该放声高歌一场,站在山岳之巅高歌,让这歌声连接神与人,天与地。然后,从山巅与蜜蜂一起畅想在百花之中,共品花蜜之悠扬。
4. 哼!他以为有个总经理岳父,就可以狐假虎威乱欺人?
5. 布衣单剑,轻松写意的站着,周身的浩然正气却渊渟岳峙,不动如山,正气笼罩的右崖就像一尊持剑的天神,凛然不可侵犯。
2. 岳怎么写好看刚笔子
“字是人的第二面容”。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对于学习、工作、学业、交友是十分有用处,另外练习写字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修身养性,延年益寿,展示个人才华、魅力等,因此很多朋友都想把字写好,都有想学硬笔书法的想法,但是很多初学者又觉得茫然,不知从何入手,笔者学习硬笔书法多年,今不嫌浅薄,谈谈怎样学习硬笔书法。
一、写字的字体已经成形,能不能改,怎样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认为:写字已经成形,年龄已经渐大了,不能改了……,这种看法不对。要知道,写好字并不是什么难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极其好学,只要你方法对头,改正旧的写字习惯。具体地说,在你练写的时候,必须端正写字的姿势和执笔方法,这是首要条件。
现在列举先人练字二例,现结合本身体会,谈谈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书圣王羲之,他先从卫铄学书,之后又多见先代名家钟繇等名著,遂改变初学。正是他,继往开来,把古朴的书体变成娇美流畅的今体,对楷、行、草书均有创造性的贡献,这就是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历史功绩。
再说颜真卿,他初学褚遂良,后从张旭得法。他参用了篆书笔意,写出了端庄雄伟的楷书。是他开创了二王以外的新风格。
我本身先从钟绍京的楷书摹法,后又从欧阳询、黄自元的楷书得法,在行书上追学黄若舟的笔法,自感距离尚远,自己仍须努力。但不论你写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写钢笔字摹仿毛笔字帖行吗?实践证明,可以,其效果一样。
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不论年龄大小,不论你写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当头,下定决心,认识到对工作对前途有着相关的重要性,经过一番努力,是能写好的。
起步虽晚犹可追,古往今来,有许多三十而立后学成才的名师。宋朝的梁颢,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他咏道:“也知少年登科好,争夺龙头属老成。”明朝李贽,弃官就学,立志著书的时候已是五十四岁了,他的名著《焚书》,《藏书》先后在六十四岁和七十三岁时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于年龄大小,关键在于志向和恒心。
二、写字应当从何学起?
答:先要选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虑是否近似你所写的字形,选好了,先看上几遍,分析其中字形要点和结构的规律。这叫“意在字先”,然后用透明白纸先描摹,后临摹,熟记每个字中的关键部位。具体步骤分述如下:
写字的姿势和执笔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头部不能歪,更不要低;两眼距桌面约一尺,前胸距桌沿约三寸。
(2)执笔要正,笔尖应直向前,切忌内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笔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笔尖约一寸。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就写不好捺,写不好横,写不好钩,很难顺手,甚至每写一笔,就得挪动一下右手。同时,写出的线条一无骨气,二无韵律,字形也就谈不到舒展大方。
(3)笔杆的斜度,写大字拿笔往上些,笔杆斜度要稍大,写小字往下些,笔杆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应倾斜在食指关节处,超过这个部位,写出的笔画,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笔杆斜度不适当,笔速要受到局限的,并且不可能写出飘然、神韵的字形来,因此不应倾斜“虎口”处。
(4)握笔要轻松,运笔才自如;握笔太紧,写出的字,不能开阔大方。据在中学讲课所见,一个有五十人的班级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笔不正或笔尖向内斜,大学里也是这样,正是这个缘故,这些同学写出的字,钩不象钩,捺不象捺,笔画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说过,写字好坏,在姿势和执笔上有绝对关系。如同木工锯木一样,如果姿势和拿锯不正,即便“线条”画得再直,你也要锯歪的。这和写好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4
3. 岳母的袱子怎样写
格式如上,字写故岳妣*母讳***安人正性名下收用 孝婿***叩 写袱子 也难叹 做篇欲歌你们看 别看做 小事情 忙时请人搞不赢 还须要 自己懂 省时方便又轻松 众乡亲 须记着 随写随用全是合 烧与父 故显考 显妣孝男人人晓 烧与祖 故祖考 下称孝孙要记倒 故曾祖 孝层孙 烧与祖考的父亲 故高祖 孝玄孙 烧与曾祖的父亲 故天祖 孝来孙 又是高祖的父亲 故烈祖 孝弟孙 天祖父亲要记清 故太祖 孝乃孙 烈祖父亲写得清 故远祖 孝云孙 太祖父亲记得清 故鼻祖 孝耳孙 这是起祖一脉根 上九代 乃九族 尔等须当要记熟 故伯考 或伯妣 侄男下写依古理 故叔考 故叔妣 孝侄下写也规矩 故伯祖 伯祖妣 下称侄孙也依古 如远房 高曾祖 加一堂字就清楚 故堂兄 孝堂弟 外房哥哥莫大意 堂伯祖 堂叔祖 写堂侄孙也依古 故胞兄 孝胞弟 自家哥哥要紧记 老丈人 岳考妣 下称孝婿方合理 伯岳考 叔岳考 下称侄婿方才好 故姑考 故姑妣 要称内侄方有理 簿父命 故亡男 这是老子来化钱 故岳祖 孝孙婿 自依这个写得去 烧家公 故外祖 孝外甥孙要依古 舅祖考 外甥孙 烧与舅公写得清 伯内祖 叔内祖 孝外侄孙要依古 故舅考 孝外甥 烧与舅父写得清 故表兄 孝表弟 血表兄弟写得去 妻外祖 外孙婿 妻子外祖写得去 同缘兄 同缘弟 后夫烧与前夫去 故襟兄 孝襟弟 这是姨夫又通直 岳寄父 孝寄婿 妻子保爷讲得去 故姨父 孝姨侄 烧与姨爹又通直 寄外祖 寄外孙 这是母亲寄拜的 寄外甥 寄母舅 这是化袱干母舅 故盟兄 孝盟弟 拈香兄弟写得去 孝盟侄 故盟叔 与父拈香须记熟 故邻尊 孝邻侄 毗邻居舍无亲识 故邻祖 孝邻孙 烧与邻人不得亲 故嫡妣 孝庶男 烧与大娘莫作难 故庶妣 孝嫡男 烧与小妈又何难 故姻兄 孝姻弟 烧与亲家莫忘记 故姻翁 孝姻侄 烧与亲家老父亲 故姻伯 孝姻侄 姐妹公婆须记得 外甥婿 内舅考 妻子母舅须记倒 故契兄 孝契弟 好朋好友写得去 故世兄 孝世弟 同窗认识也写去 夫正配 写遇妾 烧与夫君须记得 故贤妹 孝愚姐 以大烧小可以写 故良人 孝拙荆 烧与夫君写得清 故拙夫 存夫君 烧与妻夫须记清 故夫祖 未亡人 妻子改嫁化钱程 故胞嫂 孝胞妹 小姑烧与嫂嫂们 故胞妹 称胞嫂 烧与妹妹也合巧 故弟媳 称哥哥 烧与弟媳也不多 故妯娌 孝妯娌 母婶之间亦如此 故胞兄 孝胞妹 姐妹孤单无理问 故姐丈 孝内弟 姐子要称同胞弟 故妹丈 孝内兄 妹子要称同胞兄 故戚叔 孝门宾 未曾过门老丈人 继岳考 孝继婿 前夫死后招来的 故恩师 孝门生 学生烧与老先生 故师父 孝门徒 一切艺师小徒从 孝徒弟 示寂师 和尚烧与长老师 羽化师 孝门徒 道人徒弟写得熟 清寂师 孝徒弟 尼姑烧与师父去 故师伯 及师叔 下称侄徒要记熟 故师兄 孝师弟 师兄师弟写得去 故夫君 孝贱婢 小妻烧与丈夫去 舅子门 写内弟 下称妹倩写得通 故配兄 孝配弟 这是后娘带来的 故继父 孝继男 这是前娘儿化钱 孝孤男 故前父 后男烧与前门父 故姑祖 内侄孙 烧与姑公姑祖们 故姨祖 姨侄孙 烧与姨公要写清 若无亲 写不下 孝信亲邻大救驾 男称考 女称妣 须要用心来记起 男大人 女孺人 府君太君写分明 男正魂 女正性 从头至尾是一定 高明人 不见笑 今乃初学日月要 是非我 爱如此 做来教训家童子 众乡亲 须记熟 日后可以当师傅 居家人 写包袱 从头难以记清楚 教大家 须仔细 不可忽略来大意 过新年 如何写 新春化帛来检点 逢正月 十五日 元宵化帛理也真 二月一 二月节 中元化帛也称得 若三月 清明节 拜扫化帛也称得 四月八 佛生且 生麦秋以分得清 逢端午 写蒲节 天宗化财也写得 六月六 写包袱 天中化财也如数 七月半 写中元 孟然化财理当然 逢八月 中秋节 中秋化帛须记实 九月九 写袱子 重阳化帛也合理 若十月 十五正 下元化帛水宫生 冬月间 是冬至 冬至化帛也合适 全月的 三十夜 年尽除夕无辩别 如有会 依会写 平日化帛无事写 在朝日 写小儿 汤饼之期写合理 三十天 满月了 弥月化帛写才好 满周岁 曰试周 盘之期应当收 男子死 化包袱 正寂化帛写才好 女子死 写袱子 内寂化帛也通直 老人死 亦寿终 丧期化帛理应通 若封棺 写包袱 掩殓化帛不可忽 伴亡灵 依写 灵前化帛也合理 烧更纸 写成帛 堂祭化帛亦合格 如办亡 写绕棺 绕棺化帛是一般 若送丧 化包袱 首七二七照七数 如三七 写四七 毕七化帛须学习 三个月 守孝服 缌麻化帛及包袱 满百期 写百日 一年小祥化帛时 届二周 写大祥 三年除服化财场 满三年 除服写 礼化帛方合理 若做斋 写追荐 正荐化帛乃请荐 若亲戚 与外人 送写包袱就坛称 如星辰 写禳星 延生化帛写酬恩 做神佛 做了愿 是日化帛心意愿 化包袱 与母亲 母难化帛阴诞称 母亲生 烧外公 用儿名字写赙中 男悬孤 妇没悦 分开写来式不合 若死期 写袱子 亡辰化帛丧时辰 如招山 写的是 招龙化帛写规条 要包坟 写的是 复土化帛亦合适 如立碑 修坟写 佳城化帛仔细理 男子的 娶二房 续玄化帛理应当 若迁坟 写的是 迁徙化帛当如此 女子家 重改嫁 再醮化帛是古话 言虽浅 理是真 诸君一二记在心 乃居家 是常情 自己记起不求人 请大家 谨记心 随写随用是宝珍 教一辈 传一辈 代代儿孙莫忘记 这一篇 俗贤文 子子孙孙作把凭 读书人 莫大意 有人请你写下去 经常学 经常写 提笔就写不会错 更有等 读讲得 倘若要写心头默 古人言 说得好 世间读书当真宝 地盘主 老前人 下写孝信可以行 野孤。
4. 怎样写烧祔子
?写袱子 也难叹 做篇欲歌你们看 别看做 小事情 忙时请人搞不赢 还须要 自己懂 省时方便又轻松 众乡亲 须记着 随写随用全是合 烧与父 故显考 显妣孝男人人晓 烧与祖 故祖考 下称孝孙要记倒 故曾祖 孝层孙 烧与祖考的父亲 故高祖 孝玄孙 烧与曾祖的父亲 故天祖 孝来孙 又是高祖的父亲 故烈祖 孝弟孙 天祖父亲要记清 故太祖 孝乃孙 烈祖父亲写得清 故远祖 孝云孙 太祖父亲记得清 故鼻祖 孝耳孙 这是起祖一脉根 上九代 乃九族 尔等须当要记熟 故伯考 或伯妣 侄男下写依古理 故叔考 故叔妣 孝侄下写也规矩 故伯祖 伯祖妣 下称侄孙也依古 如远房 高曾祖 加一堂字就清楚 故堂兄 孝堂弟 外房哥哥莫大意 堂伯祖 堂叔祖 写堂侄孙也依古 故胞兄 孝胞弟 自家哥哥要紧记 老丈人 岳考妣 下称孝婿方合理 伯岳考 叔岳考 下称侄婿方才好 故姑考 故姑妣 要称内侄方有理 簿父命 故亡男 这是老子来化钱 故岳祖 孝孙婿 自依这个写得去 烧家公 故外祖 孝外甥孙要依古 舅祖考 外甥孙 烧与舅公写得清 伯内祖 叔内祖 孝外侄孙要依古 故舅考 孝外甥 烧与舅父写得清 故表兄 孝表弟 血表兄弟写得去 妻外祖 外孙婿 妻子外祖写得去 同缘兄 同缘弟 后夫烧与前夫去 故襟兄 孝襟弟 这是姨夫又通直 岳寄父 孝寄婿 妻子保爷讲得去 故姨父 孝姨侄 烧与姨爹又通直 寄外祖 寄外孙 这是母亲寄拜的 寄外甥 寄母舅 这是化袱干母舅 故盟兄 孝盟弟 拈香兄弟写得去 孝盟侄 故盟叔 与父拈香须记熟 故邻尊 孝邻侄 毗邻居舍无亲识 故邻祖 孝邻孙 烧与邻人不得亲 故嫡妣 孝庶男 烧与大娘莫作难 故庶妣 孝嫡男 烧与小妈又何难 故姻兄 孝姻弟 烧与亲家莫忘记 故姻翁 孝姻侄 烧与亲家老父亲 故姻伯 孝姻侄 姐妹公婆须记得 外甥婿 内舅考 妻子母舅须记倒 故契兄 孝契弟 好朋好友写得去 故世兄 孝世弟 同窗认识也写去 夫正配 写遇妾 烧与夫君须记得 故贤妹 孝愚姐 以大烧小可以写 故良人 孝拙荆 烧与夫君写得清 故拙夫 存夫君 烧与妻夫须记清 故夫祖 未亡人 妻子改嫁化钱程 故胞嫂 孝胞妹 小姑烧与嫂嫂们 故胞妹 称胞嫂 烧与妹妹也合巧 故弟媳 称哥哥 烧与弟媳也不多 故妯娌 孝妯娌 母婶之间亦如此 故胞兄 孝胞妹 姐妹孤单无理问 故姐丈 孝内弟 姐子要称同胞弟 故妹丈 孝内兄 妹子要称同胞兄 故戚叔 孝门宾 未曾过门老丈人 继岳考 孝继婿 前夫死后招来的 故恩师 孝门生 学生烧与老先生 故师父 孝门徒 一切艺师小徒从 孝徒弟 示寂师 和尚烧与长老师 羽化师 孝门徒 道人徒弟写得熟 清寂师 孝徒弟 尼姑烧与师父去 故师伯 及师叔 下称侄徒要记熟 故师兄 孝师弟 师兄师弟写得去 故夫君 孝贱婢 小妻烧与丈夫去 舅子门 写内弟 下称妹倩写得通 故配兄 孝配弟 这是后娘带来的 故继父 孝继男 这是前娘儿化钱 孝孤男 故前父 后男烧与前门父 故姑祖 内侄孙 烧与姑公姑祖们 故姨祖 姨侄孙 烧与姨公要写清 若无亲 写不下 孝信亲邻大救驾 男称考 女称妣 须要用心来记起 男大人 女孺人 府君太君写分明 男正魂 女正性 从头至尾是一定 高明人 不见笑 今乃初学日月要 是非我 爱如此 做来教训家童子 众乡亲 须记熟 日后可以当师傅 居家人 写包袱 从头难以记清楚 教大家 须仔细 不可忽略来大意 过新年 如何写 新春化帛来检点 逢正月 十五日 元宵化帛理也真 二月一 二月节 中元化帛也称得 若三月 清明节 拜扫化帛也称得 四月八 佛生且 生麦秋以分得清 逢端午 写蒲节 天宗化财也写得 六月六 写包袱 天中化财也如数 七月半 写中元 孟然化财理当然 逢八月 中秋节 中秋化帛须记实 九月九 写袱子 重阳化帛也合理 若十月 十五正 下元化帛水宫生 冬月间 是冬至 冬至化帛也合适 全月的 三十夜 年尽除夕无辩别 如有会 依会写 平日化帛无事写 在朝日 写小儿 汤饼之期写合理 三十天 满月了 弥月化帛写才好 满周岁 曰试周 盘之期应当收 男子死 化包袱 正寂化帛写才好 女子死 写袱子 内寂化帛也通直 老人死 亦寿终 丧期化帛理应通 若封棺 写包袱 掩殓化帛不可忽 伴亡灵 依写 灵前化帛也合理 烧更纸 写成帛 堂祭化帛亦合格 如办亡 写绕棺 绕棺化帛是一般 若送丧 化包袱 首七二七照七数 如三七 写四七 毕七化帛须学习 三个月 守孝服 缌麻化帛及包袱 满百期 写百日 一年小祥化帛时 届二周 写大祥 三年除服化财场 满三年 除服写 礼化帛方合理 若做斋 写追荐 正荐化帛乃请荐 若亲戚 与外人 送写包袱就坛称 如星辰 写禳星 延生化帛写酬恩 做神佛 做了愿 是日化帛心意愿 化包袱 与母亲 母难化帛阴诞称 母亲生 烧外公 用儿名字写赙中 男悬孤 妇没悦 分开写来式不合 若死期 写袱子 亡辰化帛丧时辰 如招山 写的是 招龙化帛写规条 要包坟 写的是 复土化帛亦合适 如立碑 修坟写 佳城化帛仔细理 男子的 娶二房 续玄化帛理应当 若迁坟 写的是 迁徙化帛当如此 女子家 重改嫁 再醮化帛是古话 言虽浅 理是真 诸君一二记在心 乃居家 是常情 自己记起不求人 请大家 谨记心 随写随用是宝珍 教一辈 传一辈 代代儿孙莫忘记 这一篇 俗贤文 子子孙孙作把凭 读书人 莫大意 有人请你写下去 经常学 经常写 提笔就写不会错 更有等 读讲得 倘若要写心头默 古人言 说得好 世间读书当真宝 地盘主 老前人 下写孝信可以行 野孤坟 无人看 邻里化财理应担 征发首 初一日 元日化帛写合词' 二月里 是初一 中和之期最适宜 三月三 上已辰 到了中秋写清明 儿子死 写表明 。
5. 给已故亲人的袱子如何写
农历的七月十五是鬼节。较老的说法叫盂兰节,也有叫中元节的,有的彡俚土俗叫烧月半,即在农历七月上半月要给已故亲上烧袱子。我国有不少地方有过鬼节的时俗,说是从七月初一起,阴曹地府要将已故亡人放假半月与家人团聚。俺所在地处于偏僻山野,科学文化普及较低,乡人都盛行过鬼节,每家每户都准备给亲人烧月半包袱子,也就是购回大量的火纸(非常粗糙厚实的纸),这种纸是专用给亡人烧化用的,每叠纸上还打上状如铜钱的园孔,然后将每叠纸用白纸封成长方形小包,当地称这种小包为袱子。再在袱子的封面上书写亡人的姓名和寄件人的姓名,形同常人汇款单模式,只是汇到的地方是阴曹地府的幽冥银行给死人用的。一般还要分亲疏等次,给父母岳父母至亲动辄数十封上百封。给一般的亲人数封数十封不等,
这些袱子就是给亲人汇的一笔银子,有些人嫌数量小,就索性在市面上买阴钞,状如流行的纸币,是幽冥银行发行的,有100元,1000元,壹万元,也有壹亿元面额的不等。包袱子是一件繁琐的工作,工薪族没时间操办,可在市面买成品,---包好的袱子。应运而生不乏人借此专习此业,从农历六月起到处可见,包好的袱子,只要告诉亡人的姓名和包袱子人的姓名以及给每位亡人的封数,商贩都会一一给你在袱子上工整书写收款人和汇款人的姓名,只消带回烧化就可以了。各家烧化时间由各家自定。一般选亲人能聚会的时间进行。也有固定时间的。等亲人团聚会餐后,就带着大捆袱子在旁晚时分去河坝焚烧,沿河两岸数十处火堆燃烧,冉冉升起缕缕烟雾,别有一番景观。今年为润年,恐怕此风还需延续两月之久。
烧袱子本是一种迷信活动,烧化的纸钱不可能汇出,也不可能让亲人收到,是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烧化时对空气造成很大的污染,还会引发火灾,本应禁止。但此俗由来已久,且有缅怀先人寄讬哀思之意。
人们用这样的形式来寄托自己对先人的缅怀之情,总得有个办法,分离总是最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