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篆体怎么写的
小篆:新
新 xīn〈动〉形声。从斤,从木,辛声。据甲骨文,左边是木,右边是斧子。指用斧子砍伐木材。本义:用斧子砍伐木材。“新”是“薪”的本字。
砍伐树木。“新,取木也”《说文》
小篆 xiǎozhuàn:指笔划较简的篆书。
秦 代通行的一种字体,省改大篆而成。亦称 秦 篆,后世通称篆书。
今尚有《琅邪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残石存世。
汉 许慎 《序》:“ 秦始皇帝 初兼天下,丞相 李斯 乃奏同之,罢其不与 秦 文合者。 斯 作《仓颉篇》,中车府令 赵高 作《爰历篇》,太史令 胡毋敬 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2. 天字地字篆体怎么写
一、天的篆体写法:
二、地的篆体写法:
三、百天的释义:
1、天空:顶~立地。太阳一出满~红度。
2、位置在顶部的;凌空架设的:~棚。~窗。~桥。
组词:今天、冬天、明天、天气、天地
四、地的释义:
组词:地热、菜地、园地、林地、种地
扩展资料
一、天的说文解字:
文言回版《说文解字》: 天,顚也。至高无上,从一、大。
白话版《说文解字》: 天,头顶。至高无上,字形由“一、大”构成。
二、地的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地,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地,宇宙间浑沌的元气初分之时,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地是万物陈列的所在。
三、相关组词:
1、今天[jīn tiān]
说话时的这一天:~的事不要放到明天做。
2、天明[tiān míng]
天亮。
3、大地[dà dì]
广大的地面:~回春。阳光普照~。
4、园地[yuán dì]
菜园、花园、果园等的统称:农业答~。
5、菜地[cài dì]
种蔬菜的园圃。
3. 淑字篆书怎么写
皇甫诞碑 《皇甫诞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君碑》:楷书,是欧阳询年轻时的作品,无立碑年月,碑藏于陕西西安。
碑帖鉴赏----欧阳询—皇甫诞碑
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宏议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亦称《皇甫君碑》。唐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此碑现在陕西西安,无书写年月。楷书28行,行59字。碑额篆书“隋柱国宏议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墨林快事》谓此碑立于隋朝,当为欧阳询早年所书。此碑在明代已断为两截。
《皇甫诞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重在提笔刻入,此为唐初未脱魏碑及隋碑的瘦劲书风所特有的笔法特点。杨士奇云:“询书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论者谓虞(世南)得晋之飘遗,欧(阳询)得晋之严整。观《皇甫诞碑》其振发动荡,岂非逸哉?非所谓不逾矩者乎?”翁方纲说:“是碑由隶成楷,因险绝而恰得方正,乃率更行笔最见神采,未遽藏锋,是学唐楷第一必由之路也。”此碑用笔研润,虽为欧阳询早年作品,但已具备了“欧体”严整、险绝的基本特点。明王世贞云:“率更书皇甫府君碑,比之诸贴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欧阳通)发源。”杨宾在《大瓢偶笔》中说:“信本碑版方严莫过于《邕禅师》,秀劲莫过于《醴泉铭》,险峭莫过于《皇甫诞碑》,而险绝尤为难,此《皇甫碑》所以贵也。”
《皇甫诞碑》,于志宁制,欧阳询书,唐刻,宋拓,装裱成册,共32页,每页纵30.2cm,横16.4cm。
有张祖翼、朱翼盦等题签,钤有“翼盦鉴之”、“卢江刘健之鉴藏石墨”等印4方。为“参综机务”之“务”字未损本。
此碑文28行,行59字。篆额阳文12字。碑文内无年月,据前人考之,为高祖武德时立,又谓贞观初立,宋时尚在咸宁鸣犊镇。碑阴有宋皇祐三年(1051年)刻“复唯识廨院记”。碑侧原刻花纹,宋时右侧已刻题名。以后移至西安府学文庙。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余君房督学作亭覆之,至二十四年亭圮,此碑中断,损数十字。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碑林。
此碑书法用笔、结体及字形具有北齐风格,骨气劲峭,法度严整。明王世贞说:“率更书《皇甫君碑》,比之诸碑尤为险劲。是伊家兰台发源,然兰台《道因碑》,笔笔带批(隶法),得之家学也。”
宋赵明诚《金石录》,清孙承泽《庚子销夏记》、朱枫《雍州金石记》等书著录。
全文:
随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
夫素秋肃煞,劲草标於疾风;叔世艰虞,忠臣彰於赴难。衔须授命,结缨殉国,英声焕乎记牒,徽烈著於
4. 韦字的篆书怎么写
韦 字小篆写法如图: (字形来自《说文解字》)。
小篆为何与今天的字形相差如此之大?首先要了解:韦的繁体(如下图) 《说文解字》:“韦,相背也。从舛,囗声。
“也就是说: 韦字的上下部分(即除去中间的”囗“字,此字读作wéi,不是口kǒu字)是一个部分,是”舛“字的变体,称为”形符“,舛像两脚相对形。意为违背。
中间的”囗“字,是”声符“,这也说明”韦”字是一个形声字。韦字是违的初字,即最初没有“违”这个字,而只有“韦”字,韦字的本意即为“违背”。
在此图中亦呈现韦字的甲骨文、金文、篆字等多种古文字写法。
5. 篆书满字的写法请提供行书,楷书,草书,篆书,繁体字例等
1、篆书——吴让之
吴让之诸体皆擅,而篆隶功力尤深,特别是他的圆劲流美的小篆为世人所重。在篆法上,吴让之师法邓石如及汉篆法,更因其善于“铁笔写篆”撷取金石精华,故有“气贯长虹、刚劲有力、咄出新意”之态。
2、行书——祝枝山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3、楷书——欧阳询
欧阳询练习书法最初仿效王羲之,后独辟蹊径自成一家。尤其是他的正楷骨气劲峭,法度严整,被后代书家奉为圭臬,以“欧体”之称传世。
4、草书——贺知章
贺知章是唐代书法名家,善草隶。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
5、隶书——唐玄宗
李隆基工书,尤善八分、章草,是中国书法史上著名的帝王书家之一。《旧唐书·本纪》称李隆基“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书法工整、字迹清晰、秀美多姿。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_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