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法藏锋的写法
藏锋的概念。藏锋,首先是自然的回转。不藏锋,就无法写出浑圆饱满的笔画。绝不是任何笔画都要藏锋那种要求笔笔藏锋的说法是根本没有搞懂笔法的人的教条。
笔锋运行线路图,这是错误的,初学者往往上当受骗
搞清楚藏锋的概念很重要。然后才能知道藏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什么是藏锋?就是在落笔和出笔时,将笔锋收纳在笔迹的中间,而不是外露在笔画的边缘。这是中国书法中非常重要的笔法之一。
藏锋,首先是自然的回转,因为汉字总是一笔结束后另起一笔。 比如写“二”字,两横,写完第一横,必然要从向右的笔势转为向左,这样,在第一横的末端和第二横的首端,就会有一个转换运笔方向的过程,也就自然形成了所谓“藏锋”。
其次,不藏锋,就无法写出浑圆饱满的笔画。笔毛的分布不是永远整齐的,特别是在运笔一段距离之后。如果不用笔锋在收笔时勾画一下外轮廓,让笔锋再收回到笔画的内部,就会出现笔画边缘的瑕疵,出笔之处不够圆满。
当然,绝不是任何笔画都要藏锋,比如平撇,比如勾挑,比如一些点画、横画的入笔。那种要求笔笔藏锋的说法是根本没有搞懂笔法的人的教条。
中国书法中,关于笔法的教条很多,很容易让初学者上当受骗。绝大部分教程都画了空心的笔画然后用运行的箭头来表达藏锋的动作,太害人了!
2. 颜体的藏锋起笔怎么写
:欲右先左(横划),欲下先上(竖划),不露笔尖,笔划较浑圆,而撇的起笔要藏锋,出笔不必藏锋,但要注意不要一划而过,也要空收笔锋(回锋);钩,出锋后也要空收笔锋,方力道含蓄沉稳,长竖的起笔要藏锋,收笔要回锋.
落笔时笔锋先逆行,然后再转回行笔。又叫“偏锋”、“侧锋”。如写横画,欲右先左,即下笔时先把笔锋逆推向左,然后再行笔向右。这样的笔画,显得方整,便于做到内含筋骨。为了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有苍劲老辣的意趣。清代刘熙载称:“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
3. 怎样临写礼器碑
这个问题问得宽泛,所以也只能宽泛地说。
首先是临帖的程序,无论何种字帖,临帖之初,总是由读帖开始,即仔细观看阅读字帖,感受其书法风格,观察其总体布局章法。初学者,当作多次读帖,由全局到局部逐次揣摩,比如字形如何特点、基本的笔画写法、字体结构特点、不同位置的相同字在写法中的变化特点等等。
切不可直接提笔描画,全局读完,再仔细观察所欲临之字,先对照字帖观想,字形结构如何布局、笔画如何穿插,笔画顺序如何,由何处入笔,在何处收笔及何处转折,而后闭目冥想一遍,再按想象在纸上书写,写毕,对照字帖校验,看何处不妥,原因为何,而后重复思想临写,逐次矫正。如此反复,直至较为满意。
之后,练习默帖,即取帖中一节或全贴,稍做观想后,背帖写出全部,而后对帖校验。
关于礼器碑的介绍,网上应有资料,可搜索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