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与民航共成长的作文怎么写,急啊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图上,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很像是一条“几”字形的曲线。
假如我们的人生曲线也如黄河,那么1998年,这样的一年,对于我,一个名字叫“黄河”的高三男生来说就是这个“几”字形曲线当中首次到达最高方位的一个点。这样的一个点绝对不是终点,但它绝对是重点,还是后面所有“弯曲”线条的辐射起源点。
所以1998年,它注定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特殊与我,不关乎九届人大、政协一次会议的召开,不关乎抗洪救灾的全面胜利,不关乎其他任何重要事件的发生。
对我而言,它最重要的意义是,成就了我黄河的飞行元年。 是的,1998年,我的飞行元年。
“爸爸,我可以飞吗?” “是的,你可以,等你长大了,你就会生出一双翅膀来,这双翅膀会带你飞向所有你向往的地方。” “爸爸,等我有翅膀了,我能和你一起飞吗?” “当然可以!孩子,天空就是我们的地盘。
我们可以携手飞越云端,飞过彩霞!” “爸爸……” 关于爸爸的记忆从我5岁的时候就戛然而止了。尽管爸爸的样貌已经模糊,但是这样的一段父子对话却犹在耳边,我甚至还能感受出他话里掩盖不住的风华。
“是的,我一定能飞起来,因为我已经长大了,我应该拥有自己的翅膀了!” 语音铿锵,握拳的双手骨声铮铮。这句话是我对自己说的,或许也说给天堂里的爸爸。
已经不记得从多久以前就开始,受他的影响,飞行之余我,无可取代。 一心向往蓝天,如同向日葵一生追随太阳。
心仿若一锭铁锚沉入了大海,那是他人永远无法明了的坚定。梦想的种子,终有一天能开成人生路途里数之不尽的姹紫嫣红。
“喂,你说什么呢?快走吧。” “没什么,走吧。”
好哥们刘子墨打断我的思绪,我傻傻的一笑,然后跟他一同去参加飞行员招录体检。 其实参加招飞体检的不只是我和刘子墨,学校里的高三男生几乎都去了。
他们当中绝大部分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因为现在社会竞争太激烈,就业形势也特别严峻。
大家都知道即便考上大学也不见得是什么天之骄子,很可能一毕业就会面临失业。所以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飞行员这样的职业不仅仅是体面,更代表着不用为今天的晚饭和明天的房租着急上火。
用刘子墨爸爸的话说,如果你考上飞行员,你肯定就饿不着了。 “哈哈哈哈……” 我被“饿不着”的这种说法逗得直乐。
乐着乐着又开始沉默起来。 “喂,你怎么搞的?很少看你这么多愁善感啊。
你怎么了?” 虽然这样问,但我知道刘子墨并不期待我的应答。因为他清楚的很,“飞”这个字对他而言或许只有一些肤浅的意义,但对我来说却一直是信念。
信念!多有意义的一个词汇啊。刘子墨说他也希望自己能拥有这样一个词汇,但是很可惜,他不是我! 他和我从小学的时候就认识了。
算起来差不多是12年的好朋友,好哥们了。他很了解我,他知道我从小就有这么一个“飞”的理想。
为了这样的理想,我一直很执着。就像我经常跟他说的:“飞”这个字眼就好比我心灵最深处的一根弦,哪怕是不经意间轻轻的触动,也会幻化成优美、婉转、流长的旋律! 刘子墨每每听完却很不以为然,他总说,黄河你傻啊你,你成绩这么好,初中,高中都是保送重点。
全市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学生物理知识竞赛优秀奖,“新概念”作文竞赛三等奖,“希望杯”英语口语大赛特别奖……完全是全能型天才嘛!你应该有更加bright的future。干吗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啊,而且你还特意‘飞’到这棵树上! “那你为什么来这里呢?”我反问他。
“没有什么大道理,只因为可以不用上课,嘿嘿!”。
2. 民航招飞高中学生自传咋写
开头:我叫---,来自--中学,现年18岁,
记得孩提时-------(谈一下自己是如何长大的,手谁的影响最大,尽量要和国防有关。)
不知不觉就上了初中,还记得自己猛然间变成一个大孩子似的心态。(谈一谈自己的爱好,尤其要突出实在初中时就根深蒂固的,与飞行有关的,比如,篮球,书法。都与心里素质有关)
然后谈高中(高中最重要,一定要有一定字数,)
最重要的还有一点,一定要写上自己的缺点,要不然写的再多也不合格。
最后,可以抒情一点,表达对祖国蓝天的向往与热爱。
一名刚出道的飞行员留言
3. 我与航空的作文怎么写
日常生活中 航空领域的作用
运输 交通 等等 及其优点(近些年来 航空费用降低啊 航空逐步走入人们生活啊 什么的 比陆运 水运的优点在哪啊)
地震时救灾空投物资啊什么的(比如地震救灾看到 直升机搜救 飞机空投物资 你怎么感动啊 激动啊)
分 民航 军航
军事领域 有什么进步啊
写你第一次坐飞机的感受啊 (没做过就编 )
展开了写就不怕没东西写了
5分好可怜啊 如满意的话 能加点不
4. 考生报考民航,要求写对飞行事业的认识,请教各位大神应该怎么写啊
作为机长,心中要时刻想着安全 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名责任机长,于昊同志自觉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优良的飞行作风,坚持“飞行无小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运行手册》,把飞行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来对待,坚持按章操作,规范运行,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是在高度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中工作,这种工作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任何差错都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只有认真落实《运行手册》严格按程序操作,在资料领取、阅读任务书、检查飞机、输入数据、调整高度、做检查单等诸多环节上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飞行中的失误,才能使安全落到实处。
于昊同志平时注重养成,不管是有人检查,还是自己一人工作,都按标准进行,从不投机取巧,不随意简化程序。例如“绕机”检查,从不因严寒、烈日、刮风下雨等特殊情况而简化程序或不做检查。
2005年5月执行CZ6525航班,在浦东落地后,正赶上大雨,于昊带领机组人员按程序认真执行绕机检查,虽然大家衣服都湿透了,但感觉心里踏实,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旅客也备受感动。2005年11月执行CZ6529航班,于昊绕机检查时发现有一箱待装的海鲜正向外流水,便向工作人员声明,该箱海鲜货物必须重新包装。
因为海鲜外包装破损后流出的液体对飞机机体易造成腐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于昊再次绕机检查时发现该箱货物不见了,原来是个别装卸工悄悄地将货装入了货舱,于昊当即责令有关人员将货物卸下,消除了机体受损的潜在危险。
作为机长,心里要始终装着责任 如果把安全比作飞行工作“硬件”的话,那么责任就应该是它的“软件”。只有珠联璧合,才能相得益彰。
航空公司是一个企业,企业就必须考虑效益,有了效益,公司才能生存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责任机长,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时刻关注效益,做到既要保证飞行安全,又要控制好成本;既不能为了效益而忽视安全,又不能为了安全而矫枉过正。
基于这样的认识,执行任务中,于昊同志严格运行程序、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尽量不过夜、不延误,与空管沟通缩短地面等待时间,争取高高度飞行,从而多节油,努力为公司减少成本开支。 航班在外站过夜是飞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次过夜,公司都将付出很大的成本。
2005年8月,于昊同志执行CZ6327大连--杭州航班,在杭州进近前得知机场及附近被雷雨覆盖不能起降,经过分析天气和机载燃油于昊果断决定备降南京,之后又考虑到这条航线在出现备降时由于是单套机组执行可能会出现超时,便及时与签派沟通关注于昊本人后续航班起降时刻为调整做准备;同时于昊在航线上尽可能的与航管人员协调,通过申请有利的航线高度、直飞航路点等手段争取航线时间,终于安全而符合规定地返回大连,既减少了成本,又为第二天排班创造了条件。 作为机长,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 飞行机组是一个特殊的临时性组织,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体,就可能出现配合上的失误,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
为此于昊同志在每次带领机组执行任务时都注意营造机组的团结、严谨、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强化机组人员的团队意识。 当航班不能正常时,于昊同志积极主动地同服务保障部门协调,遇到旅客不理解的地方,以合理的方式消除误解。
2005年4月18日,于昊执行CZ6424西安至大连航班,因大连大雾航班备降北京,机组、旅客在北京等待。19日大连连续大雾,部分旅客情绪激动地说“立即给我们退票并给我们赔偿损失,以后再也不坐你们的航班了……”有些旅客甚至将电话直接打到于昊休息的房间,要求给予解释。
作为机长于昊理解地面工作人员无奈而简单的工作方法,也可以理解旅客归心似箭的急躁心理,因而以机长的身份代表公司,做了耐心合理的解释,讲清了为旅客安全着想的道理,使旅客理解了航空公司的做法。2005年9月,于昊执行CZ6139次航班,飞机在大连准备申请进跑道飞行时,客舱乘务员报告说在检查中发现一名明显喝过酒的旅客,拒不关闭手机,并对身旁旅客骂骂咧咧。
考虑到运行服从安全,于昊及时报告并按要求把飞机滑回关车,将该旅客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保证了大多数旅客的利益。 作为机长,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飞行工作风险大、科技含量高,从接触飞行那天起,历史的教训和前辈的教诲就使于昊深刻认识到:一名合格的机长必须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而过硬的技术来源于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于昊在任副驾驶期间,注重理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运行中经常和同事们共同探讨飞行要领和操纵技巧,提高驾驶能力和水平。在这个期间他认识到机队飞行报务人员少,而自己英语水平又有不足,便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弥补。
学生时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此时的学习是为了热爱的飞行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于昊在同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通过了飞行报务员和报务教员的检查。
2004年于昊去法国改装A320机型,和他搭档的一名老飞行员正面对两大难题:一是空客飞机是侧杆、电传操纵,与麦道这类传统飞机在飞行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二是在国外改装,语言障碍较大,飞机的所有标识和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