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写上行文书
X事上诉状
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被上诉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业、住址。(被上诉人如为单位,应写明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单位地址)
上诉人因XXXX(写明案由,即纠纷的性质)一案不服XXXX人民法院(写明一审法院名称)XXXXX第XXX号XX判决,现提出上诉,上诉请求及理由如下:
请求事项:(写明提出上诉所要达到的目的)
事实和理由:(写明上诉的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应针对一审判决认定事实、适用法律或审判程序上存在的问题和错误陈述理由)
此致
XXXX人民法院
上诉人:(签名或盖章)
XXXX年XX月XX日
附:本上诉状副本X份(按被上诉人人数确定份数)。
(注:民事、行政、刑事自诉各类案件上诉状的格式基本相同)
2. 快闪是什么意思啊
快闪是“快闪影片”或“快闪行动”的简称,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
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它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然后迅速离开。 “快闪行动”是纯为搞笑或是膜拜纪念等行为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无组织、有纪律、只有发起者没有组织者、成员均来自网络、成员基本互不相识。
目前正以多样化的形式在国内遍地开花。 扩展资料: 起源 快闪是英文FlashMob的中文翻译,它最早起源于周星驰导演的著名电影《整蛊专家》和《少林足球》的搞笑片段中,国外第一次快闪行动是在2003年5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
人们仅仅知道它最初的组织者名叫比尔(Bill),他自诩是一名“社会工作者”。 比尔为组织活动专门成立了一个叫“Mob Project(快闪计划)”小组。
“快闪计划”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参加者应当了解一些人已接受了邀请。没有网站会对活动提供专门的信息,更不会在任何当地报纸上发布任何广告--他们只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进行邀请,同为虚拟世界的朋友,几乎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相互熟知。
比尔在第一封致网友的信中就说到,“因为是我的主意所以我写的这封信,但这并不能表明我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在我个人看来,在发动电子邮件之前就策划好活动的人就可以担当活动的组织者。
活动应当由那些了解活动内容的人来组织”。 参考资料:快闪(快闪行动的简称)_百度百科 。
3. 快闪是什么意思啊
快闪是“快闪影片”或“快闪行动”的简称,是新近在国际流行开的一种嬉皮行为,可视为一种短暂的行为艺术。简单地说就是:许多人用网络或其它方式,在一个指定的地点,在明确指定的时间,出人意料的同时做一系列指定的歌舞或其它行为,然后迅速离开。
“快闪行动”是纯为搞笑或是膜拜纪念等行为艺术,其主要的特点是无组织、有纪律、只有发起者没有组织者、成员均来自网络、成员基本互不相识。目前正以多样化的形式在国内遍地开花。
概念
简介
快闪分为 “快闪行动”或 “快闪影片”。
“快闪行为”指地面行为的短暂艺术为主,或以简单的拍摄来记载。
“快闪影片” 指以专业歌舞影视制作的影片,以影片在网络的传播效果为主,拍摄时难度较高,为达到影片效果会反复多次,流传度较广,常与公益或商业相结合传播。
1. 出现过程
快闪族是于2000年最先在纽约出现,后来扩展至欧洲、亚洲等。
快闪族最早起源于2000年3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当时一个名叫比尔的组织者召集了400余人,在纽约时代广场的玩具反斗城中,朝拜一条机械恐龙,5分钟后众人突然迅速离去,快闪族因此而闻名。
快闪族是都市时尚文化中的一种,是现代人在忙碌之余和世界开的一个善意的玩笑。他们当中的多数人表示,如果活动设计合理,自己将会主动参加。当然,也有些人因为担心造成误会,而采取保守的态度。
举例
2003年8月,有人发起全港首个快闪行动,在指定日期时间到旺角一间电器店问店员有没有游戏机售卖(该店不卖游戏机),然后集体拍手叫好后各自离开。但到了行动当天,玩快闪的人只有发起者,一名十来岁的小孩而已。
2003年8月22日,一群外籍人士突然在铜锣湾时代广场的麦当劳,集体举起纸巾并跳芭蕾舞,行动持续了一分钟,之后四散离开。该行动被称为全港首个成功的快闪行动。
其他曾被提出的行动有,在尖沙咀钟楼外喊“我爱香港”、在某超级市场集体拍西瓜等。
扩展资料
专业快闪
所谓“快闪族”(Flash
Mobs),指的是一个从事看似自发、实则配合一致的行为的族群。创造者是《哈珀氏》杂志的编辑比尔·瓦希克,他把它当作一种街头表演,以对时髦文化的从众性构成反讽。瓦希克藏身在“纽约来的比尔”名字后,把指令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一群人,规定他们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集合,然后展开什么活动。
此后的快闪包括一帮人群栖在中央公园同时学鸟叫,在旧金山进行“僵尸行走”,在伦敦维多利亚车站举办无声舞会。这些快闪基本无害,但可以吸引注意力。相关约定:
1. 发生要自然。不能让路人感觉到有明显的“开始”的痕迹。
2. 参与人数不能太少,没有气势(不过考虑到本国实际情况,很有可能被视为非法聚众……
3. 出现的地方路人也要多,这样才够戏剧化,看路人的表情应该是相当经典的!
4. 发生和结束都应该相应“闪”的号召,一定要快,快,快,在路人反应过来这是怎么回事之前一定要彻底消失在人群中。这样才能回味无穷。
5. 事先一定要排练,动作要整齐。时间分秒要把握好。这绝对是一个很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事儿!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快闪
4. 快闪PPT怎么做
1.打开PPT软件2.点击 【视图百-幻灯片母版】3.在母版制作两个幻灯片,一个纯白和纯黑4.关闭幻灯度片母版(如图)5.点击 【开始-新建幻灯片】选择自己刚做好的幻灯片(在增加幻灯片时版,可以无限添加自己在母版中做好的幻灯片)6.插入文本框,在幻灯片上写出自己的内容7.设置字体字号8.点击【开始-新建幻灯片】选择幻灯片9.写内容10.重复步骤8和911.为文字添加动画 点击【动画-动画】12.点击【动画-计时-开始】选择与上一动画同时13.点击【动画-计时-持续时间】设为5秒14.重复11,12,13的步骤,操作你的所有幻灯片15.点击一个左侧幻灯片,按Ctrl+A全选16.点击【切换-计时】持续时间和换片时间改为5秒17.点击【插入-媒体-音频】插入节奏感强的音乐18.点击小喇叭19.点击【音频工权具-播放-在后台播放】20.放映幻灯片。
5. 如何快速的做一个简单的快闪PPT
我自己用PPT做过好的快闪视频
有10S的朋友圈短视频
也有长达70多S的
一个70S的快闪视频需要制作的页面大概在200页的样子
10S的大概30P左右
快闪PPT源文件
6. 快闪的起源
快闪是英文FlashMob的中文翻译,它最早起源于周星驰导演的著名电影《少林足球》的搞笑片段中,国外第一次快闪行动是在2003年5月美国纽约的曼哈顿。人们仅仅知道它最初的组织者名叫比尔(Bill),他自诩是一名“社会工作者”。比尔为组织活动专门成立了一个叫“Mob Project(快闪计划)”小组。“快闪计划”自身有着鲜明的特点--参加者应当了解一些人已接受了邀请。没有网站会对活动提供专门的信息,更不会在任何当地报纸上发布任何广告--他们只是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相互进行邀请,同为虚拟世界的朋友,几乎没有人在现实生活中会相互熟知。
比尔在第一封致网友的信中就说到,“因为是我的主意所以我写的这封信,但这并不能表明我就是活动的组织者。在我个人看来,在发动电子邮件之前就策划好活动的人就可以担当活动的组织者。活动应当由那些了解活动内容的人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