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松干蚧发生为害特点是什么
日本松干蚁是松树枝干的重要害虫。
老龄松树和4年生以下幼树及苗木均能受害,以5〜15年生 松树受害最重。主要以2龄若虫在阴面枝梢上为害,造成树干向 阳面倾斜弯曲或枝条软化下垂、针叶枯黄脱落、枝梢萎蔫。
被害 较久的松树,树皮增厚、硬化、卷曲、翘裂,并易引起次期性病 虫如松干枯病、纵坑切梢小蠢、松天牛、吉丁虫等的发生,造成 大片松林枯死。 形态特征:成虫雌虫体长1。
4〜3。 2毫米,长卵圆形,橙 褐色,体节不明显,腹末臀裂纵向凹入呈形。
雄虫体长 1。3〜1。
6毫米,翅展3。 2〜4。
1毫米,复眼大而突出,**膨大 黑色,腹部淡褐色、9节。若虫初孵若虫体长0。
25〜0。30毫 米,长椭圆形,淡黄色,触角7节。
1龄寄生若虫长0。42毫米, 体型由梭形变成梨形。
2龄无肢若虫附肢完全消失。性分化明 显,雌虫体宽1。
6〜2。0毫米,圆形或扁圆形。
雄虫体宽0。8〜 1。
1毫米,椭圆形。虫体两侧排列着卷曲蜡丝束约18束。
3龄雄 若虫体长1。3〜1。
6毫米,长椭圆形,形态近似雌成虫,但腹末 不向内凹人,个体小。 生物学特性:1年2代,以1龄寄生若虫越冬,3月上旬开 始显露,3月中旬雄若虫蜕皮化蛹;3月下旬至5月上旬成虫羽 化;3月下旬至5月中旬产卵,寄生若虫为害期为4月下旬至10 月下旬;9月中旬雄若虫蜕皮化蛹;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成虫羽 化,卵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寄生为害期为10月上旬至翌 年5月中旬。
雌雄成虫羽化、交尾多在早晨,雌虫经交尾后,爬 至枝桠、树皮裂缝、球果鳞或松针叶鞘内等处潜伏作卵囊产卵, 每雌产卵268粒。初孵若虫由树干爬行固定寄生,寄生部位多在 2〜5年枝条的翘皮缝内。
雄若虫蜕皮后多在树节下的树皮裂缝、球果果鳞内等场所潜伏作茧化蛹。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从疫情发生区调出的应检物,应严格履行检 疫手续,确认无疫情后方可进行繁育、造林或利用。
(2)除害处理疫区或疫情发生区的苗木、松原木、小径 材、薪材、新鲜球果等外调时必须进行彻底剥皮或采用溴甲烷熏 蒸处理,用药量20〜40克/米³,熏蒸48小时。 处理合格后方可 调运,或水浸30天作除害处理。
(3)化学防治在初孵若虫向无肢若虫发育时,采用50% 杀螟松200〜300倍液喷洒或40%氧化乐果等药剂进行涂干;卵 囊盛期可用50%杀螟松乳油200〜300倍液喷洒。
2. 关于生物入侵者新闻稿怎么写
(题目、摘要、定义、入侵途径、危害、例子防治措施、展望都不能少)第一写明地点名称及入侵物种特点及原产地和入侵途径,第二写明当地物种概况和入侵物种现状及对当地物种的危害,第三写明当地环境为什么会适应其发展状况,最后写明当地环境部门是如何处理的及未来发展方向,希望能帮到你,下面给你参考资料: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如前期一段时间流行的美洲白蛾表现为在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具体而言,其导致的恶果主要有以下几项: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
[2]虽然一个国家或区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但任何一个国家莫不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该国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原因是由于它们偶然到达了不具备天敌或其它生物限制的新环境,因而快速扩散造成灾害。
3. 桑白蚧发生为害特点是什么
桑白蚧主要为害槐树、柳树、桑树、桃树等,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在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使寄 主生长衰弱,虫口密度大时造成枝干枯萎而死。
形态特征:其主要识别特征是,雌成虫介壳圆形或近圆形, 略隆起,灰白色,壳点偏向一边,虫体心脏形,淡黄色至橘黄 色;雄介壳扁筒形,形似鸭嘴,白色,壳点橘黄色,位于介壳正 面顶端。 生物学特征:该虫1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 越冬,3月下旬树液流动时开始取食为害,虫体迅速增大,介壳 逐渐隆起,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越冬成虫产卵盛期,第1代若 虫5月上、中旬孵化,第2代若虫7月上旬孵化,第3代若虫9 月中旬孵化,自10月上旬开始陆续发育成熟,雌成虫在孕卵中 进入越冬状态。
若虫常聚集在主干和枝条基部,一般在通风不 良、缺乏管理的圃地发生严重。 防治措施: (1)人工防治用笤帚、铲子等刮除枝干上的介壳。
(2)药物防治若虫孵化期可用25%蚧死净800倍液、1。 8%虫蛾克星2 500~3 000倍液进行树体喷雾。
4. 绿化养护死草及病虫害怎样写报告
七月份绿化养护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节令:小暑,大暑
天气:气温最高,高温高湿,雨季来临,中、下旬有暴风雨天气出现。 苗木:春季生长期基本结束,枝条尖端停止生长,进入养分积累期,杂草及草坪生长旺盛。
病虫害:病虫害进入高发期、高峰期,大多蝶蛾类食叶害虫都处在幼虫危害期,甚至代代较差危害,蛀杆害虫(天牛、吉丁虫、大小蠹、沟眶象等)开始羽化,刺吸性害虫(介壳虫、蚜虫、叶螨、蓟马、粉虱、叶蝉等)进入危害高峰期,各类病害(常见的叶斑病、黑斑病、褐斑病、锈病、白粉、灰霉病等)危害效果开始显现甚至蔓延。本月对病虫害要加大监控、防治蔓延、及时治疗,把危害控制到最小。
养护要点:
1、调整树势,吊瓶,叶面喷肥。
2、浇水,雨季排涝。地被植物尤其草坪保墒能力差,需要注意及时浇水。进入雨季,偶有暴风雨天气发生,检查排水篦子、水漏等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对历年积水多或有排水隐患的区域制定排水方案,切实做好好雨季排涝准备工作。
3、杂草生长及滋生旺盛,中耕除草任务繁重,及时拔草,草坪杂草可以结合除草剂的使用,另外增加草坪修剪频率也能有效抑制杂草生长。
4、绿篱、模纹、色带的修剪:乔灌木夏季枝叶生长量放缓,在定型之后,可降低修剪频次,减少伤口,降低病虫害感染的几率。
5、乔灌木修剪,定干,抹芽,清除病虫枝,内膛枝;注意路旁、灯杆附近、监控范围、业主窗户等部位枝叶,及时修剪,防止妨碍设施设备的公用和便利。
6、维护树池及土埂美观,保持绿地清洁。
病虫害防治:
1、对羽化的成虫进行灯光诱杀
2、针对不同的幼虫期可施用灭幼脲3号或BT乳剂
3、叶部病害施用常规杀菌剂(代森锰锌或百菌清800倍液2-3次,每周一次);松赤落叶病连续喷施代森锰辛500倍液2-3次。
4、防治天牛幼虫可以采用50%杀螟松1:50倍液注射,(或果树宝、或园科三号)然后封住洞口,也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5、国槐尺蛾:进入暴食期。此期仍可喷洒除虫脲3000倍液,也可喷洒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1500倍液防治。
6、北方地区的食叶害虫有:杨扇舟蛾、柳毒蛾、蓑蛾、舞毒蛾、淡剑夜蛾、等用辛硫磷、菊酯类等触杀性药物防治。
7、紫薇绒蚧:发生在石榴和紫薇的紫薇绒蚧,用有机磷乳油有40%杀扑磷(速扑杀,可透过蜡质层,杀死介壳下的虫体)1000倍液。
8、木虱:北方地区常发生的三种木虱,即合欢木虱、皂荚木虱、青桐木虱均为六月初期发生,应抓紧喷洒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或10%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防治该虫应本着治早,治小的原则,否则后期将造成落叶煤污,影响景观,环境污染。
9、蚜虫:可选用1.2%苦烟乳油(烟参碱)1000倍液、10%吡虫啉2000倍液或灭杀星1000-1500倍液。
10、红蜘蛛:防治用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6000倍液。
11、草坪叶锈病:翌年7~8月雨季时冬孢子萌发进行初侵染。用三唑类杀菌剂防治锈病效果好、作用的持效期长。常见品种有:粉锈宁、特普唑(速宝利)、立克秀等。
注意事项:
1、预防暴风雨天气:防大风、防暴雨相结合,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准备预案和物资,最好进行防暴风雨演练。对较大、较高的枯枝、病虫枝提前修剪;减少高树下的车辆和设施;对地库上的高大乔木土层较薄的进行树杆加固。检查排水篦子、水漏等排水系统是否通畅,对历年积水多或有排水隐患的区域制定排水方案,切实对好防洪预案做好准备。
2、移植常绿树:雨季期间,水分充足,可以移植针叶树和竹类,但要注意天气变化,一旦碰到高温要及时浇水。
5. 关于 生物入侵者 写一篇作文
请作文高手帮我看看写的如何?帮我改进一下
悬赏分:50 - 解决时间:2007-12-29 17:48
你还在等待吗??
2007年11月某天
陕西省传出野生华南虎被陕西一农民发现并且拍下其“真身”,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2007年11月23日
“探险者”号邮轮在生态脆弱的南极沉没,游客都死里逃生,但是船内所载的几万加仑的重油泄漏,导致这一带海域出现生态灾难,无数珍惜物种死亡乃至灭绝。
一幕幕,关于野生动物的生态事件在我们身边发生。
曾经,人类与野生动物在地球母亲的怀抱和睦相处。现在,人类主宰地球,野生动物灭绝速度是从前的1000倍!比形成速度快了整整1000万倍!几乎每1小时都有一种动物灭绝,啊?!你没有幻听!是1小时!
当人们为着华南虎的发现而欢呼雀跃时,这个世界老虎的故乡——中国,野生虎数量已不足200只,全世界的野生虎数量已不足1万只,而且众多都聚集在发展迅速,开发过盛的印度、印尼、泰国这几个国家。在森林中你很少可以听到曾经威风的虎啸了。
让我们来看看野生动物所面临的处境吧!
在海洋
驶过一艘又一艘轮船,同时也对海洋生物带来威胁。每年都会发生几起大规模的原油泄露,无数海鸟,无数鱼类,都在泄露中死亡。当人们还在计算着损失了多少石油,多少美金时,有几个人想过大海损失了什么?多年后,当物种丰富的大海变成四处漂浮着石油和鱼尸的死海时?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眼旁的几滴泪水吗?
在森林
一棵棵大树轰然倒下。森林是地球之肺,空气能够在这里得到净化。森林也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有许多奇异的动物。据说每砍倒一棵树就有几十种动物死亡。一棵树木虽少,但日积月累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多年后,当野生动物的乐园只留在发黄的照片里和电脑的硬盘中,我们能做的只是尴尬一笑吗?
在生活
空气污染、噪音污染、水污染、生物入侵威胁着野生动物。仅说生物入侵吧: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入侵我国的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都给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来看看俗称“水葫芦”的凤尾莲。我国昆明滇池,就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称患上了“生态癌症”。滇池的多种特有动物快速灭绝,水面上时常漂浮着鱼尸。多年后,当滇池的美丽风光和特有动物成为历史教科书中的一页和老人嘴里的故事时,我们能做的只是惭愧的低头吗?
曾经有数亿只之巨的北美旅鸽,因为环境变化和人类扑杀而灭绝。
在长江生活了整整2500万年的白暨豚,因为长江环境破坏,濒临灭绝。
万物相似而生,众生相依而存。
老虎那一声声怒吼渐渐离我们远去,然而大自然的怒吼却一步步向我们袭来。
这不是杞人忧天也不是乐极生悲,大自然的报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难以想象的。
如果当地球上只剩下人类,你会怎么想?我们还能做什么?
最后留给大家一个问题:“你还在等待吗?”
6. 街道上的用字规范等作文100
现在,高科技的运用,使街道上的广告牌、店名、标语、匾额五彩缤纷、风格迥异。这正逐步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闲暇之余,我漫步街头,走到一理发店门前一看,门匾上写着“时代发屋”,“哎,这是什么字?”我边走边想,又发现很多街头的店名、标语、匾额有的是简体字,有的是繁体字,有的是冷僻字,有的甚至是错别字……真可谓五花八门,参差不齐。我发现这与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要求尚有一定距离,这都是因为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规范用字的重视力度不足,相关部门管教不严,使此等现象越来越严重。
我认为不规范用字的现象不容忽视,如:把“精品装潢”写成了“精品装璜”、“补胎充气”写成“补胎冲气”、“排档”写成“排挡”,“饼干”写成“并干”、“青椒”写成“青交”、“桂圆”写成“桂元”、“橘子”写成“桔子”等。
7. 杨圆蚧发生为害特点是什么
杨圆蚧寄主有箭杆杨、小叶杨、钻天杨、银白杨、青杨、中东杨、白城杨、北京杨,也为害旱柳。
是我国北方杨树人工林毁灭性害虫之一。发生普遍,严重地区虫 口密度有虫100头/厘米2以上。
刺吸枝干液汁,逐年繁殖,新 旧介壳重叠密布整个枝条,使树木长势衰退,树叶发黄变小,枝 条和新杆形成瘤突,凹凸不平,最后杆部树皮开裂,易感腐烂 病,终至秃顶干枯,林木成片死亡。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体橙黄色,体壁韧性,体形近于 圆形,体长1。
5毫米左右。臀板杏红色,边缘无臀棘。
眼、足、触角均退化,口器发达。介壳呈灰色,圆形,直径2毫米左右。
壳上轮纹分三轮:第一轮较刚孵出的若虫大,第二轮比2龄若虫 稍大,第三轮随虫体增大,呈深灰色。 雄成虫体橙黄色,翅1对 透明,交尾费狭长,约为体长的3/4。
雄介壳呈深灰色,楠圆 形,长1~1。5毫米,有轮纹。
若虫初孵若虫淡黄色,近圆形。 臀板杏黄色,体扁平,有足、触角,眼不明显。
蜕皮后虫体呈杏 红色。雄若虫较雌若虫大,体软,头、胸、腹能分辨。
具触角、足,有1根吸器。 生物学特性:每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
越冬的雄 若虫于翌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量化蛹,5月下旬至8月中旬 羽化。越冬的雌若虫于翌年5月中旬开始取食,并陆续发育为成 虫,交尾后,在5月下旬或6月上旬开始产卵,产卵盛期为6月 中旬至7月下旬,卵产于介壳的后端,每次产7~10粒,每头雌 虫产卵70~100粒。
卵期1~2天,6月中旬至8月上旬为孵化 盛期,初孵若虫活跃,有向上爬行的习性,经过一天多的时 间,固定为害,并逐渐泌蜡形成介壳。8月份以后第一次蜕 皮,触角及足退化,即以2龄若虫越冬。
此虫一般发生在平地 的人工片林、行道树和林带,尤其是幼林、郁闭度小的林分受 害重。 其传播主要靠苗木、插条、原木及薪炭材的调运,自然 界的鸟、昆虫、风、雨也是传播的媒介。
主要的天敌有黄胸扑 虱蚜小蜂、双带巨角跳小蜂、环斑跳小蜂和红点唇瓢虫、龟纹 瓢虫等。 防治措施: (1)植物检疫从外地引入苗木或接穗时,要严格执行检疫 制度。
如发现介壳虫,要进行药剂处理。方法是:用15~25千 克水,加0。
5千克洗衣粉,将苗木浸在洗衣粉水溶液中30分钟 左右,可杀死枝条上的介壳虫。 (2)药剂防治用利刃在树干两侧各刮除一块树皮,露出韧 皮部,用脱脂棉或卫生纸浸蘸40%氧化乐果乳油5倍液贴在刮 皮处,外面用塑料薄膜包扎。
利用药剂的内吸传导作用杀死害 虫。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是若虫孵化初期,此时虫体活泼,尚未 分泌蜡质,药剂易接触虫体。
用40%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 0。 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雾1~2次,尤以初孵若虫期防治效果为 好。
也可使用80%敌敌畏乳油、40%乐果乳油或50%杀螟松乳 油,均为1000倍液;2。 5%溴氰菊酯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 3000倍液。
(3)林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虫 性,可减轻介壳虫的为害。 (4)保护天敌在虫体固定后,尽量不喷杀虫剂,以保护红 点唇瓢虫等捕食性天敌。
结合冬剪,剪除虫多的枝条。 将剪下的 枝条置于林间,让寄生性天敌羽化后重新寄生,起到保护天敌的 作用。
8. 古代皇帝怎么称呼自己(要全部)
1、“朕”,自秦始皇开始为皇帝的专用词,这是普通的情况,但有特例,那就是皇太后也可以自称“朕”,不过这一情况比较罕见。
2、“孤”,不是孤单的意思,而是说自己不能得众。东汉末年,袁术、曹操、孙权、刘备等群雄“南面称孤”。此时“孤”较为流行。而曹操称魏王,孙权为帝,仍然喜欢自称“孤”。
3、“寡人”,即为寡德之人,意是古代皇帝、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
4、“予一人”,对于古代天下,特别是周朝时期君主经常自称,《礼记·曲礼下》:“君天下,曰‘天子’;朝诸侯、分职、授政、任功,曰‘予一人’。”而在秦始皇之后,也有皇帝自称“予一人”。《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微眇之身托于士民君王之上。天下治乱,在予一人。”
5、“吾”、,古代的皇帝在许多场合、许多情况下并不自称为“朕”,而是和平常百姓一样自称。比如汉武帝即位之初,责问丞相田蚧说:“君除吏已尽未?吾亦欲除吏。”在这里,汉武帝刘彻就自称“吾”。
6、“我”,对于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朱元璋、乾隆等还自称“我”,这和当时人们日常交流的口语相一致。至于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则比较不拘一格,喜欢自称“俺”,比如朱棣曾表示“自俺父皇太祖高皇帝得了西边,便来入贡,那意思甚好。”
扩展资料:
我国自古就有个怪现象,那就是谦虚,表现在语言上则是谦词较多。尤其说到自己的时候,称自己是鄙人、敝人,自己的家是陋室,自己写的什么是拙作等等。倘若汇总一下,那足可以来本《谦词词典》。我们常说的“称孤道寡”是指皇帝,“孤家”“寡人”是皇帝的自称,这恰如现在有的领导干部常说“本人才疏学浅”一样,是道地的谦逊。
那么谦逊在古时以“孤寡”为口头语,今人似乎颇难理解。王侯称寡人在春秋战国时为最盛,凡王侯公卿均可称“寡人”。那时各国相争,人口众多即是强盛之兆,有德而人心归向,“寡人”是自谦为寡德之人。这就像现在委某人以官衔,其必自谦“本人能力有限”,若口吐狂言说“管这点事闭着眼就干了”,非让你还没等睁开眼就丢了乌纱。
到了汉代,“寡人”渐渐成为皇帝的专用语了。有人曾注意过,韩信为齐王时,对蒯通说:“先生相寡人何?”此外如淮南王黥布、吴王濞这些“叛臣”均自称过寡人,而韩信当时仅仅是领兵的将军,这样的自称也有犯上之嫌。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皇帝
人民网-皇帝为什么要“称孤道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