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在田格中怎么写田字格
如图:
笔顺为:
先分析要写的字的字形,尽量把字写在田字格的中间(不偏上、不偏下、不偏左、不偏右)。
注音: zhào 部首:走 笔画:9 繁体:赵
【基本释义】
1. 赵 [Zhào]2. 赵 [zhào]
赵 [Zhào]
〈名〉
古国名
周穆王封造父于赵,故址在今山西省赵城县西南
战国七雄之一。在今山西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一带
赵将 括。(赵国的将军 赵括。)—— 汉· 刘向《列女传》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王于是遂遣。
赵主之子孙。——《战国策·赵策》
赵 [zhào]
〈副〉
(形声。从走,肖声。本义:快走) 同本义
赵,趋赵也。——《说文》
赵,及也。——《广雅》
【造句】
1. 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
2. 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
3. 石家庄也不过是百年之内的事情,相对于我们燕赵大地的千年历史来说影响是微乎其微。
4. 燕赵大地,自古慷慨仁义,瓜瓞绵绵。
5. 究其原因,有燕赵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影响和受地缘文化影响。
2. 扫字的田字格怎么写
“扫”的主要意思是:拿笤帚等除去尘土或垃圾:扫地。 清除,消灭:扫雷。扫盲。扫荡。一扫而空。
1. 扫(扫、埽 )sǎo 【动】: 会意。从手,从帚。手拿扫帚表示打扫。本义:打扫)
埽,弃也。——《说文》。字亦作扫。
埽,除也。——《广雅》
掌五寝之埽除粪洒之事。——《周礼·隶仆》
2. 扫 (扫 )sǎo 【形】 :尽,全部。如:扫土(举境,全境);扫数(扫除。全部);扫境(倾其境内全力)
3. 扫除【sǎochú 】 ∶用扫帚、刷子等清除脏东西 。
4. 大扫除 ∶清除;消除 。
都来投降;若不从者,便行扫除处死。——《水浒传》
5. 扫除机【sǎochújī 】 :一种打扫清洁的设备 。
6. 扫除天下【sǎochú-tiānxià】 :肃清邪恶,以平治天下。
7. 扫荡【sǎodàng 】 :扫除涤荡;泛指彻底清除 。
假如提起一支屠城的笔,扫荡了文坛上一切野草,那自然是快意的。——鲁迅《“说不出”》
8. 扫地【sǎodì 】 ∶用扫帚等清扫地面 。比喻名誉、威信等全部丧失。
9. 扫把【sàoba】 :扫地的工具,扫帚 。
10. 扫帚 【sàozhou】:扫地的工具,多用竹枝扎成。也叫“扫把”。
参考资料
新华字典:3/7544.html
3. “刘”的田字格怎么写
“刘”的田字格写法如下图所示:
刘
1、(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2、同本义(含有大规模杀戮的意思)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克,战胜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4、兵器名。斧钺 [weapon's name]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引 郑玄曰:“刘,盖今鑱斧。”
5、姓
6、剥落,凋残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刘公嘉话 [ liú gōng jiā huà ]
即《刘公嘉话录》,唐朝韦绚所撰。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听刘禹锡讲的,故名。现在传本名《刘宾客嘉话录》(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没有这一条。
2、从善如刘 [ cóng shàn rú liú ]
乐于听取正确的意见。
3、刘伶妇 [ liú líng fù ]
喻劝戒酒之人。
4、王粲依刘 [ wáng càn yī liú ]
王粲投靠刘表希图施展才能,刘表因他相貌丑陋,又不拘小节,不予使用。
5、西刘 [ xī liú ]
指 汉高祖 刘邦。
6、谢刘 [ xiè liú ]
南朝 宋 谢灵运 和 汉 刘桢 的并称。
4. 大字笔顺田字格怎么写
大字的笔顺是:横、撇、捺,如下图所示:
田字格如下图所示:
大
拼 音 dà dài tài
部 首 大 笔 画 3 五 行 火 五 笔 DDDD
[ dà ]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厅。~政。~气候。夜郎自~。~腹便便。
2.指大小的对比:这间房有那间两个~。
3.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局。~众。
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高兴。
5.年长,排行第一:老~。
6.敬辞:~作。~名。~手笔。
7.时间更远:~前年。
8.〔~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概。~凡。
[ dài ]
1.〔~夫〕医生(“夫”读轻声)。
2.〔~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 tài ]
1.古通“太”。
2.古通“泰”。
扩展资料
相关词汇
1、大起大落
成语拼音:dà qǐ dà luò
成语解释: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她的喜怒哀乐都是大起大落,整出整落的。”
2、大呼小叫
成语拼音:dà hū xiǎo jiào
成语解释:高一声低一声地乱喊乱叫。形容呼喊吵嚷。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谢金吾》:“是什么人在门口大呼小叫,我去看咱。”
3、大做文章
成语拼音:dà zuò wén zhāng
成语解释: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某些问题上横生枝节;或借题发挥;扩大事态。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集·致李秉中》:“前回的一封信,我见过几次转载,有些人还因此大做文章,或毁或誉。”
4、大智大勇
成语拼音:dà zhì dà yǒng
成语解释: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成语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5、大禹治水
成语拼音:dà yǔ zhì shuǐ
成语解释: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昔日大禹治水,从岷山导出岷江。”
5. “让”字田字格怎么写
一. 让 - 汉字 让,从言从襄,以语言相互扣合。
1.不争,尽(jǐn)着旁人,忍让:~步。~位。
谦~。2. 请:~茶。
3.许:不~他来。4. 任凭:~他闹去。
5. 被:~雨淋了。6. 索取一定代价,把东西给人:出~。
转(zhuǎn )~。7. 闪避:~开。
当仁不~。8. 责备,谴责:"二世使人~章邯"。
9. 古同"攘",侵夺。二. 详细解释 〈动〉(1) (形声。
从言,襄( xiāng)声。本义:责备)(2) 同本义 让,相责让也。
--《说文》诘责以辞谓之让。--《小尔雅》让,责也。
--《广雅》且让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让不贡。
--《国语·周语》鲁人以为让。--《史记·齐世家》众知有为,因让之曰:…--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3) 又如:让书(有责备言语的书信);让勖(既责备又勉励);让诮(责让讥诮)(4) 退让;谦让 让者,礼之主也。
--《左传·襄公十三年》让文之材也。--《国语·周语》让,推贤也。
--《国语·晋语》允恭克让。--《书·尧典》。
郑注:"推贤尚善曰让。" 退让以明礼。
--《礼记·曲礼》尧让天下于 许由。--《庄子·逍遥游》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坐,不让,欲观公子。
--《史记·魏公子列传》(5) 又如:让梨觅枣(比喻兄弟间的手足情爱);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各不相让;寸步不让;让棋;让衢(让路);让再让三(三番五次地推让);让客(礼让客人);让德(谦让的品德)(6) 推举 哥哥三打祝家庄身亡之后,众兄弟让我为头领。-- 李致远《还牢末》楔子(7) 以一定代价将东西的所有权转给他人 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
--《儿女英雄传》薛家伏势倚情,偏不相让。--《红楼梦》(8) 又如:让与(把财物或权利移转于别人);让禄(把利禄移转给别人);让国(把国君的地位让给他人);让名(把名誉让给他人);让价;让利销售。
(9) 请,邀请。如:把他让进门来;把客人让进里屋(10) 允许。
如:公共场所不让吸烟;让他走了(11) 通"攘"。推辞;推让;拒绝 乃惧距天用而让有用也。
--《潜夫论·明暗》(12) 又如:让职(辞让官职);让爵(让爵位)。(13) 要求。
如:是他让我来的;她妈妈让她每天练钢琴八个小时(14) 躲避,避免碰到(如突然转身) ]。如:幸亏我让得快,要不早给那辆车撞倒了;让威(避开敌人的锋芒);让开(避开);让辟(退让避开)(15) 用烟酒款待 。
如:让酒(请人喝酒);让烟(请人抽烟);让坐(请客人入座)(16) 通"攘"。(17) 窃夺 治斧钺者,不敢让刑;治轩冕者,不敢让赏。
--《管子·君臣下》(18) 骚扰 巨涂则让,小涂则殆。--《荀子·荣辱》三.组词及造句1、礼让 造句:礼让客气的驾驶反而得不到回报。
你要是在斑马线前停车等待行人穿过,这下可好,只见行人络绎不绝,你就没完没了地耗下去吧。2、谦让 造句:他站起来,把他的位子让给了波维里先生,后者毫不谦让地坐了下来,急忙写那张对方需要的转让证明,而那英国人则在写字台的对面数钞票。
3、互让 造句:但是,只要中印双方都抱有诚意,本着平等相待、互谅互让的原则,我想解决边界问题的谈判会有新的进展。 4、忍让 造句:两国均需与武装分子缠斗---以方对抗的是哈马斯以及其他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土耳其则要对付不满意埃多里安政府寻求忍让态度的库尔德分裂分子; 5、让座 造句:但这照片拍摄于1956年12月21日,即在她拒绝让座的后一年,也就是美国最高法院判定蒙哥马利市巴士种族隔离体制为非法的一个月后。
6. 汉字“字”在田字格的正确写法
汉字“字”在田字格中的写法(图):(下面的米字格去掉斜线就是田字格。)
写田字格的口诀:“左旁小者齐居上”、“右旁小者齐居下”、“横长竖短撇捺宜收,横短竖长撇捺宜放”、“马头小小马背宽宽”等等。田字格本身不是汉字的一部分,它只是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起辅助参照作用。
通过与边线、中线及其分割出来的空间对照,使学生更清楚地分辨汉字本身各部分之间的位置关系。 扩展资料:1、田字格具有普及性。
田字格作为最为精简的练习格被广为应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本的生字就使用田字格来展示。学生对于田字格的熟悉与习惯程度,是其他写字练习格所无法比拟的。
2、田字格便于笔画练习。初学文字书写者都要从基本笔画的书写开始学习。
在田字格中方便练习笔画书写。横中线与竖中线是书写者最基本参照线。
3、田字格便于结构安排。要指出的是,笔画的练习,都是为了写出完整文字而服务的。
而在田字格书写文字便捷的原因在于田字格的四边与横中线、竖中线所划分出的区域为所有汉字的笔画与组字成分提供了基本的定位参考。 竖中线可以暗示左右或左中右结构,还可以作为独体字或包围结构中左右对称文字的中轴线;横中线可以暗示上下或上中下结构。
对于其他结构的文字,也能在横中线与竖中线及其构成的分区中找到相应的参照系。
7. 范字的田字格怎么写
范字在田字格的写法:
拼音:fàn
部首:艹
释义:
1、铸造器 物的模子:钱范。铁范。
2、模范;榜样:典范。示范。
3、界限:范围。就范。
4、不使其越过界 限:防范。
组词:模范、规范、示范、典范、垂范、防范、范围、风范、教范、就范
扩展资料
范的组词释义:
1、模范 [mó fàn] 值得学习的、作为榜样的人:劳动模范。
2、规范 [guī fàn] 约定俗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语音规范。道德规范。
3、示范 [shì fàn] 作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榜样或典范:示范操作。起示范作用。
4、典范 [diǎn fàn] 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树立典范。
5、垂范 [chuí fàn] 给下级或晚辈示范;做榜样:垂范后世。
6、防范 [fáng fàn] 防备;戒备:对走私活动必须严加防范。
7、范围 [fàn wéi] 周围界限:他们谈话的范围很广,涉及政治、科学、文学等各方面。
8、风范 [fēng fàn] 风度;气派:大家风范。名将风范。
9、教范 [jiào fàn] 军事上指技术方面的基本教材,如射击教范、维护修理教范等。
10、就范 [jiù fàn] 听从支配和控制:迫使就范。
8. 廖在田字格中怎么写
一、廖字在田字格的写法如下:
二、廖字的释义
姓。
三、廖字的笔顺是点, 横, 撇, 横折, 点, 提, 横折, 点, 提, 撇, 捺, 撇, 撇, 撇。
四、廖字的组词有廖廓、廖亮、廖井、廖阔、廖落、廖叔、廖廖无几、廖廖数笔、廖若星辰等。
扩展资料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廖,人姓。从广,未详。当是省廫字尔。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廖,姓氏用字。字形采用“广”作边旁,字形中的“翏”用法未详。推测“廖”应该是是“廫”字省略“月”而来。
相关词汇解析
一、廖阔
[liào kuò]
高远空旷也作"寥廓"。但凡晴空当日,光照万里,万物舒和,其所见极廖阔。
二、廖落
[liào luò]
同“寥落”。稀少;衰微。边境附近人烟廖落,几十里找不到一户人家。
三、寂廖
[jì liào]
寂寥无人。这个寂廖的公园也只有白天会热闹点。
四、无廖
[wú liào]
亦作“无僇”。不努力,不尽力。这个单位无廖的几个人都是这个样。
五、张廖姓
[zhāng liào xìng]
张廖姓的得姓始祖是张愿仔(张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