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罗马数字1到12怎么写
罗马数字1至12这样写:Ⅰ、Ⅱ、Ⅲ、Ⅳ、Ⅴ、Ⅵ、Ⅶ、Ⅷ、Ⅸ、X、Ⅺ、Ⅻ。
罗马数字是欧洲在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现在应用较少。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
2015年7月,意大利罗马表示将放弃使用罗马数字,将街道指示牌、官方文件改成意大利文写法。
罗马数字是最早的数字表示方式、比阿拉伯数字早 2000 多年、起源于古罗马。
古罗马人最常用的表示 4 的方法是 IIII、所以一直以来、IV 的设计风格经常遭到“正统论者”的强烈抗议。乔治敦大学古典文献学教授兼教务长詹姆斯·奥东奈尔说,尽管古罗马人有时为了节省空间会把 4 写作 IV,但这种简写直到中世纪才流行起来,事实上这种写法并不正规。有些钟表专家还提出一种理论:古罗马人用 IV 作为众神之王朱庇特名字的缩写(在古典拉丁文中、J 和 I 同为 I、U 和 V 同为 V,因此 IV 即 JU、朱庇特 Jupiter 的简写),因此,他们不希望神的名字看上去像个数字,也就是“避讳”。
2. 十二月六日的罗马数字怎么写
XII月VI日
罗马数字是阿拉伯数字传入之前使用的一种数码。罗马数字采用七个罗马字母作数字、即Ⅰ(1)、X(10)、C(100)、M(1000)、V(5)、L(50)、D(500)。
记数的方法:
1、相同的数字连写,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 Ⅲ=3;
2、小的数字在大的数字的右边,所表示的数等于这些数字相加得到的数,如 Ⅷ=8、Ⅻ=12;
3、小的数字(限于 Ⅰ、X 和 C)在大的数字的左边,所表示的数等于大数减小数得到的数,如 Ⅳ=4、Ⅸ=9;
4、在一个数的上面画一条横线,表示这个数增值 1,000 倍
3. 这种一直到十二怎么写的
I - 1 II - 2 III - 3 IV - 4 V - 5 VI - 6 X - 10 L - 50 C - 100 D - 500 M - 1000 罗马数字共有七个,即I(1),V(5),X(10),L(50),C(100),D(500),M(1000).按照下面的规则可以表示任意正整数.重复数次:一个罗马数字重复几次,就表示这个数的几倍.如:"III"表示"3";"XXX"表示"30".右加左减:在一个较大的罗马数字的右边记上一个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加小数字,如"VI"表示"6","DC"表示"600".一个代表大数字的符号左边附一个代表小数字的符号,就表示大数字减去小数字的数目,如"IV"表示"4","XL"表示"40","VD"表示"495".尽管在一个较大的数字的左边记上一个较小的罗马数字,表示大数字减小数字.但是,左减不能跨越等级.比如,99不可以用IC表示,用XCIX表示.加线乘千:在一个罗马数字的上方加上一条横线或者在右下方写M,表示将这个数字乘以1000,即是原数的1000倍.同理,如果上方有两条横线,即是原数的1000000倍.单位限制:同样单位只能出现3次,如40不能表示为XXXX,而要表示为XL.X XI XII XIII。
4. 一到十二的英文怎么写
January——1月
在罗马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雅努斯的守护神,生有先后两副脸,一副回顾过去,一副要眺望未来。人们认为选择他的名字作为除旧迎新的第一个月月名,很有意义。英语1月January,便是由这位守护神的拉丁文名字January演变而来的。
February——2月
每年2 月初,罗马人民都要杀牲饮酒,欢庆菲勃卢姆节。这一天,人们常用一种牛、草制成的名叫Februa的鞭子,抽打不育的妇女,以求怀孕生子。这一天,人们还要忏悔自己过去一年的罪过,洗刷自己的灵魂,求得神明的饶恕,使自己成为一个贞洁的人。英语2月February,便是由拉丁文Februar-ius(即菲勃卢姆节)演变而来。
March-----3月
3月,原是罗马旧历法的1月,新年的开始。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原来的1月变成3月,但罗马人仍然把3 月看做是一年的开始。另外,按照传统习惯,3月是每年出征远战的季节。为了纪念战神玛尔斯,人们便把这位战神的拉丁名字作为3月的月名。英语3月March,便是由这位战神的名字演变而来的。
April——4月
罗马的4月,正是大地回春.鲜花初绽的美好季节。英文4月April便由拉丁文April(即开花的日子)演变而来。
May——5月
罗马神话中的女神玛雅,专门司管春天和生命。为了纪念这位女神,罗马人便用她的名字——拉丁文Maius命名5月,英文5月May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
June——6月
罗马神话中的裘诺,是众神之王,又是司管生育和保护妇女的神。古罗马对她十分崇敬,便把6月奉献给她,以她的名字——拉丁文Junius来命名6 月。英语6月June便由这位女神的名字演变而来。也有学者认为,Junius可能是个代拉丁家族中一个显赫贵族的姓氏。
July——7月
罗马统治者朱里斯*凯撒大帝被刺死后,著名的罗马将军马克*按东尼建议将凯撒大帝诞生的7月,用凯撒的名字——拉丁文Julius(即朱里斯)命名之。这一建议得到了元老院的通过。英语7月July由此演变而来。
August——8月
朱里斯*凯撒死后,由他的甥孙屋大维续任罗马皇帝。为了和凯撒齐名,他也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一个月份。他的生日在9月,但他选定8月。因为他登基后,罗马元老院在8 月授予他Augustus(奥古斯都)的尊号。于是,他决定用这个尊号来命名8月。原来8月比7月少一天,为了和凯撒平起平坐,他又决定从2月中抽出一天加在8月上。从此,2月便少了一天。英语8月August便由这位皇帝的拉丁语尊号演变而来。
September——9月
老历法的7月,正是凯撒大帝改革历法后的9月,拉丁文Septem是"7"月的意思。虽然历法改革了,但人们仍袭用旧名称来称呼9月。英语9月Sept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October——10月
英语10月,来自拉丁文Octo,即"8"的意思。它和上面讲的9月一样,历法改了,称呼仍然沿用未变。
November——11月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有了自己名字命名的月份,罗马市民和元老院要求当时的罗马皇帝梯比里乌斯用其名命名11月。但梯比里乌斯没有同意,他明智地对大家说,如果罗马每个皇帝都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月份,那么出现了第13个皇帝怎么办?于是,11月仍然保留着旧称Novem,即拉丁文"9"的意思。英语11月Nov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December——12月
罗马皇帝琉西乌斯要把一年中最后一个月用他情妇的Amagonius的名字来命名,但遭但元老院的反对。于是,12月仍然沿用旧名Decem,即拉丁文"10"的意思。英语12月December,便由此演变而来。
5. 《罗马十二帝王传》分别写是谁
恺撒(前100-前44),古罗马共和国领袖和军事统帅,军事家。
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个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对西方军事学相应措施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曾与幕僚共同著书立说,主要有《高卢战记》、《内站记》、《亚历山大战记》、《阿非利加战记》等。 恺撒出身于贵族世家。
公元前78年开始政治活动,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后历任度支官、市政官、大法官、罗马远征西班牙行省总督等职。恺撒为了竞选执政官成功,需要庞培和克拉苏这两位在当时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于是,他决意与庞培和克拉苏建立友好关系。
公元前60年,庞培、克拉苏、恺撒这三位有着巨大影响的政治家达成了相互支持的秘密协议,历史上称之为“前三头同盟”。 为了巩固这一同盟,恺撒把他年仅14岁已经和别人订了婚的女儿嫁给了年近50的庞培。
在庞培和克拉苏的一致支持下,恺撒于公元前59年当选为执政官。恺撒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活动,已经获得了广大平民和骑士阶层的支持,成为与庞培、克拉苏齐名的强有力的人物。
盖乌斯·屋大维,又名奥古斯都(Augustus),是罗马帝国的开国君主,统治罗马长达43年。 公元14年8月,在他去世后,罗马元老院决定将他列入“神”的行列,并且将8月称为“奥古斯都”月,这也是欧洲语文中8月的来源。
一般认为屋大维是最伟大的罗马皇帝之一。虽然他保持了罗马共和的表面形式,但是却作为一位独裁者,统治罗马长达四十年以上。
他结束了一个世纪的内战,使罗马帝国进入了相当长一段和平,繁荣的辉煌时期。历史学家通常以他的头衔“奥古斯都乌斯”(尊崇的意思)来称呼他。
这个称号是他在公元前27年的时候获得的, 那时他36岁。 屋大维是凯撒大帝的甥孙和养子,亦被正式指定为凯撒的继承人。
前43年,他与马克·安东尼、雷必达结成后三头同盟,打败了刺杀凯撒大帝的共和派贵族。 前36年他剥夺雷必达的军权,后在阿克图海战打败安东尼,消灭了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回罗马后开始掌握一切国家大权。
前30年,被确认为“终身保民官”,前29年获得“大元帅”称号;前28年获得“奥古斯都”(神圣、至尊的意思)称号,建立起了专制的元首政治,开创了罗马帝国。 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尼禄(Tiberius Claudius Nero,,中文又译成提庇留、台伯留、提比略,前42年12月16日—37年3月16日)),是罗马帝国的第二任皇帝,公元14年—37年在位。
提贝里乌斯成年之后,在奥古斯都的看护下开始了他的公共生活。 他担任军团长官,在东方解决了亚美尼亚的王位问题,并向帕提亚人索回过去克拉苏斯兵败之后被夺去的军旗。
他还在山外高卢、潘诺尼亚等地,与高卢、日耳曼部族进行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他在公元前9年与前7年,获得了在罗马举行了小凯旋式的殊荣。
盖乌斯·凯撒·奥古斯都·日耳曼尼库斯(Gaius Caesar Augustus Germanicus,12年8月31日—41年1月24日),为罗马帝国第三任皇帝,后世史学家常称其为“卡力古拉(Caligula)”。 卡力古拉是他自童年起的外号,意为“小军靴”,源于他婴儿时代随其父日尔曼尼库斯屯驻日尔曼前线时士兵为他穿上的儿童款军靴。
卡利古拉卡力古拉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早期的典型暴君。他建立恐怖统治,神化王权,行事荒唐。
由于他好大喜功,大肆兴建公共建筑、不断举行各式大型欢宴,帝国的财政急剧恶化。 后来他企图以增加各项苛捐赋税来减缓财务危机,引起所有阶层的怨恨。
克劳狄一世,全名提贝里乌斯·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尼禄·日耳曼尼库斯(Tiberius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常译作克劳狄乌斯、克劳狄、或模仿后来欧洲君主习惯冠以数字的克劳狄一世,前10年8月1日—54年10月13日),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第四任皇帝,公元41年—54年在位。 克劳狄乌斯是意外而登基为元首的。
公元41年,皇帝卡利古拉遭到刺杀后,近卫军拥立这位克劳狄乌斯家族的中年男子,并受到元老院的承认而继位为罗马皇帝。他的统治力求各阶层的和谐,凡事采取中庸之道,修补了卡利古拉时期皇帝与元老议员之间的破裂关系,提高行省公民在罗马的政治权力,并兴建国家的实业。
后期史学家认为,罗马帝国初期政治的中央集权统治型式,是在他的手中和平地转移完成的。 尼禄·克劳狄乌斯·德鲁苏斯·日耳曼尼库斯(Nero Claudius Drusus Germanicus,37年12月15日—68年6月9日),古罗马帝国的皇帝,54年—68年在位。
他是罗马帝国朱里亚·克劳狄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后世对他的史料与创作相当多,但普遍对他的形象描述不佳,尼禄通常被列为古罗马的暴君之一。
塞尔维乌斯·苏尔皮基乌斯·加尔巴(Servius Sulpicius Galba),公元前3年-69年。他在尼禄自杀之后,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结束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在他就任帝位期间,并未稳定帝国的内外混乱局势,仅仅七个月就遭到杀害。在这一年(69年)中,在罗马城陆续出现了四位皇帝,因此该年也被称作四帝之年。
玛尔库斯·撒尔维乌斯·奥托(Marcus Salvius Ot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