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王”的篆体怎么写
“王”的篆体写法如下: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
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 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
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王的基本解释: 王[wáng]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 :王国。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 :王公。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 :山大王。
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 :王父(祖父)。
5. 姓。 王[wàng]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 :王天下。
扩展资料:王的字形演变 造字本义: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
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
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孔子也说“能以一贯三者为‘王’。”
所有与王相关的字,都采用“王”作边旁。 李阳冰说:“‘王’与‘玉’有微妙差异,‘王’字的三横中,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而‘玉’字的三横距离均匀。
王之所为,就是天义。” 相关词汇: 1、王法[wáng fǎ] :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
2、王爷[wáng ye] :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 3、王子[wáng zǐ] :帝王的儿子。
4、王公[wáng gōng] :王爵和公爵。泛指有显贵爵位的人物。
5、王国[wáng guó] :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国家,如丹麦王国、尼泊尔王国。
2. “王”字的小篆怎么写
一、王小篆的写法: 二、王的释义: 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
国~。女~。
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爵。亲~。
~侯。 3、首领;头目:占山为~。
擒贼先擒~。 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
蚁~。~蛇。
花中之~。 三、相关组词: 王法 天王 王爷 君王 王国 王公 小王 大王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
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
三、相关组词: 1、王法 [ wáng fǎ ] 封建时代称国家法律。 引证:巴金 《秋》:“你敢骂五少爷!你太没王法了。”
2、王爷 [ wáng ye ] 王爷,封建时代尊称有王爵封号的人。不一定是王公贵族出身。
拥有王爵封号的人还包括对国家和民族有贡献的平民被授予称号,如韩信等。 3、王国 [ wáng guó ] 王国,本意是指以国王为元首的国家,借指有某种特色的领域。
也有同名人物,如东汉宦官王国、汉末反贼、十六国前凉司马王国等。 4、小王 [ xiǎo wáng ] 年轻受封为王者。
5、王子 [ wáng zǐ ] 帝王的儿子。
3. 王字的小篆怎么写
一、王字的小篆写法如下:
二、释义:
[ wáng ]
1、君主;最高统治者:君~。国~。女~。
2、封建社会的最高爵位:~爵。亲~。~侯。
3、首领;头目:占山为~。擒贼先擒~。
4、同类中居首位的或特别大的:蜂~。蚁~。~蛇。花中之~。
5、辈分高:~父(祖父)。~母(祖母)。
6、最强的:~水。~牌。
7、姓。
[ wàng ]
古代称君主有天下:~天下。
三、相关组词:
王法 天王 王爷 君王 王国 王公 小王 大王 王子 王后 龙王 猴王 蜂王 封王 亡王之机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甲骨文中“王”与“士”同源,后分化。“士”的金文字形
与“王”的甲骨文字形
一致。王,甲骨文字形
像带手柄
的宽刃巨斧
造字本义:名词,最大的战斧,借代战场上所向无敌的统帅。
文言版《说文解字》: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贯三为王。”凡王之属皆从王。李阳冰曰:“中画近上。王者,则天之义。”
白话版《说文解字》:王,人心所向、天下归附和向往的英杰。董仲舒说“古代造字的方法,是在三道横画中间用竖笔连接,叫作‘王’字。三道横画,分别代表天、地、人,而能够参悟、贯通这三者的人,就是王。”孔子也说“能以一贯三者为‘王’。”
所有与王相关的字,都采用“王”作边旁。李阳冰说:“‘王’与‘玉’有微妙差异,‘王’字的三横中,中间一横比较靠近上面的一横,而‘玉’字的三横距离均匀。王之所为,就是天义。”
二、词组释义:
1、王宫[wáng gōng]
国王居住的地方。
2、王室[wáng shì]
国王的家族。有时也指朝廷。与“公室”“私门”相区别。
3、王八[wáng ba]
乌龟或鳖的俗称。
4、王牌[wáng pái]
桥牌等游戏中最强的牌,比喻最强有力的人物、手段等:~军。这是他制胜的一张~。
5、亡王之机[wáng wàng zhī jī]
王:称王。灭亡和称王的关键。
4. 篆体字王字怎写
“王”的篆体如上图所示。
王 wáng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王国。王法。公子王孙。王朝(cháo )。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王。蜂王。王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5、一种姓。
5. 古代姓氏篆体王字的篆体
“王”的篆体的写法如上图所示。
篆体,汉字古代书体之一,也叫篆书。是对古文字的统称。
广义的篆体包括隶书以前的所有书体以及延属,如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六国古文、小篆、缪篆、叠篆等。狭义主要指“大篆”和“小篆”。
小篆的鼻祖是李斯,整理制定了秦代的标准书体小篆。篆体书法在魏晋以后走向式微,到了唐代以李阳冰为代表。
篆体书法在清代迎来了第二次创造高峰,出现了一大批善篆书家如王澍、钱沾、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等。建国以后篆书代表人物有齐白石、王福庵、简经伦、萧退庵、章太炎、黄宾虹、容庚、来楚生、邓散木、陆维钊、商承祚、潘主兰、刘自椟、蒋维崧、沙曼翁、徐无闻、言恭达、丛文俊、铸公、仇高驰、王友谊、许雄志、刘颜涛、高庆春等。
篆体的代表作品有:《石鼓文》、《秦公簋》、《史籀篇》、《散氏盘》、《毛公鼎》、《峄山碑》、《泰山刻石》等。
6. 王字篆刻怎么写
王 wáng、wàng部首:王结构:单一结构笔画:4画笔顺:横、横、竖、横释义:[ wáng ] 1.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
~法。公子~孙。
~朝(cháo)。 2.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
~侯。 3.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
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大:~父(祖父)。~母(祖母)。
5.姓。 [ wàng ]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天下。
~此大邦。例句:天下之大,莫非王土。
出处1、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如:王此大邦,克顺克比。——《诗·大雅》2、作皇帝,称王如: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上》3、胜过如:常季曰:“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庄子》4、象形字。
王字的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之权威。本义:天子、君主。
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5、从秦代开始,天子改称“皇帝”,“王”便成了对贵族或功臣的最高封爵,即诸侯王如:赐号称王。
——《汉书·李广苏建传》6、首领;同类中最突出者如:王久不至。——唐·李朝威《柳毅传》7、中国古代对祖父母的尊称如: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王父之考为曾祖王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58685e5aeb931333365646263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
——《尔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