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沈字的毛笔行书怎么写
沈字的毛笔行书行楷的写法如下图:
沈字的毛笔行书行草的写法如下图:
拼音:shěn chén
部首:氵
笔画:7
五笔:IPQN
汉字首尾分解: 氵冘
汉字部件分解:氵冘
笔顺读写:点点提竖横折撇竖弯钩
释义:
[ shěn ]
1.辽宁沈阳的简称。
2.汁:墨~未干。
[ chén ]
同“沉”。现在通常写作沉。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沈静[shěn jìng]
亦作“沉静”。沉稳闲静;平静。
鄢国培 《巴山月》第三章一:“一会,街上便变得空荡荡的异常沉静。这种沉静使人有些忐忑不安。”
2.沈沈[chén chén]
盛貌;茂盛。
冰心《寄小读者》三:“我心沉沉如死,倒觉得廓然。”
曹禺《北京人》第三幕:“橙黄的繐子仍旧沉沉地垂下来,但颜色已不十分鲜明,蜘蛛在上面结了网。”
3.沈思[chén sī]
亦作“沉思”。深思。
冰心《往事·悟》:“我接到你的信,反覆沉思了三日,第三日之夜,我无目的底冒雨出走。”
4.沈没[chén mò]
亦作“沉没”。没入水中。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三:“如今她的全部生活仿佛就沉没在对那一去不复返的太平盛世的怀恋。”
2. 勇字行书写法
1)【勇】字行书2113的几种写法 【勇】字的德彪钢笔行书写法 【勇】字5261的方正硬笔行书简体写法 【勇】字的经典繁行书写法 【勇】字的全新硬笔行书简写法 【勇】字的叶根友毛笔行书简体写法 2)行书的特点: 行书是介于楷、草间的一种书体4102。
写得比较放纵流动,近于草书的称行草;写得比较端正平稳,近于楷书1653的称行楷。 在书写过程中,笔毫的使专转,在点画的各种形态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这种笔毫的运动往往在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留下了相互牵连,细若属游丝的痕迹,这就是丝连。
3. 霖用行书怎么写
霖字行书写法如下:
霖,汉字。基本释义:久下不停的雨:~雨。~沥。~~。甘~(a.对农作物有利的雨;b.后比喻恩泽)。
【唐韵】力寻切【集韵】【韵会】犂针切【正韵】犂沉切,$音林。【说文】雨三日已往。从雨林声。【玉篇】雨不止也。【尔雅·释天】久雨谓之淫,淫谓之霖。【书·说命】用汝作霖雨。【传】霖以救旱。【左传·隐九年】春王正月,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
4. 勇字行书写法
“勇”字的行书写法请见上图。
勇,yǒng;勇者,气也。气之所至。力亦至焉。心之所至。气乃至焉。故古文勇从心。
具体释义如下:
一、(本作勈,或作恿。形声。从力,甬( yǒng)声。从力,与力气有关。本义:果敢,胆大)
二、同本义
1、勇,气也。--东汉·许慎《说文》
2、无拳无勇。--《诗·小雅·巧言》
3、勇志之所以敢也。--《墨子经上》
4、勇,文之帅也。--《国语·周语》
5、知死不辟,勇也。--《左传·昭公二十年》
6、勇于就死。--清·林觉民《与妻书》
7、若素名勇。--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8、兴甚勇。--《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9、勇而多艺。--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三、又如:忠勇(忠诚而勇敢);英勇(勇敢出众);勇悍(勇敢强悍);勇烈(勇敢猛烈);勇夫(勇敢的人);勇功(勇敢作战立下的功劳);勇沉(勇敢沉着);勇果(勇敢果断)
四、勇猛;凶猛
1、勇悍果敢,取众率兵,此下德也。--《庄子》
2、勇,天下之凶德也。--《吕氏春秋·论威》
3、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三国志》
五、又如:神勇(形容人非常勇猛);骁勇(勇猛);勇鸷(勇猛强悍)
5. 常字的行书怎么写,要图片
常字的行书写法如下图:拼音:cháng 部首:巾笔画:11五笔:IPKH释义:1.一般;普通;平常:~人。
~识。~态。
2.不变的;固定的:~数。冬夏~青。
3.时常;常常:~来~往。我们~见面。
4.指伦常:三纲五~。5.姓。
扩展资料出处:日月以为常。——《国语·越语》白话译文:日月变幻交替,是常象而已。
汉字演变:相关组词:1.常常[cháng cháng] (事情的发生)不止一次,而且时间相隔不久:他工作积极,~受到表扬。2.经常[jīng cháng] 属性词。
平常;日常:~费用。积肥是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3.往常[wǎng cháng] 过去的一般的日子:今天因为有事,所以比~回来得晚。4.常识[cháng shí] 一般的、普通的知识(对于专门知识而言)。
5.正常[zhèng cháng] 符合一般规律或情况:精神~。生活~。
~进行。6.超常[chāo cháng]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儿童(智商特别高的儿童)。
竞技水平~发挥。7.无常[wú cháng] 时常变化;变化不定:反复~。
这里气候变化~。8.随常[suí cháng] 平常;普通:出门时就带了两件~的衣服。
6. 成语角行书怎么写
笔底龙蛇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龙蛇,真才子也。”
笔走龙蛇 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出处: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蚕头燕尾 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
出处: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沉著痛快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出处:《法书要录》卷一引南朝·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吴人皇象能草,世称沉著痛快。”
沉着痛快 坚劲而流利,遒劲而酣畅。形容诗文、书法遒劲流利。
出处: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辩》:“其大概有二,曰优游不迫,曰沉着痛快。”
丰筋多力 丰:丰满,丰实;筋:肌腱或骨头上的韧带;多:多余。书法有筋骨,笔力雄健。比喻字体结构坚实而丰满,笔力强劲有余。
出处:宋·无名氏《宣和书谱》:“三国之初,字学缺然不讲,繇于是为一家法,而议者谓其丰筋多力,有云游雨骤之势。”
凤泊鸾漂 飘、泊:随流飘荡。原形容书法笔势潇洒飘逸,后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出处:唐·韩愈《峋嵝山》诗:“科斗拳身薤倒披,鸾飘凤泊拏虎螭。”
凤舞龙飞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凤翥鸾回 翥:高飞。比喻书法笔势飞动舒展。
出处:晋·陆机《浮云赋》:“鸾翔凤翥,鸿惊鹤飞,鲸鲵溯波,鲛鳄冲道。”
古肥今瘠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出处: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鹤膝蜂腰 ①这是指诗歌声律八病的两种。泛指诗歌声律上所犯的毛病。②书法中的两种病笔。
出处:宋·魏庆之《诗人玉屑·诗病·诗病有八》:“三曰蜂腰,第二字不得与第五字同声……四曰鹤膝,第五字不得与第十五字同声。”
胡肥锺瘦 胡:三国时的胡昭;锺:三国时的锺繇。胡昭的字体肥,锺繇的字体瘦。形容书法各擅其美。
出处:唐·张彦远《法书要录》:“三国魏刘德升字君嗣,以造行书擅名,胡昭、锺繇并师其法,而胡书体肥,锺书体瘦,亦各有君嗣之美。”
7. 懂字行书怎么写
一、行书的懂的写法如下: 二、释义: 1.知道;了解:~事。
~行。~英语。
他的话我听~了。 2.(形声。
从心,董声。本义:明白,了解) 同本义 。
如:你懂俄语吗?懂得(谓了解其事或其意);懂门路;我们懂了 三、相关组词: 懂得 懂事 懂行 懵懂 听懂 易懂 难懂 颠懂 不懂 秒懂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 点、点、竖、横、竖、竖、撇、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横 二、词组释义: 1.懂得 [dǒng de] 知道(意义、做法等):~规矩。你~这句话的意思吗? 2.懵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懵懵懂懂。
聪明一世,~一时。 3.懂行 [dǒng háng] 熟悉某一种业务:向~的人请教。
4.懂事 [dǒng shì] 了解别人的意图或一般事理:这孩子很~。他不怎么~。
5.听懂 [tīng dǒng] 听明白--用法广泛,从感觉上的物质行为或很偶然的考虑,直至对内在的本质,基本理论或重要意义的完全而深刻的认识。 6.懜懂 [mèng dǒng] 糊涂。
7.颠懂 [diān dǒng] 方言。犹言昏愦糊涂。
8.易懂 [yì dǒng] 暂无释义 9.懞懂 [méng dǒng] 1.糊涂;不明事理。《岁时广记》卷五引 宋 吕原明《岁时杂记》:“元日五更初,猛呼他人,他人应之,即告之曰:‘卖与尔懞懂。
’卖口吃亦然。”明 冯梦龙《挂枝儿·情淡》:“好笑我真懞懂。”
明 沉鲸《双珠记·师徒传习》:。 10.蒙懂 [měng dǒng] 糊涂;不明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