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文家乡的年景2oo字数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哗啦啦的流水声,就像正在演奏一曲动听的曲调.
春天的小河,生机勃勃.河水欢快地向前奔去,一只只可爱的小燕子从河面上触了一下水面,河面上出现了一丝丝涟漪.岸边的小草,树木,都长出嫩绿的新芽.小河旁边是个菜园,那里有许多蔬菜:菠菜,白菜,豆角,萝卜,竹笋。。到了秋天,就会有一串串高挂在枝头上的龙眼,苹果笑红了脸,有时候我摘了很多菜和水果,把它们放到小河里洗洗澡,让它们一个个变成干净的"好宝宝"
你瞧,绿绿的奈果漫山遍野,沉甸甸的奈果压弯了树枝;再看看东面的池塘里,正如诗中"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句,一朵朵莲花盛开,美如画.
我的家乡是山清水秀的好地方.站在高山上,一眼望去,一大片绿色映入眼帘,当淘气的春风轻轻地抚醒大地时,家乡的群山就披上了一件绿外套.绿的草,绿的树,就连空气也变成绿色的了.一阵刮来,绿色的海洋随风飘动。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景,你也喜欢吗?如果喜欢,不介意的话,那就让我当一回你的导游吧!哈哈!
2. 我家年景600字作文
秋天来了,秋天的美是成熟的美,他不像春天一样羞涩,不像夏天的火热,更不像冬天的内向。
秋天的美是独特的,是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秋天来了,树叶渐渐变黄,渐渐飘落了。
花儿枯萎了,也凋谢了。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她给了农民丰收的喜悦,她给了那些农作物绽放的机会,她给了我们童年时的快乐。
秋天,是菊花的乐园,秋天来了,菊花也开放了,五颜六色的。它们显得那么可爱,那么美丽它们把秋天渲染得生机勃勃,让人感觉秋天就是一个可爱的孩子,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秋天,带给我们不仅是丰收的喜悦,还有她的美好。
3. 春景作文怎么写
萧索单调的冬季里,总是在盼望春天。
盼望她的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盼望她的千树琼花,碧波涟漪(yi),盼望她的兰馨蕙草,润物如酥;盼望她的春色满园,落红如雨。 如今,春季已到。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古往今来人们几乎用尽了所有美好的词语诗句来形容、赞美春天。春天,带给人生命力,带给人希望。
春,暖人心脾,“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春,稍纵即逝,“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所以“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 春,沁凉润透,“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乱花渐欲迷人眼,是啊,春天就是百花竞放的季节.看那桃花,虽然大多数还是花苞,但那可爱的粉红色已掩盖不住盎然的生机,她似乎正在膨胀,真不知哪一天,哪一霎间,她就开满了枝头;那白玉兰已快开败了,但还有几朵仍伫立在枝头,雪白的花瓣无一点瑕疵,只是花瓣与花萼相交处带有一点点淡淡的紫色,可爱极了,还不时散发出一阵阵淡雅的清香,沁人心脾;茶花开得也很茂盛,鲜红的花瓣包围着黄色的花蕊,围得密密的,不留一点空隙.茶花的叶子是深绿色的,表面仿佛擦了一层油,非常地有光泽;还有那李花,白中透着点粉红,开遍枝头,仿拂昨夜下了一场雪似的.蜜蜂们围着她们嗡嗡地闹着,正在辛勤地工作;特别是那几枝不知名的树梢上,挂满了紫红色的花朵,在风中摇曳,走近细看,枝头上已长出嫩绿的心形的小叶片儿,犹如随风飘扬的云彩,似乎一眨眼就会从你眼前飘走. 柳树是我最喜欢的树.前几天,刚长出几点黄绿色的嫩芽,今天却已快乐地长满了扁圆的叶子,在风中婀娜地迎风招展.谁说柳树非要种在水边才展现柔情 谁说柳树非要在晓风残月下才销魂 看,她在蓝天的映衬下,不也楚楚动人吗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是啊,放眼一望,满眼都是春啊!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春天,好比是一个美丽的姑娘。
只要她走过的地方,万物复苏,百花齐放,到处是鸟语花香,一派勃勃生机。 春天,她不像夏天那样炎热无比;也不像秋天那样死气沉沉,到处枯枝败叶;更不像冬天那样寒气逼人。
春姑娘是温柔的,微风吹过就像小手轻轻地抚摸一样,让人感到一丝丝凉意。 春天的景物是最美的。
春天的山是翠绿色的,远远望去,像是一块巨型的绿宝石。“住”在山上的小树一棵棵枝繁叶茂。
走进茂密的丛林中,还可以闻到一股清新的泥土味,让人感觉到大自然的气息。 春天的雨更美,细如牛毛般撒在草地上,撒在树林上,撒在花丛里。
渐渐地渗透到泥土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让他们生根发芽,为春天增添勃勃生机。雨过后,太阳出来了,空气也更清新了。
草地上、树上和大地上呈现出一派耀眼的景色,真是美丽极了。看看,浅绿色的草地,伸绿色的树叶……这么诱人的绿色,我看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得出来。
也许是因为太美了,也许是被陶醉了,树上的燕子也不禁唱起了动听的歌“叽叽喳喳”。这时,小河也来凑热闹“哗啦啦,哗……”地哼了起来,形成了一首多么好听和谐的歌曲。
微风吹过,小草也轻轻摇动着它那细小的身体,似乎在给它们伴舞。大树伯伯也用“沙沙、沙沙……”的声音为它们伴奏。
啊!春天你是最动人的!你用多姿多彩的绿色装点着世界,你把自己的绿奉献给了世间万物。你是生命的来源,你是希望的开始。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呀,这里有绿草……” (3)是谁使万物从睡梦中苏醒过来?是谁为枯黄的花草树木带来了美丽的衣裳?是谁将流浪的北风姐姐换成了和蔼的暖风妹妹?是谁将燕子呼唤回来?哦,原来是春姑娘.瞧,才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在这湿润的土地下面,花草树木,都舒展着它们的根须,接受这春天的恩泽,为了那五彩缤纷的时刻. 小草在春雨的湿润下,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了,远远望去,好像一块碧绿的翡翠.千万棵小草在微风的抚摸下,长得更加茁壮,更加富有顽强的生命力。古人说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点也不错. 果园里,苹果花似雪,桃花似霞.一阵风吹过,桃花瓣像一对对翩翩起舞的红蝶,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我走过一看,只见几个已经落光了花瓣的花芯被一个个幼桃从中间顶开了,露出了毛茸茸的小脑袋.那半个新开的花芯扣在小桃子头上,多像一个个戴着花冠的小王子啊! 那各种鲜艳的花,更是令人陶醉,它们有的像莲花,有的像绣球……颜色各异,有的艳如红霞,有的白如瑞雪.水灵灵的牵牛花,像一只只小喇叭.啊,那浓郁的花香引来一大群蝴蝶和采花粉的小蜜蜂. 菜地里一片绿油油.咦,那一棵棵又绿又白。
胖乎乎的是什么?噢,原来是大白菜,它们一棵挨着一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它们在细鱼的滋润下,茁壮的成长着.小河的水清啊,清得透明泛着亮光,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卵石;小河的是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蒲草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绿了;天空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凌凌的河水里,显得更白了.河里的小鱼.小虾欢快地游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春天啊春天,你是那样美丽.你给我们带来了勃勃生。
4. 写景的作文怎么写
在我们的语文课中学到过不少写景的文章,如《南京长江大桥》、《秋天来到我家的院子里》等,在我们作文中,不管是写人,记事,也常常会有景物描写。那么写景应注意什么呢?
1. 写景要按方位顺序,由近及远,由远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间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2. 可以按景物的类别来写,如山、水、花、鸟;瀑、石、峰、洞;亭、台、楼阁等。要写出景物的光、色、味;既要写它的静态,也要写它的动态,还可以写出它的环境气氛。
3. 要仔细观察,抓住在不同季节里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不要硬编乱造,凭自己的想象来写。
4. 写景中也可以具体地写些人和事,若让人、景、事三者交融一体来写,可以使作文更为感人。
5. 写景物时不要忘掉自己与景物之间的关系,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感情、感受写进去,这样使人读了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叶圣陶老爷爷写的《记金华的双龙洞》不是具有这样的特点吗?
6. 适当地、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词歌赋,也可以为作文增色。这就需要你平时多加阅读和积累,别等用时再去找。
5. 作文怎么写
作文要学会积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古人这些总结,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积累”在写作中的重要性。
“平时靠积累,考场凭发挥”,这是考场学子的共同体会。 (一)语言方面要建立“语汇库”。
语汇是文章的细胞。广义的语汇,不仅指词、短语的总汇,还包括句子、句群。
建立“语汇库”途径有二:第一是阅读。平时要广泛阅读书籍、报刊,并做好读书笔记,把一些优美的词语、句子、语段摘录在特定的本子上,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上。
第二是生活。平时要捕捉大众口语中鲜活的语言,并把这些语言记在随身带的小本子或卡片上,这样日积月累、集腋成裘,说话 就能出口成章,作文就会妙笔生花。
(二)要加强材料方面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许多学生由于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每到作文时就去搜肠挂肚,或者胡编或者抄袭。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积累素材。
平时有条件的可带着摄像机、录音机、深入观察生活、积极参与生活,并与写生、、写日记、写观察笔记等形式,及时记录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中的见闻。记录时要抓住细节,把握人、事、物、景的特征。
这 样,写出的文章就有血有肉。 (三)要加强思想方面的积累。
观点是文章的灵魂。文章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深刻,往往说明作者思想肤浅。
因此,有必要建立“思想库”。方法有二:第一要善思。
“多一份思考,多一份收获。”平时要深入思考,遇事多问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这样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还要随时把思维的“火花”、思索的结论记录下来。
第二要辑录,也就是要摘录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总之,作文要加强积累,建立好“语汇库”、“素材库”、“思想库”这三大写作仓库,并要定期盘点、整理、分门别类,且要不断充实、扩容。
二、写好作文先学会观察 鲁迅先生在回答文学青年“如何才能写出好文章”的问题时强调了两点:一是多看,二是多练。这里的“多看”即指多观察。
这就说明:要写好文章,要掌握娴熟的文章写作手法,就要多观察,学会观察,观察是写作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俄国小说家契诃夫就这样谆谆告诫初学者:“作家务必要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要把自己锻炼到观察简直成习惯,仿佛变成第二个天性。”
把观察锻炼成习惯,锻炼成第二天性,这是一种很需要时间去磨练的功夫,是很有作用,很了不起的功夫。 要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从中猎取你作文时所需要的材料:你要对一些看似不大实则很有意义的事情产生兴趣,注意观察起因、过程和结果;你要留意校园花坛里的植物一年四季如何变化它的颜色,学会刨根问底,弄清这些变化的来龙去脉;你要走向社会,同更多的人接触,观察他们的一言一行,要思索一些东西,随时将它们汇入自己思想的长河。
这就是观察的过程,观察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观察决不要仅仅局限于“用眼看”。广义的更有实际意义的观察是指要将人的五官全部调动起来:用耳朵去聆听,用身体去感受,更重要的是要用心、用脑去思索,这样的观察才会更加细腻、深刻。
(二)观察过程中要注意运用好“烂笔头”。俗语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好多同学每天看到的挺多,思索的也挺多,但是不善于随时记下来,这样就会使观察到的材料付之东去,许多有价值的东西也会白白浪费掉。 (三)观察尤其要注意持之以恒。
别犯“脑热病”,三分钟的热度对与写好作文是没有益处的,你要将观察生活、思索生活贯穿于你生活的每一天,这样你才会写出妙文佳作来。 学会观察对于写好作文有着巨大的奠基和推动作用,离开了观察,你往往会感到难以下笔。
愿你学会观察,不断培养,提高赞成的观察能力,在写作实践中取得得大的进步。 三、意高则文胜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和意图。
那么文章在立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立意要正确 正确是文章立意的第一要义,所谓正确就是要保证文章的感情和思想观点正确,符合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符合我国基本政治原则,符合人的基本道德要求,能给人以积极的启发。 (二)立意要专一 “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人愚。”
无论多么复杂的事情,主旨不能分散。一篇文章如果既想说明这个问题,又想阐述那个观点,东拉西扯,必然立意不明确。
其实,想面面俱到肯定会面面 不到位,况且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集中笔墨表现一个中心,即使是通过数件事来表现中心,也要做到紧帖中心行文,目标始终如一,着墨于材料与中心的结合点,使材料蕴涵的力量全部直指中心。 (三)立意要新颖 文章最忌随人后,人云亦云,新颖的角度是作文创新的核心。
立意新颖要求跳出陈旧的框框、不按顺向思维、习惯思维或原有的心理定式进行立意构思,而是以独到的视角去审视题目中所蕴涵的另类内容,避开他人所常写,写别人所未写。即使同一写作对象,总是可以从许多角度切入,只要我们打破思维的定式,站在时代的高度,避“俗”求“异”,多角度、多侧面思考,或联想、或扩展、或类比、或逆向,发人之所未发,就能在五颜六。
6. 《季节》这篇作文如何写
透明的季节(散文)
人的一生中,透明的季节只有一个童年。童年,天空是蒙着光洁的玻璃纸,滤去了世间的尘埃与喧嚣,只有单纯、率直和头顶的那片瓦蓝。
童年,手心里捧满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童话,缀着开满鲜花长满小草的结尾。伴着捉迷藏的歌谣,掌间拍出兴奋和自豪。
在这个透明的季节里,风在歌唱,花在密语,晨露在草间舞蹈,在这个没有隔膜和猜忌的年龄,秘密是公开的,零食是平分的,心事还挂在天边没人要。还记得每个热闹的夏季,举着绑上小网袋的长竹竿四处追蝴蝶吗?还记得池塘边一瓢一瓢舀起来的黑蝌蚪吗?还记得遍地竹笋的竹林里悦耳的鸟鸣声吗?看你,嘴角调皮的笑意,是不是还想起了那次因贪玩回家晚了被爸爸的大手掌拍疼了的委屈呢?
也只有在那个年龄,我们才会疼了就哭,乐了就笑,才会有一颗糖掰成两份的认真和撅起嘴角转身又拉手的随意。因为每一次长大,就意味着加固一层自卫的墙,把自己包裹在谨慎和理性的小心翼翼之中。因为长大就是稳重、懂事,就是知书达理和言而有信,就是不能再天真、胡闹。
岁月就这样一点点卸去原来的模样,刻塑出一个个接近理想的模型,让人不再透明、简单。也许这样更好,那样的你本该属于那个年龄,那个季节。或者,你还曾焦急地盼着长大,急于褪去一脸的稚气,换一身的优雅。童年的珍贵便在于这个未遭否定的梦还可以继续游荡,向着想飞的方向。而一旦真的长大,想再次拥有那份未经排练的天真可爱,想再次感受那份未曾斟酌的完全信赖,已无法像从前那般自在。这便是想像中长大惟一的失落。但长大永远不会为谁有片刻停留。
7. 怎么写写景作文
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般观察方法有:
(一)定点写景。
在固定的地点进行观察、描绘景物的方法叫定点写景法。如:沿着河岸,种着一排茂盛的竹子,竹子的影子倒映在河中。河水轻轻地泛着波纹,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点点金光。几条渔船停在河中。河边坐着几位老人,他们拿着鱼竿,专心致志地望着河面,等待鱼儿上钩。河面上,一座银色的大桥飞架南北,宽阔的桥面上,车辆行人来来往往。
1.按照空间顺序,以观察点的转移为线索写景。
2.按照时间顺序,写出景物在不同时间的不同特点。
(二)移步写景
就是一边走一边看,选三、四处景点为主,把看到的景物写下来。描写时,要先交代清楚到了什么地方,再介绍看到什么。
二、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1、风景吸引人,是因为景物形状的奇特,色彩的艳丽。所以,观察、描写时,应该观察景物的形状、颜色,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
2.注意运用修辞手法。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同时,要把自己看景时的心情或者感受写出来,也可以描写别的游人的神情,人和景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写作技巧
8. 交游作文怎么写
今天,我正在大伯家睡午觉,突然听见电话的响声,我翻身就去接电话。
原来妈妈打电话让我们去看拍电影,我和堂弟穿上鞋子狂奔村口,上了车我们直奔南极庄。 一路上,我们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水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水声也时时变换调子,不知不觉就到了。
哇!人山人海,这些人都是为拍电影而来的。我们看了半天一点意思都没有舅舅让我们赶快走,我和堂弟撒腿就跑。
我们坐在车上,顺着弯曲的山路往回走。舅舅说:“真没意思,哎!”老姨说:“那我们去河里捉螃蟹!” 我们又说说笑笑,到了,我和弟弟直接就跑到小河边。
小河唱着欢快的小曲,好象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老姨说:“我们比赛抓螃蟹吧!”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好”!老姨一声令下:“开始”!我的心情好紧张呀! 我在河边捡了一个筐,是捉螃蟹的工具。
哎!不说这些了,还是看看我的技术吧!我把大拇指高高举起,“我是最棒的!!”我和弟弟脱了鞋,在小河里扑腾了好半天,就是没见一只螃蟹的影。这时只听老姨喊:“瓜娃,你们怎么这样抓呀?把水弄那么浑,怎么看得到螃蟹呢!”“哦!我恍然大悟!”这时我学着老姨的样,轻轻地翻开一块大石头,“哎吆!抓住了,怎么是个螃蟹仔呢!”后来,我用同样的办法不停地在水中摸索,“哇!好大的一只!我一手抓住正在逃离危险的它。”
“哎吆!哎吆!好痛呀!”我定睛一看,原来它在进行正当防卫,正用自己的钳子紧紧地夹住我的大拇指不放,当我用另一只手掰开它的大钳子时,它昂着头好象在对大拇指说:“看你再逞能!!”我忍着疼痛,把它放进袋子里。也笑着回敬它一句:“看你再逞能。”
我们抓的热火朝天,妈妈说:“该走了。”我提起手中的瓶子看了看,不错,战果累累,真是“人多力量大”。
我恋恋不舍地随着大人踏上了回家的征途。 一路上,山绿绿,水青青,天蓝蓝,云白白,我们郊游好自在。
----------------------------- 难忘的郊游 在外婆家,我,表姐和村里的几个铁杆兄弟会在一起,准备上山玩探险。 这次游戏我没和家长说,要是说了,别说上山了,那一天是一定被家长们软禁在家里了! 我们一队共有五个人,一个大小孩,四个二岁左右的小鬼头,在我们一起讨论之后 ,决定从一个小山口里走上山。
前两天下过一场不大的雨,山路上的水已经干了,但在一些树荫盖住的地方,在一些小坑里,还有一些雨水,这些水里是清水虾的天下,瞧!那一只只,一群群,五彩斑斓,美丽极了! 但我就不那么想了,我就想着吃了它们,它们的味道可是很鲜美的哦!我们带了一些塑料的有很多小洞的圆篮子,于是,我们留下两人在那捕虾,另外的人就去捉蟹了,油炸蟹可是十分好吃的! 只剩我和表姐了,我们俩走向大龙潭,我们探险的目的地。 十分钟后,我们两人到了大龙潭,发现没有进路后,我就在那地方找了起来,表姐告诉我大龙潭周围有一种植物,只在那里边上有,果真,不一会儿,我就在一块梯形下坡上找到了很多那一类植物,我没有工具,就叫表姐一起来,用手当锄,挖了二棵,就回去了。
我和表姐到小龙潭时,那些人的捉蟹任务完成了,叫上捉虾的人,我们一起回了家。 啊!一次探险结束了,“战果”可不少呀!这次探险真好玩。
每到春季,爸爸都会利用周末带我出去郊游。我们还给今年的郊游定了一个主题——游古塔。
我们先游了休宁的巽峰塔,接着去了岩寺的文峰塔,今天,我们准备去游览榆村的辛峰塔。 一大早,准备好矿泉水、食品,全家人就兴致勃勃地出发了。
辛峰塔坐落在榆村富溪西山巅,有四百多年历史了。我们骑车来到西山脚下,便开始了一段小小的登山旅行。
山不高,山路却陡峭。我们个个都精神充沛,恨不得一口气爬上山顶。
在一段滑溜溜的斜坡上,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先爬到坡顶,然后像玩滑滑梯那样滑下去,那才叫刺激呢!可是爸爸不让我多玩,担心我的鞋底磨破了,没尽兴! 我们继续往上爬,在半途中,眼睛雪亮的妈妈发现了一根蕨子,顿时,心里就有了主意,她大声宣布:“塔就在眼前,看得够清楚了,再往上都是灌木丛,没路,我提意,就不去塔里,在这半山腰采蕨子,怎么样?”我和爸爸犹豫了一会儿,异口同声地说:“行!就这么办!”妈妈得到支持,正在得意之时,忽然发现一大片蕨子地,妈妈脸上乐开了花,也不告诉我们一声,就直奔过去,大手大脚地采起来。不一会儿,就采了小半袋新鲜的蕨子,怪不得大家都叫她“采蕨高手”呢!久仰大名,今天一看,那是相当的“名不虚传”! 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一棵松树下,大家决定在此歇息。
当我站在半山腰,背对着雄姿耸立的辛峰塔,眺望着远处的美景时,心里有一种舒畅而又愉悦的享受。在学校里,要上课,加上作业,一周下来,有一种透不过气的感觉,但周末就不同了,可以尽情地玩耍,脑中没有碰到难题时愁闷的心情,既轻松,又自在,浑身仿佛有一种使不完的劲,就像一只快乐的小鸟,飞在田野,飞进村庄,飞行在美丽的大自然。
啊!我爱周末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