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貔貅”是什么字,拼音怎么写的
读音 píxiū(粤音读作“皮休”)
词义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相传貔貅是一种凶猛瑞兽,而这种猛兽分为雌性及雄性,雄性名“貔”,雌性名为"貅"。但现在流传下来的都没有分为雌雄了。在古时这种瑞兽是分一角和两角的,一角的称为“天禄”,两角的称为“辟邪”。后来再没有分一角或两角,多以一角造型为主。 在南方,一般人是喜欢称这种瑞兽为“貔貅”,而在北方则依然称为“辟邪”。至于天禄,则较少有人用以称这种瑞兽,还有人将它称为“怪兽”或“四不象”。
貔貅是以财为食的,纳食四方之财。中国传统是有“貔貅”的习俗,和龙狮一样,有将这地方的邪气赶走、带来欢乐及好运的作用。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ps]∶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晋书·熊远传》
《逸周书·周祝》:“山之深也,虎豹貔貅何为可服?”
《史记·五帝本纪》:“﹝ 轩辕 ﹞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
司马贞 索隐:“此六者猛兽,可以教战。”
徐珂 《清稗类钞·动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 辽 东人谓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连举之。”
多连用以比喻勇猛的战士。 唐 张说 《王氏神道碑》:“赳赳将军,豼貅绝羣。”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二本楔子:“羡威统百万貔貅,坐安边境。” 清 毕著 《纪事》诗:“乘贼不及防,夜进千貔貅。” 柳亚子 《读史》诗之七:“绿林家世拥貔貅,乳臭儿郎据上流。”
2. 殿前拾得露华新是唐朝皮休写的什么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
殿前使得路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
应是嫦娥掷与人。
皮日休(约833--?), 字逸少,襄阳人。诗与陆龟蒙齐名,有《皮子文薮》。这首绝句描状桂花,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玉颗珊珊下月轮,-桂花从天而降,好象是月上掉下来似的,
3. 貔貅怎么拼写,什么意思
貔 pí 〈名〉 又名白罴、白孤、执夷 [fabulous wild beast]。
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有的说像虎,有的说像熊。如:貔熊(古代两种猛兽名。
比喻勇猛的将士) 貔虎 píhǔ [brave troops] 喻勇敢强猛的军队 貔貅 píxiū (1) [fabulous wild beast]∶古书上说的一种凶猛的野兽 前有挚兽,则载貔貅。――《礼记·曲礼》 (2) [brave troops]∶比喻骁勇的部队 命貔貅之士,鸣檄前驱。
――《晋书·熊远传》 貔子 pízi (1) [yellow weasel;skunk] 方 (2) 黄鼬,黄鼠狼 貔 pì ㄆㄧˋ 传说中的一种野兽,似熊,一说似虎。 〔~子〕即“黄鼬”。
〔~貅〕a.传说中的一种猛兽;b.喻勇猛的军士或军队,如“~~之士”。 〔~虎〕喻勇士或勇猛的军队。
郑码:PQRR,U:8C94,GBK:F5F9 笔画数:17,部首:豸,笔顺编号:34435333253411535。
4. 皮休日写中秋节的诗句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此诗载于《全唐诗》卷六百十五。
这首绝句描状桂花,意思是那珊珊而落的桂花,本洁如玉,映于月光更显晶莹,拾起花犹带露更觉滋润,想来当是嫦娥撒于人间。全诗咏物以虚现实,空灵含蕴,以中秋一事出中秋佳节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见大之妙。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颗颗玉珠从月亮下边撒落下来,我走到大殿前捡起它们,发现花瓣上边还有星星点点刚凝结起来的露水。至今,我还不知道天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这些桂花和桂花上的雨露,应该是广寒宫里的嫦娥撒落下来送给我们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