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卡字的读音怎样区分
卡是一个多音字,有两个读音,拼音分别是 kǎ和qiǎ,不同读音意思不同,卡的读音区分方法如下:
一、卡[ kǎ ]
1、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脖子。
2、把人阻挡住:~住敌人的退路。
3、机械工程的专用工具:~钳。
二、卡[ qiǎ ]
1、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
2、夹东西的器具:发(fà)~。
3、夹在中间,堵塞:~壳。
扩展资料
卡的相关组词:
卡片 卡带 卡尺 卡脖子 卡子
相关词汇分析:
1、卡片
[kǎ piàn]
用来记录各种事项以便排比、检查、参考的纸片:资料~。
2、卡带
[kǎ dài]
盒式录音带:音乐~。
3、卡尺
[kǎ chǐ]
量具的一种,卡(qiǎ)在工件的内缘或外缘测量长度:游标~。
4、卡脖子
[qiǎ bó zi]
用双手掐住别人的脖子,多比喻抓住要害,置对方于死地:~旱(农作物秀穗时遭受的干旱)。
5、卡子
[qiǎ zi]
夹东西的器具:头发~。
2. 卡字的读音
读音 kǎ qiǎ [编辑本段]部首笔画 部首丨,部外笔画:4,总笔画:5
繁体部首:卜,部外笔画:3,总笔画:5
五笔:86&98:HHU 仓颉:YMY
笔顺编号:21124 四角号码:2123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361 [编辑本段]释义
kǎ ◎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脖子。
◎ 机械工程的专用工具:~钳。~尺。~规。
◎物理学中的热量单位。
千卡=卡路里
千卡=大卡
1千卡=1000卡
1千焦=1000焦耳
1千卡1大卡1卡路里=1000卡
1千卡/1大卡/1卡路里(kcal)=4.1868千焦(kJ)
1卡=4.187焦耳
〈名〉卡 kǎ
(1) [特指长方形的] 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card]。如:通行卡;记分卡
(2) 卡路里的简称 [法calorie]
(3) 卡车的省称 [truck]。如:十轮卡
(4) 译音用字。如:卡宾枪;卡介苗;卡车;卡片;卡通
〈象〉卡 kǎ
(1) 象声词 [ka]。如:机器卡卡响
(2) 另见 qiǎ
(3)在年轻人中,常用来形容长相丑陋。如:他家的猫长得真卡
(4) 电脑、网络速度慢
qiǎ
◎ 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关~。~子。
◎ 夹东西的器具:发(fà)~。领带~。
◎ 夹在中间,堵塞:~壳。鱼刺~在嗓子里。
◎ 把人阻挡住:~住敌人的退路。
卡 qiǎ
〈名〉
设在边境或道路上的检查车辆和旅行者的检查站;边境收关税的岗哨 [checkpost;checkpoint]。如:关卡;卡房(在交通要道或险隘路口设置的检查所);卡口(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卡伦(卡路。清代在东北、西北等边疆设的关卡);卡座(清代设在边防要地的岗哨)
卡 qiǎ
〈动〉
(1) 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be wedged in between and cannot move;wedge;get stuck]。如:一根鱼刺卡在喉咙里;卡鐄(刀剑的鞘口都有鐄,刀剑入鞘,就在护手处卡住)
(2) 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 [scrag]。如:卡脖子
(3) 另见 kǎ 卡:通常VIP卡包括金属VIP和PVC-VIP。
3. 卡字怎么拼音`
1、卡(qiǎ):适用于写或印刷的小纸片 。
2、卡(kǎ):夹住或被夹住,不能活动。
组词:
1、卡片(kǎpiàn):外形小巧,多为矩形。
2、卡通 (tòng):动画片。
3、卡车(kǎchē ):运输货物、器材等的载重汽车。
4、关卡(guānqiǎ ): 为收税或警备在交通要道设立的检查站、岗哨。
5、卡壳( qiǎ ké):枪膛、炮膛里的弹壳退不出来。
4. 请问轻松卡的拼音怎么写的
【文字】:轻松卡
【拼音】:qīng sōng kǎ
【拼音拼读知识】:
拼音是拼读音节的过程,就是按照普通话音节的构成规律,把声母、韵母急速连续拼合并加上声调而成为一个音节。
拼音的要领是:“前音(声母)轻短后音(韵母)重,两音相连猛一碰。”拼音时要牢记普通话声母和韵母的配合规律:
声母n及零声母与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都有拼合关系。
声母f、g、k、h、zh、ch、r、z、c、s只同开口呼、合口呼相拼。
声母j、x、q只同齐齿呼、撮口呼相拼。
声母b、p、m、d、t不同撮口呼相拼。
开口呼、合口呼韵母同除去j、q、x外的其他声母都有拼合关系。
撮口呼韵母只同j、q、x、n、l及零声母有拼合关系。
拼音时还要注意读准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音值。要读声母本音,不要念呼读音(教学中,在 声母后面配上不同的元音,而发出的音叫呼读音);要把韵母作为一个整体来读,不要把韵头、韵腹、韵尾分解开再临时拼合;要看清调号,读准调值。
5. 卡,字的多音字是什么,怎么组词
多音字组词:
1、[kǎ]
卡片、磁卡、卡带、卡规、溪卡、卡车、卡尺、卡其、卡钳、卡通、卡口、卡位、卡座、的卡、卡伦、凉卡、碉卡、警卡、厘卡、卡癶
2、[qiǎ]
卡具、哨卡、边卡、卡壳、发卡、关卡、税卡、岗卡、卡子、路卡、暗卡、卡脖
卡,是个多音字,有两种读音,分别是qiǎ和kǎ。
读作kǎ时,意思有用手的虎口紧紧按住;把人阻挡住;机械工程的专用工具。读作qiǎ时,意思有在交通要道设置的检查或收税的地方;夹东西的器具;夹在中间,堵塞。
扩展资料:
词语解析:
一、卡片
1、拼音:kǎ piàn
2、释义:用来记录各种资料以便分类检索的硬纸片。
二、卡通
1、拼音:kǎ tōng
2、释义:卡通电影的简称,指的是借用风格简练、充满幽默讽刺的绘画语言来讲述故事的非真人电影。
三、卡口
1、拼音:qiǎ kǒu
2、释义:指有防守和检查设施的出入口。也指用卡、夹的方式连接或固定另一物体的构件。
四、卡具
1、拼音:qiǎ jù
2、释义:用于夹住工件的夹具。
五、哨卡
1、拼音:shào qiǎ
2、释义:指在边境或交通要道上设置的哨所,用以执行特定任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卡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卡片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卡通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卡口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卡具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哨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