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短评怎么写
文学短评的写作 一、文学短评的定义:文学短文属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高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 例文:“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贝多芬:一个巨人》通过肖像描写、侧面描写等刻画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尤其是语言描写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精彩的一笔。
语言简洁,孤独形象突出。“什么?又是怎么?”“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谁?那是谁?”简短的一连串的发问,贝多芬见到客人,表现出不耐烦,厌恶会见客人,孤独厌世的形象凸现。
真心言语,坚韧意志展现。“我是个聋子!”“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从贝多芬发自内心的话,可以看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顽强地生活。这通过自己的话表现了他坚韧的性格。
语言美在蕴含了精神美。“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
“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听我心里的音乐!”运用了比喻呼告来显现了贝多芬内心的细微变化,生理有缺陷但创造了美好人生。 全篇通过贝多芬个人的述说,塑造了孤独、顽强、热爱音乐的巨人。
点评:文章以一句高度概括性的话“尤其是语言描写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精彩的一笔”作为开头,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三个小段分别从“语言简洁,孤独形象突出”、“真心言语,坚韧意志的展现”、“语言美在蕴含了精神美”三个方面分析巨人的语言,并引用原文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有叙述,有分析,有评价,符合文学评论的文体要求。当然文章个别地方评价欠准确,如“贝多芬见到客人,表现出不耐烦,厌恶会见客人,孤独厌世的形象凸现”中的“孤独厌世”就有失偏颇。
示例二: “巨人”的述说 ——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何为的《贝多芬:一个巨人》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成功的塑造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物性格特征,让一个栩栩如生立体的人物性格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正是通过贝多芬的语言来塑造他甘心孤独,以“永恒”为伴,一生不懈地谱写音乐和对世人不能了解的坦然的形象。
他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看似诙谐幽默,实则蕴含着对不被世人了解的感伤,感情深沉而悲凉。“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可想而知,贝多芬对自己丧失了听觉时的无助,让其更人性化的一面感动着我们,伟大的人也有其平凡无助的时候,感情真挚动人,“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对世人的向往,希望他们能了解他真实的好灵魂,这样发自内心的呼唤无不使人动容。
总之,本文的语言描写鲜明、亮丽,深化了人物形象,点明了主旨。
2. 文学短评怎么写
文学短评的写作 一、文学短评的定义:文学短文属于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是指对各种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作品、文学发展史、文学理论进行分析和评价的文章。高中学生写文学评论,一般只要求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写30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这种文学短评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它也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
二、写作角度与内容: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这类题目主要是评析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赏析主题常用的术语有:中心突出、主题深刻、言近旨远、言简意丰、意在言外、含蓄蕴藉、深化主题等。 2.分析作品的形象。
文学作品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是揭示人物的典型意义,二是简要分析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
3.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 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2)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征、渲染、烘托、对比、以小见大、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3)叙述方式,如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4)描写方式,如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等;(5)描写技法,如以动衬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6)抒情方式,如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7)意境的创设、修辞的运用等。
赏析作品的艺术手法,主要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4.谈谈作品的构思技巧。
作品的构思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写作思路,如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一个方面到几个方面等;(2)文章线索,如以某个中心事件为线索,以人物、感情、时间、空间为线索等;(3)层次结构,如总—分—总、总—分、分—总、分—分。 例文:“巨人”的述说 ——简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贝多芬:一个巨人》通过肖像描写、侧面描写等刻画了一个巨人的形象,尤其是语言描写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精彩的一笔。
语言简洁,孤独形象突出。“什么?又是怎么?”“倒楣,今天!哦,今天我碰到的那些孩子,对我嘲笑……”“谁?那是谁?”简短的一连串的发问,贝多芬见到客人,表现出不耐烦,厌恶会见客人,孤独厌世的形象凸现。
真心言语,坚韧意志展现。“我是个聋子!”“你们知道我听不见的,”“一个音乐家最大的悲剧是丧失了听觉。”
从贝多芬发自内心的话,可以看出他敢于正视自己的缺陷,顽强地生活。这通过自己的话表现了他坚韧的性格。
语言美在蕴含了精神美。“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
“拼命巴望挣扎出来?”“听我心里的音乐!”运用了比喻呼告来显现了贝多芬内心的细微变化,生理有缺陷但创造了美好人生。 全篇通过贝多芬个人的述说,塑造了孤独、顽强、热爱音乐的巨人。
点评:文章以一句高度概括性的话“尤其是语言描写起到了很大作用,是精彩的一笔”作为开头,亮出自己的观点,然后用三个小段分别从“语言简洁,孤独形象突出”、“真心言语,坚韧意志的展现”、“语言美在蕴含了精神美”三个方面分析巨人的语言,并引用原文材料作为立论的依据,有叙述,有分析,有评价,符合文学评论的文体要求。当然文章个别地方评价欠准确,如“贝多芬见到客人,表现出不耐烦,厌恶会见客人,孤独厌世的形象凸现”中的“孤独厌世”就有失偏颇。
示例二: “巨人”的述说 ——析《贝多芬:一个巨人》的语言描写 何为的《贝多芬:一个巨人》通过个性化的语言描写成功的塑造了伟大音乐家贝多芬的人物性格特征,让一个栩栩如生立体的人物性格展现在读者面前。 本文正是通过贝多芬的语言来塑造他甘心孤独,以“永恒”为伴,一生不懈地谱写音乐和对世人不能了解的坦然的形象。
他把客人的来访称为“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的毛”,看似诙谐幽默,实则蕴含着对不被世人了解的感伤,感情深沉而悲凉。“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可想而知,贝多芬对自己丧失了听觉时的无助,让其更人性化的一面感动着我们,伟大的人也有其平凡无助的时候,感情真挚动人,“听我心里的音乐!你不知道我心里的感觉!一个乐队只能奏出我在一分钟里希望写出的音乐!”贝多芬对世人的向往,希望他们能了解他真实的好灵魂,这样发自内心的呼唤无不使人动容。
总之,本文的语言描写鲜明、亮丽,深化了人物形象,点明了主旨。
3. 【如何写简短评论
所谓短评,即指短小精悍的评论,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它可以就某一件事,某个人谈一点看法,也可以对某本书,某部电影或电视进行评论,还可以对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简要的评述.短评可以表彰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也可以批评错误观点或言行.那么,怎样才能写好短评呢?笔者认为,写好短评并不难,一要主旨明确,二要有说服力,三要结构完整.一要主旨明确 短评跟一般的议论文一样,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观点.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的态度不能含糊,要旗帜鲜明.短评的观点要正确、深刻、新颖.正确,是指阐述的观点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深刻,是指要说到问题的实质;新颖,是指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要独出心裁,敢于创新.二،要有说服力 有时就某一件事,某一则或几则新闻进行评论的时候,要有充分的论据.通常说的写议论文一定要摆事实、讲道理,就是因为光提出看法和主张是远远不够的.哪怕你的看法和主张是百分之百的正确,也必须拿出证据来.只有证据充足有力,才能令人口服、心服、信服、佩服.因此,要学会“摆”,学会“讲”.摆事实,讲道理,要集中,要突出,就一种现象或一个问题,进行深入地剖析.因为,短评篇幅短小,事实不能摆得太多,问题也不能谈得太大,要就事论事,选取典型事例,使论证有理有据有结,使读者信服.三要结构完整 就某一件事谈一点看法的短评,一般结构是:开头比较简洁地叙述这件事情;中间部分进行评论,阐明自己的看法;结尾部分进行概括总结.就一则或几则新闻谈一点看法的短评,其基本结构形式是:开头部分根据新闻内容提出作者的看法,为全文确立论述中心;中间部分围绕中心论点进行分析,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根据需要加以总结.当然,短评的结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尤其是中间部分,其结构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值得一提的是,初学写短评时,容易把它写成读后感.短评和读后感虽然都同属议论文的范畴,是议论文的一种,但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区别:短评重在“评”,从具体事件阐发出普遍意义的道理;读后感则重在“感”,写自己读后的感受和受到的教育.值得注意的是,在写短评时应注意到这一点.照以上几点去做,写好短评并不难,不妨试笔,。
4. 写人物短评的要点
文艺短评是对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及艺术手法发表评论的文章,是短评之一种。怎样才能写好文艺短评呢?
要写好文艺短评,除了把握一般短评的写作要点,即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进行评论外,还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熟读作品 占有材料
阅读是评论的基础。如果对一个作品读得不深,读得不透,就很难科学而充分地加以评论。所以,写作之前,首先要反复阅读作品,占有充分的材料,深刻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二、巧妙叙述 精当评论
文艺短评是征对文学作品进行评论,所以对作品的叙述是必不可少的。但文艺短评中的“叙”不同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它叙述的是文学作品中的部分内容,或是复述,或是节录。节录只须截取关键性的语句,不能大段大段的照搬;复述则要力求概括,避免繁琐零乱。复述虽不受原文语言的限制,但要受到内容的约束,不能对原文内容进行创新。
短评短评,重在一个“评”字。叙只是手段,评才是目的。短评应以评为主,即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评论时要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结合,既有作者的观点,又有作品中得来的材料;分析和评论结合,既有对作品内容或形式的分析,又有作者的理性判断。或先叙后评,或边叙边评,叙议结合,评析结合,从而更透彻地分析原文内容,更深入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三、选好角度 集中评论
文艺短评,是就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手法发表评论,说出作品的成败得失,一般不须结合自己,也不一定结合现实,就作品论作品即可。但就文艺作品而言,可供评论的方面也很多,我们不能面面俱到加以评论,最好只选一个方面或从一个角度进行评论。选择的论题尽可能集中,所选角度要尽可能小点,千万不要贪多求全、面面俱到。选择的论题应是自己阅读或欣赏感受最真切的,认识最深刻的一点,诸如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节,壮观的场面,新颖的开头,耐人寻味的结尾,富有哲理的语言及独具匠心的艺术构思或表现手法等。征对什么进行评论,往往会从文题中体现出来。如:《剪不断的故土情绪》,这是评论文章中流露出来的故土情思;《描摹逼真,意趣盎然》,这是就文章的语言加以评论。
练习写文艺短评,能帮助我们了解作品的得失,提高自己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兵不在多,独选其能,文不贵繁,唯取其效”,在短评的写作中,我们一定要抓住关键性的语句,用简捷明快的文字,并带着自己的情感作分析评论,表达出自己独特的看法,使短评显几分生动,亮几分精彩。
5. 公务员考试申论短评怎么写
“如同隔着一层玻璃,看得见,就是够不着。”
这是某位文笔很优秀的考生对于公务员考试应用文题目的短评写作的感受。应用文写作是公务员考试为了增加考试区分度而精心设计的题目。
银城教育专家通过对多年的申论真题研究发现,写好申论应用文中的短评,需要的不仅仅是文笔。短评是配合新闻报道,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问题,代表部门发言的一种评论。
相比于社论,短评在选题、评述范围、立论角度、篇幅、规格等方面更具单一、轻便灵活、短小精悍的特点。一、短评的特点短评的论点应当集中、鲜明、新颖、吸引人,论述不仅力求“言近而旨远,词约而意深”,还要有新颖独到的见解,有新的角度、新的论据、新的表述方式,并以此给人以新的启迪。
写短评要善于围绕中心工作提出论题,从具体、新颖、多样的角度立论,力戒言论的一般化和公式化。至于一篇言论究竟选取哪个角度为宜,这要根据读者关心的问题,根据矛盾发展的实际情况决定。
短评是以报道所提供的新鲜事实为由头、依托或论据,旨在画龙点睛,就实论虚,就事论理,从政策法规上、思想上、理论上揭示事物意义,通过现象深入事物的内部联系,升华人们的认识,深化报道思想,以达到依托个别、引导一般的目的。可以总结为:论题具体,一事一议;长话短说,议在实处;源于报道,高于报道。
二、短评的写法1.小角度,新视角一些短评未能做到短小精悍,是与题目偏大、角度过大分不开的。相反,凡是有的放矢地集中议论一个具体问题或一个问题的某个侧面的短评,就容易写得短小精悍,言之有物。
例如,表扬一个先进人物,最好从他的事迹中选择一个闪光点加以评论;批评一个坏的典型或针砭某个社会时弊,也应选择一个点去揭露、去批驳、去分析,切忌面面俱到。2.在深化上下功夫在配写短评时,立论既要以材料所提供的典型事实为依托,又要在深化思想上下功夫。
既可以使短评的立论和论述有所依据,有助于就事论理、有的放矢,避免泛论,又可以使言论结合实际,阐述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有助于深化思想。3.开门见山,不落俗套就结构而言,短评的开头对全文长短优劣有明显的制约作用。
开头问题提得突出鲜明,开门见山,不落俗套,文气也就顺流而下,便于一气呵成。比如一种开门见山的手法,开篇即提出了某一矛盾现象。
有了矛盾,就为分析矛盾准备了“靶子”,即引发了思路,也有助于把言论写得顺畅、集中。4.长话短说,评在实处短评要做到短小精悍,在文字上就需须有所控制,力求长话短说。
为此,有需要打破大中型评论文章惯用的写作程式,重在亮明观点,画龙点睛,评在实处,不需过多地进行论证。《体育报》曾登过一篇三句话短评,题目是“中国——万德夫”。
全文如下:许海峰获得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后,有些外国报刊不约而同地写道:“中国——万德夫。”“万德夫”就是“真棒”、“真行”、“妙极了”的意思。
从52年前外国报刊说“看中国人明日如何跑”一直到今天的“万德夫”,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变化啊!短评只有三句话,却余味深长。它借助体育运动的历史性变化,使人们看到新中国的翻天覆地的发展全貌,触发人们对今昔的联想,给为新中国建设奋斗中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它之所以能写得如此短小精悍,原因就在于论题十分具体,立论的角度也很小,开门见山,长话短说,评在实处。正是“有感而发陈言务去,有的放矢矛头直指。
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巧妙说理巧舌如簧”。三、短评写作的提高新闻之所以成为新闻,最重要的是它背后所折射出的深层次的东西。
同样,对于申论,在阅读材料时,只有抓到了材料背后的政策、理论,才有可能准确提炼观点。要单刀直入,尖锐而不偏激,评得有力,点到痛处。
一则材料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解读,在评论时要用独到的眼光,深入地思考,表达自己独到的见解。阐明自己的观点时要直接,少绕弯子。
在展开论述的时候,应该简要列举与这个事件相似的例子来加强说服力。好的短评应做到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针对材料里的新闻事件,我们要高屋建瓴,从法、理、情的角度去看待,然后旗帜鲜明地把或褒或贬的态度表述出来,那样评的导向也就十分明晰了:或引导人们向善,或劝诫人们警醒,或引起人们深思……切不可凭空漫说,言不及义,无理取闹。短评要讲究艺术性,看准了问题后,我们还要选择表述的角度,做到生动形象,文采斐然,言简意赅,使人耳目一新,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语言要活泼、生动,多用群众的话语,切忌知识分子腔调,否则语言陈旧、老套、死板,令人生厌。虽然新闻短评的写作是一种新题型,只要做到以上四点,并且多关注生活,多进行思考,多借鉴,自然可以写出让人耳目一新,长久回味的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