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字篆书怎么写
小字的篆书(如图)
一、释义
1、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不及一般或不及所比较的对象,与“大”相对。
2、范围窄,程度浅,性质不重要。
3、时间短。
4、年幼小,排行最末。
5、谦辞。
6、妾。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小,物之微也。从八,丨见而分之。凡小之属皆从小。
白话版《说文解字》:小,物体细微的特征。字形采用“八”作边旁,“丨”现而加细分。所有与小相关的字,都采用“小”作边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造字本义
名词,细微的沙粒。
扩展资料
组词:大小 小的 小草 小道 小人 小桥 小象 小鱼 小孩 小鸟
一、大小 [ dà xiǎo ]
1、指大小的程度。
2、辈分的高低。
3、大人和小孩儿。
4、或大或小(多偏于小),表示还能算得上。
二、小道 [ xiǎo dào ]
1、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
2、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三、小队[xiǎo duì]
队伍编制的基层单位,隶属于中队。
四、小说[xiǎo shuō]
文学类型的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环境的描写,广泛地反映社会生活。
五、小道 [ xiǎo dào ]
1、由人或动物经常或习惯性地走动而形成的小路。
2、儒家对宣扬礼教以外的学说、技艺的贬称。
2. 必字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的对照写法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 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隶书: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楷书: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隶书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
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
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3. 超字篆书怎么写
一、超的篆书写法:
二、超的释义:
1、超过:~额。~龄。~音速。一连~了两辆车。
2、超出(一定的程度或范围):~级。~高温。~一流。
3、在某个范围以外;不受限制:~自然。~现实。~阶级。
三、相关组词:
超支 超载 超脱 超额
超常 超越 超编 超过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说文解字:
1、文言版《说文解字》:超,跳也。从走,召声。
2、白话版《说文解字》:超,跳跃。字形采用“走”作边旁,采用“召”作声旁。
三、相关组词:
1、超脱 [ chāo tuō ]
不拘泥成规、传统、形式等:性格~。他的字不专门学一家,信笔写来,十分~。
引证:蒋子龙 《开拓者》:“任何人都不能超脱时代的局限。”
2、超额 [ chāo é ]
超过定额:~完成任务。~百分之十。
引证:王慧芹 《三请周文增》:“生产任务是月月超额,年年超额。”
3、超常 [ chāo cháng ]
超过寻常;超出一般:~儿童(智商特别高的儿童)。竞技水平~发挥。
4、超升 [ chāo shēng ]
佛教用语,指人死后灵魂升入极乐世界。
5、超逸 [ chāo yì ]
(神态、意趣)超脱而不俗:风度~。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