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作”的繁体字怎么写
“作”的繁体字和简体字一样。
“作”多音字,读[zuò]或[zuō],表示从事某种活动也做假装,装出的意思。
【释义】
1. [zuò]:起,兴起。
2. [zuō]:作坊、手工业制造或加工的地方。
【组词】
1. 作品[zuò pǐn] :文学艺术创造的成品。
2. 动作[dòng zuò] :身体的活动或行动。
3. 作用[zuò yòng] :对人或事物产生影响。
4. 作息[zuò xī] :起居、劳作与歇息。
5. 写作[xiě zuò] :创作作品。
6. 作家[zuò jiā]:以写作为业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
7. 著作[zhù zuò] :撰述。古代专指撰写诗文,包括文学与学术作品。
8. 杰作[jié zuò] :出色的作品。
9. 创作[chuàng zuò] :创造文学艺术作品。
2. 作的繁体字怎么写的
作 zuò 繁体字依然是
起,兴起,现在起:振作。枪声大作。
从事,做工:工作。作息。作业。
举行,进行: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作恶。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当成,充当: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
创造:创作。写作。作曲。作者。
文艺方面的成品:作品。不朽之作。
3. 中国制造繁体字怎么写
繁体字出现于2000多年以前,是由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
繁体中文即小篆演变为隶书(之后又出现楷书、行书、草书等书法)后产生的中文书写体系,目前已有二千年以上的历史,直到20世纪一直是各地华人中通用的中文书写标准。1950年代开始大陆官方在繁体中文的基础上所做的简化形成了新的中文书写标准,即简体中文。简体中文主要由传承e69da5e887aa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46239字以及1950年代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在中国大陆地区推行的简化字所组成。目前,简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大陆以及东南亚(如马来西亚、新加坡)的一些华人社区中使用,繁体中文主要在中国台湾地区,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使用。
"繁体字"这个词只在一个字存在简化字时使用,如某汉字无对应的简化字,则属于传承字范畴。但在某些时候,港澳台通行字体会被笼统地称为"繁体字"或"繁体中文";大陆规范汉字(包括简化字和未被简化的传承字)会被笼统地称为"简体字"或"简体中文",不过其实此系统和台湾地区、香港特区、澳门特区的用字系统的差异除了简繁汉字本身的分别外,也有很大部份源于不同的异体字选择和字形的分别,所以"简体中文"的笔划不一定较少;有的笔划还比前者多,比如"强"字。受书写习惯的影响,台湾也出现了部分汉字的合并现象,如"只有"的"只"写成"只",但被替代字仍可作为异体使用,且只是该字的某一字项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