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回在田字格位置
一、回在田字格的位置是:二、基本释义 1、曲折环绕:峰回路转。
2、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还:。送回原处。
3、掉转:回头。回过身来。
4、答复;回报:回信。回敬。
5、回禀。6、谢绝(邀请);退掉(预定的酒席等);辞去(伙计、佣工):送来的礼物都回了。
7、指事情、动作的次数:那是另一回事。8、说书的一个段落,章回小说的一章:一百二十回抄本《红楼梦》。
9、回族:回民。10、姓。
11、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面,表示人或事物随动作从别处到原处:从邮局取回一个包裹。
书报阅后,请放回原处。三、回字的组词有回收 回家 回答 回忆 回升 来回 回头 回车 回来 回去回声 返回 回顾 回味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回,转也。从囗,中象回转形。
囘,古文。 白话版《说文解字》:回,绕着转圈。
字形采用两个“囗”会义,中间的“囗”像回旋转绕的形状。囘,这是古文写法的“回”字。
三、相关组词1、萦回[yíng huí] 回旋往复;曲折环绕:当年情景,~脑际。青山环抱,绿水~。
2、缩回[suō huí] 用于由敏感、恐怖、畏惧或痛苦所引起的不自觉的惊退或惊离。3、返回[fǎn huí] 回;回到(原来的地方):部队完成任务后~驻地。
4、回答[huí dá] 对问题给予解释;对要求表示意见:~问题。满意的~。
5、回收[huí shōu] 把物品(多指废品或旧货)收回利用:~余热。~废旧物资。
2. "次"字的田字格写法
次,读音【cì】,左右结构,6画,笔顺:点、提、撇、横撇/横钩、撇、捺一、基本释义:1.第二:~日、~子、~等、~要。
2.质量、品质较差的:~品、~货。3.等第,顺序:~第、~序、名~。
4.化学上指酸根或化合物中少含两个氧原子的:~氯酸。5.中间:胸~。
6.量词,回:~数(shù)、初~、三番五~。7.旅行所居止之处所:旅~、舟~、~所。
8.姓。二、常用组词:部次【bù cì】:类别次序。
次相【cì xiāng】:副丞相。次卿【cì qīng】:低于卿的政务官。
次印【cì yìn】:犹次篆。正名之外的字号。
3. “丿”在田字格怎么写
“丿”在田字格写法如下:
解析:起笔轻,由轻到重,向右行笔,最后回锋收笔。
丿,pie,古同"撇",汉字主要笔画之一,自右上向左下斜。
1、意为"不"。在汉字中多有使用,如"戊"为"不动之戈"。
2、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至今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境内仍有以"丿"命名的乡镇,如东台的曹丿镇、华丿镇。在广东话中迄今还保留其"不"的读音,意思与"舀"相同。
含有“丿”的字:九、久、丸、乏、丹、册、乎、乐、乍、丘等。
扩展资料:
按统一码标准,汉字有8种基本笔画:横、竖、点、提、撇、捺、钩、弯。基本笔画互相搭配产生29点复合笔画,共37种笔画,最新版本收录笔画数为36个。
传统的汉字基本笔画有八种,即"点(丶)、横(一)、竖(丨)、撇(丿)、捺(乀)、折(乛)、弯()、钩(亅)",又称"永字八法"。
1965年1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5类基本笔画:横类、竖类、撇类、点类、折类。
4. 中在田字格怎么写
中间一行第一个字:
拓展资料: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按照许慎的解释,“中”的本义是内部,中心。这是字面上的意思。《说文解字》:“囗,wéi,回也。象回帀之形。凡囗之属皆从囗……” “囗”的本义是回环,就是圆圈。圆圈是什么?就是整个地球。这个“丨”(gǔn)字,表示“上下通。”
作为汉字,“中”字的真正含义是:地球本来只有一个统一的王国,这就是中国。“丨,上下通”表示中国人能够上通于“天”,下通于“地”,中通于“人”。这就是“王”。 “王”是帝王,是上天之子,就是天子,也就是“上帝”。因此,“中国”就是“上帝”所在的国度。(见网文《中国之所以叫‘中国“的理由》)
《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
中国是上帝之国,代表人间公平、正义、博爱和真理;中国道路,代表着人类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世界大同。
5. 丶在田字格怎么书写
一、由轻到重,顿笔,不能回锋,不能钻成圆点,写于田字格的左下角,如下:
二、“丶”作为部首,写法列举如下:
1、丷,拼音:bā,笔数:2。
2、义,拼音:yì,笔数:3。
3、之,拼音:zhī,笔数:3。
4、为,拼音:wéi,笔数:4。
5、主,拼音:zhǔ,笔数:5。
6、丼,拼音:jǐng,笔数:5。
7、屰,拼音:nì,笔数:6。
8、鼡,拼音:nē、zū、mì,笔数:8。
9、举,拼音:jǔ,笔数:9。
“丶”在一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
6. 自在田字格写法
一、自在田字格写法如下:二、基本释义 1、自己:自动。
自卫。自爱。
自力更生。自言自语。
自告奋勇。自顾不暇。
不自量力。2、自然;当然:自不待言。
公道自在人心。两人久别重逢,自有许多话说。
3、姓。4、从;由:自小。
自此。自古。
自远而近。自北京出发。
选自《人民日报》。来自各国的朋友。
三、组词有自立、自然、自习、来自、亲自、自量、自己、自许、自白、自学、各自、自我、自从、自画等。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二、字源解说文言版《说文解字》:自,鼻也。
象鼻形。凡自之属皆从自。
白话版《说文解字》:自,鼻子。字形像鼻骨与鼻弯的形状。
所有与自相关的字,都采用“自”作边旁。三、相关组词1、自立:独立。
孙中山《社会革命谈》:“当美利坚离英自立,岂不於政治上踌躇满志?”2、自然:副词或连词,犹当然。理所当然。
明 施耐庵《水浒》第四十三回《假李逵剪径劫单身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朱富道:“这是自然了。”当下朱贵前行去了。
3、自习:在课外或工馀自学。鲁迅《南腔北调集·<一个人的受难>序》:“决计进厂做工,而且一早就看书自习。”
4、亲自:指自己亲身。老舍 《龙须沟》第三幕:“区长亲自往外背人,抢救东西。”
5、自量:自己审度估量;自知之明,估计自己的才能和力量。巴金 《家》二七:“我真太不自量了。”
7. “边”田字格的书写
一、边字的田字格写法是:
二、边字的基本释义
[ biān ]
1、几何图形上夹成角的射线或围成多边形的线段。
2、边缘:海边。村边。
3、镶在或画在边缘上的条状装饰:花边儿。
4、边界;边境:边疆。
5、界限:边际。一望无边。
6、靠近物体的地方:旁边。
7、方面:双边会谈。
8、用在时间词或数词后,表示接近某个时间或某个数目:冬至边上下了一场大雪。活到六十边上还没有见过这种事。
9、两个或几个“边”字分别用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边干边学。
10、姓。
[ bian ]
(边儿)方位词后缀:前边。里边。东边。左边。
三、边字的笔顺是横折钩, 撇, 点, 横折折撇, 捺。
扩展资料
附 文言版《说文解字》:边,行垂崖也。从辵,臱声。
附 白话版《说文解字》:边,走到接近无路可走的崖岸水际。字形采用“辵”作边旁,采用“臱”作声旁。
相关组词河边、手边、前边、半边、天边、里边、右边、边境、左边、两边、海边、岸边、一边、北边等。
一、这边:这里。指比较近的处所。
丁西林 《压迫》:“我今天是到这边来住宿的,不是来讨定钱的。”
二、边境:靠近省区边界的地方。
刘白羽 《火光在前》第二章:“师长自己的家乡还在遥远的前面-- 湘 粤 边境上。”
三、边区:边远地区。
柳青 《铜墙铁壁》第一章:“边区的群众力量是大的,胜利的关键在于组织和领导这个力量。”
四、边沿:边缘;边际。
峻青 《海啸》第三章二十:“他们的部队只到过大草滩的边沿,就吃了不少的苦头。”
五、边界:犹边境。
柳青 《铜墙铁壁》第十三章:“光是最近两个月里头,他们就钻过两回 陕 甘 边界的大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