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哪的拼音怎么写拿起的那的拼音怎么写
哪的拼音怎么写拿起的那的拼音怎么写
请看下面哪的两个字的拼音:
nǎ de
哪有四个读音,分别如下:
哪
nǎ ㄋㄚˇ
◎ 疑问词,后面跟名词或数量词,表示要求在所问范围中有所确定:~样。~里(a.什么地方。b.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如“我~~知道?”“他~~笨啊?”c.谦辞,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其它字义
● 哪
něi ㄋㄟˇ
◎ “哪”和“一”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年。~会儿。~些。
其它字义
● 哪
na •ㄋㄚ
◎ 助词,“啊”字受到前一字韵母n收音的影响而发生的变音:加油干~!
其它字义
● 哪
né ㄋㄜˊ
◎ 〔~吒〕中国古代神话里的神名(“吒”读轻声)。
请看下面拿起的那四个字的拼音:
ná qǐ de nà
那有四个读音,分别如下:
那
nà ㄋㄚˋ
◎ 指较远的时间、地方或事物,与“这”相对:~里。~个。~样。~些。~时。~么。
其它字义
● 那
nǎ ㄋㄚˇ
◎ 同“哪”(一)(中国大陆地区已不用)。
其它字义
● 那
nèi ㄋㄟˋ
◎ 义同(一),“那”和“一”连读的合音,但指数量时不限于一:~个。~五年。
其它字义
● 那
nā ㄋㄚˉ
◎ 姓。
2. 哪里拼音怎么拼
“哪里”有两种发音,分别是:
1、nǎ li
2、nǎ lǐ
详解:
哪里
[拼音] nǎ li,nǎ lǐ
[释义]
[ nǎ li ]
1、问处所。
2、表示对处所的虚指或泛指。
3、用于反问,表示否定。
4、谦辞,用于宛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
[ nǎ lǐ ]
nǎ li的又音。义同“哪里nǎ li”。
[近义词] 那儿 何处 那处 那边 那里
扩展资料
哪是多音字: nǎ、na、nǎi、né、něi。
一、释义
[ nǎ ]
1、疑问代词。
2、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表示要求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其中的一部分:我们这里有两位张师傅,您要见的是哪位?。这些诗里头哪两首是你写的?
3、单用,跟“什么”相同,常和“什么”交互着用:什么叫吃亏,哪叫上算,全都谈不到。
4、虚指,表示不能确定的某一个:哪天有空你来我家坐坐。
5、“哪”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的时候,在口语里常常说 něi 或 nǎi,单用的“哪”在口语里只说 nǎ。以下〖哪个〗
6、、〖哪会儿〗、〖哪门子〗、〖哪些〗、〖哪样〗各条在口语里都常常说 něi-或 nǎi-。
7、表示反问:没有革命前辈的流血牺牲,哪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那”
[ na ]前一字韵尾是-n,“啊(·a)”变成“哪(·na)”:谢谢您哪。你得留神哪。同志们加油干哪!“呐”
[ nǎi ]“哪”(nǎ)的口语音,
[ né ]哪吒 (Né·zhā),神话中神的名字。
[ něi ]“哪”nǎ的口语音,
二、说文解字
古文:从口,那声。
译文:以口为偏旁,以那为声旁。
三、造字本义
表疑问的词。
3. 的拼音怎么写
拼 音
de dí dì dī
部 首 白 笔 画 8 繁 体 的 五 笔 RQY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4. 哪里的拼音
哪里拼音 [ nǎ lǐ ] nǎ :声母n,韵母a,变调读第二声。
lǐ:声母l,韵母i,读第三声。 基本释义: 1、疑问代词。
2、问什么处所:你住在哪里?。 3、泛指任何处所:农村和城市,无论哪里, 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
4、虚指某一处所: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 5、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这样美好的生活,哪里是过去能想到的? 6、谦辞,用来婉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哪里, 哪里!” 扩展资料: “哪”组词: 一、哪怕 [ nǎ pà ] 基本释义: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
二、哪样 [ nǎ yàng ] 基本释义: 1、问性质、状态等:你要哪样儿颜色的毛线? 2、泛指性质、状态:这儿的毛线颜色齐全,你要哪样的就有哪样的。三、哪能 [ nǎ néng ] 基本释义: 1、怎么能够。
用于反问的语气,意在否定。 2、方言。
怎样。询问方式。
3、方言。怎样。
用于任指。
5. 上次一朋友那儿字怎么读
上次一朋友那儿,读作:shàng cì yī péng yǒu nà ér 拼音介绍: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
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
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
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
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6. 过拼音怎么写的拼音
过
拼 音
guò guo guō
部 首 辶
笔 画 6
五 行 木
繁 体 过
五 笔 FPI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guò ]
1.从一个地点或时间移到另一个地点或时间; 经过某个空间或时间:~来。~去。~河。~桥。~年。~节。日子越来越好~了。
2.从甲方转移到乙方:~户。~账。
3.使经过(某种处理):~罗。~筛子。~滤。~淋。~磅。~秤。~油肉。~~数儿。
4.用眼看或用脑子回忆:~目。把昨天的事在脑子里~了一遍。
5.超过(某个范围和限度):~分。~期。~犹不及。树长得~了房。
6.分子结构中有过氧基(—O—O—)结构的:~硫酸根(SO5-)。~氧化氢(H2O2)。
7.探望;拜访:~访。
8.去世:老太太~了好几天了。
9.过失(跟“功”相对):~错。记~。勇于改~。
10.传染:这个病~人。
11.用在动词后,表示经过:走~广场。把他送~了桥。
12.用在动词后,表示掉转方向:翻~一页。他回~头看了看。
13.用在动词后,表示超过或胜过:我比不~你。一匹马比得~两头驴。
[ guo ]
1.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吃~饭再走。杏花和碧桃都已经开~了。
2.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他去年来~北京。我们吃~亏,上~当,有了经验了。
[ guō ]
姓。
7. 在哪的拼音怎么拼读的
在哪的拼音:zài nǎi de。
一、在拼 音: zài ,部 首: 土 ,笔 画: 6, 五 行 :金 ,繁 体 :在 ,五 笔: DHFD。释义:存在;生存。
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留在。
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在于;决定于。
“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下面多连“不”。表示时间、处所、范围、条件等。
正在。组词:不在、现在、在位 、正在、在下 、在乎。
二、哪拼 音: nǎ 、na 、nǎi 、né 、něi ,部 首: 口 , 笔 画: 9, 五 行: 火, 繁 体: 哪 , 五笔86:kvfb,五笔98:kngb,仓颉:rsql,笔顺编号:251511352,四角号码:67027,郑码:jyby,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4EA,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折钩、横、横、撇、横撇弯钩、竖。释义:[ nǎ ]疑问代词。
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表示要求在几个人或事物中确定其中的一部分。单用,跟“什么”相同,常和“什么”交互着用。
虚指,表示不能确定的某一个。哪”后面跟量词或数词加量词的时候,在口语里常常说 něi 或 nǎi,单用的“哪”在口语里只nǎ。
以下〖哪个〗。〖哪会儿〗、〖哪门子〗、〖哪些〗、〖哪样〗各条在口语里都常常说 něi-或 nǎi-。
表示反问。[ na ]前一字韵尾是-n,“啊(·a)”变成“哪(·na)”。
[ nǎi ]“哪”(nǎ)的口语音,[ né ]哪吒 (Né·zhā),神话中神的名字。组词:哪怕 、哪儿、哪里、哪些 、哪个。
三、的拼 音 :de、dí 、dì 、dī ,部 首: 白 , 笔 画 :8, 五 行: 火 ,繁 体 :的 , 五 笔: RQYY。释义:[ de ]用在定语的后面。
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
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
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 dí ]真实;实在。
“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dì ]箭靶的中心。
[ dī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组词:小的、怎的 、目的 、有的 、的确。
扩展资料:哪笔顺组词1、哪怕 [ nǎ pà ]表示姑且承认某种事实;即使。2、哪儿 [ nǎr ]疑问代词。
哪里。3、哪里 [ nǎ lǐ ]疑问代词。
问什么处所。泛指任何处所。
虚指某一处所。用于反问句,表示意在否定。
谦辞,用来婉转地推辞对自己的褒奖。4、哪些 [ nǎ xiē ]疑问代词。
哪一些。5、哪个 [ nǎ ge ]疑问代词。
哪一个。谁。
8. 上次一朋友那儿字怎么读
上次一朋友那儿,读作:shàng cì yī péng yǒu nà ér
拼音介绍:
汉语拼音(Hànyǔ Pīnyīn)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字拉丁化方案,于1955年—1957年文字改革时被原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定。该拼音方案主要用于汉语普通话读音的标注,作为汉字的一种普通话音标。1958年2月11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公布该方案。1982年,成为国际标准ISO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部分海外华人地区如新加坡在汉语教学中采用汉语拼音。2008年9月,中国台湾地区确定中文译音政策由“通用拼音”改为采用“汉语拼音”,涉及中文英译的部分,都将要求采用汉语拼音,自2009年开始执行。
汉语拼音是一种辅助汉字读音的工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根据这套规范写出的符号叫做汉语拼音。
汉语拼音也是国际普遍承认的汉语普通话拉丁转写标准。国际标准ISO 7098(中文罗马字母拼写法)写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8年2月11日)正式通过的汉语拼音方案,被用来拼写中文。转写者按中文字的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9. 过的拼音怎么写
过 guò
1. 从这儿到那儿,从此时到彼时:~江。~账。~程。~渡。~从(交往)。经~。
2. 经过某种处理方法:~秤。~磅。~目。
3. 超出:~于。~度(dù)。~甚。~奖(谦辞)。~量(liàng)。~剩。~犹不及。
4. 重新回忆过去的事情:~电影。
5. 从头到尾重新审视:把这篇文章再~一~。
6. 次,回,遍:把文件看了好几~儿。
7. 错误:~错。记~。
● 过 guo
1. 用在动词后表示曾经或已经:看~。用~。
2. 用在动词后,与“来”、“去”连用,表示趋向:拿~来。走~去。
● 过 guō ◎ 姓。
10. 看一看拼音怎么写
“一”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一声,它在单独使用、用在词句末尾或作为序数“第一”的省略时,仍读一声。例如:
一、二十一、第一、初一、一班。
在下面几种情况下,“一”会发生变调现象:
1)在四声前念二声。例如:一样,一下子、一座、一位、一次、一块儿。
2)在一声、二声、三声字前念四声。例如:大吃一惊、一般、一年、一门、一口、一起、一种。
3)夹在重叠动词中间时念轻声。例如:试一试、想一想、看一看。
4)用在动词、形容词与量词中间一般也读轻声。例如:去一趟、认识一下儿、好一点儿、贵一些。
看一看,在读的时候是第二声,但标注的时候是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