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字的笔画顺序
“秦”字的笔画顺序如下图:拼 音 :【qín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省和甘肃省一带例如:朝(zhāo)~暮楚。
~晋之好。~楼楚馆(旧时指妓院)。
2.中国朝代名例如:~代。~镜高悬(喻法官判案的公正严明。
亦称“明镜高悬”)。3.中国陕西省的别称。
相关组词秦岭 秦艽 先秦 秦椒 秦篆 秦腔 秦晋 秦痔 秦关 一秦参考资料百度汉语:/zici/s?wd=%E7%A7%A6&query=%E7%A7%A6&srcid=28232&from=kg0&from=kg0。
2. 田字格笔的笔顺怎么写
笔的笔顺是:ノ一丶ノ一丶ノ一一乚 名称: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横、竖弯钩。
一、基本信息 拼音:bǐ部首:竹字头,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 繁体部首:竹,部外笔画:4,总笔画:10。 五笔86:TTFN 五笔98:TEB 仓颉:HHQU 结构:上下 笔顺编号:3143143115 四角号码:88714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B14 字形结构 汉字首尾分解: ⺮毛 汉字部件分解: 竹毛 笔顺编号: 3143143115 笔顺读写: 撇横捺撇横捺撇横横折 二、基本字义 ● 笔 汉字 (笔) bǐㄅㄧˇ ◎ 写字、画图的工具:毛~。
钢~。铅~。
~架。~胆。
◎ 组成汉字的点、横、直、撇、捺等:~画。~顺。
~形。~道。
◎ 用笔写,写作的:~者。代~。
~耕。~谈。
~误。~译。
~战。~名。
◎ 写字、画画、作文的技巧或特色:~体。~法。
~力。文~。
工~。曲~。
伏~。 ◎ 像笔一样直:~直。
~挺。~陡。
◎量词,指钱款:一~钱。 ◎ 指散文:“谢玄晖善为诗,任彦升工于~”。
随~。 三、汉英互译 ◎ 笔: stock write。
铅笔:pencil 钢笔:pen 笔 bǐ 〈名〉(1) (会意。从竹,从聿。
“聿”( yù),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
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
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2) 同本义 [pen] 笔,秦谓之笔。
从聿从竹。——《说文》。
按,此 秦制字。 秦以竹为之,加竹。
史载笔,士载言。——《礼记·曲礼》 盖时见公(袁可立子袁枢)墨沈,不觉小巫气索,欲下笔而辄止者数四。
——明·王时敏《烟客题跋·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 时天寒,语从游者呵笔书之。——明·顾彦夫《村落嫁娶图记》 不能竟书而搁笔。
——清·林觉民《与妻书》 (3) 又如:毛笔;钢笔;圆珠笔;笔削(修改文章);笔帕之敬(雅洁的礼品);笔楮难穷(文字难以充分表达。楮:纸的代称) (4) 指字画诗文等以笔书写绘制而成的作品 [words;writing]。
如:笔圣(超绝凡常的书法家);笔精(指文章精妙) (5) 散文,相对诗而言 [prose]。如:笔文(书面文辞);笔述(文字记述) (6) 笔迹。
指组成汉字的点、横、直、钩、撇、捺等。亦指字迹 [stroke;touch]。
如:“天”字有四笔;笔形(笔画的形状);笔脚(字迹;笔迹) (7)笔法。曲笔,伏笔 [technique of writing calligraphy or drawing] 以细笔钩勒形廓者也。
——蔡元培《图画》 (8)笔室。一种海洋动物。
盛行于奥陶纪(4亿8千万年前),绝迹于3亿年前。它们生活在线样管子上的微小“杯子”里。
有些漂浮在海洋表面,由充气的小舱室支持。 四、词类活用 ◎ 笔 笔 bǐ 〈动〉 (1) 书写;记载 [write] 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史记·孔子世家》 (2) 又如:代笔;笔资(笔头上的功夫);笔吏(专门抄写文字的小吏) ◎ 笔 bǐ 〈量〉用于款项、书画的量,如:一笔款;三笔账;写得一笔好字。
3. 魏的笔画顺序怎么写
“魏”的笔画顺序是撇,横,竖,撇,捺,撇,横,撇,竖,横,横,撇,折,折,捺。
魏(wèi):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周朝国名,在今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四省交界一带。
三国之一,与属,吴并立,曹丕所建(公元220-265年),占有黄河淮河流域等地区。
南北朝时北朝之一,鲜卑族拓跋珪所建(公元386-534年),史称北魏。
姓
4. 王的笔顺怎么写呀
“王”字笔顺为一一丨一(横横竖横)
详情见上图所示。
王
拼音:wáng或wàng 笔划:4 部首:王 五笔:gggg
【基本释义】
一、读作[wáng]时
1.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国。~法。公子~孙。~朝(cháo )。
2.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公。~侯。
3.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山大~。蜂~。~牌(桥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4. 大:~父(祖父)。~母(祖母)。
5. 姓。
二、读作[wàng]时
1.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天下。~此大邦。
【古语用法】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诗·小雅·北土》
厉王虐,国人谤王。——《国语·周语上》
王,天下所归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说文》
王,天子也。——《释名》
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周衰,列国皆僭号自王。 秦有天下,遂自尊为皇帝。 汉有天下,因 秦制称帝,封同姓为王,名始乱矣。——《六书故》
故百王之法不同。——《荀子·王霸》
制其守宰,不制其侯王。——柳宗元《封建论》
以王命聚之。——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英文翻译】
king,ruler,royal,sur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