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另字拼音怎么写
“另”字拼音【lìng】。一般是别的,以外之意:另外。另行(xíng )。另议。另眼看待。另起炉灶(a.喻重新做起;b.喻另立门户,另搞一套)
【lìng】
常用词组
(1)另案lìng'àn
(2)另册lìngcè
(3)另加lìngjiā
(4)另起炉灶lìngqǐ-lúzào
(5)另请高明lìngqǐng-gāomíng
2. 的拼音怎么写
拼 音
de dí dì dī
部 首 白 笔 画 8 繁 体 的 五 笔 RQYY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e ]
1.用在定语的后面。a)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铁~纪律。幸福~生活。b)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我~母亲。无产阶级~党。大楼~出口。c)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今天开会是你~主席。谁~介绍人?d)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开他~玩笑。找我~麻烦。
2.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的”字结构。a)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这是我~,那才是你~。菊花开了,有红~,有黄~。b)指某一种人或物:男~。送报~。我爱吃辣~。c)表示某种情况、原因:大星期天~,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无缘无故~,你着什么急?d)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的”字做宾语,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这里用不着你,你只管睡你~去。e)“的”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形容词等,连用这样的结构,表示有这样的,有那样的:推~推,拉~拉。说~说,笑~笑。大~大,小~小。
3.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
4.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肯定的语气:这件事儿我知道~。
5.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表示“等等、之类”的意思:破铜烂铁~,他捡来一大筐。老乡们沏茶倒水~,待我们很亲热。
6.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a)表示相乘:这间屋子是五米~三米,合十五平方米。b)表示相加:两个~三个,一共五个。
[ dí ]
1.真实;实在:~当。~确。
2.“的”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dī)。
[ dì ]
箭靶的中心:目~。无~放矢。众矢之~。
[ dī ]
(外)“的士”(出租车)的省称:打~。~哥(称男性出租车司机)。
3. 另一个读音怎么写组词
读音只有一个。
◎ 另 lìng〈动〉
(1) 分居,分开居住而各自谋生 [separate]
另,分居也。——《五音集韵》
(2) 割开,分开 [part;cut apart]
另,割开也。——《五音集韵》
◎ 另 lìng〈形〉
(1) 单,独 [single;alone]。如:另户人(一家独立而无其他宗族亲属的户口);另约(条约的一种。对正约而言,为附件);另巍巍(独立高耸的样子;孤单的样子)
(2) 别异,别为一事 [other;another]。如:另文(另外行文);另册;另外;另行;另辟蹊径(另外开辟一条路);另日(他日,别的日子);另样(别具特色)
4. 是什么意思,的拼音怎么写,怎么读
[殇 ] 拼音:shāng (1)死亡,死去如:梦之~,情之~(2)伤痛,伤心,悲伤
国~:(国之伤痛)
现意为国家的悲伤(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即为国殇)
心~:即非常伤心,快要死的感觉。
(3)为……而伤心
~逝:为逝去的东西而伤心(4)未成年而死的人。亦称“殇子” [die-young person];幼子早~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吕氏春秋·察今》(5)死在外面的人;战死者 [the dead in a battle]
无主之鬼谓之殇。――《小尔雅》
禁迁葬者与嫁殇者。――《周礼·媒氏》。注:“谓嫁死人也。今时娶会是也。”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殇(为国牺牲死于战场的人)~魂(6)殇服(古代为殇亡者居丧的服制);殇宫(殇者的灵魂)
注:(1)(2)(3)为现代通用释义;(4)(5)(6)为古代汉语中释义。
(7)殇,是指还没产生就已经死亡的意思,既爱情在产生之前就已经结束。殇为死之意,情殇有悲剧结尾的爱情,感情受到挫折的意思
5. 每天的拼音怎么写
拼音:měi tiān
声母:m ,t;韵母:ei ,i, an ;音调 :第三声和第一声。
意思:表示天天的意思。每一次。各个。每:常常,经常。
示例:小明考试考砸了,每天都被关在家里,足不出户。
扩展资料
近义词:天天、每日
一、天天
拼音 :tiān tiān
意思:平常或老一套。
详细释义:
1、犹言老天爷。重迭呼天,起加强语气作用。
《古今小说·杨八老越国奇逢》:“天天可怜,这番飘洋,只愿在陕闽两处便好,若在他方也是枉然。”
2、每天。如: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示例:天天都是一个出发点,每天都有一点提高,每天都有一点收成。
二、每日
拼音:měi rì
意思:天天。
示例:妻子病逝后,王老先生每日垂头丧气地在公园呆坐,邻居看了都不禁替他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