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适可而止”的繁体字怎么写
适可而止的繁体是:适可而止
适可而止
解释 :做到适当的程度就停止。比喻做事恰到好处。
读音:shì kě ér zhǐ
成语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乡党》
近义词:恰如其分 恰到好处
成语使用例子:从来没有暴风雨能够持久的。果然持久了,我们也吃不消,所以我们要它适可而止(闻一多《宫体诗的自赎》)
英语翻译:leave it at that
参考资料
梅萌.成语大全.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11
2. 恬的繁体字怎么写
恬字的繁体与简体写法相同,繁简对照图片如下:
恬字的笔顺:
拼 音 :tián
部 首 :忄
笔 画 :9
注释:安静,安然,坦然:~静。~适。~然。~谧。~淡(淡泊名利,清静无为)。
“恬”为谜底的谜语
1.古字戴帽心旁靠(打一字)
2.白头到老心相连(打一字)
3. 的繁体字怎么写
的没有繁体字
的的同音字是:嘚 徳 恴 惪 淂 鍀 锝 陟 墬 仾 墒 奃 氐 眡 磾 羝 菂 袛 趆 鍉 镝 镝 堤 鞮 仢 唙 啇 嘀 嚁 廸 敌 梑 浟 涤 滺 潪 篴 籊 籴 籴 荻 莜 蔋 蔐 藋 藡 觌 觌 豴 踧 蹢 适 靮 頔 髢 鬄 鸐 呧 坘 坻 埞 弤 拞 掋 柢 抵 砥 聜 苖 茋 菧 觝 诋 诋 軧 邸 阺 骶 偙 僀 哋 啲 坔 埅 埊 墆 娣 媞 嵽 嶳 怟 慸 揥 摕 旳 杕 梊 棣 楴 樀 泜 渧 焍 玓 珶 甋 疐 睇 碲 祶 禘 约 缔 肑 胝 腣 苐 蔕 虳 蝃 螮 谛 谛 赿 踶 蹏 軑 轪 逓 递 遰 釱 鉪 题 馰
的的QQ繁体字是:d,dē,dě,の,啲,嘚,ㄖㄅ,白勺,菂,啇,旳,魡
的的散光字是:dē,dě,ㄖㄅ,白勺
4. 中繁体字怎么写
“中”繁体字写法:中(繁同简)
基本释义:
[ zhōng ]
1.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央。华~。居~。
2.指中国:~文。古今~外。
3.方位词。范围内;内部:家~。水~。山~。心~。队伍~。
4.位置在两端之间的:~指。~锋。~年。~秋。~途。
5.等级在两端之间的:~农。~学。~型。~等。
6.不偏不倚:~庸。适~。
7.中人:作~。
8.适于;合于:~用。~看。~听。
9.成;行;好:~不~?这办法~。饭这就~了。
10.姓。
[ zhòng ]
1.正对上;恰好合上:~选。猜~了。三枪都打~了目标。
2.受到;遭受:~毒。~暑。胳膊上~了一枪。
相关组词
中间 空中 中午 中东
中队 高中 看中 中用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相关组词的解释及造句
1.中级
造句:这个团体不是正式的组织或者委员会,这个“团队”代表着从高级到中级再到直线经理的每一个管理人员,但他们不是行政领导团队的成员。
解释:介于高级和初级之间的:~人民法院。
2.中道
造句:文化间哲学也因此成为可能,作为单一文化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之间的中道,为我们在这个文化多元的世界提供了一个合适的选择。
解释:
(1)半路;中途:~而废。
(2)中庸之道。参看〖中庸〗。
3.不中
造句:孩子12岁时,你所记得的,是孩子在体育场打棒球练习赛时,你坐在看台上希望你孩子所在的队很快三击不中出局,因为家里还有更重要的事等你去做。
解释:不中用;不可以;不好:这个办法~,还得另打主意。
4.中学
造句:在一个由小学,中学,六年级和继续教育学院627名教师的ATL调查中发现将近80%老师说他们有学生过着贫穷的生活。
解释:清末称我国传统的学术。
5.中枢
造句:这还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女人的笔迹要比男性的更清晰可辨??因为女人特定的语言中枢是预先就设定好的,所以说话和书写的语言能力更佳。
解释:在一事物系统中起总的主导作用的部分:电讯~|交通~。
5. 来的繁体字怎么写
来的繁体字(如图)
一、释义
1、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往。~宾。~信。从县里~了几个干部。
2、(问题、事情等)发生;来到:问题~了。开春以后,农忙~了。
3、做某个动作(代替意义更具体的动词):胡~。~一盘棋。~一场篮球比赛。你歇歇,让我~。何必~这一套?
4、趋向动词。跟“得”或“不”连用,表示可能或不可能:他们俩很谈得~。这个歌我唱不~。
5、用在另一动词前面,表示要做某件事:你~念一遍。大家~想办法。
6、用在另一动词或动词结构后面,表示来做某件事:我们贺喜~了。他回家探亲~了。
7、用在动词结构(或介词结构)与动词(或动词结构)之间,表示前者是方摘了一个荷叶~当雨伞。你又能用什么理由~说服他呢?
8、来着:这话我多会儿说~?
9、未来的:~年。~日方长。
10、姓。
11、诗歌、熟语、叫卖声里用作衬字:正月里~是新春。不愁吃~不愁穿。黑白桑葚~大樱桃。
12、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朝着说话人所在的地方:把锄头拿~。各条战线传~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13、用在动词后,表示结果:信笔写~。一觉醒~。说~话长。看~今年超产没有问题。想~你是早有准备的了。
二、说文解字
文言版《说文解字》:来,周所受瑞麦来麰。一来二峰,象芒朿之形。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诒我来麰。”凡来之属皆从来。
白话版《说文解字》:来,周代先人所接受的西域瑞麦。一支来麦有二支麦峰,象麦子的芒刺形状。它是上天送来的宝贵礼物,所以称这种庄稼为“行来”的“来”。《诗经》上有诗句唱道:“诒我来麰。”所有与来相关的字,都采用“来”作边旁。
三、造字本义
名词,麦子,从外域引进的作物。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如图)
组词:来札、来学、倘来、入来、早来、真来、许来、子来、来牟、来物、修来、来格、来叶、来翰、登来、却来、行来、劳来、来致、昔来、慢来、适来、来晨、算来、来禽、来方、当来、来王、来示、来莅、来宜、顷来、来萃、来假、来庭、来哲、扶来、来索、来麰、恰来
一、进来 [ jìn lái ]
1、从外面到里面来:你~,咱们俩好好谈谈心。门开着,谁都进得来;门一关,谁也进不来。
2、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到里面来:烟冲~了。他从街上跑~。窗户没糊好,风吹得~。我刚看见从外面走进一个人来。
二、从来[cóng lái]
从过去到现在(多用于否定式):他~不失信。这种事我~没听说过。
三、来自[lái zì]
表示来源,但通常不带有肇始之意,而指从原有的以另一形式存在的人或物,通过赋与、移转、演绎、模仿或再生而发生。
四、回来 [ huí lái ]
1、从别处到原来的地方来:他刚从外地~。他每天早晨出去,晚上才~。
2、趋向动词。用在动词后,表示到原来的地方来:跑~。把借出的书要~。
五、来人[lái rén]
临时派来取送东西或联系事情的人:收条儿请交~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