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鸿禧二字书法写
鸿
〈名〉
(1) (形声。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letter]。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嘴有一豆形斑
词性变化
◎ 鸿
〈形〉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禧 xǐ
(1) (形声。从示,喜声。本义:幸福,吉祥) 同本义
禧,礼吉也。——《说文》
福,福也。——《尔雅》
五福降兮民获禧。——《明史》
(2) 又如:年禧;恭贺新禧;福禄寿禧
2. 鸿字写法
鸿字写法为:点、点、提、横、竖、提、撇、横折钩、点、竖折折钩、横 鸿读音:hóng,部首:鸟,笔画数:11 释义: 1.大雁:~雁。
~毛。雪泥~爪(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2.大:~博。~图。
~沟。~儒。
~福。~运。
~烈。 3.指书信:来~。
4.姓。 5.(形声。
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6.同本义 。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7.形容学识渊博。
扩展资料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鸿儒[hóng rú] 学识渊博的学者。 2.鸿蒙[hóng méng] 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做鸿蒙:~初辟。
3.飞鸿[fēi hóng] 指鸿雁:~踏雪(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 4.鸿鹄[hóng hú] 大雁和天鹅,都是飞得又高又远的鸟。
借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5.鸿采[hóng cǎi] 作品的丰富的文采。
3. 鸿禧二字书法写
鸿 〈名〉 (1) (形声。
从鸟,江声。本义:大雁) (2) 同本义 。
雁属中类似天鹅的大型种类旧时的泛称 鸿,鹄也。——《说文》 鸿渐于干。
——《易·渐》 鸿雁于飞。——《诗·小雅·鸿雁》 (3) 又如:鸿冥(鸿鸟飞入苍冥);鸿飞(鸿鸟飞翔);鸿爪(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鸿渐(鸿鸟飞翔由低处逐渐进于高位。
比喻官职升迁或渐入佳境);鸿嗷(鸿鸟哀鸣,比喻灾民的悲号) (4) 鹄。即天鹅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按,凡鸿鹄连文者即鹄也。
(5) 又如:鸿骞凤立(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群杰出);鸿翼(天鹅的羽翼);鸿举(天鹅高飞远翔) (6) 喻指书信 [letter]。
如:来鸿(来信);鸿稀鳞绝(比喻书信断绝);鸿信(书信);鸿便(信使) (7) 洪水。通“洪” 鲧陻鸿水,汨陈其五行。
——《汉石经·尚书·洪范》 禹有功,抑下鸿。——《荀子·成相》 不任汨鸿,师何以尚之?——《楚辞·屈原·天问》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
——《史记·夏本纪》 禹抑洪水。——《史记·河渠书》 (8) 又如:鸿水(大水。
即洪水);鸿泉(洪水的源头);鸿体(洪水的主流);鸿波(洪水) (9) 天地未开时的景象 ,如:鸿洞(混同为一。指宇宙虚无混沌的原始景象);鸿墐(天地未开时浑沌的元气);鸿同(即鸿洞) (10) 即豆雁。
一种带褐色的欧亚普通雁,嘴有一豆形斑 词性变化 ◎ 鸿 〈形〉 (1) 大 原生受命于贞节兮,鸿永路有嘉名。——《楚辞·刘向·九欢·逢纷》 撞鸿钟,建九旒。
——《文选·扬雄·羽猎赋》 夫鸿均之世,何物不乐。——王褒《四子讲德论》 鸿,大也。
——《淮南子·鸿烈序》 (2) 又如:鸿猷(大道理);鸿文(巨著,大作);鸿名(大名,崇高的声誉);鸿休(洪福);鸿绪(大业,大统);鸿志(大志,壮志) (3) 形容学识渊博 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论衡·超奇》 (4) 又如:鸿生(指博学之士);鸿博(学识渊博);鸿儒(学识渊博的儒者);鸿儒硕辅(学识渊博的学者,功勋卓著的臣士) (5) 旺盛,兴盛 神农以鸿。
——《吕氏春秋·执一》。注:“盛也。”
(6) 又如:鸿均(太平,升平);鸿明(昌盛清明);鸿威(盛威);鸿祚(鼎盛的王业) 禧 xǐ (1) (形声。从示,喜声。
本义:幸福,吉祥) 同本义 禧,礼吉也。——《说文》 福,福也。
——《尔雅》 五福降兮民获禧。——《明史》 (2) 又如:年禧;恭贺新禧;福禄寿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