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固溶处理”
固溶处理
定义:将合金加热至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然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目的: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适用:多种特殊钢,高温合金,特殊性能合金,有色金属。
尤其适用:1.热处理后须要再加工的零件。
2.消除成形工序间的冷作硬化。
3.焊接后工件。
工艺:太复杂,如有需要,可联系我。具体问题,具体解答。
2. 固溶度的Hume
间隙式固溶体的固溶度(即非金属溶质的极限溶解度)都是很有限的,而置换式固溶体的固溶度则随合金系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别------从几个ppm(mg/kg)到100%。为了预计置换式初级固溶体的固溶度,Hume-Rothery提出了以下经验规则:
(1)如果形成合金的元素的原子半径之差超过了14%~15%,则固溶度极为有限。这一规则有时称为15%规则。
(2)如果合金组元素的负电性相差很大,例如当Gordy定义的负电性差值相差0.4以上时,固溶度就极小,因为此时A、B二组元易形成稳定的中间相------正常价化合物。这一规则也称负电(原子)价效应。
(3)两个给定元素的相互固溶度是与它们各自的原子价有关的,且高价元素在低价元素中的固溶度大于低价元素在高价元素中的固溶度。这一规则称为相对价效应。
(4)如果用价电子浓度表示合金的成分,那么IIB~VB族溶质元素在IB族溶剂元素中的固溶度都相同------约为e/a=1.36,而与具体的元素种类无关。这表明在这种情形下,价电子浓度e/a是决定固溶度的一个重要因素。以Cu作溶剂为例,Zn,Ga,Ge,As等2~5价元素在Cu中的初级固溶度分别为38%,20%,12%和7.0%(见图2-44),相应的极限电子浓度分别为1.38,1.40,1.36和1.28。
(5)两组元素形成无限(或连续)固溶体的必要条件是他们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例如前面列举的Cu-Ni,Cr-Mo,Mo-W,Ti-Zr等形成无限固溶体的合金系都符合此条件。
对于上述Hume-Rothery规则还需要作以下几点说明:
(1)在上述5条规则中,只有第1,2两条是普遍规则,其余3条都限于特定情况。例如,相对价效应仅当低价组元素为Cu,Ag,Au等IB族金属时才成立;又如电子浓度虽然是影响固溶度的一个因素,但并非任意两个具有相同结构的初级固溶体的固溶度都对应着相同的电子浓度;至于第5条规则,虽然它是普遍成立的,但并不是用来确定初级固溶度的规则。由于这些原因,在不同的书中看到的Hume-Rothery规则,内容可能不尽相同。例如有的只包括1~4,1~3甚至1~2条规则。但无论如何,第1,2两条规则都是共同的,是Hume-Rothery规则的最基本内容。
(2)Hume-Rothery的第1、第2规则都是否定的规则,即它们只指出了在什么条件下不可能有显著的固溶度,而没有指出在什么条件下就肯定有显著的固溶度。
(3)上述两条规则还只是定性或半定量的规则。例如,所谓显著的固溶度并没有确切的规定。作为近似估算,人们通常认为,固溶度大于5%(摩尔分数)就算是显著的固溶度。
3. 不锈钢管件固溶是什么意思
固溶即固溶处理,是指将合金加热至第二相能全部或最大限度地溶入固溶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后,以快于第二相自固溶体中析出的速度冷却,获得过饱和固溶体的过程。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作用:
主要是改善钢和合金的塑性和韧性,为沉淀硬化处理作好准备等。使合金中各种相充分溶解,强化固溶体,并提高韧性及抗蚀性能,消除应力与软化,以便继续加工或成型。
不锈钢固溶处理的原理:
固溶处理是为了溶解基体内碳化物、γ'相等以得到均匀的过饱和固溶体,便于时效时重新析出颗粒细小、分布均匀的碳化物和γ'等强化相,同时消除由于冷热加工产生的应力,使合金发生再结晶。其次,固溶处理是为了获得适宜的晶粒度,以保证合金高温抗蠕变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