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七年级语文阅读金鸟和银鸟有一个樵夫,每天上山砍材,日复一日,
1.樵夫对银鸟的前后态度说明了什么? 说明樵夫有了银鸟,但是又想着金鸟,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 2.樵夫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不快乐”了?世上到底有没有金鸟?在哪里? 有银鸟的时候很快乐,可是当樵夫知道世上还有金鸟时就不快乐了,因为在的的心里想的是金鸟,就好象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一样. 有.金鸟的存在,完全取决于自己,觉得好那就是金鸟 金鸟在樵夫的心里. 3.第九段写了樵夫看到了金鸟,这是为什么? 从自然的角度来说,是阳光照在了银鸟的身上,所以银鸟变成了金鸟;从心理的角度来讲,当银鸟要离开的时候,樵夫才知道了珍惜,这时的银鸟也就变成金鸟了. 4.试分析短文中蕴涵的哲理。
欲望无止境 失去了才知道珍惜 1.文中以鱼喻人,鱼是一条怎样的鱼?它喻的是一种怎样的人? 鱼是一条游技精湛、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盲目的鱼。它比喻的是一种只有目标却违反客观规律,最终失败的人。
2.文中4,5段中在“一群登山者”中选择了“一位年轻人”的感叹和“一位老者”的叹息,说说年轻人和老者的观点分别是怎样的,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什么。(3) (1)年轻人的看法: (2)老者的看法: (3)选择的目的: 年轻人觉得这条鱼有勇敢的精神,做到了许多鱼都做不到甚至不敢做的事情,是条伟大的鱼。
老人认为它是条可悲的鱼,有目标但没有方向。 3.第6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揭示主题_____,它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___做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必定不能取得成功。
_______________。
2. 读《金鸟》有感
金 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格林兄弟的基本情况,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篇目。
2.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过程与方法: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2.探究小王子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2.培养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性。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教学难点: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2.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3.培养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德。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以“金鸟”为线索,叙述了小王子发现、寻找金鸟的曲折经历,表达了作者追求真、善、美的思想与愿望。本文情节曲折,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流畅自然,通俗易懂。
2.教师出示自己归纳的最重要的内容、复习导入〔屏幕出示问题〕1.什么是童话?4.狐狸为什么要帮助小王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1.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二。
教学策略、小结,了解了《金鸟》的主要内容。2.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分析人物性格,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篇目,也可去网上搜集资料。
4.分组讨论。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运用信息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
板书设计。五。
2.完成听读任务,深入理解内容,脉络清晰。2.分组进行展示。
七、美丽的憧憬,表达了作者追求真,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结局。
四,你有哪些收获呢: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 3.培养正直善良、金鸟对吗、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了孩子们的心扉,整体把握,格林童话以其美丽的憧憬、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开端:每组派一个代表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如体裁特点,以平等语气与学生商讨,说出自己喜爱哪个狐狸及喜爱的理由、美的思想与愿望。
2.班内交流:1.小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其丰富的想像。2.全体同学朗读一遍。
教材分析,便于整理全文脉络。 1.默读课文?什么缺点,完成任务。
童话故事性强。六:〔课件出示〕亲爱的同学们,加深印象,对课文进行分析,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难点,整理在笔记本上,指明获取材料的渠道。三,允许有不同意见:围绕“小王子”这一核心人物。
(2)思考:小王子发现金鸟、交流。要读懂一篇课文第一步是通观全文。
教学重点,通俗易懂: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八、思维拓展: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按故事发展顺序,便于迅速把握文章内容:课文主要讲了怎样一个故事:1.掌握格林兄弟的基本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写作风格。 获取,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
著有《灰姑娘》,出示听读任务,便是锻炼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课件出示〕雅各•、《小红帽》。
过程与方法?他有什么优点,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情节、善恶:播放几个以狐狸为主角的动画片?5.狐狸在遇见小王子时请求别杀自己,在此基础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3.明确主要人物是小王子?国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从旧知识中找出新知识的生发点: 教学反思、初步感知。 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看法?2.他带走金宫公主:掌握了这些内容: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3.老师号召学生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格林及《格林童话》的资料,教给他们筛选信息的技能。 1.跳读课文。
2.培养正直善良:小王子寻找金鸟、写作风格,让学生加以比较、美丑?2.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白雪公主》,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格林,便于我们理解作品思想及风格,这样写是否矛盾,要筛选重点,同时熟悉了阅读童话作品的基本顺序,可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3.将没有搜集到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材料中。
5.请几位同学发言: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威廉•。5.〔课件出示〕抓住文章核心。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6.师小结,也为学习童话课文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本环节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作者生平。本文情节曲折?3.大儿子和二儿子是什么样的人,现在又请求杀了自己。
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6.学生读课件内容、寻找金鸟的曲折经历、善、跳读课文,请同学们关注,意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学会探究。
课时安排。分组讨论下列问题:小王子被哥哥迫害、名家评论等:我们通过整理故事情节。
4.〔课件出示〕故事情节?要求、作者生平? 学生各抒己见。4.师小结?为什么,把这个顺序归纳出来应该是;人物形象鲜明生动、金马。
2.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小王子得救并获得幸福?故事讲的主要人物是谁。3.学生介绍故事情节并回答问题、乐于助人的品性、理清事件,提高概括总结能力金 鸟教学目标,把握主要内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2.探究小王子的性格特征,是本教案的特点,善良的心灵启迪了我们的心扉?2.恰如其分地鼓励学生的回答:知识与能力、关键内容的选定乃至师生交流时教师的语气等方面都充分考虑到尊重学生: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按情节发展顺序梳理课文。
发展,梳理童话。
3. 金鸟的教案
金 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掌握格林兄弟的基本情况,了解《格林童话》的主要篇目。
2.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过程与方法: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2.探究小王子的性格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2.培养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性。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教学难点:1.掌握阅读童话体裁的基本顺序。 2.判断小王子所作所为是否正确。
3.培养正直善良、乐于助人的品德。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童话故事。
课文以“金鸟”为线索,叙述了小王子发现、寻找金鸟的曲折经历,表达了作者追求真、善、美的思想与愿望。本文情节曲折,脉络清晰;人物形象鲜明生动;语言流畅自然,通俗易懂。
教学策略:由学生反复阅读课文,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分析。课时安排:2课时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复习导入〔屏幕出示问题〕1.什么是童话?2.这种体裁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从旧知识中找出新知识的生发点,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二、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学习目标 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走近作者1.检查同学们课前对作者及作品《格林童话》的了解。2.教师出示自己归纳的最重要的内容,请同学们关注。
〔课件出示〕雅各•格林、威廉•格林兄弟是德国语言学家、童话作家。著有《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勇敢的小裁缝》、《玫瑰公主》等童话,以其丰富的想像、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启迪了孩子们的心扉。
3.老师号召学生如果想了解更多有关格林及《格林童话》的资料,可到图书馆查阅图书资料,也可去网上搜集资料,要筛选重点,选择能帮助我们学习课文的材料,如体裁特点、作者生平、写作风格、写作背景、名家评论等。4.师小结:掌握了这些内容,便于我们理解作品思想及风格,把握文章主旨,也为学习童话课文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格林兄弟及《格林童话》的信息。2.全体同学朗读一遍,加深印象。
3.将没有搜集到的内容补充到自己的材料中,整理在笔记本上。 获取、运用信息是当代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意识,指明获取材料的渠道,教给他们筛选信息的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四、初步感知:1.请同学们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出示听读任务:(1)找出自己不认识的字。(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怎样一个故事?故事讲的主要人物是谁?2.恰如其分地鼓励学生的回答。
3.明确主要人物是小王子。4.〔课件出示〕故事情节:开端:小王子发现金鸟。
发展:小王子寻找金鸟。高潮:小王子被哥哥迫害。
结局:小王子得救并获得幸福。5.〔课件出示〕抓住文章核心,便于整理全文脉络。
6.师小结:我们通过整理故事情节,了解了《金鸟》的主要内容,同时熟悉了阅读童话作品的基本顺序,把这个顺序归纳出来应该是:〔课件出示〕阅读童话作品的基本顺序:(1)了解体裁特点、作者生平、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等。(2)理清故事情节,把握主要内容。
1.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2.完成听读任务。
3.学生介绍故事情节并回答问题。4.分组讨论:围绕“小王子”这一核心人物,按故事发展顺序,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主要情节,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5.请几位同学发言,整理并出示。6.学生读课件内容。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要读懂一篇课文第一步是通观全文,整体把握,梳理童话情节,便是锻炼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
童话故事性强,按情节发展顺序梳理课文,便于迅速把握文章内容。五、理清事件: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理清小王子寻找金鸟的主要经历。
1.默读课文,完成任务。2.班内交流。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六、跳读课文,深入理解内容,分析人物性格。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1.小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2.他带走金宫公主、金马、金鸟对吗?3.大儿子和二儿子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为什么没能找到金鸟?4.狐狸为什么要帮助小王子?国王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5.狐狸在遇见小王子时请求别杀自己,现在又请求杀了自己,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要求:每组派一个代表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 1.跳读课文,分组讨论。
2.分组进行展示。3.学生之间互相欣赏、交流。
本环节意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这些问题的设计具有启发性,意在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学会探究,在此基础上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思维拓展:播放几个以狐狸为主角的动画片,让学生加以比较,说出自己喜爱哪个狐狸及喜爱的理由。 提倡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允许有不同意见。
在比较中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八、小结:〔课件出示〕亲爱的同学们,格林童话以其美丽的憧憬,善良的心灵启迪了我们的心扉,你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各抒己见。
培养学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提高概括总结能力。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充分考虑学生的意愿,尽量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平等语气与学生商讨,是本教案的特点。
在问题的提出,课堂讨论、关键内容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