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楷书学习当中如何背临和意临
意临,就是模仿书法作品的“精气神”。
所以,在临摹的时候,就要放弃掉对于笔画、单个字的过分相似与精确追求,反而要临摹书法作品的篇章布局、留白、写意、意境。也就是说,要“照猫画虎”,粗一看像,但是仔细看可能会有所欠缺。
那么,意临的方法,就是从书法作品的整体角度去观察,仔细观察,之后按照疏密、按照留白、按照意境和每个字的分量,进行摹写。 当然,对于书法大家来说,很多时候也要做意临的练习。
他们可能会带着自己的风格去临摹别人的作品,之后会有整体的一个风格、品格、精气神的呼应。 对于初学者来说,“意临”实际上是降低了一些临摹书法作品的难度。
因为写书法的人都明白,单独字体的笔画和结构是非常难以掌握,需要长期练习才能达成的,而意临不需要对它们有那么严格的要求。但是,意临的作用很大,对于书法作品的风格意境、留白、布局、整体的“气”,有一个了解之后,再进行长时间的练习,无论是从整体还是局部,书法就写得非常好了。
一些浅见,希望回答可以帮到你。
2. 楷书怎么写
首先要选好合适的笔。钢笔,签字笔,圆珠笔均可,但练字最佳的是用钢笔。在写字前,先在其它纸上写几笔,看看出水情况良好后方可动笔。
接下来是纸。纸基本没有什么要求,尽量选择吸墨性强,厚薄适中,书写时有一定阻力的纸,普通的纸就可以了。
墨水。墨水有蓝墨水,红墨水,黑墨水等。纯蓝墨水易褪色,不适合书法练习,黑墨水凝固较快,墨水不会扩散,最适宜练字。钢笔在吸墨水时,不要一下子吸满,有可能损坏钢笔。
练字
刚开始练字时,要选择好你所想要或者说适合的范字。范字可以是古代书法大家的字,也可以是现代书法家的字。。找好范字一个是要好,另一个是要适合于你,能够让练字的效率最大化。
描摹临相结合的练字方法为最佳。刚开始练字应以描摹为主,先体会书法家写一个字的间架结构,等到已经熟练后,就可以开始临摹了。临是练字的关键,只有真正临摹好了,才能把自己的字练好
端正练字态度。在练字时千万不能半途而废,这样就会要重来了。练字的时候,不能为了讲求速度而一下临摹很多张,因以精为主,一张认真写过的字比囫囵吞枣十几张会更有效果。
3. 怎样临写《圣教序》
《圣教序》的由来 唐代僧人玄奘法师西行取经 ,历尽千辛万苦,冒生命危险,才到达印度。
在他取经回归长安时,举国为之震动,太宗对于玄奘艰苦取经的伟大精神非常感动,并谓“胜朝盛事”,对于他在佛学方面的成就,也极端推崇,于是在贞观十九年二月六日敕命他在长安弘福寺中,专门翻译梵经。并为其翻译的《瑜伽师地论》赐予序文,这便是《圣教序》的由来。
《圣教序》成文以后,为了永垂后世,昭示天下,乃筹备将其刻于碑石流传,又因为太宗皇帝深爱羲之书法,故大家认为这篇碑文,非书圣王羲之书法“不足贵”,然羲之乃晋人,不可再起而书之,于是请弘福寺沙门怀仁担任集字拼文工作。释怀仁原是一名擅长王羲之书法的僧人,据说他还是王羲之的后裔,怀仁用集字的方法以王羲之书法拼就《圣教序》全文。
太宗为了方便怀仁的集字工作,特地准许将宫中收藏的大批王羲之字迹供给钩摹缀集。 《圣教序》全文共一千九百零四字,其中包括唐太宗的序文、高宗李治的一篇记和玄奘本人所译的一首经三个部分,怀仁经过了长达二十四年的收集和拼凑、苦心经营,终成此碑。
足见《圣教序》乃王羲之书法之集大成也。此碑广采王书之众长,非常注重变化和衔接,摹刻亦颇为精到,因此可以说,“圣帖”是从王氏书迹中经过挑选合成的,足以代表王氏之书的精华,可称最佳典范。
同时我们也应知道,此碑毕竟是集字,细心观察,还是能发现因原字书写的时间、年龄、情绪、气氛的差异,而笔势的连贯略失自然,以影响全文的浑然和谐。对于这一点,临习者千万不可忽视。
书写工具的选择 一、笔的选择:如用羊毫,不宜过长过软,如用狼毫,不宜过粗过硬,也可用加健中、小白云。笔锋一般在一寸之内。
要用锋颖好的新笔,写秃了的笔不要用。总之,笔是宜小不宜大,锋是宜短不宜长,笔杆是宜细不宜粗,毫是宜尖不宜秃。
能够选择一枝合适的笔,等于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推荐使用——中狼尾 二、墨的选择:书画墨汁加水。
水要用山泉或纯净水。加多少,依墨的浓度而定,过少黏厚枯滞,拖不动笔;过多则肥烂稀薄字无筋骨。
因此首先得调好墨的浓度,笔蘸上去要由尖至根,不要一下蘸得过多过饱。推荐使用—— 中华书画墨。
三、纸的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质地细腻、绵柔的纸,吸水量要小些,如元书纸、报纸、仿古宣、熟宣、包装纸及一些书籍用纸均可。推荐使用——元书纸。
四、《圣教序》字帖的版本推荐—— 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笔画起笔规律原帖分析 笔画起笔规律分析收笔规律分析 折和钩的规律1、方折的写法道理同楷书,但比楷书直接而平实,切笔后侧锋重带(速度较快,不能用楷书的慢速,更不要挑出多余的角),切忌调整中锋再写折,那样会浪费时间,也影响效果。2、圆折的写法圆折的写法其实更简单,关键是手腕要圆转灵活,象画圆弧一样,要中锋运笔,靠手腕的转动边画弧边调整中锋。
3、方钩的写法可参照方折的写法,折完写钩时要有加速度,而不是匀速。特别要注意的是竖钩,很容易用中锋出钩,写出的钩轻薄细尖,缺乏厚重之美,一定要用侧锋出钩。
4、圆钩的写法可参照圆折的写法,折完写钩时要有加速度,而不是匀速。 折和钩字例分类练习 笔画替代规律笔画替代是行书区别于楷书的重要特点之一,行书书写比楷书快而简便,所以必然要以少代多,以短代长,以直代曲,以简代繁。
掌握这一规律为我们实现由学习楷书顺利向学习行书转换带来很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