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敦煌壁画的其中一幅画的作文怎么写
敦煌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
2011年8月我有幸走进敦煌、走进莫高窟。有关敦煌的思绪便也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挥之不去。
我想对于很多人来讲,敦煌是一个传奇,一种梦想;同时敦煌又是一个感动,是又一个时空的轮回流转,缘聚缘散。那是思维禅定的瞬间,那融入慈悲的微笑,那在色彩与线条之间流动的乐章,带领我们穿越了久远的历史长河,重现昔日永恒的时光。
敦煌:敦,大也;煌,光盛也。后喻意:“光明之城也”。
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
他雄踞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在人类文化史的坐标系上,敦煌堪与长安、罗马、耶路撒冷等名城并肩争辉。
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背靠浩瀚的鸣沙山,面对高耸的三危山,前有大泉河流过。
窟前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窟内则美轮美奂、别有洞天。莫高窟开凿于公元366年,以后北凉、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西夏、元诸朝代均有凿建,在唐代达到顶峰,洞窟达1000余。
现存洞窟492个,彩塑2400多身,壁画4.5万余平方米,唐宋木构窟檐5座,直至元代,经历近千年的不断营造,使其成为当今世界上仅存的,集各时期建筑、壁画、彩塑艺术为一体,规模最庞大,内容最丰富,历史最悠久的佛教艺术宝库。1987年12月,敦煌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在世界文化遗产中,莫高窟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莫高窟较早的一批壁画都创作于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
那时,中国的北方动荡不安、战火纷飞,中国的思想文化也面临着一次巨大的裂变。饱受苦难的人们,在因果轮回和苦修超度的佛教信仰中,找到心灵的慰藉,佛教就在这个时期兴盛起来。
莫高窟从此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佛教圣地。 莫高窟的建筑艺术: 莫高窟窟形形制主要有三类:1、印度僧房式禅窟。
系传自西域的印度佛教石窟窟形 , 平面呈长方形或甬道形,主室有壁画和塑像,两侧排列2~4个小禅室,为僧侣坐禅之处。2、塔庙式中心柱窟。
此类窟形具有敦煌本地特征,洞窟平面呈长方形,前厅有仿殿堂的人字坡屋顶,后为中心柱 ,柱四面开1~2龛,有的南北壁塑出阙形龛。3、覆顶殿堂窟 。
平面呈方形覆斗顶,正壁或三壁开龛,为便于善男信女的顶礼膜拜与祈祷之用,窟内活动空间有所扩大。莫高窟在古代许多洞窟前都建有木构建筑,因时代久远及其他原因,今仅存5座唐宋时的木构窟檐 ,其梁柱斗、门窗栏楯均存有当时建筑的特征与风韵。
另外,在莫高窟的历代壁画中,还描绘有各种类型的建筑图像,如楼殿台阁、寺院坛塔、城池关隘、宅院草庐、梯架桥梁等,描绘细致,结构真实,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莫高窟的彩塑艺术:莫高窟因属砾岩,不宜雕刻,因此洞窟内的主体造像为彩塑。
彩塑为石胎或木芯,分圆雕、浮雕、影塑等形式,约3000余尊,最高者达30米 ,最小者仅 10 余厘米,约1400余尊彩塑保存完好,其余多为后世重塑或妆銮。隋唐以前的塑像(包括北凉、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以弥勒像、释迦多宝并坐像、说法像、禅定像、思惟像以及佛传故事中的苦修、降魔、成道、说法等为主,其组成形式,一般为一佛二菩萨,飞天、千佛则以拓模影塑做出;其造型由西域式,即犍陀罗风格的圆脸、直鼻、体壮,半裸披巾,衣纹密集 ,向秀骨清像、褒衣博带,具有中原士大夫风貌的风格转变 。
隋唐时代,塑像进入极盛期,造像有三世佛、三身佛、七世佛、弥勒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观音、势至、阿难、迦叶、天王、金刚力士、供养菩萨及高僧像等。塑像造型已趋于写实,面相丰满圆润,比例适度,姿态优美,神情庄静 ,具有时代特征。
此时的佛像庄严仁慈,天王威武睿智,金刚力士威武有力,而菩萨已呈女性化和世俗化。 莫高窟的壁画艺术 :年代分期大体同于彩塑,其题材主要有:1、佛像。
如释迦牟尼像、弥勒像、阿弥陀佛像、释迦多宝并坐像及三世佛、七世佛 、贤劫千佛等 ;2、佛经故事 。主要取材于《六度集经》 、《 贤愚经》、《杂宝藏经》等佛教经典,有描绘佛祖释迦牟尼生平的佛传故事,有释迦牟尼从投胎入世到成佛说法的生平传记;还大量绘制了释迦牟尼今世成佛度化众生的故事;为恶作乱的五百个强盗,在佛陀的度化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唐僧西天取经、与佛有关的因缘故事等。
3、传统神话题材。表现中国本土宗教或神话的内容,如东王公 、西王母 、伏羲 、女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雷公、羽人等,此类题材出现于北魏晚期,是当时佛道互融在造型艺术中的反映。
4、经变题材。多以一部佛经为内容,始于隋,盛于唐,至元仍有新的创作。
这些通俗易懂的连环画,说法的佛陀、瑞光相接的千佛,无疑是信徒们了解佛教最好的入门教材。5、飞天。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飞天的名称由来 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
飞天从起源和职能上说,它不是一位神。它是乾闼婆与紧那罗的复合体。
乾闼婆是印度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间神,紧那罗是印度古梵文的音。
2. 壁怎么组词
壁垒 壁龛 壁立 壁虎 壁画 壁衣 壁人 壁观 壁钱 壁经 壁炉 壁厨 壁橱
壁厢 壁门 壁障 壁纸 壁书 壁坞 壁挂 壁虱 壁藏 壁角 壁报 壁居 壁邻
壁蟢 壁记 壁镜 壁听 壁宿 壁道 壁塞 壁鱼 壁死 壁影 壁塑 壁带 壁宫
壁茧 壁龙 壁飞 壁牙 壁钟 壁灯 壁毯 壁柜 壁拆 壁饰 壁延
戈壁 峭壁 隔壁 空壁 东壁 绝壁 赤壁 碰壁 影壁 一壁 照壁 半壁 墙壁
面壁 坚壁 鲁壁 四壁 削壁 石壁 破壁 呵壁 奎壁 粉壁 断壁 画壁 坞壁
障壁 青壁 诗壁 剑壁 复壁 堡壁 题壁 旅壁 素壁 油壁 高壁 邬壁 汉壁
穿壁 留壁 灵壁 峻壁 崖壁 桀壁 笆壁 红壁 岩壁 深壁 板壁 凿壁 固壁
赵壁 秦壁 保壁 亭壁 山壁 垒壁 椒壁 孔壁 军壁 云壁 陡壁 向壁 皓壁
匡壁 天壁 屯壁 城壁 营壁 龛壁 乡壁 挂壁 奥壁 霞壁 九壁 秀壁 重壁
寺壁 夹壁 寺壁 列壁 夹壁 穴壁 拂壁 屋壁 龙壁 森壁 邻壁 江壁 踏壁
幽壁 巴壁 铁壁 无壁 隙壁 危壁 髹壁 瑕壁 蜃壁 止壁 管壁 通壁 疥壁
护壁 层壁 鸣壁 这壁 遗壁 闭壁 炤壁 软壁 那壁 进壁 严壁 犂壁 椓壁
退壁
壁立千仞 壁垒森严 壁间蛇影
断壁残垣 作壁上观 坚壁清野 凿壁偷光 半壁江山 高壁清野 油壁香车
断壁颓垣 东壁余光 向壁虚造 赤壁鏖兵 向壁虚构 闭壁清野 半壁山河
乡壁虚造 固壁清野 呵壁问天 断壁残璋 陡壁悬崖 篱壁间物 半壁河山
破壁飞去 从壁上观 铁壁铜墙 面壁磨砖 穿壁引光 深壁固垒 走壁飞檐
面壁功深 隔壁撺椽 隔壁听话 铁壁铜山
留军壁邺 家徒壁立 森严壁垒 贸易壁垒 关税壁垒 深沟壁垒 帘视壁听
帘窥壁听 墙风壁耳 生地壁画
悬崖峭壁 家徒四壁 断垣残壁 悬崖绝壁 颓垣断壁 铜墙铁壁 匡衡凿壁
傍人篱壁 飞檐走壁 日月合壁 陈泰挂壁 颓垣败壁 银山铁壁 东南半壁
冷窗冻壁 悬崕峭壁 九年面壁 飞车走壁 扶墙摸壁 室徒四壁 听篱察壁
冷牕冻壁 杜门面壁 飞沿走壁 铜山铁壁 排门粉壁 铜城铁壁 鏖兵赤壁
3. 壁画的形式
元代皇家宫殿和贵族达官府邸,曾盛行用壁画进行装饰。据文献记载,元代宫中建嘉熙殿,一些著名画家如李□、商琦、唐棣等人曾应召为该殿画壁。蒙古族道士画家张彦辅曾奉□画钦天殿壁。一些贵族、达官为附庸风雅,也请名画家在府邸厅堂内画一些山水、竹石、花鸟一类题材的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毁灭,这类壁画已不复存在。
上述这些情况,在袁桷、范椁、赵孟頫等人的诗集中均有反映。元代壁画的盛行,给一大批民间画工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得唐宋以来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优秀壁画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中国绘画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编辑本段现代壁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艺术上出现了更多的以"表现自我"为中心的艺术形式,现代壁画与建筑环境艺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形
现代壁画
式,为人们创造了一个多元化的文化环境。正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辉煌而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内心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现代建筑环境对壁画的要求,壁画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代壁画无论从表现形式、语言内涵到其社会功能都与传统壁画有着较大差异。
现代壁画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在互联网没有普及的岁月,人们更青睐于写实的、具象的、内容繁冗丰富的,但随着互联网的诞生与普及,人们受着过量信息的困扰,内心变得疲惫,需要的是放松、明快、简约的东西被再一次的肯定,壁画领域也随之而改变,不断地推陈出新,来符合人们的需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