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吊棚
顺序为:确定面积-选择棚面材料-{(1200*2400石膏板或木胶合板)厚度12mm石膏板按400*800钻螺丝。8mm石膏板按600*1200钻螺丝。木板亦可同8mm一样,螺丝数量以300mm一粒为宜}-画好线订木框架(木结构架宽度需做到两块吊顶面相接处之和(可选择30mm的方木条或50*20铝槽)
边框更容易固定:通常用铁钉及风枪固定,在确定不选择铁钉直接敲击固定及无风枪的情况下,取30mm木方用6mm钻头冲击钻及胶粒打墙身孔后用螺丝钻入胶粒或铁钉订入胶粒(施工繁琐,且需要划线做标记)
边框离地高度需和吊顶木框架一致。
建议还是选择专人施工,价格谈妥省事省心。
2. 吊棚的步骤
吊棚的主要步骤如下: 1、绘制现场测量草图,以确定房间管道的分布、房间的高度、房间设施的位置和通风窗的位置。
根据房间的大小和形状画出房间的草图。 2、设计 选择按钮板的颜色和主机的型号、数量,设计出最佳的匹配方案。
计算主龙骨、弯钩、三角龙骨、角线的数量,确定其位置。 3、主龙骨的安装 固定木条的安装。
测量边线和角线向上30英寸的距离,画好线,用墨水桶弹出水平线作为木条的底线。然后水平线在水平线上方约40_处突出,用8_10_的钻头钻孔安装固定条。
孔距20-30u,孔深约50u。 把木条放进洞里,木条不应露出墙壁,并在小木条下面用直线标出洞的位置。
普通钢钉插入固定杆,固定杆固定牢固。 4、铝扣板装配 铝制卡扣必须戴手套!先将铝扣板的四面撕下,从主机龙骨上安装。
把它一块一块地组装到墙上。接缝间隙一致,扣板四角对齐。
将所有边角上的卡箍拉成60度角,然后开始用铝扣件组装第一根龙骨,直到最后两根为止。 应测量实际尺寸。
如果需要切割,应切割并重新组装切割面。切割面应卡在卡和切边角线之间。
如有必要,应将卡拉至90度。铝扣板及修边角线应保持平整(注意:出现不平现象,用木块固定)。
5、最后检查 铝扣板的四对角线平面度和平面度相同。铝扣板拉条方向一致,铝扣板间隙小于1mm。
所有主机均可正常使用。清理现场,用垃圾袋将垃圾带走。
施工要点: 首先应在墙面弹出标高线,在墙的两端固定压线条,用水泥钉与墙面固定牢固。 依据设计标高,沿墙面四周弹线,作为顶棚安装的标准线,其水平允许偏差±5毫米。
遇藻井吊顶时,应从下固定压条,阴阳角用压条连接。注意预留出照明线的出口。
吊顶面积大时,应在中间铺设龙骨。 吊点间距应当复验,一般不上人吊顶为1200~1500毫米,上人吊顶为900~1200毫米。
面板安装前应对安装完的龙骨和面板板材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安装。 格栅吊顶的施工工艺流程 1、木格栅吊顶的作用 木格栅吊顶是家庭装修走廊、玄关、餐厅及有较大顶梁等空间经常使用的方法。
2、木格栅吊顶的施工工艺 准确测量→龙骨精加工→表面刨光→开半槽搭接→阻燃剂涂刷→清油涂刷→安装磨砂玻璃等工艺工具:需要米尺、电锯或者钢锯、电钻、电锤、射枪、手锤、贴钻等工具。
3. 学习学习吊棚的基本知识和简单操作方法及所需工具
(一)悬吊式顶棚的构造 悬吊式顶棚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吊杆、骨架、面层。
1. 吊杆 (1) 吊杆的作用:承受吊顶面层和龙骨架的荷载,并将这茶载传递给屋顶的承重结构。 (2) 吊杆的材料:大多使用钢筋。
2. 骨架 骨架的作用:承受吊顶面层的荷载,并将荷载通过吊杆传给屋顶承重结构。 骨架的材料:有木龙骨架、轻钢龙骨架、铝合金龙骨架等。
骨架的结构:主要包括主龙骨、次龙骨和搁栅、次搁栅、小搁机所形成的网架体系。轻钢龙骨和铝合金龙骨在T型、U型、LT型及各种异型龙骨等。
3. 面层 面层的作用:装饰室内空间,以及吸声、反射等功能。 面层的材料:纸面石膏板、纤维板、胶合板、钙塑板、矿棉吸音、铝合金等金属板、PVC塑料板等。
面层的形式:条型、矩型等。 (二)悬吊式顶棚的施工工艺 (1)轻钢龙骨、铝合金龙骨吊顶: 弹线→安装吊杆→安装龙骨架→安装面板。
(2)PVC塑料板吊顶: 弹线→安装主梁→安装木龙骨架→安装塑料板。(三)施工要点 首先应在墙面弹出标高线,在墙的两端固定压线条,用水泥钉与墙面固定牢固。
依据设计标高,沿墙面四周弹线,作为顶棚安装的标准线,其水平允许偏差±5毫米。 遇藻井吊顶时,应从下固定压条,阴阳角用压条连接。
注意预留出照明线的出口。吊顶面积大时,应在中间铺设龙骨。
吊点间距应当复验,一般不上人吊顶为1200~1500毫米,上人吊顶为900~1200毫米。面板安装前应对安装完的龙骨和面板板材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再进行安装。
格栅吊顶的施工工艺流程 1.木格栅吊顶的作用 木格栅吊顶是家庭装修走廊、玄关、餐厅及有较大顶梁等空间经常使用的方法。、 2.木格栅吊顶的施工工艺 准确测量→龙骨精加工→表面刨光→开半槽搭接→阻燃剂涂刷→清油涂刷→安装磨砂玻璃等工艺 工具:需要米尺、电锯或者钢锯、电钻、电锤、射枪、手锤、贴钻等工具。
4. 八股文怎么写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所采用的一种专门文体。又叫制艺、制义、时艺、时文(相对于古文而言)、八比文等。它要求文章必须有四段对偶排比的文字,总共包括八股,所以称八股文。“股”或“比”,都是对偶的意思。
八股文滥觞于北宋。王安石变法,认为唐代以诗赋取士,浮华不切实用,于是并多科为进士一科,一律改试经义,文体并无规格,不一定要求对仗排偶。但有的考生不自觉地运用排比笔法,写成与八股文类似的文章。元代科举考试,基本沿袭宋代。明代洪武元年(1368),诏开科举,对制度、文体都有了明确要求。成化年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八股文更为兴盛,并逐渐形成比较严格的程式。此后,一直沿用下来,直到戊戌变法后,才随着科举考试的停止而废除。
八股文的基本特点,大致为以下几方面:1.题目一律用《五经》、《四书》中的原文。2.内容必须以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3.体裁结构有一套固定的格式。全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
八股文的字数也有限定。明初制度:乡试、会试,用《五经》义一道,500字。《四书》义一道,300字。清康熙时要求550字,乾隆以后一律以700字为准。书写亦有格式。
明清两代,八股文是几乎所有官私学校的必修课。从童试到乡试、会试都要用它。不会写八股文,就无法通过科举考试,就难以做官。而八股文的惟一用途,即在于应付科举,此外毫无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