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25*29的格子乘法怎么写
把每一个方格都用斜线分成知两个三角形,把两个乘数分别写在道表格的上边和右边。
右边乘数的每一位与上边乘数的每一位都要相乘,乘得的积写在相应的格里(积是一位的,如二二得内四,4写在右下角的三角形里;积是两位的,如二五一十,1写在左上角的三角形里,0写在右下角的三角形里)。最容后,从右下角(个位)开始,把每一斜行的数相加,结果写在表格下边。
个位,只有一个5;十位,0+4+8=12(向百位进1);百位,1+4+1+6+1= 13;千位,8+3+1=12。结果是425*29=12325。
2. 格子乘法怎么用
357X46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所以确定格子为3X2个格子。首先,我们把第一个因数357写在格子的上方,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来写,把第二个因数46写在格子的右侧,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现在开始相乘了,先用十位上的4去乘357,所得的积写在第一行相应的格子当中。4X7等于28,把十位上的2写在斜线的上方,个位上的8写在斜线的下方,以此类推进行计算。再用个位上的6乘357,计算方法与前面相同。现在开始相加了,要计算格子中每斜行中各数之和。先看右下角第一斜行,只有一个数2,直接把它落下来,这个位置相当于现今竖式计算中积的个位。再看第二斜行,8+4+0等于12,因为满十了,要向前一位进一,在自己的位置上写2,这个位置相当于竖式计算中积的十位。就这样加下去,百位写4,千位写6,万位写1。然后把结果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写下来。357X46=16422。
格子乘法可以广泛应用在整数乘法当中。
3. 这个格子乘法怎么做
在数学书上有,先把因数分别写在上和右边,然后算6*7=42,写在右上角的格子上,4写左边,2写右边,以此类推,填好格子;最后,把同一斜线上的数相加:0落下;2+3+0=5,5写在下左方;4+8+2=14,向前进一位,4写在左下方;2+1=3,3写在左上方,因此得到:46*75=3450。
例如计算乘积1236*245:先画一个矩形,把它分成4*3个小格,在小格边上依次写下因数、因数的各位数字,再用对角线把小格一分为二,分别记录上述各位数字相应乘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把这些乘积由右到左,沿斜线方向相加,相加满十时要向前进一。最后得到1236*245=如图所列的答案 302820
4. 格子乘法中357*46=怎么写
500多年前,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讲述了一种“格子乘法”,后来传入中国,在明朝的《算法统宗》中称为“铺地锦”。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357*46”的积吗?
46*75=3450
357*46=
分析与解:初看这道题,对“铺地锦”的计算方法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用乘法竖式的算法同它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铺地锦”的计算方法。具体过程可以分成以下两步进行:
一. 写出竖式
二. 比较对照
1. 比较因数和积的书写位置。一个因数46分别写在格子的上方,另一个因数75写在格子的右面。积3450,从低位起,依次写在格子的左边和下边。
2. 比较部分积的写法。先看46乘以个位上的5,其中6与5的积30写在格子右下角的小格内,“0”写在斜线的下边,“3”写在斜线的上边;4与5的积20写在格子左下角的小格内,“0”写在斜线的下边,“2”写在斜线的上边。接着看46乘以十位上的7,其中6与7的积42、4与7的积28,分别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和左上角。
3. 比较部分积相加的方法。笔算乘法的结果,是由各个部分积相加得到的。那么“铺地锦”中的积3450是怎么得出的呢?从图中可以看出:3、4、5、0是由各条斜线格上的数相加得到的。从右下角开始,第一条斜线格上单独一个0;第二条斜线格上“2+3+0=5”;第三条斜线格上“4+8+2=14”,格子外写4,1进到下一斜线格中,与第4条斜线格上的2相加得3。
4. 比较算理。四条斜线格相当于竖式中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每条斜线格上的数相加,相当于相同数位相加。例如,右下角第二条斜线格上“2+3+0”,即表示2个十加3个十,再加0个十,得5个十(50)。
以上说明,“铺地锦”和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同,但算理相同,结果相同。现在用的笔算乘法比“铺地锦”简便得多了 。
5. 格子乘法怎么算(百度传课)
先把因数分别写在上和右边,然后算6*7=42,写在右上角的格子上,4写左边,2写右边,以此类推,填好格子;最后,把同一斜线上的数相加:0落下;2+3+0=5,5写在下左方;4+8+2=14,向前进一位,4写在左下方;2+1=3,3写在左上方,因此得到:46*75=3450。
例如计算乘积1236*245: 先画一个矩形,把它分成4*3个小格,在小格边上依次写下乘数、被乘数的各位数字,再用对角线把小格一分为二,分别记录上述各位数字相应乘积的十位数与个位数,把这些乘积由右到左,沿斜线方向相加,相加满十时要向前进一。最后得到1236*245=如图所列的答案 302820 mypast_一个找回过去的地方。
6. 格子乘法中357*46=怎么写
500多年前,意大利的一本算术书中讲述了一种“格子乘法”,后来传入中国,在明朝的《算法统宗》中称为“铺地锦”。
你能仿照下面的例子算出“357*46”的积吗? 46*75=3450357*46=分析与解:初看这道题,对“铺地锦”的计算方法不容易理解。如果我们用乘法竖式的算法同它比较一下,就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找到“铺地锦”的计算方法。
具体过程可以分成以下两步进行:一. 写出竖式二. 比较对照1. 比较因数和积的书写位置。一个因数46分别写在格子的上方,另一个因数75写在格子的右面。
积3450,从低位起,依次写在格子的左边和下边。2. 比较部分积的写法。
先看46乘以个位上的5,其中6与5的积30写在格子右下角的小格内,“0”写在斜线的下边,“3”写在斜线的上边;4与5的积20写在格子左下角的小格内,“0”写在斜线的下边,“2”写在斜线的上边。接着看46乘以十位上的7,其中6与7的积42、4与7的积28,分别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和左上角。
3. 比较部分积相加的方法。笔算乘法的结果,是由各个部分积相加得到的。
那么“铺地锦”中的积3450是怎么得出的呢?从图中可以看出:3、4、5、0是由各条斜线格上的数相加得到的。从右下角开始,第一条斜线格上单独一个0;第二条斜线格上“2+3+0=5”;第三条斜线格上“4+8+2=14”,格子外写4,1进到下一斜线格中,与第4条斜线格上的2相加得3。
4. 比较算理。四条斜线格相当于竖式中的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每条斜线格上的数相加,相当于相同数位相加。例如,右下角第二条斜线格上“2+3+0”,即表示2个十加3个十,再加0个十,得5个十(50)。
以上说明,“铺地锦”和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不同,但算理相同,结果相同。现在用的笔算乘法比“铺地锦”简便得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