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针和线 寓言怎么写
针和线
早晨,和煦的阳光照进了针线盒,两位新朋友----针、线伸了个懒腰。
“大家好!我是线,你们看我是用蚕丝纺成的,还用了高档染料染成了金黄色,看我像不像一位金发女郎?”说着线在大家面前翩翩转了一个圈,大家啧啧赞叹。
“我是针,穿着银色时装,我的身材可苗条了!”针激动地与新朋友们拥抱。
“啊!”红线妹妹突然尖叫了一声,指着针大叫:“啊呀!你……你的脚又尖又硬,扎得我好疼!”
黄线姐姐一边抚摸着涕泪涟涟的红线妹妹,一边指着针大叫:“你没长眼睛啊?”
“你才没长眼睛呢!这是什么?”针指了指自己的头部的眼孔。
“噢,原来是个独眼龙!”
“真丑!”
“硬邦邦的,哪像我们,穿梭在布缝里袅娜纤巧!”
“就是!我们出生高贵,可它从一个破铁匠铺出来的,还好意思与我们为伍?”
线你一言我一语,把针一脚踢开……
有一天,主人找出针线,将线穿进针眼,顺着绽开的裤缝,缝起了牛仔裤。
“哈哈,咋样?你终究难逃我的法眼!”针一边牵着线在牛仔裤缝上穿行,一边自鸣得意。
“放开我!你这个又丑又硬的家伙!”说着一用力挣脱了针眼,气呼呼蜷缩在裤子上,只喘粗气。
没了线,主人把针插在离针不远的裤腿上,主人看着躺着的线,以为裤子太厚了,于是又找出一只顶针,用手指沾了一点吐沫,将线头在两指间捻了又捻,才将线头塞进了针眼。
“怎么样?没了我,你就动弹不得!”
“离开我,你只能干瞪眼!”
“其实,你们谁都离不开谁!”顶针一边用力挺针头,一边劝解道,“没了针,线啊你怎么能走南闯北,纵横东西,而针你即使能飞檐走壁,没了线,到头来,只能空留一串脚印,孑然一身!”
“是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些呢?”针和线异口同声。
“哈哈……”主人飞针走线,一路上,洒下了它们的欢声笑语。
2. 写一段打针过程怎么写
给你几个比较好的开头参考吧~~ 好些小朋友都长大了,长得强强壮壮,说什么都不怕,可是要说起打针,那可就趴在地上十个人也拉不起来。
而我打针那可说是家常便饭,不就是打针吗!有什么好害怕的。不瞒你说,我第一次打针时,还称过英雄呢! 有一些小朋友生病了,害怕打针,一看到针尖就“哇哇”直哭,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了,还有的吓得尿裤子呢!而我只五岁时就不怕打针了,连一滴眼泪都没流,眉头都不皱一下,你说我是不是一个坚强的“小英雄”。
我第一次打针是在幼儿园。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天上下着蒙蒙细雨,我们正在教室里玩积木。
忽然,有一位胖胖的阿姨走进来了。她肩上挎了一只木箱子,箱子上有一个血红血红的“十”字,让人看了胆战心惊。
当时,阿姨和蔼可亲地对我们说:“小朋友们好!我是来为你们打针的胡医生。马上我们就要开始打针了。
当我害怕时,遇到困难时,我眼前总清晰的浮现出第一次打针的情形。总听见我勇敢的说我不怕了,我不怕了!那一天正好是春天,是多病的季节,学校组织打预防针。
唉!真是惨啊!但为了不得大病,我只好勉强同意了。 找了4个开头,你看看满意不,不行我再找,你找我求助,我一定帮到底。
3. 看图猜成语写着坐针字是什么成语
看图猜成语写着坐针字是什么成语——如坐针毡。
如坐针毡
rú zuò zhēn zhān
【解释】象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出处】《晋书·杜锡传》:“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
【结构】动宾式。
【用法】多用来形容心情不安定。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正音】毡;不能读作“tǎn”。
【辨形】毡;不能写作“毯”。
【近义词】坐立不安、手足无措、局促不安
【反义词】泰然自若、心安理得
【辨析】~和“坐立不安”都形容心神不宁;但~含有比喻色彩;比“坐立不安”更生动。
【例句】儿子离家出走了;一张字条也没留下;两口子捶胸顿足;~。
【英译】sit on pins and needies
【成语故事】西晋时候有个叫杜锡的人,学识渊博,性格非常耿直,在做了太子中舍人以后,多次规劝晋惠帝的儿子愍(mǐn)怀太子。愍怀太子不仅不听劝告,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便故意在杜锡坐的毡垫中放了一些针。杜锡没有发觉,屁股被扎得鲜血直流。第二天,太子故意问杜锡:“你昨天出了什么事?”杜锡难以开口,只好说:“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干了些什么。”太子说:“你喜欢责备别人,为什么自己也做错了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