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档案中的全宗号,档案号,目录号该怎么填写
DA/T13—94 档号编制规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号的结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档案馆(室)编制档号。 2 术语 2.1 档号 档案馆(室)在整理和管理档案的过程中,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的一组代码。
档号是存取档案的标记,并具有统计监督作用。 2.2 全宗号 档案馆(室)给定每个全宗的代码。
2.3 案卷目录号 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代码。 2.4 类别号 馆(室)藏档案类别的代码。
2.5 项目号 产品、工程、课题、设备等档案的代字和代号。 2.6 案卷号 案卷排列的顺序号。
2.7 件号 案卷内文件的顺序号。 2.8页(张)号 案卷内文件每页(张)的顺序号。
2.9 代码 一个或一组有序的、易于计算机和人识别与处理的数字、字母、汉字及其它符号。 3 档号编制原则 3.1 唯一性原则 档案馆(室)内档号应指代单一。
不同编号对象应赋予不同代码,一个代码只表示一个编号对象。 3.2 合理性原则 档号结构必须与馆藏档案的整理分类体系相适应。
3.3 稳定性原则 档号一经确定,一般不应随意改变。 3.4 扩充性原则 档号必须留有适当的递增容量,以便适应不断扩充档案的需要。
3.5 简单性原则 档号力求简短明了,以便减少代码差错,节省存贮空间,提高处理效率。 4 档号的结构 档号结构分为三种: 4.1 第一种结构为: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 全宗号-案卷目录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4.2 第二种结构为:全宗号——类别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n-***-*** 全宗号- 类别号 - 案卷号- 件、页(张)号 4.3 第三种结构为:类别号——项目号——案卷号——件、页(张)号。
即:***……n-***……n-***-*** 类别号 - 项目号 -案卷号 -件、页(张)号 4.4 档号中左边为上位代码,右边下位代码,连写时上、下位代码之间用“-”(短横)相隔。 4.5 件号、页(张)号可根据档案保管和使用的需要,选择一项编号。
5 档号的编制方法 5.1 全宗号的编制方法 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其中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
全宗号的格式是:* *** 全宗属类代码 全宗顺序号 5.1.1 全宗属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5.1.1.1 在一个档案馆内,全宗属类代码不应重复。 5.1.1.2 全宗属性单一的档案馆可以“0”作属类代码。
例一:某省档案馆藏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档案第13号全宗,标识为“X013”。 例二:某市档案馆藏旧政权档案第4号全宗教,标识为“J004”。
例三:某县档案馆藏建国后档案第127号全宗,标识为“0127”。 例四:河北省档案馆藏原热河省第123号全宗,可标识为“R123”。
例五:四川省档案馆藏已撤销的川东行署003号全宗,可标识为“D003”。 例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第74号全宗,标识为“0074”。
5.1.2 全宗顺序号的编制方法 5.1.2.1 全宗属类内的各个全宗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 5.1.2.2 在一个属类内不应有重复的全宗顺序号。
5.2 案卷目录号的编制方法 案卷目录号以三位阿拉伯数字标识。 5.2.1 案卷目录号应根据全宗内档案整理状况设置。
可按不同时间,不同组织结构,不同保管期限,不同专题或不同载体形态设置案卷目录号。 5.2.2 每一案卷目录所含案卷数量一般以三位数为宜。
即,案卷目录内案卷数量不足100时,一般不另立案卷目录,亦不另编案卷目录号;案卷数量超过1000时,一般应另立案卷目录,并另编案卷目录号。 5.2.3 在一个全宗内不应有重复的案卷目录号。
5.3 类别号的编制方法 5.3.1 类别号由汉字、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标识。 5.3.2 不同级位的类别之间可用间隔符“.”分开。
不产生误解时,可省略间隔符。类别号一般不应超过三级。
5.3.3 在一个档案馆(室)内或一个全宗内,不应有重复的类别号, 5.4 项目号的编制方法 项目号引用有关管理部门编制的项目代号。 5.5 案卷号的编制方法。
5.5.1 案卷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识。 5.5.2 目录内的案卷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5.5.3 每一案卷目录内的全部案卷只应编一个流水顺序号。如一个目录出现两个以上(含两个)案卷流水顺序号时应重新编案卷号或分设案卷目录;如一个案卷流水顺序号分登两个以上(含两个)案卷目录时应合并为一个目录号或按目录分编相应数目的案卷流水号。
5.6 件号的编制方法 5.6.1 不装订的案卷,卷内文件必须单件装订编号。 5.6.2 件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5.6.3 卷内文件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5.6.4 件号前必须同时列写案卷及其以前各号。
5.7 页(张)号的编制方法 5.7.1 页(张)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5.7.2 卷内文件各页(张)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
不应有空号。
2. 会计档案的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怎么填写
凭证档案盒:日期、月份,当月共多少册,本盒是第多少册,凭证号是从多少号至多少号,全宗号:填写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企业可填写表达单位的汉语拼音代字。
目录号: 填写整个案件档案所属的目录编号, 不允许重复的文件目录编号在相同的总数, 企业或单位准备分类方案参照试验规则的试验规则工业企业档案分类, 可填写类别特征代码。
案例文件编号: 目录中案例文件的序列号, 并且不允许在同一文件目录 (或分类系统的最低级别) 中使用重复的文件号。案例文件编号: 根据会计凭证时的会计凭证框或会计文件框上相应的项目填写。一个完整的宗地下有多个目录, 一个目录下有多个文件, 一个文件有多个文档 (即多个单独的文件)。
案卷号:报表,账簿,404类跨年度大流水,凭证年内流水。目录内案卷的顺序编号,在同一个案卷目录(或分类体系的最低一级类目)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号。
扩展资料
档号按照以下要求编制:
a)全宗号: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用4位数字或者字母与数字的结合标识,按照DA/T 13-1994编制。
b)档案门类代码·年度:归档文件档案门类代码由“文书”2位汉语拼音首字母“WS”标识。年度为文件形成年度,以4位阿拉伯数字标注公元纪年,如“2013”。
c)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30年、定期10年,分别以码“Y”、“D30”、“D10”标识。
d)机构(问题)代码:机构(问题)代码采用3位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标识,如办公室代码“BGS”等。归档文件未按照机构(问题)分类的,应省略机构(问题)代码。
e)件号:件号是单件归档文件在分类方案最低一级类目内的排列顺序号,用4位阿拉伯数字标识,不足4位的,前面用“0”补足,如“0026”。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归档文件整理
3. 单位档案如何填写封皮
各类档案的封皮填写是不同的,比如按时间年限分的,长期,短期,按秘密等级分的绝密,秘密,按你的公司的行政部分等等所以你如果想问的话,最好是再问的具体点再有推荐你本书看,现代文秘学的档案管理办法。
一般全宗号是指你的档案已经分成的大类别的区别号码(也就是说这个文件如果是长期的那么所有长期文件都一个相同的号码)目录号是指在同一个全宗号下面的顺序号:例如:你把这个文件归档到长期里,那么今年前面肯定有了长期文件进行了保存,如果前面是五个,并按0001开始编号,那么你的现在存的第六个就是0006号,并在归档后的材料目录上需要写文件主要内容,以方便查阅。
4. 单位档案如何填写封皮
各类档案的封皮填写是不同的,比如按时间年限分的,长期,短期,按秘密等级分的绝密,秘密,按你的公司的行政部分等等
所以你如果想问的话,最好是再问的具体点
再有推荐你本书看,现代文秘学的档案管理办法。
一般全宗号是指你的档案已经分成的大类别的区别号码(也就是说这个文件如果是长期的那么所有长期文件都一个相同的号码)
目录号是指在同一个全宗号下面的顺序号:例如:你把这个文件归档到长期里,那么今年前面肯定有了长期文件进行了保存,如果前面是五个,并按0001开始编号,那么你的现在存的第六个就是0006号,并在归档后的材料目录上需要写文件主要内容,以方便查阅
5. 会计凭证档案盒 全宗号 目录号 案卷号 怎样填写
凭证档案盒:日期、月份,当月共多少册,本盒是第多少册,凭证号是从多少号至多少号,
全宗号:填写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企业可填写表达单位的汉语拼音代字
目录号:填写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编号,在同一个全宗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目录号,企业或参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编制分类方案的单位,可填写类别特征代码。
案卷号:目录内案卷的顺序编号,在同一个案卷目录(或分类体系的最低一级类目)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号。
案卷号:根据整理会计档案时会计凭证盒或会计档案盒上的对应项目填写。
6. “全宗介绍”是什么
《1》全宗介绍亦称全宗指南、全宗说明。
是以文字叙述的形式,较全面地介绍和揭示某一全宗档案内容、成份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引导性检索工具。是介绍和揭示档案馆(室)所保存的某一个全宗档案内容和成分及其利用价值的一种材料。
全宗介绍主要有三类:一是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全宗介绍;二是联合全宗指南与档案汇集介绍;三是人物全宗介绍。 《2》编写方式主要沿以下形式: 第一部分 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 简介主要包括:立档单位名称(含更改名称)、组建情况、成立时间;地点、性质、任务、职能、隶属关系、所辖区域;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能、主要负责人姓名及变化情况;经历的重大事件、执行的特殊任务及机构变化情况等。
第二部分 全宗内档案内容和成份介绍 这部分是全宗指南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整个全宗指南的编写质量,编写时应客观、准确、真实、语言简练、文字表达清楚、方便利用。档案内容和成份介绍主要包括:档案的来源、产生时间、数量;档案的内容、成份、可靠及完整程度;整理、鉴定、利用、编研情况;编制检索工具的种类与用途;档案是否遭受过损失或销毁,受损原因,时间、受损档案的具体内容,数量等。
对联合全宗,应写明划分全宗时所定的综合名称。对档案汇集介绍,则应说明编制汇集的时间、原因、结构、特点。
对人物全宗,除要写明人物的姓名、生平、年代、职务、社会地位外,还须揭示人物的社会活动、家庭主要成员、重要社会关系以及档案材料的来源、数量、整理、利用等情况。 《3》介绍的方式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按问题介绍。
以档案内容为主线,把档案内容分成若干问题,组成章节体系。每一问题要有确切的题目,题目下介绍属于该题的档案有关内容。
主要适合按问题分类整理的全宗。 ②按组织机构介绍。
以组织机构为主线,把立档单位的组织机构名称作题目,按一定顺序,分别介绍各组织机构的档案情况。主要适合按组织机构分类整理的全宗。
③按档案形成时期介绍。把全宗内的档案按立档单位工作活动的历史阶段立题介绍。
主要适合于在不同时期机构、职能有重大变化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全宗。 介绍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①简要介绍,即只综合、概括性的介绍。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不太重要的全宗和不宜公开内容的全宗。 ②详细介绍,即对档案内容和案卷逐一作具体介绍。
这种方法一般适应于重要的而案卷数量不多的全宗。 ③一般与重点介绍相结合的方法,即对有的档案内容及案卷作综合、概括性介绍,对重要的,能反映立档单位主要工作职能活动和有特殊价值的档案内容及案卷作重点详细介绍。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全宗。 第三部分 全宗指南的辅助材料 为便于全宗指南的使用,可编制一些辅助材料,如人名、地名索引,目录、注释,立档单位和全宗历史参考材料目录等。
辅助材料的编制应视具体内容而定,需要则编。 《4》全宗指南的结构 全宗指南是向利用者介绍和报道全宗构成者(立档单位)及其所形成档案情况的工具书。
由封页、正文、备注三部分组成。其结构形式如下: 封页 正文 a.全宗构成者沿革 b.全宗内档案情况简介 c.全宗内档案内容与成分介绍 备注 4 封页项目 封页项目包括:全宗指南名称、时间、全宗号。
4.1 全宗指南名称 4.1.1 全宗指南名称由全宗构成者的名称(全称或通用简称)加“全宗指南”构成。 例:北京市计划委员会全宗指南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形成的档案在全宗指南名称的书写上应加限定词。
例:1.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宗指南 2.民国重庆市民政局全宗指南 3.民国政府(汪、伪)外交部全宗指南 4.礼部(清)全宗指南 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个人全宗,在人名后用圆括号注明所属年代。 例:1.端方(清)全宗指南 2.蒋中正(民国)全宗指南 3.冯玉祥(民国)全宗指南 4.2 时间 全宗内档案文件的其止年代,一般采用公元年表示,必要时可使用朝年或其它特殊纪年方式表示,亦可以其一为主,另一为辅,为辅者加圆括号书于为主者正下方。
例:1.1928──1948 (民国十七──三十七年) 2.光绪三十二年──宣统三年 (1906──1911) 4.3 全宗号 本全宗指南所对应的全宗的编号 5 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 全宗构成者沿革简介由全宗构成者名称、时间、主要只能、隶属关系、全宗构成者主要负责人名录、内部机构设置及其各历史阶段演变情况等内容组成。 5.1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 5.1.1 全宗构成者的名称按全称书写,通用简称书写在全称后面的圆括号内。
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纪委) 5.1.2 全宗构成者所有曾用名按时间顺序书写在全宗构成者的沿革中。 5.2 时间 全宗构成者沿革应结合时间撰写,和下列内容有关的时间应反映在全宗构成者沿革中. a.全宗构成者成立、合并、改组、更名和撤销时间。
b.全宗构成者内部机构的设置及重要部门的调整、增设、合并、更改、撤销时间。 c.全宗构成者上级主管机关变更时间。
d.其它所有反映全宗构成者重要活动的时间。 5.3 主要职能 5.3.1 全宗构成者的性质特征。
5.3.2 全宗构成者的职权范围。 5.3.3 全宗构成者的主要工作与任务。
5.4 隶属关系 5.4.1 全宗。
7. 凭证封壳(会计档案)的全宗号 目录号 和卷号怎么写
全宗号:填写档案馆给立档单位编制的代号。企业可填写表达单位的
代字
目录号:填写全宗内案卷所属目录的编号,在同一个全宗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目录号,企业或参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编制分类方案的单位,可填写类别特征代码。
案卷号:目录内案卷的顺序编号,在同一个案卷目录(或分类体系的最低一级类目)内不允许出现重复的案卷号。
保管号:根据整理会计档案时会计凭证盒或会计
上的对应项目填写。如2013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