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师表怎么写的
原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补阙(quē)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háng )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zhǎng)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shù)竭驽(nú)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jiù)。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译文 先帝创建全国统一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裂成魏、蜀、吴三个国家,我们蜀国贫穷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然而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贞的将士们在边境上奋不顾身,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对他们的特殊恩典,想要报答在陛下身上啊。
陛下应该广泛地听取群臣意见,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振奋有抱负的人们的志气,而不应随便看轻自己,说出不恰当的话,以至于堵塞了忠臣劝谏的道路。 宫廷中和朝廷中,都是一个整体,对官员善恶的处罚,不应不一样。
如有做坏事,触犯律令或者忠心为国做好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造成宫中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啊。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这都是些品德善良诚实、志向思虑忠贞纯正的人,所以先帝才选拔来给予陛下。
我认为宫内的事情,事无论大小,应当征询他们的意见,然后再去施行。一定能够弥补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好处。
将军向宠,性情德行平和公正,通晓军事,过去任用的时候,先帝称赞说他能干,所以大家商议推举他为中部督。我认为军营里的事情,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征询他的意见,就一定能够使军队团结和睦,好的坏的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远避小人,这是汉朝前期所以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远避贤臣,这是汉朝后期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的时候,每次跟我谈论起这些事,对于桓帝、灵帝的做法,没有不痛心和遗憾的。
侍中郭攸之、费祎,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以死报国的忠臣,诚愿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王室的兴盛,就时间不远了。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只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谋求在诸侯那里扬名做官。
先帝不介意我出身低下身份低微,亲自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激动,于是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后来正遇危亡关头,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至今已有二十一年了。
先帝深知我做事谨慎,所以临去世时把国家大事嘱托给我了。接受遗命以来,日夜担忧兴叹,唯恐托付给我的大事做的没有成效,从而损害先帝的明察。
所以我五月率兵南渡泸水,深入荒芜之境。如今南方已经平定,武库装备充足,应当勉励三军,北伐平定中原地区,我希望竭尽自己低下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复兴汉朝王室,迁归旧日国都。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心于陛下的职责的事。至于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措施,毫无保留地进献忠言,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了。
希望陛下把讨伐曹魏的任务交给我,如果不能成功,那就惩治我失职的罪过,用来告慰先帝的神灵。如果没有发扬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的怠慢,用来揭示他们的过失。
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询问治国的好道理,识别采纳正确的。
2. 以遗憾为题的作文怎么写
生命中的遗憾
人的一生必定会有许多的遗憾,有些东西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但是,与其嗟叹光阴流逝不可回头,痛苦不堪,还不如好好把握手中的一切,不要让它们成为下一个遗憾。
海伦凯勒聪敏好学,但是,上帝却没有给他正常人的健康体魄,这不仅是一种遗憾,甚至是一个悲剧。但是,他凭着坚强的毅力做到了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是哲学缺憾激励她奋发向上,走向成功。 有时候,某些东西的失去会让你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有了遗憾并不可怕,可怕的事你放不下那些执著,总沉湎在过去的悲哀中。一蹶不振。只要看开一点,你就会明白,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从遗憾中走出来,才能不让遗憾再次发生。
失去固然是一种遗憾,想得到有暂时无法得到也是一种遗憾。不及时疏导,都会积压在心中成为一种郁闷。如果不及时痛苦的煎熬中摆脱出来,就会被痛苦的烈火烧焦,对于这种情况,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种遗憾转化成为一种动力。让他成为争取下一个目标的原动力。让自己新的美梦成真。
一直以来,我们中许多人都把遗憾看作是一场让人叹息的悲剧。可是谁又曾想到遗憾会产生一种特殊的力量?甚至会成为成功的踏脚石。
一位立志要考中国人民银行的研究生的青年,三大部《中国金融史》几乎翻烂。遗憾的是他屡屡未能考中。但他并没有消沉下去。他始终相信:失之东隅,必能收之桑榆。在这一期间,有朋友不断那一些古钱向他讨教,起初,他细心解释不厌其烦,后来见问的人多了,便写了《中国历代钱币说明》一书,此书一出,便轰动全国,而一举成名。
可望不可及的梦难以实现是一种遗憾,犯下无法弥补的的错误是一种遗憾,错过一个难得的机会是一种遗憾………可是人生不如得的事常常是十之八九。只要你勇敢的往前走,错过此处的风景还有别处的的风景。泰戈尔有一句名言: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时,你也将错过星星。
换一个角度看遗憾,遗憾也是一种美。只是这种美凄凉中带有艳丽。如断臂的维纳斯。如果这个世界上什么事都是完美那就没有真正的完美。正是有了这些不完美,才能让衬托出其他的完美。更重要的是在遗憾中会催生一种向上的力量,难道不能说,遗憾也是一种美。
转个弯,世界会更大,放弃一个遗憾,一定会创造出比遗憾更得的辉煌。
生命中的遗憾 凋零的花朵是遗憾的,然而它却可以融入泥土滋润万物;断翅的鸟儿是遗憾的,然而它却可以唱出动人的音符;失明的贝多芬是遗憾的,然而《第七交响乐》却令人震撼;断臂的维纳斯是遗憾的,然而它的美可却让全世界惊叹。
遗憾是一粒包裹着苦涩的糖,甜蜜是它的后味。终生仕途不顺,屡遭排除的李白的命运是苦涩的,然而他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豪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曾让多少文人墨客心向往之;陶渊明的抛官弃职是令人遗憾的,然而他那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飘逸曾让多少人砰然心动。他们抛却了那份苦涩的外衣,体味到了那份遗憾背后的甜蜜,他们的人生也因此变得美丽,变得超凡脱俗。
遗憾有时也可以是一种优点。有一位左臂残缺的少年向一位教练请教摔跤,这位教练只是让他重复训练一个动作。在一次比赛中,他出乎意料地夺得冠军。他大惑不解,求教于教练。教练告诉他,破解这一招的唯一方法是抓住对方的左臂,这正是教练教他的那一着。
遗憾也是一种美丽,不必去为你的相貌遗憾,你有一颗真诚的心;不必去为今朝的失足遗憾,明日的成功会更辉煌。水流不必为自己的软弱遗憾,他可以哺育万物,滋润苍生;蜜蜂不必为天生的瘦小而遗憾,他酿造的蜂蜜深受人民喜爱。 遗憾不是无能,他是另一种意义的收获;遗憾不是软弱,他是另一种形式的伟大;遗憾不是失意,他是另一个方向的追求。
遗憾是一种美,一种超越常态的美,它拥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泽被万物的神奇。这种美更让人向往,更诱人追求。面对繁花成落英,新颜换旧貌的遗憾,我们未免伤感;面对今朝的失足,我们总会悔恨;面对贫困家境,我们未免心痛。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从伤感、悔恨,心痛的背后发掘那独特的美,生活就会变得美丽而诱人。
面对生命中的遗憾,请用别样的心情去挖掘美丽,喜迎未来。
3. 使人遗赵王书,遗是读yi还是读wei
遗 wèi 〔动〕 (1) 给予;馈赠 [make a present;offer as a gift] 相遗以水。
——《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
——《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3) 送交;交付 [turn over;hand over;pay] 遗赵王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
——《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4)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5) 输送 [carry]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6) 加给 [add]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
——《诗·邶风》 (7) 另见yí 基本词义 遗 yí 〔动〕 (1) (形声。从辵(chuò),贵声。
本义:遗失) (2) 同本义 [lose] 遗,亡也。——《说文》 遗,离也。
——《释言》 不遐遗。——《易·泰》 君惟不遗德刑。
——《左伟·成公十六年》。注:“失也。”
得人遗契者。——《列子·说符》。
注:“弃也。” 郢人有遗燕相过书者——郢书燕悦 亡矢遗镞。
——汉·贾谊《过秦论》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后汉书·列女传》 小学而大遗。
——唐·韩愈《师说》 行若遗。——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3) 又如:遗簪坠屡(失落的簪和鞋。
比喻旧有的东西);遗佚(散失亡佚);遗逸(指散失之物);遗宝(遗落的宝物);遗简(失散的书籍) (4) 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omit;leave out]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 (5) 又如:遗珠弃璧(喻遗弃俊才);遗才(有才能而未被发现或重用的人);遗贤(受埋没而不为世所知的贤人) (6) 遗弃;舍弃 [abandon] 故旧不遗。
——《论语·泰伯》 必遗乎今。——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7) 又如:遗世(抛弃世事,避世);遗荣(放弃荣华富贵,辞官归隐) (8) 不自主地排泄 [involuntary discharge of urine,etc.] 朔尝醉入殿中,小遗殿上。
——《汉书》 (9) 又如:遗溺(遗尿。不自由的排尿);遗精;遗溲(小便失禁) (10) 残存。
留下 [hand down;leave behind at one's death] 地有遗利,民有余力。——汉·晁错《论贵粟疏》 (11) 又如:遗孽(残留下来的坏人);遗噍(残存未死的人);遗黎(亡国或改朝换代后不事新朝的人民) (12) 缺失 [lack;be short of]。
如:遗火(失火);遗计(失计,失策);遗策(失策,失算)遗逸(缺失);遗算(失算,失策);遗筹(失策,失算);遗兆(失算);遗帙(残缺的书套);遗计(失策);遗紊(失误而紊乱) (13) 遗忘 [forget] 三日遗忘。——《汉书·刑法志》。
注:“忽忘也。” 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 (14) 又如:遗失(遗忘;忘记);遗倦(忘记疲倦) (15) 遗留 [leave over;hand down] 因遗策。——汉·贾谊《过秦论》 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忠烈遗骸。——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16) 又如:遗安(指隐居田园,淡泊自守,不以官禄遗留子孙,而遗之以德行);遗下(留下);遗讥(让后人讥笑) (17) 专指死人留下的 [left by the deceased]。
如:遗光(遗留的德泽);遗表(大臣临死前写给皇帝的奏章);遗芳(死后留传的美好名声) (18) 离开,脱离 [leave]。如:遗体(身体为父母所生,故称自己身体为父母的“遗体”);遗世(脱超尘世;避世隐居) (19) 堕,落下;下垂 [fall] 目眇眇而遗泣。
——《楚辞》 (20) 又如:遗英(落花);遗粒(遗落的谷粒);遗坠(掉落) (21) 废止 [abolish;annul]。如:遗寺(废旧的佛寺);遗块(废弃的土块);遗壤(荒废的土地)。
4. 出师表是怎么写的
前出师表
诸葛亮
后主建兴五年,诸葛孔明率军北驻汉中,以图中原,临发上此疏。大意只重亲贤远佞,而亲贤尤为远佞之本。故始以开张圣听起,末以咨诹察纳收。篇中十三引先帝,勤勤恳恳,皆根极至诚之言,自是至文。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於内,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於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以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穆,优劣得所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於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亮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阳,苟全性命於乱世,不求闻达於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於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於败军之际,奉命於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於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於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之咎,以彰其慢。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云。
5. 咏史写了什么
咏史 作者:李商隐 北湖南埭水漫漫1,一片降旗百尺竿2。
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蟠3? 全部注释 1.北湖:南京玄武湖。《金陵志》:"南埭,水上闸也。
"北湖南埭,统指玄武湖,是南朝操练水军的场所,也是帝王游宴之处。此言水漫漫,意谓昔日之水军、帝王皆不复存在,唯湖水漫漫矣。
2.一片降旗:刘禹锡《金陵怀古》:"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乃指东吴孙皓降晋。
3.南京为六朝故都,三百年间,王朝更替,降旗屡树,非但孙吴一回。龙蟠:徐爰《释问》:"建康东北十里,有钟山,旧名金山,后更号蒋山。
诸葛亮以为钟山龙盘,即蒋山也。张勃《吴录》:"刘备曾使诸葛亮至京,因睹秣陵山阜,乃叹曰:'钟山龙盘,石头虎踞,帝王之宅也。
" 此咏六朝兴废更替之作。首句即言六代繁华已去,唯流水漫漫,一派萧条冷寂。
与刘禹锡"潮打空城寂寞回"意同。以下三句阐发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不在山川形胜之理。
与刘禹锡《金陵怀古》"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意同。刘、余《集解》云:"层层作势,逼出末句,道破而不说尽,雄直之中自含顿挫之致。
" 【赏析】: 这是首咏史诗。通过对两汉之际王莽篡权的历史回顾,借古喻今。
作者跳出了封建时代妇女生活的狭窄天地,发表了对社会、政治的一些见解。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咏史 戎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中唐诗人戎昱这首《咏史》,题又作《和蕃》,最早见于晚唐范摅的笔记小说《云溪友议》“和戎讽”条。据说,唐宪宗召集大臣廷议边塞政策,大臣们多持和亲之论。
于是唐宪宗背诵了戎昱这首《咏史》,并说:“此人若在,便与朗州刺史。”还笑着说:“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夫,力主和戎)之功,何其懦也!”大臣们领会圣意,就不再提和亲了。
这则轶闻美谈,足以说明这首诗的流传,主要由于它的议论尖锐,讽刺辛辣。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政治讽刺诗。
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十分严重,而朝廷一味求和,使边境各族人民备罹祸害。
所以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视为国耻,痛心疾首。这首讽喻诗,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
在中唐,咏汉讽唐这类以古讽今手法已属习见,点明“汉家”,等于直斥唐朝。所以首联是开门见山,直截说和亲乃是有唐历史上最为拙劣的政策。
实际上是把国家的安危托付给妇女。三联更鞭辟入里,透彻揭露和亲的实质就是妄图将女色乞取国家的安全。
诗人愤激地用一个“岂”字,把和亲的荒谬和可耻,暴露无遗。然而是谁制订执行这种政策?这种人难道算得辅佐皇帝的忠臣吗?末联即以这样斩钉截铁的严峻责问结束。
诗人以历史的名义提出责问,使诗意更为严峻深广,更加发人思索。此诗无情揭露和亲政策,愤激指责朝廷执政,而主旨却在讽谕皇帝作出英明决策和任用贤臣。
从这个角度看,这首诗虽然尖锐辛辣,仍不免稍用曲笔,为皇帝留点面子。 对于历史上和亲政策的是非得失要作具体分析,诗人极力反对的是以屈辱的和亲条件以图苟安于一时。
由于“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一联,击中了时政的要害,遂成为时人传诵的名句。 咏史 左思 一 弱冠弄柔翰。
卓荦观群书。 着论准过秦。
作赋拟子虚。 边城苦鸣镝。
羽檄飞京都。 虽非甲胄士。
畴昔览穰苴。 长啸激清风。
志若无东吴。 铅刀贵一割。
梦想骋良图。 式眄澄江湘。
右盻定羌胡。 功成不受爵。
长揖归田庐。 二 郁郁涧底松。
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
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
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
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
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
白首不见招。 三 吾希段干木。
偃息藩魏君。 吾慕鲁仲连。
谈笑却秦军。 当世贵不羁。
遭难能解纷。 功成耻受赏。
高节卓不群。 临组不肯绁。
对珪宁肯分。 连玺曜前庭。
比之犹浮云。 四 济济京城内。
赫赫王侯居。 冠盖荫四术。
朱轮竟长衢。 朝集金张馆。
暮宿许史庐。 南邻击钟磬。
北里吹笙竽。 寂寂杨子宅。
门无卿相舆。 寥寥空宇中。
所讲在玄虚。 言论准宣尼。
辞赋拟相如。 悠悠百世后。
英名擅八区。 五 皓天舒白日。
灵景耀神州。 列宅紫宫里。
飞宇若云浮。 峨峨高门内。
蔼蔼皆王侯。 自非攀龙客。
何为歘来游。 被褐出阊阖。
高步追许由。 振衣千仞冈。
濯足万里流。 六 荆轲饮燕市。
酒酣气益震。 哀歌和渐离。
谓若傍无人。 虽无壮士节。
与世亦殊伦。 高眄邈四海。
豪右何足陈。 贵者虽自贵。
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
重之若千钧。 七 主父宦不达。
骨肉还相薄。 买臣困樵采。
伉俪不安宅。 陈平无产业。
归来翳负郭。 长卿还成都。
壁立何寥廓。 四贤岂不伟。
遗烈光篇籍。 当其未遇时。
忧在填沟壑。 英雄有迍邅。
由来自古昔。 何世无奇才。
遗之在草泽。 八 习习笼中鸟。
举翮触四隅。 落落穷巷士。
抱影守空庐。 出门无通路。
枳棘塞中涂。 计策弃不收。
块若枯池鱼。 外望无寸禄。
内顾无斗储。 亲戚还相蔑。
朋友日夜疏。 苏秦北游说。
李斯西上书。 俯仰生荣华。
咄嗟复雕枯。 饮河期满腹。
贵足不愿余。 巢林栖一枝。
可为达士模。 左思(250?-305?),字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