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啄木鸟的拼音怎么写
啄木鸟的拼音为:zhuó mù niǎo。
啄的声母为zh,韵母为uo,音调为二声。
木的声母为m,韵母为u,音调为四声。
鸟的声母为n,介母为i,韵母为ao,音调为三声。”
啄“字的笔画笔顺为:
释义:鸟类用嘴取食或叩击东西:啄食、啄木鸟、鸡啄米。
书写注意,“啄”字中的“丶”只点在上面一撇。
扩展资料:
啄木鸟的分布范围:
除大洋洲和南极洲外,均可见到。中国各地均有分布。有的向东经德国、俄罗斯到日本,南至阿尔卑斯山、巴尔干半岛、东南亚等地。
红背啄木鸟产于印度到菲律宾群岛的森林地带。绿啄木鸟产于欧洲气候温暖的地区以及非洲大陆。红腹啄木鸟产于美国东南部的落叶林带。帝啄木鸟和特里斯丹啄木鸟属濒危动物。分布在我国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除了澳大利亚和新几亚以外,啄木鸟几乎分布全世界,但主要栖息在南美洲和东南亚。大多数啄木鸟都定居在一个地区。也有一些温带地区的啄木鸟,如北美的黄腹吸汁啄木鸟和扑动鴷属迁徙性鸟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啄木鸟
2. 啄木鸟啄虫的细节怎么写
啄木鸟是森林里的“巡查员”和病树的“医生”,俗称“喯打木”,它们很少在地上活动,属攀缘树栖鸟类。它们很少在地上活动,属攀缘树栖鸟类。它们每天将每棵大树从根到梢检查一遍,敲打一通。
它们具有强直如凿的嘴,舌头细长且前端带钩,能伸进被凿开的树干里,灵巧地把虫子钩出来。它们几乎完全是以昆虫为食,在总食量中,昆虫竟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且都是危害森林的害虫。如蚂蚁、毛虫、天牛虫、象(虫甲)、螟蛾等。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那些藏在树皮和树干里的害虫,对树木危害最大,往往会造成树木枯死。当它们遇到害虫,就把虫吃掉。发现破伤的虫洞就立刻进行手术,用它那又尖又长的嘴去啄,用具有一组逆钩的舌将深藏起来的害虫掏出来。
啄木鸟能沿着垂直的树干很快地向上爬,向下退,还能轻松地左右爬,而且上下爬比左右爬更自如。如果强迫它在平地上行走,反而困难万分了。
3. 戈的笔顺笔画顺序
戈的笔顺即笔画顺序为 横、斜钩、撇、点 。
戈
【读音】
gē
【造字法】
象形,像长柄兵器形。
【基本字义】
1. 古代的一种兵器,横刃,用青铜或铁制成,装有长柄:干(gān)戈,倒(dǎo )戈,枕戈待旦。
2. 姓。
【详细字义】
〈名〉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种长柄兵器形。本义:一种兵器。
2.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戈,平头戟也。从弋、一,横之象形。——《说文》。按,戈者,柲也,长六尺六寸,其刃横出,可勾可击,与矛专刺、殳专击者不同,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
执戈上刃。——《书·顾命》
称尔戈。——《书·牧誓》
戈广二寸。——《考工记·冶氏》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楚辞·屈原·国殇》
3. 青铜制,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其突出部分名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和钩杀,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
如:戈殳(戈和殳。泛指兵器);戈甲(戈和铠甲。借指战争。又为兵器的统称);戈矢(戈和箭);戈矛(戈和矛)。
4. 泛指兵器。
左右军士,皆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三国演义》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礼·檀弓下》
5. 又如:戈兵(兵器。也指战争);干戈(泛指武器;喻指战争)。
6. 战争;战乱。
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后汉书·公孙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