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写的“三”字怎么写
大写的“三”字为叁。
1、三(汉字)
三,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
古代一个历史时期)。
2、拼音
[sān]
3、相关成语
二意三心:形容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或意志不坚定。
二桃杀三士 士:武士。春秋时齐景公将两个桃子赐给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论功而食,三
人弃桃自杀。比喻借刀杀人。
二三其节:二三:指不专一。三心二意,没有一定的操守。形容心意不专,反复无常。
二帝三王: 二帝:唐尧、虞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指古代帝王。
4、词义解释
(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
(2) 表示多次或多数:~思而行。~缄其口。
(3)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之和。
(4) 同本义 [three]
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东汉·许慎《说文》
三,数名。——《广韵》
2. 大写3怎么写
大写3写法:叁
叁的笔顺:撇折,点,横,撇,捺,横,横,横。
叁,读音[sān]
释义:三的大写形式,一般用于钱财记账方面,如叁佰元整。
阿拉伯数字对应大写表:
扩展资料: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写数字的来历》一文是这样说的:"为反贪树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 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这就是说,用大写数字记数,是起源于明太祖朱元璋。
汉字中的数字原本没有大小写之分。"大写数字"实际上是"小写数字"的10个同音别字,"大写数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历史的长河中被遗失、忘却。
3. 大写的“一二三
大写的“一二三…十”分别是:“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
1、大写数字是中国特有的数字书写方式,利用与数字同音的汉字取代数字,以防止数目被涂改。 据考证,大写数字最早是由武则天发明,后经朱元璋改进完善。
2、以中文的形式表示数字,在开具发票、收据的时候经常用到,尤其在金融领域。但数字的中文表示和其它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如中文以每4个数字(万)为一个小的分隔。
扩展资料:1、为反贪枝廉,朱元璋还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改为大写,用“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陌)、仟(阡)”,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条。
2、一般文书和商业财务票据上的数字都要采用汉字数码大写: 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佰、仟(“万、亿、兆”本身笔画已经比较复杂,使用机会也少,没有必要再用别的字代替)。如“ 3564 元”写作“叁仟伍佰陆拾肆圆”。
3、银行、单位和个人填写的各种票据和结算凭证是办理支付结算和现金收付的重要依据,直接关系到支付结算的准确、及时和安全。票据和结算凭证是银行、单位和个人凭以记载账务的会计凭证,是记载经济业务和明确经济责任的一种书面证明。
因此,填写票据和结算凭证,必须做到标准化、规范化,要要素齐全、数字正确、字迹清晰、不错漏、不潦草,防止涂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大写数字百度百科_中文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