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牛角的读音
板牛角的读音是:bǎn niú jiǎo。
牛角的具体释义:指的是牛亚科动物的角。亦指牛角号。
引证: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见一野夫,短褐单衣,破笠赤脚,放牛于山下。此人叩牛角而歌,管仲在车上,察其人不凡,使人以酒食劳之。”
另外,牛角是瑶、彝、苗、景颇、纳西、怒、傣、布依、土家、仡佬、黎、汉等族的唇振气鸣乐器。扩张资料黔东南苗族人顶礼膜拜水牛角与水牛角银饰,把宽大的牛角银饰戴在头顶上,以此为美,以此为殊荣,正是人身牛首的原生性具象;苗族人家中把水牛角高挂在中柱上祭祷,以此水牛角为自豪。
在苗族民间有很多说法,比较公认的是为了纪念“人身牛首”神农与“人身牛蹄”的蚩尤,苗族相传是蚩尤的后人,所以对牛很崇拜。在苗族对于牛角有很多的应用,比如苗族人寨门拦路酒,必以牛角杯盛酒,有的牛角杯,造工很精细,通体嵌铜、嵌银,构成龙凤图案,堪称民俗瑰宝。
牛角自古以来就是一味药。据《本草纲目》载:“牛角,酸咸、清凉、无毒”。
因此牛角磨成粉不仅能直接药用,牛角制品制品也有一定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76639的保健作用。所以在苗寨牛角不光可以用来直接入药,还将牛角制成一些日常生活需要用的制品,用牛角作为盛酒的器具、用牛角做首饰:牛角手链、牛角梳等,也用牛角来刮痧。
在苗族民间,牛角象征斗胜之意,寓含阳气极盛的意思,是可以起到辟邪的作用,阻挡并趋除煞气。
2. 牛字拼音怎么打
牛字拼音:niú 牛释义: 1、哺乳动物,趾端有蹄,头上长一对角,是反刍类动物,力量很大,能耕田拉车,肉和奶可食,角、皮、骨可作器物:牛刀小试(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
牛黄。牛角。
2、星名,二十八宿之:牛斗(指牛宿和斗宿二星)。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放牛[fàng niú] 把牛散放掉,住其所往。
2、种牛[zhòng niú] 专供繁殖的牛。 3、牛皮[niú pí] 牛的皮(多指已经鞣制的)。
4、牛奶[niú nǎi] 母牛的乳腺分泌出的白色或略带黄色的流汁,用来哺育它们的幼畜,其中含有成为悬浮状的各种不同比例的脂肪、蛋白质、糖和无机盐。 5、牛肉[niú ròu] 阉牛、奶牛或其它成年牛宰杀后供食用的肉。
3. 牛占田字格的写法
牛字占田字格的写法如下图:
牛拼音:niú ,部首:牛
释义:
1.哺乳动物。草食,反刍。家牛有黄牛、水牛和牦牛等。黄牛一般作役用和肉用;水牛是水田耕作的重要役畜;牦牛可作高山峻岭间的驮运役畜。中国黄牛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黄牛、延边黄牛等;水牛有温州水牛、滨湖水牛等良种。云南产的一种野牛是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
2.比喻固执、倔强,也比喻威风、神气:~脾气。~哄哄。他的样子可真~。
3.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4.牛顿的简称。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牛劲[niú jìn]
大力气:费了~。
2.海牛[hǎi niú]
哺乳动物,生活在热带海洋或河流、湖泊中,形状略像鲸,前肢像鳍,后肢已退化,尾巴圆形,全身光滑无毛,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皱纹。吃海藻和其他水生植物。
3.牛蒡[niú bàng]
二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心脏形,有长柄,背面有毛,花淡紫色,根肉质。根和嫩叶可做蔬菜,果实、茎叶和根可入药。
4.牛毛[niú máo]
牛的毛,比喻很多、很密或很细:~细雨。苛捐杂税,多如~。
5.耕牛[gēng niú]
耕地用的牛。
6.牛性[niú xìng]
牛脾气。也说牛性子。
7.牛排[niú pái]
西式菜肴。用精牛肉切成大厚片煎炸而成。有时也指为做这种菜肴而切好的厚牛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