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趟字怎么读
一、趟的拼音tàng、tāng。
二、释义:
[ tàng ]
1、量词。1.用于来往的次数:我上天津去了一~。2.用于成行列的东西:沿堤栽了一~柳树。
2、行(háng)列:跟不上~。
[ tāng ]
1、在较浅的水里走:~水。
2、用犁松土去草:~地。
三、趟的部首:走
四、汉字结构:半包围结构
五、造字法:形声;从走、尚声
六、相关组词:
趟马 、走趟 、趟趭 、趟主、趟地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顺:一丨一丨一ノ丶丨丶ノ丨フ丨フ一
二、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横、撇、捺、竖、点、撇、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三、词组释义:
1、趟马[tàng mǎ]
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演员通过动作表现骑着马走或跑。
2、走趟[zǒu tàng]
走;前往。
3、趟主[tàng zhǔ]
清 农民起义军捻军各大旗的首领,其地位在总旗旗主之下。大旗是组成捻军的独立单位,因能独立活动,出发一次,称为一趟,故名。
4、赶趟[gǎn tàng]
赶得上;来得及。老舍《龙须沟》第三幕:“赶趟,等我说完最要紧的一段儿。”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一:“不行,得赶快,要不就不赶趟了。”
5、趟地[tāng dì]
用犁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趟
2. 趟字怎么组词
“趟”字组词2113
1. 趟马[tàng mǎ]
戏曲中表演骑着马奔5261跑的一套程式动4102作。1653
2. 顶趟[dǐng tàng]
犹顶班,顶岗。
3. 趟将[tàng jiāng]
指土匪。
4. 趟水[tàng shuǐ]
又作“蹚水”,指从浅水里走过去。
5. 走趟[zǒu tàng]
走;前往
6. 趟子[tàng zǐ]
量词。行,垄。
7. 一趟[yī tàng ]
一趟。
8. 光趟[guāng tàng]
光滑;不粗糙
9. 趟地[tāng dì]
用犁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
10. 赶趟[gǎn tàng]
赶得上;来得及。
11. 一趟平[yī tàng píng]
形容一望无际,广阔平坦。
12. 趟过去[tàng guò qù]
也写作“蹚过去”。指从什么里面走过去。
13. 趟土牛[tàng tǔ niú]
方言。 指一种土制的牛皮短靴。
14. 顶趟儿[dǐng tàng ér]
赶上别人
拼 音
tàng tāng
释义
15. [ tàng ]
1.来往的次数:走一~。
2.〔~马〕戏曲中表演骑着马走或跑的一套程式动作。
3.〔赶~儿〕a.赶得上,来得及,如“明天早上再走也~~~”;b.凑热闹,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4.行(háng),行列:两~桌子。
16. [ tāng ]
1.从浅水里走过去:~水过河。
2.用犁、锄等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地。
3. 趟的组词 趟组词 趟字组词 趟怎么组词
趟的组词有:趟马、走趟、赶趟、趟将、趟子等。
一、趟的释义
[ tàng ]
1、来往的次数。
2、行,行列。
[ tāng ]
1、从浅水里走过去。
2、用犁、锄等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
二、汉字字源
形声字。走表意,其古文字形体像人甩臂迈步行走;尚表声,尚有增加义,表示行走的次数依次增加。本义是来回行走的次数。
三、汉语字典(如图)
扩展资料:
一、趟马
戏曲表演中的一种程式动作。演员通过动作表现骑着马走或跑。
二、走趟
走;前往。
三、赶趟
1、赶得上;来得及。
2、指跟上潮流,适合形势。
四、趟将
指土匪。
五、趟子
1、量词。行,垄。
2、量词。圈,来回。
3、指成行的东西。
4. 趟怎么组词
1. 趟 [tàng]2. 趟 [tāng]
趟 [tàng]来往的次数:走一~。
〔~马〕戏曲中表演骑着马走或跑的一套程式动作。
〔赶~儿〕a.赶得上,来得及,如“明天早上再走也~~~”;b.凑热闹,如“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
行(háng ),行列:两~桌子。
趟 [tāng]从浅水里走过去:~水过河。
用犁、锄等把土翻开,除去杂草并给苗培土:~地。
打字不易,如满意,望采纳。
5. 趟组词有哪些
趟的组词有趟马、顶趟、光趟、趟子、趟主等。
一、趟马 [ tàng mǎ ]
解释:戏曲中表演骑着马奔跑的一套程式动作。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三章:“到了节骨眼儿上,他还可以暂时离座,来几个抢背、吊毛、跌坐、僵尸、趟马、飞腿等等的象征动作。”
二、顶趟[ dǐng tàng ]
解释:犹顶班,顶岗。
赵本夫 《卖驴》:“加上队里实行责任制,老伴做家务,儿子闺女顶趟干活,分配好转。”参见“ 顶班 ”。
三、光趟 [ guāng tàng ]
解释:犹光堂。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三:“席子和茓子编得结实又光趟。”
四、趟子 [ tàng zǐ ]
解释:指成行的东西。
鲍昌 《庚子风云》第一部第三章:“在杨柳树趟子里, 大海 刚走了两箭地,他就改了主意,转身向镇西头的家里走去。”
五、趟主 [ tàng zhǔ ]
解释:清农民起义军捻军各大旗的首领,其地位在总旗旗主之下。大旗是组成捻军的独立单位,因能独立活动,出发一次,称为一趟,故名。
《安徽捻军传说故事·金豆子》:“ 咸丰 初年,捻子在 安徽 、河南 、山东 、湖北 ,真是多的没法说,光数大小趟主,也够你数几个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