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描写“檀香”的句子有哪些
1、我在黑夜中彷徨,点燃千年前的你赠的香烛,忽闻檀香,恰如你衣袂翩跹的幽香。
2、一盏清茗,一柱檀香,一人独对一山,一心静面一世。
3、让我们点上一支檀香,平息我们那颗因生活而疲惫的心吧!找一处荫翳,用心去慢慢品味这变幻、美妙而又艰难的人生,人生之美将在你瞬息的感悟中成为永恒的美!
4、在静夜,在花香、草香都高攀不上的高楼内,檀香和西洋乐。
5、檀香木材,经纵锯或纵削、平切或旋切,不论是否经刨平、砂磨或端接,其厚度超过6公厘者。
6、檀香弥漫,那是我拥抱你的手;清风拂面,那是我轻吻你的唇;微雨轻扬,那是我思念你的泪。
7、檀香久觅不着。心如香炉,捂一份好心情,心香自生。
8、与紫檀木同类的木料还有檀香,为常绿灌木,产于我国广东、云南等地。
9、殿内的金漆雕龙宝座上,坐着一位睥睨天下的王者。底下,歌舞升平,衣袖飘荡;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点起的檀香,烟雾缭绕。深深宫邸,糜烂与纸醉金迷,将人性腐朽殆尽。
10、空渺的梵音是为了洗去一切尘念,让世间薄弱的灵魂有了宁静的偎依。清淡的檀香,净化了人间百味,在悲悯的佛前,连罪恶都是慈悲的。
11、中国的檀香扇香气高雅。
12、檀香引窗花透窗棂,暗夜临剪纸忆剪影,我参透斑白了发鬓,故事嶙峋心不平曰命。
13、一卷经书,装载了佛祖全部的记忆,一炷檀香,点燃多少明灭的时光;一缕钟声,唤醒世间迷梦之人。
14、码字人最好的状态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这种状态,容易肉体悲愤、仇恨社会,不容易体会无声处的惊雷,看不到心房角落里一盏鬼火忽明忽暗,没心情等待月光敲击地面、自己的灵魂像蛇听到动听的音乐、闭着眼睛檀香一样慢慢升腾出躯壳。
15、可以想像得出当时庄严的情景,一缕檀香的烟雾从香炉升起,辉煌的大厅散发出浓郁的芬芳,皇帝身穿朝服坐在座上,而毕恭毕敬的百官肃立两旁。
2. 描写檀香的诗句
1、《谅公洞庭孤橘歌》
年代: 唐 作者: 顾况
不种自生一株橘,谁教渠向阶前出,不羡江陵千木奴。
下生白蚁子,上生青雀雏。飞花檐卜旃檀香,
结实如缀摩尼珠。洞庭橘树笼烟碧,洞庭波月连沙白。
待取天公放恩赦,侬家定作湖中客。
2、《望江南》
年代: 宋 作者: 廖刚
无诸好,方面镇全闽。
千骑泛云归洞府,三山明玉外风尘。
依约是蓬瀛。贤刺史,龙虎檀香名。
金花已传当日梦,锦衣聊慰故乡情。
和气万家春。
3、《南歌子·桂魄分馀晕》
年代: 宋 作者: 张元干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
高鬟松绾鬓云侵。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
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更阑云雨凤帷深。
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4、《桃源忆故人·寒苞初吐黄金莹》
年代: 宋 作者: 无名氏
寒苞初吐黄金莹。色染蔷薇犹嫩。
枝上紫檀香喷。洒落饶风韵。
南枝一种同春信。何事不忺朱粉。
自称霓裳孤冷。怨感宫腰恨。
5、《短歌寄鼓山长老》
年代: 唐 作者: 齐己
雪峰雪峰高且雄,峨峨堆积青冥中。
六月赤日烧不熔,飞禽瞥见人难通。
常闻中有白象王,五百象子皆威光。
行围坐绕同一色,森森影动旃檀香。
于中一子最雄猛,称尊独踞鼓山顶。
百千眷属阴□影,身照曜,吞秋景。
我闻岷国民归依,前王后王皆师资。
宁同梁武遇达磨,过后弹指空伤悲。
6、《宫词》
年代: 宋 作者: 夏竦
柳带分阴接殿基,笙歌还拥翠华归。
前宫晓赭匀妆脸,别馆春红晒舞衣。
槐影对笼苔点细,桐花西倚夕阳稀。
夜来梦上檀香阁,犹映珠帘避贵妃。
7、《颂古》
年代: 宋 作者: 释道颜
老僧正在东司上,不将佛法为人说。
一般屎臭旃檀香,父子之机俱漏泄。
3. 请问香字有几种写法
香字的写法如下:
香拼音:xiāng,注音:ㄒ一ㄤ,部首:香部,部外笔画:0画,总笔画:9画,五笔:TJF
仓颉:HDA,郑码:MFK,四角:20609,结构:上下,电码:7449,区位:4767
统一码:9999,笔顺:ノ一丨ノ丶丨フ一一
释义:
1、气味好闻,与“臭”相对:香味。香醇。芳香。清香。
2、舒服:睡得香。
3、味道好:这鱼做得真香。
4、受欢迎:这种货物在农村香得很。
5、称一些天然或人造的有香味的东西:麝香。灵猫香。龙涎香。檀香。沉香。
6、旧时用以形容女子事物或作女子的代称:香闺。香艳。
7、祭祖、敬神所烧的用木屑搀上香料做成的细条:香火。烧香拜佛。香炉。香烛。
8、姓。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芸香[yún xiāng]
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羽状分裂,裂片长圆形,花黄色,结蒴果。全草有香气,可入药。
2、香樟[xiāng zhāng]
樟。
3、松香[sōng xiāng]
松脂蒸馏后剩下的物质,固体,透明,质硬而脆,淡黄色或棕色,是油漆、肥皂、造纸、火柴等工业的原料。
4、香案[xiāng àn]
放置香炉的长条桌子。
5、书香[shū xiāng]
指上辈有读书人的(人家)。
4. 有一种香料叫檀香是什么样
檀香(Santalum album L. )为檀香科植物的心材。常绿小乔木,高6~9米,具寄生根。分布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中国台湾亦有栽培。全年可采。檀香树被称为“黄金之树”,因为它全身几乎都是宝。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边材(制造檀香器具时,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檀香还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寺庙中用以燃烧祀佛。 南朝梁沉约 《瑞石像铭》:“莫若图玅像於檀香,写遗影於祗树。”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檀香》(集解)引宋叶廷珪《香谱》:“皮实而色黄者为黄檀,皮洁而色白者为白檀,皮腐而色紫者为紫檀。其木并坚重清香,而白檀尤良。宜以纸封收,则不泄气。”
清赵翼《西湖寓楼即事》诗:“桕烛檀香 三竺 路,一观音养百千僧。”
田汉《关汉卿》第十一场:“以后每天多劈点檀香,备些酒果,供供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