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样写以时间为题 的作文
这是我自己总结抄的:
抓住时间这个关键词,可以以时间为线索,叙事,例如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一样。围绕时间一词写故事。
比如:我怎样由不珍惜时间变为珍惜时间;我因bai为不珍惜时间得到了什么惩罚;或者描写两个人一个会利用时间一个浪费时间进行对比,突出中心,du等等等等。、
修辞手法:可以用比喻,把时间比喻生命啦zhi金钱啦等等(发挥你的想象),当然你也可以用拟人,也就是让时间当第一人称——“我”。
总之,有很dao多角度很多方法,我就说到这,希望对你有帮助,选我做最佳答案吧!
2. 正规的加斜杠日期写法怎么写(3月4号)
3/4。
先写日,再写/,最后写月。
就和写四分之一为1/4、每秒30米为30m/s等一样,9月8日应该写成8/9。
日期标准格式:
公历日期标准格式为;2007年2月6日;或:2007-02-06。
农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腊月十九日。
干支历日期标准格式为:丁亥年壬寅月辛未日。
扩展资料:
中文日期的书写:
(一)凡使用繁体字的文件,日期可以中文格式书写,其方法是在Word中点“插入”/“日期和时间”,选择中文日期格式,如: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
(二)书写中文日期不得以键盘输入“0”,如:二00七年二月六日,这样书写会十分难看。
(三)凡使用简体字的文件,最好不要书写中文格式日期。
(四)文中涉及到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农历)月日应使用汉字。如:甲子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日、正月初八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期
3. 请问干部履历表里“何时何月何处参加工作”一栏怎么填写
写第一次参加工作的时间 《干部履历表》填表说明1.表内所列项目,由本人实事求是地填写,没有内容填写的一律写“无”。
书写时一律使用碳素或蓝黑墨水或签字笔,字迹要端正、清楚。个别项目填写不下时,可加附页(附页请用16K或B5纸)。
2.表内的年、月、日一律用公历和阿拉伯数字。填写时,年份一律用4位数字表示,月、日一律用2位数字表示,如:“2004年06月08日”或“2004.06.08”。
3.“照片”一律用近期2寸正面半身免冠彩色照片。4.“姓名”(包括少数民族译名)栏,应填写户籍登记所用的名字,用字要固定,不能用同音字代替。
“曾用名”(包括笔名)应填写使用较多、影响较大的。5.“民族”,要填写全称。
如:“维吾尔族”、“汉族”。6.“出生日期”,按公历填写到日。
7.“籍贯”,填写本人的祖居地(指祖父的长期居住地)。“出生地”,填写本人出生的地方。
“籍贯”和“出生地”按现行政区域填写,要求填写省、市或县的名称,如“辽宁大连”、“贵州遵义”。直辖市直接填写市名,如“上海市”、“重庆市”等。
8.“学历”,应填写接受国家承认学历的国民教育的最高学历和接受党校教育的最高学历。各类成人高等院校毕业生,应以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认可的部门、单位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接受党校教育的,以各级党校出具的学历证明为依据。
9.“学位”,应填写本人在国内外获得学位的具体名称,如“文学学士”、“理学硕士”等。多学位的应同时填写。
仅有学位而无学历的,只填写学位。如:本科毕业后,通过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仅获得学位的,“学位”栏填写“**硕士”,“学历”栏仍填写“大学”。
国外获得的学位,必须经过教育部认证。10.“单位职务”,应填写本人现担任的最高职务,包括技术职务。
担任两个职务以上的要同时填写,如:“**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XX处处长、高级工程师”等。11.“身份证号码”,应填写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发给本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的编号。
12.“健康状况”,要根据本人身体情况分别填写“健康”、“一般”、“较弱”,有严重疾病或伤残的要具体写明。13.“工资情况”,填写工资构成中的固定部分(包括职务等级及工资额),如:“二级职员一档,349元”、“教授一档,404元”。
(能否请组织人事部门统一填写?)14.“何年何月何处参加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认可工龄(工作年限)的初始工作时间和工作单位进行填写。如:“1981年07月01日毕业留校工作”、“1970年5月*日招工到某国营企业工作”、“1975年4月28日到**省**县**公社当知青”。
以担任知青的时间作为参工时间的,须提供经核验过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证书》复印件或者知识青年名册等佐证材料。15.“何年何月何人介绍加入中国**,何时转正”、“何年何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要逐项填写清楚。
16.“何年何月何人介绍加入何民主党派,任何职务”,填写时应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如:入社社员证、入民主党派志愿书、入社登记表等。17.“何时经何机关审批任何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专业技术职务或任职资格填写本人现担任的最高专业技术职务或现具有的最高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8.“何年何月至何年何月参加过何单位举办的政治理论或业务培训”,主要填写超过一个月以上的进修、培训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活动(含进修学习、在职研究生班学习等),要写明培训班名称、主要学习内容、有无证书等情况。要求提供参加培训(学习、进修)文件、学员登记表、考核登记表、结业证书(或复印件)等能够证明其参加培训的佐证材料(佐证材料将放入个人档案)。
19.“有何业务技术专长、重要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著作译著”,要具体填写。“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要写明名称与鉴定单位,“著作、译著”要写明出版或发表的情况。
填写的内容应为本人最近一次评审通过专业技术职务以来的发明创造、科研成果、著作或译著等,填写项目应达到《贵州师范大学科研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07〕118号)文件所规定的最低奖励条件。填写时按“成果名称”、“类别”、“刊物名称(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日期)”、“收录情况”的项目顺序填写。
20.“何时何处参加何社会团体,任何职务” ,要填写具体名称、参加时间、担任职务和主要活动情况。21.“何年何月出国(境)及参加重大国际性活动情况” ,出国(境)从事一般性公务活动和旅游、探亲时间在一个月以上的均应填写。
凡是参加重大国际性学术活动的一律填写。22.“掌握外语、少数民族语言及其他技能情况” ,要写明语种和听、说、读、写能力,通过等级考试的要写明何时何单位组织的何级考试;“技能情况”要具体填写,通过等级考试的,写明何时何单位组织的何级考试并提供佐证材料。
23.“何时何处何原因受过何种奖励” ,要填写经何单位批准,享受待遇的需注明。填写内容主要为参加工作以来受到厅局级以上党政机关、人民团体等予以表彰、嘉奖、记功和授予荣誉称号等,要求提供相应表彰奖励的审批(呈报)表、先进人物登记(推荐、审批)表、先进事迹。
4. 关于时间论文怎么写
中国篇)古时没有时钟,先民们过着“晨光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耕生活。
在年复一 年辛勤劳作中,先民们从自然现象的变化中窥测到时辰的规律。据《史记》记载,黄帝 使羲和占日(测日影),臾区占星气(观星宿)。
从而开始有了时间的观念。 中国的十二时,自上古以来,就有着它悠久的历史,《周易》系辞中有:“古者 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
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外东经》 中也有“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羿射九日》邮票内容,讲的就是帝后妻子羲和 生了十个太阳,每天一个太阳在天上轮流值日,十日为一旬,后运行紊乱成灾,被后羿 射掉九个。
这是十干的来历。关于月的来历也出自此书《大荒西经》:“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成为十二地支的来历。神话故事是无所考的, 但每天十二等分的时辰,在殷朝以前就已使用。
殷朝后期还把十二等分化为十六个时段 ,白天十段:日出、食时、莫食……晚上六段:日人、黄昏、人定……到秦朝后期,星 官们根据北斗星的斗柄所指定的方向,又把天划成十二等分,每月斗柄指一辰,每年一 个周天的特点所指的辰位为月健,规定冬至月为子月(阴历的十一月),就把十六时段 定为十二时段,即至今所用的十二个月。 古时敲梆巡夜,以防范盗贼,故有梆敲漏点勤报更之说。
漏,是漏壶,也叫漏刻 ,把一昼夜分成100刻度。更,乃是一夜分五更(约一个时辰),一更分五点,每进入 更初时报更,每隔约24分钟报一次点。
记更的始末是以“西见长庚始记更,东见启明为 更尽”,就是日落后,从西方天空能见到长庚星开始记更,第二天天亮在东方能见到启 明星为五更。到了宋代又出香篆、更香、辊弹等,记时方法就更多了。
《中国古钟》邮 票“唐代景云钟”也是专供击钟报时用的。但不管哪一种,都是非常辛苦,非常认真地 敬授人时,无论晴天雨夜,一年四季昼夜不停,从不漏报。
王安石有诗曰:“占星昏晓 中,寒暑已不疑。田家更置漏,寸晷亦欲知。
汗与水俱滴,身随阴屡移。谁当哀此劳, 往往夺其时”。
特别是白天因地域和四季造成昼夜长短不一,就得以两分制定出日落日 出和昼夜长短的准确时刻,同时还得参照星宿。如《礼记?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 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古人以此来定出天亮后,马上再观日出,就这样 连续不断,时刻推算,直到清代出现机械钟才逐一简化下来。
(外) 几十个世纪以来,宗教的教条和僧侣都参与时间 计算,在历法史上有关科学和宗教的头绪,都起自於 人类预期未来和为之准备的需要。有些观察家相信, 月亮是人类第一个用以记载时节的工具。
然而,大多 数天文历史学家不同意这个看法。研究残存的原始社 会证明,以星辰估计时序比以月球估计者为普遍。
与太阳同时起落的星球 出现於地平线附近--是个很好的指标。原始的农业民族尤其依赖星辰。
例 如,巴西西北部的突堪诺印地安人 ,观察昂星团(Pleiades)而估计季节 时序。 许多原始部落,由天体移转可指示季节轮换的观念,转而 到天体的移转控制了季节变迁。
同时,他们更认为,若是部落 想要兴旺,非先得宠於天体不可。今日仍有极多人相信占星术 。
即使在最原始的社会,时序估计仍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婆罗 洲的肯亚族以观察太阳的高度来计时,他们的方法非常复杂, 需要一群专家才能完成。
一旦计时的方法与需要祭天的古老信 仰攀上关系,有个人物就出现:一位祭司天文家,他观察天体 ,并向次重要的人们解释,他可循由念咒和祭祀而使得天体对 部落会有善意的影响。 最早这样的社会,太约出现於在五千年前的底格里斯河和 幼发拉底河流域,属於撒马利亚人 ,他们有制定历法的专家: 祭司书记,他们无疑是职业化的计时者。
在撒马利亚的每个小城邦中,祭司就代表了诸神和神的地面代理的职权,负起统 治领土的责任。由推算时序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是,灌溉的小麦和大麦田、洋葱和 黄瓜圃,必需在每年的固定时间耕种、照料和收割。
撒马利亚祭司的历制是以月亮为 依据,将一年分十二个阴历月份,每月各有30天。这种方法,必需面对几千年来一直 困扰制历者之天文问题。
主要的问题是由於:年、月、日衍生的天文周期,不互相吻 合。年来自地球绕日旋转,约为365 1/4 天。
月当然是以月亮的盈亏为准,其一周期 比29 1/2天多一点。结果,一年并不由12个相等的月组成,而是由大约 12 1/3 月组 成。
除非作适当的修正,否则一个月30天的巴比伦历法就不能和月亮及太阳一直同步 。撒马利亚的祭司必定修正过这种历法,但他们真正所用的方法已失传了。
只是我们 可以知道,巴比伦人能使各月份和月亮的行动保持同步,他们所采取的办法是拿30天 一月和29天一月交替轮换,另再加入30天的一个月以弥补剩余的日数。同样地,他们 大约每隔三年就加进额外的一个月,使得年和太阳保持同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screen.width-333)this.width=screen.width-333" border=0> 甚至早在史前时期,人类循著往日的足迹,已经可以知道 何时可以猎获迁移的野兽,何时可为即将来到的冬季寻找疪护 所。但就在底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