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关于幼儿9的组成的数学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知道把9分成两分有8种不同的分法,能按照顺序分合,学写数字9。
2、通过观察,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愿意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9只小鸡;学具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9的组成。
出示9只小鸡,请幼儿帮助鸡妈妈把小鸡分成两队做游戏,可以怎么分? (2)、学写数字9 老师示范讲解,幼儿空手练习。 2、小组活动。
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正确,认真抄写。 3、评价活动。
(1)、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2)、表扬数字9写的好的幼儿。
2. 关于幼儿9的组成的数学教案怎么写
活动目标:
1、学习9的组成,知道把9分成两分有8种不同的分法,能按照顺序分合,学写数字9。
2、通过观察,发现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3、能大胆的在同伴面前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并愿意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教具:贴绒:9只小鸡;学具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学习9的组成。
出示9只小鸡,请幼儿帮助鸡妈妈把小鸡分成两队做游戏,可以怎么分?
(2)、学写数字9
老师示范讲解,幼儿空手练习。
2、小组活动。
提醒幼儿注意坐姿正确,认真抄写。
3、评价活动。
(1)、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过程和结果。
(2)、表扬数字9写的好的幼儿。
3. 幼儿园大班9的分解和组成教案怎样写
一、教学目标: 初步建立数字9的分合概念,进一步感知除1以外的自然数都可以分成两个数,所分的两个数相加等于原来的数,且所分的两个数之间是一种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
二、教学过程: 1、复习8的组成与分解 2、学习9的组成和分解 (1)教师在黑板上贴9个苹果贴片,让幼儿说出苹果的数量,然后教师在苹果贴片旁,贴上数字卡片"9"。 (2)教师启发幼儿思考:将这9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怎么分?有几种分法?并请两位幼儿上台用教具演示分法。
(3)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的分法,用教具粘贴展示在黑板上,并按顺序进行整理。 3、小结: 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两个规律,①无论哪一种分法,分出来的两个数相加,它的和都等于9。
②分出来的两个数之间,一个数增加,那么另一个数就相应地减少,它们之间是总和不变,互相增补的关系。③按照这两个规律,9的组成和分解方法,最简单的有8种,分别是1和8、2和7、3和6、4和5、5和4、6和3、7和2、8和1。
4、引导幼儿自由创编9的组成和分解的故事,开发幼儿的想象力。 5、请幼儿举手讲自己编好的9的组成和分解的故事。
6、启发幼儿编9个苹果分解的顺口溜。即:1个苹果放左边,8个苹果放右边;2个苹果放左边,7个苹果放右边;3个苹果放左边,6个苹果放右边…………8个苹果放左边,1个苹果放右边。
4. 幼儿园大班的1到9的组成式怎么组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
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
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
教师进行点评。 活动内容:数学 《学习9的组成》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2、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准备: 教具:9朵大小、颜色不同的话,数字,分合号。
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引导幼儿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难点:在上一节课的基础上继续感知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活动过程: 1、复习8的组成,学习9的组成。
为解决重点问题。 “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分合,谁能够运用互换的方式省略几组相关的分合式。”
“小朋友们你们看看黑板上都有什么?有什么不同?它们各有几朵?”(引导幼儿从大小、颜色、方位上观察和讲述,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等)“谁谁能有顺序的把刚才讲的事纪录下来?”如(上面一朵花,下面8朵花,9可以分成1和8等)“我们检查一下是否有序,是什么样的顺序?”“请把分合式读一遍。”继续感知两个较小数之间的互补关系。
“请小朋友看看这并列的两个数”如(9/1和8,2和7)“前面多出的1是哪里的,后面少了的到1哪里去了。” 2、让幼儿在记录分合时只要记录出4组分合就可以了。
为解决难点问题。 9〈1和8,2和7,3和6,4和5。
3、在感知互补关系时,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两组并排的分合式,让幼儿明确前面的数增加的部分,就是后面的数减少的部分。 4、幼儿练习操作材料。
教师进行点评。 《9的组成》课后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充分体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 本节课我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幼儿开展看一看、说一说、游戏、摆一摆、填一填、猜一猜等生动有趣的活动,注重幼儿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在数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2、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把思维过程“融”于情景中,幼儿就会对数学活动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源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会成为负担,而会成为一种执着的追求;有了兴趣,幼儿才会去积极探索,才能积极地提出问题,才能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变苦为乐。
要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就要让数学教学充满魅力,就要求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教学活动,为学幼儿创设积极思维的情景,这样能使教学过程对学生始终有一种吸引力,这样的课堂也才生动又味。从幼儿们在课堂上兴趣盎然、积极投入的表现看出,他们是这么喜欢这样的课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创设教学情景也是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艺术。为此我在课一开始就设计了“请歌星小企鹅为大家唱歌,但必须学会9的组成”这样一个有趣、又具有挑战性的情景,(并将这一情景贯穿着节课的始终)紧紧“拴住了”幼儿的心,调动了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
3、以赛为动力,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是幼儿直接获取经验知识的最好的途径,它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参与思考,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与探索欲望。
在教学这一节课时,我让幼儿拿出9根小棒,把9 根小棒分成两份,要求两人一组合作进行,一人分,另一人作好记录,找一找一共有几种分法,看一看哪一组完成的最棒。通过操作、合作交流活动,使幼儿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能力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