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岁次与岁在是什么意思,怎样用
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我国生肖邮票的正式名称,是干支年,如猴年是“庚申年”、“壬申年”、“甲申年”等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肖邮票,龙年邮票上写的是“岁次庚辰”。写“岁次”,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如1894年,书面纪年文字,就应写“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在文章用语中,也可以写“岁在”。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用“岁次”、“岁在”表示年份,前边必须有年号年数。但如只写“干支”二字,就可以独立使用。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用的干支纪年。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头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就是指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当然,当时如果是碑文、表章、文书的后缀纪年,就应写:“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2. 岁 草书怎样写
岁的草书:
一、岁的读音:suì
二、汉字释义:
1、年。
2、一年的收成,年景。
3、年龄。
4、星名。
5、指时间,光阴。
三、汉字结构:上下结构
四、部首:山
五、相关词组:
年岁、岁月、去岁、岁星、岁出
扩展资料:
一、汉字笔画:
横、竖、横、横、撇、竖、横折、竖
二、词语释义:
1、年岁
年纪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
2、岁月
年月日子。
3、去岁
去年。
4、岁星
即木星。
5、岁出
国家、单位等一年财政支出的总和。
3. 书法上的岁次的含义
岁次也叫年次。
古代以岁星(木星)纪年。古人将天空的赤道部位分作12等分,每等分中以某些恒星为标志。
木星正好每年走一等分,12年走一周。每年岁星(木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
我国生肖邮票的正式名称,是干支年,如猴年是“庚申年”、“壬申年”、“甲申年”等等。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肖邮票,龙年邮票上写的是“岁次庚辰”。
写“岁次”,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如1894年,书面纪年文字,就应写“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
在文章用语中,也可以写“岁在”。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用“岁次”、“岁在”表示年份,前边必须有年号年数。】但如只写“干支”二字,就可以独立使用。
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用的干支纪年。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头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就是指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当然,当时如果是碑文、表章、文书的后缀纪年,就应写:“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4. 书法日期怎么写
1、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
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2、硬笔书法落款可以按照上述传统格式,也可以按照现代格式,现代格式写法很简单,照日常应用文书写就行了。例如今年是2018年3月3日,则写:二零一八年三月三日 鼠年写甲子,丙子,戊子,庚子或壬子;写“零”不是“0” 扩展资料 在画上记写年月、签署姓名别号和钤盖印章等,称为“款”。
有的款文还记写籍贯、年龄以及作画所等等,如系赠人之作,又须写上受赠者的姓名字号、称谓以及应酬语和谦词等等,内容与格式变化纷繁。 题款不仅要求诗文精美,同时也要求书法精妙,因此,题款必须在文学和书法上同时具备较高的修养。
书法题款用: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嘱书,醉书,醉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落款。
5. 落款日期怎么写
书法落款常识
一、称谓
长辈:吾师、学长、道长、先生、女士。
平辈或小一辈:兄、弟、仁兄、尊兄、大兄、贤兄(弟)、仁兄(弟)、道兄、道友、学友、方家、先生、小姐、法家(对书画或某一方面专长之称)
关系较亲密:学(仁弟)、吾兄(弟)
老师对学生:学(仁弟)、学(仁)棣、贤契、贤弟。
同学:学长、学兄、同窗、同砚、同席。
二、上款客套词或敬词
雅属、雅赏、雅评、雅鉴、雅教、雅存、珍存、惠存、清鉴、清览、清品、清属、清赏、清正、清及、清教、清玩、鉴可、鉴正、敲正、惠正、赐正、斧正、法正、博鉴、尊鉴、法鉴、法教、博教、大教、大雅、补壁、糊壁、是正、教正、教之、正腕、正举、存念、一粲、粲正、一笑、笑存、笑鉴、属、鉴、玩。
三、下款客套词或敬词
书法题款用:
敬书、拜书、谨书、顿首、属书、醉书、嘴笔、漫笔、戏书、节临、书、录、题、笔、写、临、篆。
四、篆刻边款用:
刻作、记、制、制石、篆刻。
五、日期
历代书画作品中表述日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日期的了解,能使我们在阅读临习碑帖法书的时候,掌握书家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面貌,了解一幅书法作品的所处年代及历史背景,对提高自身的书画鉴赏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古代书画家一般采用帝王年号与干支历、农历按需要相结合的方法来纪年、月、日。如王羲之《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永和九年”是帝王年号,“岁在癸丑”是干支历法的纪年。又如释慧湛《佛说生经》:“陈太建八年岁次丙申”。
6. 年份中的岁在与岁次如何区分
岁在并非计算年份的方法,它本身不能独立成词,通常都是“岁在……”指现在是什么时候,而岁次则是与现代的年份一样1.岁次(每年岁星所值的星次与其干支称为岁次)我国生肖邮票的正式名称,是干支年,如猴年是“庚申年”、“壬申年”、“甲申年”等等。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生肖邮票,龙年邮票上写的是“岁次庚辰”。写“岁次”,是中国传统的表示年份的用语。
如1894年,书面纪年文字,就应写“清光绪二十年岁次甲午”。在文章用语中,也可以写“岁在”。
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开头就是“永和九年岁在癸丑”。用“岁次”、“岁在”表示年份,前边必须有年号年数。
但如只写“干支”二字,就可以独立使用。中国近代史上的甲午战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都是用的干支纪年。
再如苏轼的《前赤壁赋》,开头就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就是指的宋神宗元丰五年七月十六日。
当然,当时如果是碑文、表章、文书的后缀纪年,就应写:“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 2.岁在如《兰亭集序》的“岁在癸丑”癸丑的意思是当时的年份。
而岁在只是指明写下作品当时的大概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