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记的蚕怎么写
把它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
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
等它要结茧子的时候,拿些麦秆子札成枝枝桠桠的型状就可以了。
破茧后,把它们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它们会在一起交尾,然后产卵。有时因为养的蚕少,所以破茧的时候蛾子会有落单的,但不用担心,只要有一对蚕成功,相信也够你养了。
桑叶要新鲜的,也可以每次采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几张,其余的洒点水装在冰箱里保鲜。采来的叶子会有一定的灰尘,可以洗净后凉干,一定要凉干,不然小蚕或大蚕吃了会拉肚子的,说不定还会翘辫子。 昨天,我买了几只蚕,准备养起来。
回家后,我找了个小盒子,下面用透明胶粘起来,上面扎上许多小孔,里面铺上一张白纸,蚕宝宝的“家”就做好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蚕宝宝放进它们的“家”里。它们在里面爬来爬去,有的把头探出来,不停地摆动;有的在纸上乱爬,速度挺快;有的奄奄一息,躺在地上一动不动……我恍然大悟,我怎么忘了给蚕宝宝喂桑叶了呢?
我连忙抓了一把桑叶放进了盒子里。这些小家伙们就吃起来了:有的从边角地方向中间啃,像挖地道一样;有的从中间挖个小洞,由中央向边区进攻;还有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见到叶子就扑上去……
到了中午,我看见蚕宝宝都不动了,原来它们正在休息。它们休息的姿势真是千奇百怪:有的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像是被定住了一样;有的“多脚朝天”。仰卧在那里,好像在做着美梦;还有的睡在桑叶上,似乎生怕桑叶被别人抢走了……
啊,养蚕宝宝好有趣呀!我要把蚕宝宝照顾好,让它们吃得饱饱的,睡得好好的,长得壮壮的,结出又白又大的 。 。
养蚕记
前段时间,科学老师发给我们一些蚕卵,让我们回家自己动手孵化。这些蚕卵比芝麻还小,圆圆的,灰不溜秋的,我有些将信将疑,这些小不点儿真能孵化出蚕宝宝吗?
回到家后,我把蚕卵放在棉花里,因为科学老师讲过,蚕卵要有一定的温度才能孵化。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放学去看我的蚕宝宝孵化了没有。盼星星盼月亮,直到第五天,我照例打开棉花,惊喜地发现白色的棉花上有几个极细小的,黑黑的小毛毛虫在蠕动,我高兴地叫起来:“我的蚕宝宝孵化出来了!我的蚕宝宝孵化出来了!”我赶紧找来一个小纸盒,又拿了一片桑叶,用一根牙签小心翼翼地把棉花上的蚕宝宝拨弄到桑叶上,再放进纸盒里,我不禁又担心了起来:这么小的蚕宝宝,它们会吃桑叶吗?
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纸盒,发现嫩绿的桑叶上多了几个小小的洞洞,还有一粒粒黑黑的大便,蚕宝宝呢则正躺在桑叶上伸着懒腰呢。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这些小东西能吃会拉,健康得很哦!
在我的悉心照料下,我的蚕宝宝一天天地在长大,我发现它们原本黑黑的身体渐渐变成了深灰色,棕褐色的头部也依稀可分辨了,它们吃桑叶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身体也变越来越长越来越胖了,有时候我发现它们吃饱了就昂着头,好像在说:“小主人,谢谢你每天给我们吃这么嫩的桑叶。”
通过这段时间的亲身经历,我觉得养蚕宝宝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呀
2. 蚕的丝从哪里来
蚕的丝从哪里来。
人们都知道蚕儿会吐丝结茧,可是丝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却不一定完全清楚。原来蚕儿幼虫的身体内,有一套结构完整、构造复杂的叫做丝腺体的造丝系统。丝腺体连接著头部下面叫做挤压器的吐丝泡,由这两个基本部件组成一台“天然纺织机”。一只老熟幼虫的身体内,有两列细胞组成的丝腺体,它要比身体长5倍,并且与贮藏丝液的袋状囊相通。头上的挤压器与周围的肌肉连接著,蚕儿吐丝时,头上的肌肉不停地伸缩,将丝腺体中的丝液抽压出来,丝液与空气接触后,便形成细长的丝。
3. 怎样让蚕吐出彩色的丝
彩色蚕宝宝只喂食专用的香肠式人工饲料,而不是喂食普通的桑叶。
如果喂普通饲料,结的是白茧,如选择彩茧专用饲料,就可结出浅红、黄色、浅蓝等彩色蚕茧,而且彩蚕专用饲料要注意不同颜色饲料要分开饲养。
蚕宝宝的适合温度是20-30℃,刚出来的蚁蚕要喂幼蚕饲料。
扩展资料
蚕是变态类昆虫,最常见的是桑蚕,以桑叶为食料,桑蚕起源于中国。
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便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它便开始脱皮。脱皮时约有一天的时间,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动,这叫“休眠”。
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它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幼虫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再吃桑叶8天成为熟蚕,开始吐丝结茧。
蚕在茧中进行最后一次脱皮,成为蛹。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出茧后,雌蛾尾部发出一种气味引诱雄蛾来交尾。交尾后雄蛾即死亡,雌蛾约花一个晚上可产下约500个卵,然后也会慢慢死去。
蚕的一生经过蚕卵—蚁蚕—熟蚕—蚕茧—蚕蛾,共五十多天的时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蚕宝宝
4. 蚕的丝有什么用
蚕丝是熟蚕结茧时所分泌丝液凝固而成的连续长纤维,也称天然丝,是一种天然纤维。人类利用最早的动物纤维之一。
蚕丝的作用:
1、医疗领域:作为构成绢丝成分的丝素和丝胶,通过浓硫酸处理,能获得与肝磷脂相同的物质,具有抗凝血活性、延缓血液凝固时间的作用,可开发血液检查用器材或抗血栓性材料。用同样方法改变若干加工条件,可将富于吸水与保水性能的绢丝,加工成高级水性材料或其他生理保健用品。此外,将绢丝通过高分子化学合成处理,使钙或磷与绢丝凝聚,可开发出骨科治疗上的"接骨材料"。同样通过化学处理之后,也可开发人工肌健或人工韧带。以绢丝为原料的丝素膜,还可制成治疗烧伤或其他皮伤的创面保护膜。
2、工业领域:加工成微粒的丝粉,除用于化妆品或保健食品的添加剂外,还可制成含丝粉的绢纸或食品保鲜用的包装材料和具有抗菌性的丝质材料。丝素膜除用于加工隐形眼镜片外,还可将细至0.3μm的丝粉与树脂混合,开发出被称为¨丝皮革"的新产品。将丝粉调入某些涂料中制成的高级涂料,用来喷涂家具用品,能增加器物的外观高雅与触感良好的效果,广泛用于各种室内装璜。
3、美容领域:天然蚕丝的结构与人体肌肤极相似,故又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称。蚕丝美容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我国明代,蚕丝因其重要的药用价值,被宫廷贵妃们用于日常美容养生。
5. 蚕的繁体字怎么写
蚕(蚕) 的繁体字如上图。
拼音: cán , 笔划: 10
部首: 虫 五笔: gdju
基本解释:
昆虫,有“家蚕”和“柞(zu?)蚕”,通常指“家蚕”,吃桑叶,吐丝做茧。丝可织绸缎。“柞蚕”吃柞树叶,丝可织茧绸:蚕丝。蚕茧。蚕食。蚕宝宝(蚕的爱称)。
6. 蚕怎样才能吐出彩色的丝
蚕不可能吐出彩色的丝的。
养蚕和蚕丝利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大约4000年前在中国就有记录了。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就开始养蚕了。
551年,两位外国僧侣把蚕茧带到欧洲。中等大小蛾体,雌雄触角均为衣原体齿,雄虫衣原体稍长;喙退化,下唇短,无单眼,体翅灰白色,翅脉灰褐色。蚕吐茧时,头不停地摆动,蚕丝被织成整齐排列的锯齿形圈。每织20多个圈就会移动身体的位置,然后继续旋转下面的丝。
扩展资料
养殖技术
注意:防病虫害,养蚕前养蚕中注意消毒,从2龄饷食起防病,自3龄起防蝇蛆;防闷热,要防热风吹;防饿蚕要少喂勤喂,夜里凉爽要多喂;自3龄起要每天除沙1次。上午8.9时准时收完蚁,随收蚁随喂;蚕将眠时要喂切叶,少喂勤喂,加网提蚕止桑,饱食入眠。
小蚕的室温不能高于30℃,大蚕不能高于27℃;夏蚕要比春蚕稀放;给叶适当,充分饱食。眠起处理要适时.加眠网要比春蚕早,发育不齐要提青分批,多分批提青,缩短止桑时间,顺利就眠。上蔟要适时,蚕老时要分批挑选上蔟,稀放。上蔟后3天要开门开窗,排湿保茧,但要避免强风直吹,以脸上略感有风为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蚕
7. 观察蚕的日记怎么写
4月5日 星期六 阴
今天爸爸帮我从街上买了几十只蚕,说要我写观察日记。我拿来装蚕宝宝的盒子,我怕他们拉屎,所以特
意在里面放了些纸,这样既卫生有可以随时保持盒子的清洁了,真是一物两用。盒子里的蚕宝宝用他那饥不择食的嘴,不停的吃着美味的桑叶,好像永远吃不饱似
的。蚕的身体有10节,每节都有4条腿。小小的眼睛露出渴望成为飞蛾的眼神。爸爸对我说:“看样子,下个星期3就咬脱皮了。
4月8日 星期二 阴转多云
今
天早上。我看了看蚕,发现蚕不吃不喝,神情萎靡的卧在一边,我心想:该不会病了?于是我连忙喊醒熟睡中的爸爸,他睁开朦胧的睡眼,不耐烦地说:“我说了今
天蚕脱皮。这个现象很正常。”说完又睡了。我听了美滋滋的上学去了,心想:中午应该就能看到蚕脱皮吧。中午回来的时候,我发现蚕又在神采奕奕的吃桑叶,我
看了看跟原来没两样,我心想:会不会脱皮就是长大呢?带着这个疑问,我问了爸爸,爸爸肯定了我的想法:蚕一生要脱5次皮,然后化成茧,最后又化成飞蛾,在
这期间成为茧的丝可以做被子,衣服。飞蛾生玩蛋后就会便死了,孩子你一定要学习蚕默默为人类奉献的精神,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