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乾闼婆拼音怎么写
gàn tà pó 乾闼婆(乾闼婆)
(1).梵语Gandharva的译音,亦译作“健闼缚”、“犍闼婆”。佛经中经常提到的“天龙八部”中的一类乐神。《维摩诘经·佛国品》:“并余大力诸天、龙神、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悉来会坐。”《法苑珠林》卷四:“ 黑山 北有 香山 ,其山常有歌舞唱妓音乐之声。山有二崛,一名 为尽 ,一名 善尽 ,七宝所成,柔輭香洁,犹如天衣妙音,乾闼婆王从五百乾闼婆在其中止。” 宋 王安石 《朱朝议移法云兰》诗:“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河。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按,《翻译名义集·八部》“乾闼婆”注引 鸠摩罗什 曰:“天乐神也。”
(2).古代 西域 对乐人的美称。《法华经·玄赞》:“有四乾闼婆王。” 唐 窥基 注:“梵云健闼缚,此云寻香行,即作乐神,乾闼婆讹也。 西域 由此呼散乐为健闼缚,专寻香气作乐乞求故。”
(3).指海市蜃楼。《大智度论》卷六:“ 犍闼婆 者,日初出时,见城门楼橹宫殿行人出入,日转高转灭,此城但可眼见而无有实,是名 犍闼婆 城。”
2. 大门的门的笔顺怎么写
大门的门的笔顺如下:
门:mén
部首: 门 五行 :水 五笔 :UYHN
基本释义
1.建筑物的出入口,又指安装在出入口能开关的装置:~儿。~口。开~见山。
2.形状或作用像门的东西:电~。
3.途径,诀窍:~径。~道儿。
4.旧时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现亦指一般的家庭:~第。~风。~婿。长(zhǎng)~长子。
5.事物的分类:分~别类。
6.宗教的教派或学术思想的派别:教~。~徒。
7.量词:一~大炮。
8.姓。
组词详解:
1,澳门:ào mén
简称“澳”。在珠江口西侧。由澳门半岛和ءfe68أ仔、路环两岛组成。面积17ر42平方千米。人口46万(1995年)。16世纪中期后被葡萄牙殖民者逐步侵占。中国政府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行使主权,设立特别行政区。自由港。工业以制衣、毛纺织为主,属贸易加工型。旅游赌博业兴旺。
2,爆冷门:bào lěng mén
指在某方面突然出现意料不到的结果。《解放日报》1983.9.20:“女篮决赛爆冷门。”
3,部门:bù mén ◎
统一体下设的若干分支机构或组织财会部门组成某一整体的部分或单位。如:一本书要经过编辑、出版、印刷、发行等部门,然后才能跟读者见面。
4,侧门:cè mén
(1).正门旁侧之门;旁门。《唐会要·出使》:“﹝ 开元 ﹞十二年四月六日勅:御史出使……其出使日,皆於侧门进状,取处分。” 叶圣陶 《潘先生在难中》二:“他的理由是学校还有个侧门,也得挂一面旗,而徽章这东西不大,恐怕偶尔遗失了,不如多拿几个备在那里。”(2). 唐 时 端门 旁侧之门。 宋 程大昌 《雍录》卷二:“ 唐 大明宫 朝堂外左右金吾仗之侧有曰侧门者,以其在 端门 旁侧也。”
5,车门:chē mén
车上供上、下车的门 。专供车马进出的旁门 引用解释 1.大门旁专供车马出入的门。《汉书·灌夫传》:“ 蚡 已罢朝,出止车门。” 唐 白行简 《李娃传》:“ 娃 谓生曰:‘此车转小曲中,某之姨宅也。将憩而觐之,可乎?’生如其言,前行不逾百步,果见一车门。窥其际,甚弘敞。” 2.车子上的门。
6,城门:chéng mén
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3. 门字里面加个文的拼音
闵 mǐn 闵 【姓氏源流】 闵姓源出姬姓。
黄帝后裔。 五帝之后,[尧]禅天下于[舜]。
[舜]命[弃]掌管天下的五谷。[弃]又叫[后稷],帮助[大禹]平治水土、教民耕种有功被封为诸侯,立国于渭水(今陕西宝鸡、武功附近),史称“上古五大贤臣”之一。
5代后传至姬公刘,国势渐强。又经12代,传至姬昌(周文王),国势有天下三分之二。
公元前1066年,姬昌的儿子姬发(周武王)灭商。建国。
国号“周”。 姬发的弟弟姬旦(周公)在灭商过程中功劳第二,(姜子牙第一),封地“鲁”国(山东曲阜)。
周公因摄朝辅政,其封地鲁国国君的职位由长子伯禽嫡传。公元前662年,鲁庄公的儿子公子启即位,两年后为孟孙庆父争位所杀,谥号为“闵”,意思是痛惜,痛心。
启的后代就以谥号中的“闵”为姓。 闵姓来源于鲁国公族,而鲁国公族又来源于周朝王族,而再追溯上去,周朝王族的始祖后稷是黄帝25个儿子得到的12姓之一姬姓的嫡传后代。
【迁徙分布】 祖籍山东,一出陇西、一出江浙。后迁晋、冀、豫、皖。
再后散居全国。闵姓人口约占中国总人口的0.0002,排第191位。
约26万人。 【历史名人】 【闵马】又名闵子马、闵马父。
春秋鲁国人。周大夫,封地陇西(甘肃临洮)。
博古善论,有明见。 【闵损】(前536--前487)。
字子骞,春秋鲁国汶上人(山东济宁),孔子高徒,以孝悌闻,以德行称。为人持重少言语,言必有中。
为费邑宰,有政声。历代追封“费侯”、“费公”、“琅琊公”、“畿圣”。
世称“笃圣”。 【闵业】西汉人。
素有忠义。初为掾,与寇恂谏耿况归光武帝,以军功封关内侯,官至辽东太守。
【闵贡】字仲叔,东汉山西太原人。家贫,有操守、性恬静。
不受无功之禄,自惭口腹之累。世称节士。
汉末为河南中部掾。十常侍之乱救驾有功,进郎中, 封都亭侯。
【闵鸿】三国吴广陵(江苏扬州)人。仕吴为尚书。
入晋,征不就。少美文才,有“南金”之誉。
集三卷,佚。今存《亲蚕赋》、《琴赋》、《羽扇赋》、《芙蓉赋》、《莲华赋序》、《与刘子雅书》。
【骊兴闵氏】宋时,遣山东闵称道出使高丽。后定居骊兴。
为朝鲜望族,绵延500余年,世胄高门,权侵朝野。 【闵珪】(1457--1539)字朝瑛,乌程人(浙江吴兴)。
明朝天顺八年进士。授御史。
出按河南,以风力闻。成化六年擢江西副使,进广东按察使。
孝宗嗣位,擢右副都御史,巡抚顺天。入为刑部右侍郎,进右都御史,两广总督。
弘治七年迁南京刑部尚书,寻召为左都御史。十一年,东宫出阁,加太子少保。
十三年为刑部尚书,再加太子太保。六年十月卒,年八十二。
赠太保,加光禄大夫上柱国,谥庄懿。有《闵珪文集》十卷。
【闵如霖】乌程人(浙江吴兴)。闵珪从孙。
太学士。嘉靖三十年任国子祭酒。
官至礼部尚书。有《午塘先生集》十六卷 、《师望》、《修南城门记》。
【闵洪学】乌程人(浙江吴兴)。闵如霖曾孙。
云南巡抚,天启七年平贼有功。官至吏部尚书。
【闵梦得】乌程人(浙江吴兴)。闵洪学从弟,万历二十六年进士,三十七年时任漳州府知府,以宽为政,士民爱之。
后迁偏沅巡抚都御史、云贵总督、兵部右侍郎戎政尚书。 【闵延甲】乌程人(浙江吴兴)。
万历进士。廉直有声,官至通政使。
【吴兴闵氏】或称【乌程闵氏】。自宋朝宝庆年间由汶上(山东济宁)南迁,世居浙江湖州吴兴晟舍,为望族。
明朝天顺年间至明末,吴兴闵氏人文鼎盛,出尚书四人,历掌刑部、礼部、吏部、户部。有“仁舍闵氏尚书五个半”之誉。
(目前只考证到四人,另一人不知何指。半个应该是闵珪外孙潘季驯。
【潘季驯】(1521--1595)字印良,号印川,嘉靖二十九年进士。历任工部、兵部、刑部尚书。
明朝水利专家。治黄河有功,六蒙褒典。
著有《河防一览》。史称“天下治黄第一人”。
卒。加太子太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
万历年间,吴兴闵齐汲(【闵齐汲】(1575--?)字及五,号遇五 ,晚年自号三山急客,潜心于古籍的研究和图书的刊印,着有《六书通 》一书传世。)首开雕版套印之先河,刊刻善本秘籍。
与族人闵齐华、闵象泰、闵裕仲、闵道扬、闵遇洙、闵尔容、闵维、闵邃、闵果、闵应协、闵声、闵迈德、闵镇远、闵元衢、闵文振、闵百顺、闵自寅、闵昌道、闵昭明、闵映张、闵映壁、闵振业、闵振声、闵景贤、闵无颇、闵萃祥等三十余人历时20余年,刊刻印刷书籍计117部145种。其双色、三色、四色、五色套印之经、史、子、集翘楚同懠。
士民争相垂涎而购,风靡天下为一时之冠。世称“闵刻”。
【闵楷】字正甫,号南湖,任丘人(河北任丘),明弘治乙丑进士,历官工部侍郎、浙江布政司左布政、南京礼部尚书、南京户部尚书。 【闵槐】字公甫,号南洲,任丘人(河北任丘),明弘治乙丑进士(与兄闵楷同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升刑部郎中,时甘肃失机,镇守太监及总兵隐匿冒功,事觉,槐奉命往勘,皆伏罪。
闵槐出知平阳府,回民叛乱,槐设计平之。闵槐以雁门副使谢政。
【闵煦】任丘人(河北任丘),闵槐子。明嘉靖十四年进士。
刑部尚书。建有『水东书院』。
【闵麟嗣】(1628--1704)字宾连,号橄庵。徽州岩寺镇人(安徽。
4. 机械的械字还有一个读音,拼音怎么写,词语怎么组
械xiè 就只有这么一个读音,字典上的就这一个。基本字义
1. 器物,家伙:器~。机~。
2. 武器:~斗。军~。缴~投降。
3. 木枷和镣铐之类的刑具:~系。详细字义
〈名〉
1. (形声。从木,戒声。本义:脚镣手铐一类的刑具)
2. 本义
械,桎梏也。——《说文》
拘罪人曰桁械。谓穿木加足曰械,大械曰桁。——《通俗文》
在手曰械。——《后汉书·吴传》注
械系敬广武。——《汉书·娄敬传》
三缢加别械。——清· 方苞《狱中杂记》
求脱械。
地上刑械。——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又如:械送(加刑具押送);械索(泛指刑具。用刑具拷掠);械节(枷械等刑具的结合处);械解(戴上刑具押送);械颈(加械于颈)
4. 器械,用具
有械于此,一日浸百畦。——《庄子·天地》
云梯之械。——《墨子公输》
攻械尽。
以牒为械。
5. 又如:械用(器械用具);械器(器械;器具);械具(机械用具)
6. 武器 。如:械战(犹械斗);枪械〈动〉
1. 拘系;枷住;拘束
苟入狱,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清· 方苞《狱中杂记》
半与城门充校尉,谁将斜谷械 阳陵。—— 龚自珍《己亥杂诗》
2. 又如:械致(拘系押送);械槛(拘系于囚车)
3. 治
桥揉斤械。——《文选·马融·长笛赋》常用词组
1. 械斗 xièdòu 双方聚众持械殴斗
2. 械系 xièxì用脚镣手铐等刑具拘禁起来
乃下相国廷尉,械系之。——《史记·萧相国世家》
械系不稍宽。——清· 方苞《狱中杂记》
械系入老监。
如果硬要说还有其他读音的话,可能是个别地方方言吧,在我们的方言里不只有一个,简直就是有两个读音——械(jìe)或(gài),其实意思、组词及用法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