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粤语“苗条、廋”怎么翻译
苗条-------在广州话里常叫:good fit。或者说:身材正。当然,也可以叫:苗条。
廋---------在广州话里常叫:廋骨仙,或者叫:廋猛猛。有人叫:廋骨如柴。
廋---------sau1,读第一声。同音字:收, 臹, 樇。
骨---------gwat1,读第一声。同音字:縎, 蓇, 榾。
仙---------sin1,读第一声。同音字:猭, 奾, 珗。
给你一个《粤语在线发声字典》,打开网页后,在右边的工具兰中,你可以输入你要读的单词(繁体字),或者输入对应和音标,你自己找一下:
http://humanum.arts.cuhk.edu.hk/Lexis/lexi-can/
2. 书法如何廋硬
学习临摹瘦硬书法代表人物的作品,天长日久终有所成
“瘦硬”之书法,以柳公权为代表。柳公权,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唐懿宗咸通六年(公元865年,终年88岁。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宫至太子少师,故世称“柳少师”。他初学王羲之并精研欧阳询、颜真卿笔法,然后自成一家。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穆宗尝问柳公权用笔之法,公权答云:「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穆公为之改容,如其笔谏也。宋朱长文《墨池编》中说:“公权正书及行楷,皆妙品之最,草不夫能。其法出于颜,而加以遒劲丰润,自名家。”他初学王羲之笔法,以后遍阅近代书法,于是极力变右军法,学习颜真卿,又溶汇自己新意,使他的字避免了横细竖粗的态势,而取匀衡瘦硬,追魏碑斩钉截铁势,点画爽利挺秀,骨力遒劲,结体严紧,后世学书者不少以柳字为楷模。到了宋徽宗赵佶,更把瘦硬书体发挥到了极致。 而苏轼却在《孙莘老求墨妙亭诗》中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艺术观点,明确提出“短长肥瘦各有态”的主张,认为杨玉环和赵飞燕一肥一瘦,但并不妨碍她们都是倾城倾国的美女,只不过她们美的风格不同罢了。
3. 依据胖与廋的理解写一篇语文作文
胖与瘦
如果你留意生活的话,就会发现有些人天生就是胖,有些人天生就是瘦,并且胖人常常想让自己瘦一点,而瘦的人也希望自己能胖一点,结果他们都采用各种方法,当然最统一的方法就是健身走路跑步,最后瘦人依旧很瘦,胖人依旧很胖,因为他们使用同一种方法,当然不奏效,这就是生活的辩证法。
除去天生的、遗传的、病态的因素不谈,其实看看胖瘦也很有意思的。
胖人,心宽体胖,常常表现为心胸豁达为人坦荡,胖就胖嘛。他们说话声大,高谈阔论,毫不避讳,心无城府。所以胖人一般都好接触,很容易沟通。他们常常表现为很物质的一面,不挑食,不苛求,不斤斤计较,几乎无所顾忌,所以往往是很乐观的,开朗的。他们很现实的,忙忙碌碌中感觉很充实,有饭吃,有肉吃,有酒喝,就很满足,生活幸福感也就多一些。
瘦人,形成瘦的原因有很多,瘦,也经常表现为一种病态。瘦子,对生活的要求多一些,比如饮食方面有很多禁忌,偏食、挑食等。他们在精神层面的要求也会很多,不仅是对他人,即便对自己也是如此。他们很有约束,自我控制欲很强,往往表现出做人的严谨,为人生的严肃,他们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理想往往是距离生活很远或者跟自己也有一定的距离,但是他们愿意坚守,因而衣带渐宽。
胖人,很好认识。对自己看管不严格,也就不会对生活严加看管,随和、宽容、大度、得过且过。这样的人往往不会耍小心眼,倒是可以运用小智慧。遇到事情,他们也许喊叫,但却可以商量,可以让步。胖人,很好做朋友,胖人懒惰,但是对朋友,往往表现出一种热心和勤快。
瘦人,却很难了解。可能对自己有严格的要求,有自己的坚守,所以在取舍方面就表现出一种严谨。对生活,也可能是精打细算,富足和殷实总是小心翼翼。瘦人,朋友圈子不多,他们也不乐于交往,更愿意自得其乐。
记起余秋雨写的《垂钓》,很好地描述和阐释了胖与瘦的辩证法。如果没有胖和尚的乐观、开朗和现实,如何表现出瘦和尚的沉静、坚守和执着。他们互相映衬,才更有情趣,更像生活中的一个整体。
其实,人活着是一种心态,不关胖瘦,只要你的欲望没有口袋里的钱多,你就是富翁。只要你内心感觉充实,宁静,安详,就是幸福。
4. 面 肌廋写颜色的字
【成语】:面黄肌瘦
【拼音】:miàn huáng jī shòu
【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示例】: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
【近义词】:面有菜色
【反义词】:容光焕发
【语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
【日文】:顔色が悪くやせている様子
(面黄肌瘦,面黄肌瘦)
谓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常形容病态。
《三国志平话》卷下:“曹相见张松,身长五尺五寸,面黄肌瘦,言不满百。”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摺:“觑着他……眼嵌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水浒传》第三七回:“这汉端的似有病的。不见他面黄肌瘦,有些病症?”鲁迅《彷徨·示众》:“一个是澹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手里牵着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