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假如人类掌握了冬眠的秘密 怎么写
《人类终于掌握了冬眠的秘密!!!》报纸上的头版头条刊登着这条重大新闻。电视上,国家领导人正在发表着讲话:“人类掌握动物冬眠的秘密,意味着人类在科技的道路上又登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应该感到骄傲,有了冬眠技术,人类将发生巨大的改变……”
若干年后,我走在大街上,忽然,前面吵吵闹闹的,原来是一群人正在游行示威。他们举着牌子,上面写着:“反对人类冬眠!”
原来这几年又出现了一门新兴的行业。走在街头,你到处可以看到这样的店,招牌上写着:增加寿命,人类冬眠。这些店里放着一个又一个像炉子一样的东西,里面装的是一个个躺着的人,身上附着许多线,这里的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店里全是高科技设备,这些人都已经付了重金,正在进行“人工冬眠”呢。
他们中有些是老人,还不想这么早就“去”,他们很想看到自己孙子长大时候的模样;有些是年轻人,他们想让自己长得慢些,好看到未来的景象……如今做“人工冬眠”已经不是一件太大的难事。“人工冬眠”就是能让人的心跳、呼吸等各种生理机能减弱,从而增加寿命的一种方式。
但是,有一部分人认为,“人工冬眠”是对生物界的一种逆反,是对人类自身定律的一种破坏。这种破坏现在看不出来,但将来的后果会很严重,是毁灭性的。但是,大部分人对“人工冬眠”还不太知情,只是觉得延长生命憨礌封啡莩独凤扫脯激很有意义,政府对其中可能产生的后果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许多年以后,“冬眠的人”都醒了过来,陆陆续续回到家里,跟久违的家人见面……
大街上一下子就人满为患,车水马龙,拥挤不堪……踩伤、踩死、殴打事件频繁发生,死伤无数。而“冬眠”的人还在不断醒来,再次回到“人间”……
又几年过去了,瞧啊,整条大街一片狼藉,远处还在冒着硝烟,好像刚打过仗一般,这都是人类暴增造成的。
这种情况,真的被几年前的那一小部分人给说中了……
这场“灾难”告诉我们,人类是多么的自作聪明……
2. 【冬眠的小熊作文】
冬眠的小熊寒冷的冬天来临了,有些小动物准备过冬了。
小熊也准备冬眠了,它爬上暖烘烘的大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温暖的春天来了,百花齐放,泉水叮咚。
小山羊,小松鼠和小刺猬,还有小熊约好春天出来玩的,可是小山羊发现小熊没有来。他们跑到小熊家门口,可是门紧紧地关着,它们大声的喊着小熊,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怎么办呢?聪明的小山羊灵机一动,想出了办法,它说:”我们把收音机调到最大的声音,然后请我们的歌唱家小蝴蝶来唱歌,把小熊叫醒。
“小松鼠拿来了收音机,把音量调到了最大,小刺猬去请来了小蝴蝶,小蝴蝶唱着美妙的歌。小熊迷迷糊糊地说:”谁呀?干嘛那么吵啊?“小山羊告诉它说:“小熊,小熊春天来了,快出来玩吧!”小熊回答:“哦!原来春天已经到了呀!”小熊打开门,和小伙伴们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去了。
3. 冬眠的熊作文怎么写
冬天到了,小熊的朋友们都冬眠了,小熊也钻进了它的树洞,开始今年的冬眠。
可是,小鸟来了,小鸟说:“小熊啊,你这树洞太破了,造个草房子吧。”
小熊觉得小鸟说得有道理,就起来干起了活,过了几天,一个舒服的草房子造好了。小熊钻了进去,开始今年的冬眠。
可是,大鸟来了,大鸟说:“小熊啊,你这草房子要漏的,造个木房子吧。”
小熊觉得大鸟说得有道理,就起来干起了活,过了十几天,一个漂亮的木房子造好了。小熊钻了进去,开始今年的冬眠。
可是,大大鸟来了,大大鸟说:“小熊啊,你这木房子不坚固的,造个砖头房子吧。”
4. 冬眠的动物有哪些
冬眠的动物:亚洲黑熊、北极熊、乌龟、刺猬、蝙蝠、松鼠、蛇、蜗牛、黄蜂、蜥蜴。
1、亚洲黑熊
亚洲黑熊是典型的林栖动物,北方的黑熊有冬眠习性,并在大树的树洞、岩洞和地洞、圆木或石下、河堤边、暗沟和浅洼地建立巢穴。
秋天会大量进食,以准备冬眠会吃大量食物将脂肪储存起来,整个冬季蛰伏洞中,不吃不动,处于半睡眠状态,冬眠后会自动降低体温、心率,以节省身体的新陈代谢。至翌年三、四月份出洞。
亚洲黑熊共有7个亚种。体长150~170厘米,体重150千克左右。体毛黑亮而长,下颏白色,**有一块"V"字形白斑。头圆,耳大,眼小,吻短而尖,鼻端裸露,足垫厚实,前后足具5趾,爪尖锐不能伸缩。身体粗壮。栖息于山地森林,主要在白天活动,善爬树,游泳;能直立行走。
2、北极熊
一般说来北极熊在每年的3.5月非常活跃为了觅食辗转奔波于浮冰区,过着水陆两栖的生活。在严冬北极熊外出活动大大减少,几乎可以长时间不吃东西,此时它们寻找避风的地方卧地而睡。呼吸频率降低进入局部冬眠。
3、乌龟
乌龟是变温动物,生活受环境气温的影响较大。11月至翌年3月,当气温在10℃以下时,乌龟静卧于池底的淤泥中或卧于覆盖有稻草的松土中,不食不动,进行冬眠,这时它的新陈代谢非常缓慢和微弱。
直到4月初,当气温上升至15℃以上时,乌龟才开始恢复活动并大量摄食 所以在冬眠期不需投喂食料,也不需换水,此时期的主要工作一是保温,如在水池四周以及水池与围墙之间的空地上覆盖稻草;二是防止乌龟天敌的侵害。
4、刺猬
刺猬是异温动物,因为它们不能稳定地调节自己的体温,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所以刺猬在冬天时有冬眠现象。刺猬除肚子外全身长有硬刺,当它遇到危险时会卷成一团变成有刺的球,它的形态和温顺的性格非常可爱,有些品种只比手掌略大,因而在澳大利亚有人将它当宠物来养。
刺猬有非常长的鼻子,它的触觉与嗅觉很发达。它最喜爱的食物是蚂蚁与白蚁,当它嗅到地下的食物时,它会用爪挖出洞口,然后将它的长而粘的舌头伸进洞内一转,即获得丰盛的一餐。
刺猬住在灌木丛内,会游泳,怕热。刺猬在秋末开始冬眠,直到第二年春季,气温会暖到一定程度才醒来。刺猬喜欢打呼噜,和人相似。
5、蝙蝠
蝙蝠一般都有冬眠的习性,冬眠的地方大都是在洞里,冬眠时新陈代谢的能力降低,呼吸和心跳每分钟仅有几次,血流减慢,体温降低到与环境温度相一致,但冬眠不深,在冬眠期有时还会排泄和进食,惊醒后能立即恢复正常。
它们的繁殖力不高,而且有“延迟受精”的现象,即冬眠前交配时并不发生受精,精子在雌兽生殖道里过冬,至翌年春天醒眠之后,经交配的雌兽才开始排卵和受精,然后怀孕、产仔。
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现生物种类共有19科185属961种,除极地和大洋中的一些岛屿外,分布遍于全世界,在热带和亚热带蝙蝠最多。大部分蝙蝠都是白天休息,夜间觅食。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亚洲黑熊
百度百科—北极熊
百度百科—乌龟
百度百科—刺猬
百度百科—蝙蝠
5. 【寒假里动物冬眠的描述因为生物作业要写奇特的生物现象,又要写
冬眠 也叫“冬蛰”.某些动物在冬季时生命活动处于极度降低的状态,是这些动物对冬季外界不良环境条件(如食物缺少、寒冷)的一种适应.蝙蝠、刺猬、极地松鼠等都有冬眠习惯.冬眠,是变温动物避开食物匮乏的寒冷冬天的一个“法宝”.你看,冬天一到,刺猬就缩进泥洞里,蜷着身子,不食不动,它几乎不怎么呼吸,心跳也慢得出奇,每分钟只跳10~20次.如果把它浸到水里,半个小时也死不了,可是当一只醒着的刺猬浸在水里2~3分钟后,就会被淹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冬眠时,动物的神经已经进入麻痹状态.有人曾用蜜蜂进行试验,当气温在7~9℃时,蜜蜂翅和足就停止了活动,但轻轻触动它时,它的翅和足还能微微抖动;当气温下降到4~6℃时,再触动它却没有丝毫反应,显然它已进入了深沉的麻痹状态;当气温下降到0.5℃时,它则进入更深沉的睡眠状态.由此可见,冬眠时神经的麻痹深度是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另外,冬眠时,动物体温显著下降.据研究,黄鼠在130个昼夜的冬眠时间中,共放出70卡热量,但冬眠过后的13.7个昼夜中,就能放出579卡热量.一般来说,动物在冬眠过程中,每昼夜只能放出0.5卡热量,但在它苏醒后,兴奋的时候,每昼夜则能放出42卡热量.由此可见,冬眠动物体温下降时,机体内的新陈代谢作用变得非常缓慢,所以仅仅能维持它的生命.动物皮下脂肪,一方面可以保持体温,更重要的是供给冬眠时体内的消耗.一般动物在冬眠前的体重,都比平时增加1~2倍,冬眠之后,体重就逐渐减轻.如冬眠163天的土拨鼠体重减轻35%;冬眠162天的蝙蝠体重可以减少33.5%.动物在冬眠时,血细胞还会大大减少.平时,1立方毫米土拨鼠血液中,会有12180个白细胞,但冬眠时平均只有5950个,然而,让人奇怪的是,尽管体内“卫士”——白细胞大大减少,但冬眠动物却从来没有发现生病的.那么,为什么每年到一定的时候,动物就会进入冬眠呢?为此,科学家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夏天,科学家从人工条件下进行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出血液,注射到活蹦乱跳的黄鼠静脉里,结果,它像被麻醉一样,很快进入昏睡的冬眠状态.看来,在冬眠动物的血液中,可能含有一种能诱发冬眠的物质.实验还表明,冬眠时间越长的动物,其血液诱发冬眠的作用越强烈.那么,这种诱发冬眠物质是什么呢?据研究,这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颗粒状物质,有时这种物质也会粘附到红细胞,因而使红细胞也有了诱发冬眠的作用.奇怪的是,在正常情况下,动物对外来物质总是排斥的,但冬眠中的动物例外.科学家抽出冬眠旱獭的血清,注射到黄鼠的血液中,黄鼠不但不产生排斥反应,反而呼呼入睡,进入冬眠了.科学家的不断探索又带来了新的信息,在动物的血液中,还存在着另一种与冬眠物质相对抗的物质.这种物质在血液中达到一定量时,就使冬眠的动物苏醒过来.这样看来,动物何时开始冬眠,不仅取决于诱发物质,而且也取决于诱发物质和抗诱发物质比例的变化.科学家判断冬眠的动物可能一年到头都在“制造”诱发物质.抗诱发物质可能是在进入冬眠后开始产生的,并且其产量是沿直线上升,直到春暖花开才逐渐减少.当抗诱发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足以控制诱发物质的时候,动物才能从冬眠中苏醒过来.至今,人们仍然未完全揭开动物冬眠的奥秘,探索还在进行,科学家认识到,研究动物冬眠不仅妙趣横生,而且在航天与医学上有重大实用价值.野生的仓鼠、老鼠、松鼠、黄鼠和熊应该说都冬眠,但不是和冷血动物一样的深眠.鼠类是在地下挖好几米深的洞,在粮仓中贮藏好丰富的粮食,等大雪封山的时候,就躲在洞里,吃喝拉撒睡.睡的时间比活动的时间长,就是所谓的冬眠了.山里人有挖鼠窝子的传统.即秋收完,入冬前的农闲时节,到山里挖松鼠(山里人叫“花狸棒子”)窝.多的时候能挖出几十公斤的玉米粒.离榛子林近的地方还可以挖到榛子,那才是最令人惊喜的收获(一公斤榛子30多元).玉米粒一般用来喂猪,人不敢吃,怕有毒.熊类的冬眠也是贮存好大量的脂肪(熊掌部分)后,躲在树洞子里睡大觉.但不是绝对不出来活动.所以我觉得仓鼠的冬眠不过是比夏天爱睡觉罢了,它们总得出来吃食、撒尿,活动活动.因为我们不可能给它提供纯粹的自然的环境,它也就无法真正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