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追悼词怎么写
标题:注明死者的姓名和文种,也可只写文种。
称呼:顶格书写大众化称呼,如"同志们“等。
正文:通常分为六层:一是写明用沉痛的心情悼念某某人;二是介绍死者在生前的身份、职务、逝世原因与逝世时间,终年岁数;三是简介死者的一生,重点突出死者对某一方面的贡献;四是全面评价死者的一生,可概括为几个方面来写,评价内容必须得先征得死者家属或者有关领导的同意;五是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勉励到会者继承其遗志或发扬其精神、作风;最后以”XXX同志安息吧“或”XXX先生永垂不朽“、”XXX同志精神长存“等语作结。
落款:一般只署成文日期。日期为致悼词当日。
悼念就是对死者哀痛地怀念。
2. 我心目中的伟人怎么写啊
说到伟人,怎么能少了你呢——— 苏东坡, 苏东坡之于我,大概是一本永远都想读的书,该用什么称呼他呢,我一直就想不出来什么好的名称---文豪?天才?诗人?
因为他的成就实在是太广,所以称为文豪和诗人实在是太小气了,称天才应该是很合适,却又不能概括出他的特质,所以还是说他是"文人"最为适当,只所以说他是文人,非全因为他的诗词书画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成就,乃是因为他为中国文人提供了一个无法超越的典范,是为第一个真正的文人,却也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最后一个文人. 在中国历史上,有四个"文人"被称为不可比肩的四个文学巨匠: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屈原,除了他创立了"楚辞",并且留下了那辉煌的文学篇章以及他那宁死不屈的人格一直都是中国文人的榜样,除此之外,实在也很难为他去找出什么优点了.李白,是苏东坡也非常推崇的一个文人,在他的诗文里多有显现,但是李白始终都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人,在他的脑子里功名是非常重要的,他投靠李磷是一明证,当然他的遭遇也是当时有志有识之士的共同遭遇:建功无望,身遭流放。杜甫则屡试不第,自始至终都当的是小官,却依然忧国忧民,苏东坡对杜甫的评价是最高的:古今诗人,以杜子美为第一。 如上三个人和苏东坡相比,在他们身上明显少了苏东坡那种挣扎——心灵最深处的挣扎:“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此其一;“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却又“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此其二;“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此其三。苏东坡可以说是在与自己的心灵做斗争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独特的生存智慧正是他的心灵深出痛苦的挣扎结出的硕果。
苦难是天才的亲兄弟,但是东坡早是个天才了,再加之他多次被贬的经历,更是让他对人生看得比谁都更透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每读此词,总是惊叹于他为何会用“谁怕“这两个字,也幻想着可以和他一起淋那场雨,东坡写这首词时身在黄州已有两年,那场雨来时,“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当然,如果东坡仅仅是因为放达乐观而被后人称道那很多人就都可以来做把苏东坡了,事实上苏东坡是一个在散文、诗歌、词、书、画、美食、甚至科学上都有很大成绩的一个人,尤其是在前五者,东坡成绩最为巨大,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人不能再望其项背:散文,他是“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诗,他是宋诗的颠峰代表;词,开豪放一派先河而又可为婉约之词且其缠绵悱恻亦绝不输周邦彦和柳永这宋代两大婉约词人;书,他是宋四家之一,事实上是宋四家之首;画,他独立创立的人文画论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画论。面对这样一个奇才,我们凡夫俗子除了顶礼膜拜还能有什么呢?而对于我来说,东坡不但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我的老师,是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