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么教孩子学拼音的音调
1. 用心交
2. 可以上网站上面找教程
3. 可以找一下专业的老师
拼音pīn yīnㄆㄧㄣ ㄧㄣ
4. 连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素成复合音。
5. 把标音文字读出音来。
汉语拼音字母表-声母表
汉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
b [玻] p [坡] m [摸] f [佛]
d [得] t [特] n [讷] l [勒] g [哥] k [科] h [喝]
j [基] q [欺] x [希]
z [资] c[;雌] s [思] r [日] zh[知] ch [嗤] sh [诗]
y [医] w [巫]
汉语拼音字母表-韵母表
a[阿] an[安] ao[奥] ai[哀] ang[昂]
o[喔] ong[翁] ou[欧]
e[鹅] en[恩] er[儿] ei[唉] eng[摁]
i[衣] ia[呀] iu[由] ie[耶] in[因] ing[英]
u[乌] un[温] ua[蛙] uo[窝] ue[月] ui[威]
ü[迂]
iao[腰] ian[烟] iang[央] iong[用]
uai[外] uan[弯] uang[往]
2. 怎么样学习声调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具体描写如下:
1.阴平。高而平,叫高平调。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由3度到5度,简称35。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由5度到1度,简称51。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
调 类 调 值 调 型 调 号 例 字
阴 平 55 高 平 - 例:咪mī, 身shēn
阳 平 35 中 升 / 例:迷mí, 神shén
上 声 214 降 升 √ 例:米mǐ, 审shěn
去 声 51 全 降 \ 例:密mì, 慎shèn
(二) 变调
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规律是:
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一、第一。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一”加阴平,例如:一斤、一天、一杯。
⑵“一”加阳平,例如:一元、一年、一条。
⑶“一”加上声,例如:一两、一晚、一本。
“一”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一寸、一夜、一个。
“不”的本调是去声,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例如:不、就是不。在阴平、阳平、上声的前边读时发生变调,改读为51去声。
⑴“不”加阴平,例如:不说、不高、不听。
⑵“不”加阳平,例如:不来、不直、不能。
⑶“不”加上声,例如:不走、不好、不肯。
“不”在去声的前边改读为35阳平。例如:不去、不累、不会。
练习
一、什么是调值?什么是调类?
二、举例说明普通话的声调有几类?每类的调值是什么?
三、把下列各字按照普通话的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围、味、印、影、形、星、提、体、倦、暖、煤、睡、式、明、秒、
戴、崖、非、龙、懈、玷、猫、扶、站、次、友、绘、榜、瓮、永
四、把下列古入声字按照普通话的读音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急、黑、各、岳、局、册、竹、出、桌、决、学、入、宅、舌、七、
即、读、笔、匹、达、吸、绿、鹿、俗、插、德、尺、错、北、彻
五、举例说明上声变调的规律。
六、举例说明“一”和“不”的变调规律。
声调贯穿整个音节的语音的高低升降变化,是整个汉语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其性质主要取决于音高,又叫字调。
作为区别词义的音素,声调主要出现在汉藏语系及非洲的语言中(有一种观点认为,瑞典语也有声调),数量从两个(普米语)到九个(粤语)以上不等。现代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调值为55,35,214,51。
事实上,任何语音都不可能没有声调的变化,只不过在非声调语言中,声调的不同不会影响词的意义。
目前IPA中表示声调的符号是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设计的,把声音的高低分成五份,用折线表示声音的升降、高低。
3. 如何教学生学拼音声调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通常叫四声,即阴平(第一声),用“ˉ”表示,如bā;阳平第二声,用“ˊ”表示,如bá;上声(第三声),用“ˇ”表示,如bǎ;去声(第四声),用“ˋ”表示,如bà。汉语中还存在着一种特殊声调,叫做轻声,有时也叫第五声,在汉语拼音中不标调。
拼音声调的教学一般可有以下步骤:
1、讲解。什么是声调;
2、示范。发音给学生听;
3、引导。让学生跟着发音,并纠正错误;
4、检验。实际上也是引导,让个别学生读单词,并说出每个字的声调,让其它学生指正。
以上步骤没有严格划分,可结合、穿插运用。这阶段不必纠结方言发音,不必过分强调课堂秩序。